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及趋势,我们对2 0 0 1~2 0 0 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被检者血清进行梅毒筛查,并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0 0 1~2 0 0 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率为4 .99‰,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3.2 3,P >0 .0 5 )。介于2 1~5 0岁之间的感染者占总感染者的80 .5 6 %。有婚外性史的感染者约占总感染者的4 7.81%。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结论〕 为了防止梅毒的传播和扩散,必须加强对出入境人群的梅毒监测。除此之外,在人群中开展梅毒筛查工作将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调查了解成都口岸出入境人群中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4—2005年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首先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然后进一步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被检者血清进行梅毒检测,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31780人次,查出梅毒感染者235人,检出率为0.74‰。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85‰;女性检出率为0.18‰,二者间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各年龄组中,以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4.24%。[结论]在检测过程中TRUST和TPPA 2种检测方法同时使用,能够提高梅毒的检出率,避免漏诊,提示梅毒血清试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及早、准确诊断潜伏梅毒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舟山口岸出入境人员HIV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出入境人员中HIV和梅毒感染情况的监测,了解舟山口岸此类疾病的发病情况,为今后制订详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3年出入境人员中HIV和梅毒感染情况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出境和入境人员的感染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从年龄构成和职业构成分析,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从2001年开始进行行为干预后,感染情况未产生较大差异。[结论]应根据出入境人员的梅毒和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从而遏制性传播疾病的进一步蔓延,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此类疾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近5年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在289339名受检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751例,总感染率为0.26%;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25%,女性感染率为0.01%,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χ^2=33.874,P〈0.01);感染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岁,占感染者总数的63.3%;职业以交通员工为主,占感染者总数的62.1%;港台人员及境外人员占感染者总数的55.8%。[结论]应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及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梅毒等性病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丽水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与趋势,以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的18848名丽水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2005~2006年间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行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2007年起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普查,TPPA阳性者再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一步检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对梅毒感染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11人,检出率为1.1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17%,女性检出率为1.07%,各年龄组中以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8.8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梅毒跨境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口岸2020年1月—2022年12月22 819名出入境人员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22 819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共179例,检出率0.78%,其中男性感染者159例,女性感染者20例;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为高发年龄,检出率分别为1.85%和1.90%;劳务人员检出率最高,为1.32%。结论 应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知,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和卫生水平,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7.
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全面了解梅毒在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同时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16%,男性感染率(1.52%)显著高于女性感染率(0.33%);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40-60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59.23%;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率为0.22%。[结论]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多以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为主;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是传染病监测要面对的课题;采用TPPA和TRUST同时检测,可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从而切实加强出入境人群的传染病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梅毒在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和积极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11—2013年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实验同时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2011—2013年连云港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33914名,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71例,阳性率0.51%.男性感染率为0.50%,女性感染率为0.52%,男女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324,P〉0.05)。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0~49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94.74%。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表明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感染总人数的82.46%,其次为交通员工,占感染总人数的11.11%。结论切实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积极做好预防保健咨询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从源头上切断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2002年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年6 218名经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10例,检出率为0.16%,梅毒感染者中,韩国籍人员占50%,检出率为0.93%.不同性别梅毒感染率有显著差异,男性感染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0%: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商务人员、交通员工为主.年龄分布在30-60岁之间,以40-50岁为主,占60%.