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方法在预防性体检便样检验中的作用,从而加强卫生监督。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预防性体检的400名从事食品卫生行业人员的便样标本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对400份样本进行检测,试验组的样本采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方法来检测便样标本中的沙门氏菌,而对照组则采用标准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标本沙门氏菌的检出率的区别。结果经过检测,采用优化检测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3.25%远高于通过标准检测方法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预防性体检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沙门氏菌的检测采用优化检测方法不仅检出率高,而且操作简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中。  相似文献   

2.
沙门菌检测在临床粪便样品的优化方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有效增菌的优化检测方法强化腹泻病人的沙门菌型监测.方法:评估CAS、XLD直接平板分离和与SBG增菌液的组合应用检测腹泻病人并同时与常规SF增菌液-SS平板分离的效果比较.结果:2996份肛拭经SBG增菌后用CAS、XLD分离的菌株数和敏感性分别为115株、92.74%和90株、72.58%,均高于CAS、XLD直接分离的21株、16.94%和19株、15.32%,与SF-SS的常规分离方法的31株,25.00%有显著性差异(P<0.005);总阳性分离率4.14%,最高峰值在9月份是5.95%;肠炎、山夫登堡、鼠伤寒沙门菌是优势的致泻血清型.结论:SBG增菌液和双平板联用的优化方法大大提高常规平板分离的敏感性,筛选特异性好,技术简单易操作,在以临床实验室为基础的症状监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沙门菌检测方法在预防性健康检查中的优化与效果评估。[方法]用实验室保存菌株测试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武汉SS琼脂平板(WS)的敏感性、特异性;使用单盲法比较经亚硒酸盐增菌液(SF)增菌后用CAS与WS、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SF增菌后,用XLD与WS分别在1 717件和1 000件食品从业者体检肛拭中分离沙门菌的效果;评价优化检测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预防性健康检查中的应用。[结果]CAS和XLD菌株测试和现场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WS,SBG-XLD/CAS组合的优化方法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SF-WS的结果。2008年静安区职业体检的年度阳性率分别是2006年的8倍和2007年的10倍,月度阳性率也是历史同期水平的2~10倍,7、8月份的阳性率高达1%。[结论]CAS能兼备伤寒、副伤寒在内的所有沙门菌的分离能力;SBG-XLD/CAS组合的沙门菌优化检测流程具有易于掌握和高敏感性的优点,适于预防性职业体检中沙门菌常规分离。  相似文献   

4.
MUCAP试验检测环境水样中沙门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感染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要病因,约占其中的42.6%~60%,WHO将其列入具有严重危害的病原体〔1〕。因其可介水传播,故检测水中沙门氏菌的卫生学意义重大,它也是判断水体是否受人畜粪便污染的“致病性指示微生物”(PathogenicIndic...  相似文献   

