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烧伤早期肝功能及超微结构改变和药物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烧伤及液体复苏后肝损害以及药物的保护作用,采用大鼠30%TBSAⅡ度烫伤模型,将1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早期复苏组,早期复苏+药物治疗组,延迟复苏组,延迟复苏+药物治疗组及不治疗组,观察烧伤后6,12,24及48小时血清,ALT,AST含量变化,同时对肝细胞光镜及电镜下组织病理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复苏及延迟复苏组血清ALT,AST及肝细胞形态出现异常,ALT在伤  相似文献   

2.
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伤前对照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和治疗组,采用ESR技术结合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了伤后8、24、48及72h心、肝、肾及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OFR)含量变化,同时还对脏器病理形态、动脉血气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氧酶(LDH)、ALT(曾用GPT)、AST(曾用GOT)、BUN和肌酐(Cr)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各脏器均有OFR含量增加,同时均发生了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动脉血气、血清学指标的异常,且延迟组的上述改变明显重于早期组,经抗氧化剂治疗后改善。提示延迟复苏是脏器OFR产生的重要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烧伤及液体复苏后肝损害以及药物的保护作用,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1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早期复苏组、早期复苏+药物治疗组、延迟复苏组、延迟复苏+药物治疗组及不治疗组。观察烧伤后6,12,24及48小时血清ALT、AST含量变化,同时对肝细胞光镜及电镜下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复苏及延迟复苏组血清ALT、AST及肝细胞形态均出现异常,ALT在伤后6小时即显著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水平,AST变化与ALT相似。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损害。给予爱维治药物治疗后,上述损害均得到改善。结果提示:肝脏是烧伤早期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延迟复苏将进一步加重肝组织损伤;爱维治有益于保护肝细胞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方勇  陈玉林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0,21(2):107-109,103
目的 通过动态测定烧伤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含量,观察并分析烧伤早期肺组织内PMN粘附扣留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两组动物均分批在伤前及伤后24小时内动态取材,测定外周血PMN含量、MPO活性,并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两组动物伤后肺组织内MPO活动均逐渐增高,伤后8小时起维持较高水平,以延迟复苏组增  相似文献   

5.
烧伤延迟复苏与氧自由基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对67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其中27例为延迟复苏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并采用顺磁共振(ESR)技术动态观察了伤后1周内全血氧自由基含量,为烧伤早期自由基的存在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还观察了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延迟复苏患者烧伤休克发病率高,纠正困难且复苏失败率高。②延迟复苏患者MSOF发病率及病死率高。③延迟复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烧伤后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上CD11b/CD18分子的动态变化,采用大鼠30%TBSAⅢ烧伤模型,伤后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于伤前及伤后12小时内的不同时间取血作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大鼠于伤后30分钟起PMN CD11b/CD18表达就明显增加,立即复苏组于伤后4小时达到峰值;延迟复苏组在伤后1小时和8小时各有一个峰值,并比立即复苏组增高。认为烧伤后粘附分子C  相似文献   

7.
