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抑郁症与抑郁性神经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26年英国精神病学家Gilespit提出有关“抑郁性神经症”的概念以来,如何区分神经症性抑郁和精神病性抑郁症引起了精神医学界的普遍兴趣和关注。在DSM-Ⅳ和ICD-10的分类标准中放弃了病因学的分类方法,而按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来分类,指出抑郁症...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索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 ,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评定 ,对 42例血管性抑郁症与 48例非血管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 ,症状特点和疗效 (8周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血管性抑郁症组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 /躯体化症状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 (P <0 0 5) ,其病程具有波动性特点 ,家属中精神病发生率较低 ,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 (P <0 .0 5)。而疗效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这一结果对于有效治疗这些病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晚发起病且有显著的临床特征与脑血管病有联系的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个亚型,因起较病晚故被称为晚发性抑郁症,但晚发性抑郁症与血管性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密切相关,故提出血管性抑郁症之假说.目前血管性抑郁症已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国内报道较少,本文仅将血管性抑郁症有关病因及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病理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73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在第2周起效,在第8周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0.6%;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房茂胜  李乐华  叶萌 《四川精神卫生》2006,19(2):127-128,I0001
Post等在1972年就观察到许多老年性抑郁的病人血管性疾病的发生率比无抑郁者高,这引起了人们对二者关系探讨的极大兴趣。1997年Alexopoulos等提出了血管性抑郁的概念,因与DSM-Ⅳ中血管性痴呆的诊断相一致,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越来越多的研究从临床观察,脑影像技术和神经病理生理角度对二者的关系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假说。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软双相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双相疾病具有时相转换的可能性[1] ,因此有人提出“软双向 (softbipolar)”[2 ] 、“假单相双向障碍 (pseudo -unipolarbipolardisorder)”[3] 或“假性单相障碍 (falseunipolardisorder)”[4 ] 等概念。为此 ,我们对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双相抑郁 (即软双相抑郁 )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并与反复发作抑郁症作对照分析 ,目的是发现双相抑郁在未发展为双相抑郁之前即“软双相抑郁”的有关特征 ,以助于临床实践中早期认识 ,及时采取防治对策 ,预防疾病转相。1…  相似文献   

7.
<正>老年人群存在许多健康问题,其中,抑郁症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和促发其自杀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的报道显示,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可高达0.16%~6.40%。老年抑郁症在广义上是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的和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老年抑郁症在狭义上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无论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IC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血管性抑郁症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自变量表分别对血管性抑郁症组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组60例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诱发因素、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给予百忧解20 mg qm;3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联合血管活性药物及脑代谢剂,引用HAMD、MMSE与入院时、4周、8周进行评定,并逐一比较.结果 本研究显示血管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相对高,多数有诱因,睡眠障碍明显,焦虑躯体症状多,有较严重的阻滞及自杀倾向,合并一定认知功能障碍,对血管性抑郁症组中30例应用脑代谢剂,血管活性药物及抗抑郁剂,疗效明显优于血管性抑郁症组中单用抗抑郁药物,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相似.结论 血管性抑郁症采用血管性药物、脑代谢剂联合抗抑郁药物疗效明确,为临床治疗另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情感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中国人群中的终生患病率高达7.4%。情感障碍患者目前大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起效时间一般需1~2周。光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干预措施,在情感障碍中可能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在精神科的使用较为局限。本文从光照与情感障碍症状的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了光疗法在季节性抑郁症(SAD)、非季节性抑郁症、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器质性疾病抑郁症状及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抑郁症中的应用疗效和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百忧解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血管性抑郁症患者 68例随机分为百忧解治疗组 (n =3 8)和对照组 (n =3 0 )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4周、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 4周、8周后 ,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百忧解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而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抗抑郁药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情感障碍与“应激敏感”的代谢疾病(如Ⅱ型糖尿病)的相关的研究已进行数年,但研究报道不尽一致”。例如,20世纪初期首次报道了抑郁症患者中存在葡萄糖稳态紊乱,目前的报道表明异常的葡萄糖-胰岛素稳态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几个指标相关,它可能是抑郁症患者某些抑郁症状(如:神经认知缺损)及与躯体疾病共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神经激素介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抑郁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关于睡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和延缓已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病情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中8 210名年龄≥60岁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按照中文简版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10)评分标准,将老年人分为存在抑郁症状和不存在抑郁症状两组。使用Logistic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 在8 210名老年人中,检出存在抑郁症状者3 118人(37.98%),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为(6.14±2.05)h。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χ2=412.670,P<0.01,df=4)。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长<6 h、6~6.9 h和≥8 h的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睡眠时长7~7.9 h老年人的2.971倍(95% CI:2.560~3.449,P<0.01)、1.372倍(95% CI:1.161~1.621,P<0.01)和1.185倍(95% CI:1.009~1.393,P<0.05)。在不同性别及60~69岁组老年人中,未发现睡眠时长≥8 h与抑郁症状检出风险有关(P>0.05)。结论 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存在近似非线性关联,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的强迫症状及强迫与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Neiman(1980)提出强迫与抑郁为常见的共存症状以来,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强迫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焦虑、抑郁,而抑郁症中也常伴有强迫症状[1~3]。目前临床公认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4]中,强迫症状被列入评定抑郁症状的一项常规内容,可见两者的密切联系。本研究调查了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并与不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及强迫症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111 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组(以下简称抑郁伴强迫组):收集我院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入院15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将我院住院病历资料中比较完整的52例抑郁症分析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临床资料 本组是依据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忧郁,思维迟缓和意志减退而又无器质性改变等临床表现确诊。其中单相抑郁症22例,双相抑郁症(即躁郁症抑郁相)7例,更年期抑郁症16例,反应性抑郁症7例。  相似文献   