结论 应加强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检测,尤其应当加强出境人员中的劳务、商务人员及入境的韩国籍人员的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梅毒在二连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实验通过采用艾康梅毒螺旋体抗体金标试纸条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2011-2012年经二连口岸出入境的41971名人员梅毒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971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259例,检出率为0.62%,感染者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段,为198例,占感染者的76.45%.感染者的职业分布主要是劳务人员.结论 应积极做好预防保健咨询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从源头上控制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力度,为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经乌鲁木齐口岸出入境的2066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BV、HCV、梅毒、HIV血清学检测。结果20668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4种传染病感染者1173例,总检出率为5.68%,其中HBsAg阳性975例,检出率为4.72%;HCV—Ab阳性123例,检出率为0.60%;梅毒感染者63例,检出率为0.30%;HIV—Ab阳性12例,检出率为0.06%。从年龄分析来看,以30~39岁年龄组传染病检出率最高,为6.44%。从国籍分析来看,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籍和中国籍人员传染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3%,6.17%和5.84%。结论加强传染病监测,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率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口岸制定梅毒监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5年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梅毒检测情况后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0-2015年日照口岸65 432名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总检出率为0.26%,梅毒检出率年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境人员高于出境人员(P<0.05);女性高于男性(P<0.05);>50岁年龄段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商务/公务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结论 日照口岸梅毒检出率与入出境人群、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均有关系,统计分析显示入境商务/公务人员、女性青壮年和男性高年龄段外出劳务人员是主要梅毒感染人群,应在口岸一线加大对上述人员的防病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了解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以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尽量减少其在口岸传播与蔓延。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台州口岸2006年-2010年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 5年内在11486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57例,年检出率为0.496%。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其中40岁~49岁感染者占感染总数的49.1%。从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看,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感染总人数的57.1%,其次是商务人员和船员,分别占21.4%、16.1%。结论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并对其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改后,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及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方法以2009—2012年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IV确证实验室确证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HIV的监测情况及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共对27472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3例,总检出率0.27‰。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主要感染途径为性接触传播。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并掌握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的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过境口岸出入境人群中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7年共291200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HIV抗体阳性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30例,总感染率0.79‰;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感染比例高于女性,2.2:1;少数民族感染比例高;商务人员和交通工具驾驶员为高危人群;传播途径仍然以吸毒及性传播为主。结论新疆重点区域的艾滋病流行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在快速蔓延。因此,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止艾滋病传播知识的宣传是在过境口岸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口岸艾滋病感染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加强重点人群的防制提供信息。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做初筛检测,阳性者用明胶颗粒凝集法(PA)、蛋白印迹法(WB)做确认。结果共检出22例HIV抗体阳性者,检出率为0.58‰。20~50岁占阳性者90.90%;男性阳性者显著高于女性;从职业上看,出国劳务人员11例,占阳性者的50%,来华从事娱乐业的外籍人员4例,占阳性者的18.18%;从国籍上看,中国籍14例,非洲国家6例,澳大利亚籍1例,俄罗斯籍1例。结论出国劳务人员和来华外籍人员是出入境人员中的高危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陕西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出入境人群的艾滋病检测以及对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口岸2007-2009年39294名出入境人员艾滋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2人,其中中国籍7人,外籍人员5人,7名中国籍感染者全部为劳务人员。结论陕西口岸的艾滋病感染者以出国劳务人员为主,因此应加强艾滋病检测力度,重点做好对劳务人员的体检工作,加强对劳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阻止艾滋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南口岸艾滋病感染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加强重点人群的防制提供信息.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做初筛检测,阳性者用明胶颗粒凝集法(PA)、蛋白印迹法(WB)做确认. 结果 湖南口岸38 17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22例HV抗体阳性者,检出率为0.58‰.在阳性者中20~50岁占90.90%;男性阳性者显著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及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连续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结果 2008—2011年分别调查316、413、473和473例社区吸毒人员,该人群9种常见毒品均有使用,使用最多者为海洛因,分别占94.9%、93.7%、95.1%和96.8%,存在合并使用毒品的情况,分别有9.8%、6.1%、4.2%和7.6%使用两种及以上毒品,吸食冰毒比例逐年增加,分别占4.4%、4.6%、5.5%和5.9%;注射毒品者比例历年依次为64.2%、63.0%、57.5%和68.1%,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比例历年依次为12.9%、9.1%、10.3%和8.1%。HIV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历年依次为0.0%、0.0%、0.0%和0.6%;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3%、60.3%、52.9%和60.0%;梅毒RPR阳性率分别为6.7%、6.3%、3.6%和8.0%。结论上海市社区吸毒人员使用毒品种类多,以海洛因为主,注射吸毒率、HC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目前HIV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HIV、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五年中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7343人次,检出HIV感染者6例,梅毒感染者42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0.01%,其中5例为输入性病例。梅毒检出率为0.07%,其中劳务人员检出病例数最多为26例,占61.90%,旅游探亲人员检出率最高为0.18%。各不同职业人群间HIV、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57.28,P<0.05)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HIV、梅毒监测体检,并加大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对出入境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