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伤前对照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和治疗组,采用ESR技术结合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了伤后8、24、48及72 h心、肝、肾及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OFR)含量变化,同时还对脏器病理形态、动脉血气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氧酶(LDH)、ALT(曾用GPT)、AST(曾用GOT)、BUN和肌酐(Cr)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各脏器均有OFR含量增加,同时均发生了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动脉血气、血清学指标的异常,且延迟组的上述改变明显重于早期组,经抗氧化剂治疗后改善。提示延迟复苏是脏器OFR产生的重要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烧伤后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上CD11b/CD18分子的动态变化,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于伤前及伤后12小时内的不同时间取血作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大鼠于伤后30分钟起PMNCD11b/CD18表达就明显增加;立即复苏组于伤后4小时达到峰值;延迟复苏组在伤后1小时和8小时各有一个峰值,并比立即复苏组增高。认为烧伤后粘附分子CD11b/CD18的变化可能与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PMN切应力的变化及缺血再灌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山莨菪碱在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ai J  Yang H  Sheng Z  Guo Z  Diao L  Shen C  Li F  Jia X  Li L  Xu M  He L  Hao D  Y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86-689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使用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的预防及疗效。方法 1998年4月至1999年11月对伤后早期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常规复苏加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22例,除不用山莨菪碱治疗外,其它复苏方案同治疗组。观察脓毒症发病率。同时采用自动监测仪对胃肠道粘膜pH值(pHi)进行边续观察。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分析伤后早期pHi与血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30 % T B S A 烧伤小型猪模型,系统观察内皮素及一氧化氮( E T/ N O) 在胃肠缺血中的作用,并通过应用 N O 供体 C873754 对胃肠缺血防治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小型猪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C 组) 、烧伤组( B 组) 及 N O 供体组( N 组) 。 C 组只手术不致伤,其余各组伤后按 Parkland 公式进行复苏。 N 组在复苏同时给予 C873754(00125 mg·kg - 1 ·min - 1) 。结果 烧伤后 B 组在肠道血流量下降的同时,门脉血及肠道组织中的 E T 含量迅速升高,于伤后1h 达到峰值,伤后72h 未能恢复到伤前水平;而同时 N O 含量呈相反变化,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N 组能使肠道血流量在伤后24h 内恢复较快,同时发现能升高门脉血及肠道组织内 N O 含量。 N O Sd N A D P H 染色也发现肠组织内密度明显较 B 组增加。结论 ①胃肠道血流量下降与 E T/ N O 变化有关。② N O 供体能通过释放 N O,有效地改善胃肠组织血流灌注,对防治胃肠缺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动态测定烧伤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含量,观察并分析烧伤早期肺组织内PMN粘附扣留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两组动物均分批在伤前及伤后24小时内动态取材,测定外周血PMN含量、MPO活性,并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两组动物伤后肺组织内MPO活性均逐渐增高,伤后8小时起维持较高水平,以延迟复苏组增高更为明显;②两组动物外周血PMN计数均于伤后0.5小时起迅速增加,于伤后2~4小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并与MPO活性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③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肺组织内有大量的PMN粘附扣留,也以延迟复苏组为明显。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肺组织内有大量的PMN粘附扣留,PMN粘附扣留可能是烧伤后早期肺脏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动态观察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LAP的变化,探讨烟雾吸入所致肺泡I型细胞损害及其与肺损伤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大鼠烟雾吸入伤模型,分别检测了正常对照及致伤2,6,12和24小时动物的动脉血气,肺水量、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BALF和血浆中PLAP含量,并作了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动物伤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和严重肺水肿,BALF中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血浆及BALFPLAP水平亦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线粒体膜流动性及Na+ -K+ ATPase的变化及低温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犬16 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n= 4),非缺血对照组;B组(n= 6),心脏停跳复苏后常温常规治疗组;C组(n= 6),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液灌注组。B、C两组动物心脏停跳18 分钟,复苏后治疗观察8 小时,A 组动物完成手术操作观察8小时,处死动物取脑组织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Na+ -K+ ATPase 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B组动物脑线粒体膜微粘度和M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浅低温治疗后,脑线粒体膜微粘度明显降低,Na+ -K+ ATPase活性明显升高,MDA 含量降低。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致脑线粒体膜功能损害,浅低温可促进脑线粒体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线体膜流动性及Na^+-K^+ATPase的变化及低温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犬16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n=4),非缺血对照组,B组(n=6)?心脏停跳复苏后常温常规组;C组(n=6),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液灌注组。B、C两组动物心脏停跳18分钟复苏后治疗观察8小时,A组动物完成手术操作观察8小时,处死动物取脑组织测定线粒体膜浒性。