5.
Yan L  Wang X  Guo Y  Pei X  Yu D 《卫生研究》2011,40(3):348-51, 354
目的比较增菌-PCR法与传统方法检测禽肉中沙门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以沙门菌invA基因为基础,选择特异性引物,采用30株沙门氏菌和18株非沙门菌建立并验证PCR法的特异性。选用肠炎沙门菌CMCC50041,参照GB4789.4—2010进行人工染菌实验,染菌量分别为每25g样本1、10、102、103、104、105和106 CFU。分别在增菌0、4、8、12和18h取1ml培养液,提取DNA进行PCR检测,并同时划线接种选择性平板,用传统方法进行分离鉴定,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集16份市售整鸡样本,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测,进一步比较两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30株沙门菌都检出阳性,而非沙门菌都检测为阴性,说明本研究建立的PCR法特异性好。人工染菌的样本在增菌12h后,PCR法检出限可达每25g禽肉样本1CFU,传统方法检出限为每25g禽肉样本10CFU。增菌-PCR法整个流程只需要1天,比传统方法需时提前4~6天。16份市售样本,增菌-PCR法的阳性率为43.75%(7/16),高于传统方法31.25%(5/16)。结论增菌-PCR法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等优点,较传统方法大大缩短了检出时限,提高了沙门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沙门菌是一类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随污染食物、饮用水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病.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出就餐机会的增加致使每年由沙门菌引发的感染及致死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夏季,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更是导致沙门菌繁殖以及传播感染的敏感条件.国外也偶有沙门菌爆发流行的报道.为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沙门菌的致病特性及感染入侵过程,继而有效切断沙门氏菌传播途径,预防这类细菌感染,本文从检验学角度对该菌入侵途径、致病机理、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两种检测方法在沙门菌初筛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蓓  李颐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0):520-522
[目的] 比较常规检测方法和新方法在沙门菌初筛中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将健康体检人员的肛拭样品用SF增菌液增菌后转种WS平板、用SBG增菌液增菌后转种CHROMagar®沙门菌显色平板,之后各挑取相应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结果] 6676件体检肛拭标本用两种方法分离后,SBG-CAS分离和SF-WS分离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3%和0.24%,用SBG-CAS分离的方法优于SF-WS分离的方法。[结论] 用SBG增菌液增菌后转种CHROMagar®沙门菌显色平板的方法,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F增菌液增菌后转种WS平板,并且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明显,极易辨认,方法也较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沙门菌检测的更佳效果,提高阳性检出率.方法 选择孔雀绿氯化镁肉汤(MM)为增菌液,采用双温分段增菌(36±1℃培养6~8h再转42±1℃培养12~14h)法,对肛拭子标本作增菌后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检测,并与以往常规法(单纯36℃或42℃培养18~24h)做比较.结果 双温分段增菌法阳性检出率1.46%,较之单纯36℃(0.95%)、42℃(0.75%)增菌有较高的检出率(X2=7.48、X2=6.72,P<0.01).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不需增加太多实验步骤及成本,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仝志琴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62-6263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沙门菌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TecraTM微孔板法对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用国标法进行验证,计算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微孔板法检出阳性样品13份,国标法检出阳性样品10份.进行两两配对比较,国标法阳性者微孔板法均阳性,灵敏度为100%.国标法阴性的样品为247份,微孔板法和国标法均阴性的样品为244份,特异度为98.79%.结论 微孔板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实验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沙门菌检验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选择最适合食品中沙门菌生长的增菌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促进沙门菌生长,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方法在市场上购买一批生的禽、畜类肉制品,分别通过均质器混匀,各分成两份,分别用常规培养基和本实验培养基同时增菌培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和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对两种增菌液进行初筛,对结果阳性者划线分离,阳性菌株经VITEK2 COMPACT生化鉴定仪鉴定。结果样品经本实验增菌液增菌后,分离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明显增多,检出沙门菌的几率也有很大提高。结论改用本实验培养基后,能有效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尝试用不同增菌液和分离平板组合用于临床腹泻病例沙门菌检测,目的是建立可以满足效益和效率的新的优化检测方法。并通过2006年全球沙门菌监测项目(GSS)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沙门氏菌引起腹泻病人的耐药情况,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6-2009年腹泻病监测点感染性腹泻病例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45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所有菌株耐药集中在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这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9.30%、50.40%和42.10%;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定和头孢噻肟轻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0.70%、2.10%和5.50%。145株沙门氏菌有48.20%为多重耐药,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高。结论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该菌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制用于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增菌的培养基.方法 根据微生物营养素需求,筛选可添加成分进行单因素比较试验,确定出培养基合适的组分,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重PCR法验证培养基增菌效果.结果 成功研制出能够用于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合增菌的培养基(3S),当接种量约为1 CFU/mL,37 ℃培养12 h后,3种目标菌以相对一致的速度增殖,可达到107~108CFU/mL;应用多重PCR可同时扩增出目的 条带.结论 3S可用于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合增殖培养,配制方便、增菌快速、节约成本和时间,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鸡爪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溯源和耐药分析,为查明这起食物中毒的源头及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和患者粪便等标本,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测,经增菌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对检出的7株沙门氏菌株采用标准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菌株DNA经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后进行PFGE分子分型,所得结果用Bio 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株沙门氏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从鸡爪中检出沙门氏菌1株,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沙门氏菌6株,通过生化仪鉴定和血清凝集试验显示7株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同为福尔斯布特尔血清型,PFGE显示7株沙门氏菌株同源性为100.0%,药敏结果显示这7株菌株均对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耐药。结论该起群体性腹泻、发热、腹痛事件为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大众食用购买的熟食前应尽量加热处理后再食用,这...  相似文献   

15.
16.
对水产品扇贝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用其阳性物质进行质量控制,避免了使用标准菌株的繁琐,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至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患儿腹泻季节性差异及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在检测的2 037例标本中,分离到124株沙门菌,阳性率为6.09%;共检测有12种血清型,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分别占24.19%(30/124)和20.97%(26/124)。冬季沙门菌分离率最低(2.03%),夏季最高(7.83%),不同季节沙门菌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2,P <0.05)。沙门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其中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达31.45%、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20.00%,喹诺酮类抗生素中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72.58%,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3.55%。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肠炎沙门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其他沙门菌,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其他沙门菌。结论沙门菌血清群可被认为是儿童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沙门菌主要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各血清型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头孢类抗菌药物仍可作为治疗儿童腹泻沙门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大型活动时对饮食服务人员使用现场肛拭法采集粪便标本并以SN增菌液增菌检查肠道致病菌的检出效果.方法 于2012年夏季天津举办一次大型国际论坛前夕对饮食服务人员采集的现场肛拭标本置入SN增菌液中培养18 ~24 h,再接种SS琼脂平板上,挑选可疑菌落送病原生物实验室进行生化、血清鉴定.结果 从674份肛拭标本中检出沙门菌4株,其中C群沙门菌3株,B群1株;未检出志贺菌,总检出率为0.59%.4份阳性标本均出于男性外来务工人员.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粪便致病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