15.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全部来自 1989年 5月~ 2 0 0 1年 4月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病人 ,符合CCMD - 2 -R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年龄≥ 6 0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前 17项总分 >17分 ,均在病人入院时评分 ,对多次住院者以最后一次抑郁发作的临床相进行分析。1 2 方法 自编调查表 ,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首发年龄、发病诱因、家族史、并发躯体疾病情况、临床症状、治疗及疗效等。将病人分为两组 ,即老年期首次抑郁发作 (简称老年组 )和中青年期有抑郁发作 ,而…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包括早发型老年抑郁症(早期抑郁发作持续至年龄大于60岁或60岁以后抑郁复发)及晚发型老年抑郁症(首次抑郁发作年龄大于60岁)~[1]。LLD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情感低落、焦虑、自知力差、躯体疾病共患率高、行为能力差等~[2],并伴有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3]和高自杀率~[4],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  相似文献   

17.
关于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临床病例的观察、分析,探讨隐匿性抑郁症诊断名称是否保留。临床观察了曾在其他医院按“躯体疾病”、“神经症”长期医治无效的37例患者,均为慢性起病,无明显心因,9例家族史阳性,14例病前有环性性格。体诉较多而相关的辅助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符合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总分17~29分,经8周TCA治疗后,降至9.20±4.50。其中痊愈25例,有效8例,无效4例。关于隐匿性抑郁的诊断迄今尚有争议,笔者认为参照ICD~10的分类意见,暂予保留,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某些环性抑郁病人,其抑郁发作具有一定季节规律性,被称为“季节性抑郁症”,通常于秋、冬抑郁发作,春夏缓解,并有不典型的抑郁症状,如:睡眠过多、食欲亢进和嗜糖食。据报道,多数病人有易激惹、焦虑、  相似文献   

19.
随季节的变化而出现抑郁发作者已见报道[1] 。为此 ,本文把有与无季节性发作的抑郁症作比较研究 ,试回探讨其临床特征 ,旨在对抑郁症的认识提供一些有意义资料。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符合CCMD - 2 -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药物依赖、酒精中毒及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者。本文中的有季节性发作规律的抑郁症 (下称A组 )是参考Rosenhal[2 ]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定义来确定的 ,即至少连续 2年秋冬季节发生抑郁 ,春夏季缓解或转为躁狂 ;非首次发作又无…  相似文献   

20.
(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阿米替林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王爱 荣)(Z):76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比较(张玉海,赵燕,王 文安)(2):84 利培酮合并阿米替林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李守春, 卢振胜,李艳,等)(4):239 Alzheimer disease 阿尔采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死亡病例病程分 析(王军,奚巍)(4):228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陈景清,李功 迎)(4):210 Alzheimei~s病和Binswanger’s病的临床对照研究……(油才坤) (3):144 氟西汀与麦普替林治疗Alzheimer。s病抑郁症状的比较研究(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