Na^+-K^+ATPase活性和M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和脑复苏作用来探讨低温脑复苏机制。方法:将乳猪分为三组:(A)常温组(37℃,12例)、(B)脑缺血前低温组(32℃,13例)、(C)脑缺血后低温组(32℃,14例);室颤10分钟进行心肺复苏(CPR);CPR后2小时、5小时取脑组织测定乳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二醛含量并做电镜观察。结果:B、C两组各值均低于A组(P<0.05),B、C两组间无差异;电镜示A组脑呈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B、C为轻度可逆性损伤。结论:低温具有预防和阻断脑再灌注损害的双重作用。低温脑复苏机制与低温脑保护机制相似,低温可抑制脑乳酸的产生、降低脑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烧伤及液体复苏后肝损害以及药物的保护作用,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126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早期复苏组、早期复苏 药物治疗组、延迟复苏组、延迟复苏 药物治疗组及不治疗组。观察烧伤后6,12,24及48小时血清 ALT、AST 含量变化,同时对肝细胞光镜及电镜下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复苏及延迟复苏组血清 ALT、AST 及肝细胞形态均出现异常,ALT 在伤后6小时即显著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水平,AST 变化与 ALT 相似。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损害。给予爱维治药物治疗后,上述损害均得到改善。结果提示:肝脏是烧伤早期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延迟复苏将进一步加重肝组织损伤;爱维治有益于保护肝细胞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动态观察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LAP的变化,探讨烟雾吸入所致肺泡Ⅰ型细胞损害及其与肺损伤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大鼠烟雾吸入伤模型,分别检测了正常对照及致伤2,6,12和24小时动物的动脉血气、肺水量、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BALF和血浆中PLAP含量,并作了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动物伤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和严重肺水肿,BALF中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血浆及BALF中PLAP水平亦显著增加,且与BALF中蛋白含量的改变相关显著;病理检查亦见严重肺泡Ⅰ型细胞损害。提示PLAP不仅可作为肺泡Ⅰ型细胞损害的标志,而且与烟雾吸入伤后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一氧化氮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本实验研究L-Arg:NO通路在犬心脏停跳复苏后浅低温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15只健康犬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组,n=4只),常规治疗组(B组,n=5只)和浅低温治疗组(C组,n=6只)。A组动物只完成麻醉和手术,心脏不停跳,观察8小时;B、C两组动物完成麻醉和手术,心脏停跳18分钟,心脏复苏成功后治疗8小时。B、C两组均给予激素和脱水治疗,C组动物在心肺复苏成功后10分钟加用头部体表物理降温,20分钟内将鼓膜温降至34℃±0.5℃,维持8小时。各组动物在实验结束时行神经机能评分,开颅取右顶叶脑皮质,NADPH-d组织化学显示NADPH阳性细胞、Gries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结果:(1)B组犬脑皮质NADPH阳性细胞数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1),C组犬脑皮质NADPH阳性细胞数和亚硝酸盐含量较B组显著降低(P<0.01),但NADPH阳性细胞数仍高于A组(P<0.01)。(2)C组犬神经机能评分优于B组(P<0.05)。结论:浅低温具有脑复苏效应,其抑制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L-Arg:NO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其具有脑复苏效应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早期液体复苏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早期液体复苏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4组。麻醉后假伤组背部给予30%TBSA的模拟烫伤。其余大鼠背部给予30%TBSAⅢ度烫伤,之后分为单纯烫伤组:烫伤后不补液;早期复苏组:烫伤后立即按Park- land公式用复方乳酸钠林格液进行复苏;延迟复苏组:烫伤后6 h给予液体复苏,方法同早期复苏组。分别于伤后0.5、1.0、2.0、3.0、7.0及21.0 d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在相同时相点采集大鼠下腔静脉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分别于采血前测量各组大鼠体重,采血后取完整肝组织称重并计算肝重:体重比值。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早期复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轻于其余两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TC、TG、ALP的含量按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单纯烫伤组顺序依次增高,HDL的含量依次降低。伤后大鼠肝重:体重比值升高,伤后1.0 d延迟复苏组与早期复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0 d,单纯烫伤组、延迟复苏组与早期复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烫伤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与HDL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0.37,P<0.01),与AL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 0.25,P<0.01),与肝重:体重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1)。其他指标与烫伤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可以减轻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降低其发生率,有利于促进肝细胞损害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家兔2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即刻、伤后1、3、5、7b测定左心室内压峰值、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及血浆容量(不测伤后即刻值),并观察了液体复苏加1-6-FDP对严重烧伤休克期家兔LVSP、LV±dp/dtmax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烧伤后心肌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均立即受到抑制,并呈进行性减退,单纯的液体复苏并不能明显改善心肌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单用1-6-FDP治疗可在伤后一定时间内对心功能有支持作用;而在液体复苏同时给予1-6-FDP可使心肌的收缩性和舒张性得到明显改善,其与烧伤未治疗组和液体复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在液体复苏的同时,应用1-6-FDP,可改善心肌功能,有利于休克的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