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0例(30只眼)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分别行一期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悬吊术,为外路法巩膜瓣下线缝固定人工晶状体在睫状沟内,术后观察3~12个月。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术中顺利,术后矫正视力≥0.5者21例,占7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人工晶状体位置固定。术眼视力稳定。结论后囊膜破损或无后囊膜支撑/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时,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是无晶状体眼矫正屈光不正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取决于患眼条件及并发症程度。  相似文献   

2.
陈彬  韩宇 《临床眼科杂志》2007,15(4):332-334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超过2个象限或晶状体悬韧带断裂范围>90°、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外伤致晶状体全脱位或伴眼内异物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囊膜的患者43例(43只眼),采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随访4~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0.2,视力在0.5以上者22只眼(占51.1%)。36只眼术后无并发症。结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无晶状体囊膜及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大范围断裂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术后二期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固定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6只眼复杂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3~6个月者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 24个月.结果 36只眼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所有患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主要有玻璃体积血、高眼压、人工晶状体偏斜、残留硅油颗粒粘附人工晶状体、固定缝线暴露、侵蚀等.结论 晶状体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囊膜眼二期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固定术安全可靠,是无晶状体眼屈光不正较好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IOL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手术31例(31眼),术后随访3~20月,观察视力、散光度、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30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7眼中视力≥0.5者占28.57%,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透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术18眼中视力≥0.5者占22.22%,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眼中视力≥0.5者占33.33%:1眼视力下降。结论 复杂性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经过术前病例的选择,术中采用眼内灌注,适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5.
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应用缝线固定术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无后囊眼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6-15月。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5者35.7%,0.3-0.5者42.9%,0.1-0.2者10.7%,<0.1者10.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巩膜睫状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作为无后囊眼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睫状环前端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无后囊膜支撑的对眼内组织损伤较小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自行设计经睫状环前端穿透巩膜缝线固定植入无足够晶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预期28例(28眼)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0.5—2a,视力恢复>0.5者18例(64%)。结论经睫状环前端巩膜缝线固定无后囊膜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眼部不同情况采用单纯睫状沟植入法或巩膜缝线固定法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并对手术效果、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3眼(36.11%)行单纯睫状沟植入术,7眼(19、44%)行单襻巩膜缝线固定术,16眼(44.44%)行双襻巩膜缝线固定术。术后裸眼视力≥0、3者24眼(66、67%),≥0、1者33眼(91.67%),术后常见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和眼压升高。结论采用适当的时机和手术方式进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方法 眼外伤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42例(42眼),采用玻璃体腔灌注维持眼压.5例于保留的晶状体前囊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37例采用外路法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其中3例为带虹膜隔的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40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8例(66.6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优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31例(73.81%).结论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时,需玻璃体腔灌注调整眼压,最好采用外路法预置睫状沟固定缝线,用四线或两线法悬吊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7-03/2009-03我院住院患者中连续24例24眼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1眼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一组13眼选择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1d;1wk;1mo的裸眼视力(visual acuity,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结果:两组间比较,术前VA,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CVA,C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isan组手术后VA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睫状沟缝线固定组手术后VA与手术前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都是治疗无晶状体眼有效方法。两者比较,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更加安全,是治疗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于前玻璃体腔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Hao YS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4):228-230
目的 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至前玻璃体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28例患者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进行分类和总结;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后重新复位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结果 28例患者中,上方玻璃体嵌顿致人工晶状体上襻无法定位于睫状沟内22例(22只眼);人工晶状体下襻植入品状体后囊膜后方5例(5只眼);晶状体下方悬韧带断裂2例(2只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旋转复位术22例(22只眼),行人工晶状体固定术4例(4只眼),行人工品状体旋转术2例(2只眼);24例采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法,4例采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瓣下缝线固定法。术后28例患者视力为0.2~1.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晶状体脱位于前玻璃体腔与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及玻璃体脱出有关;前部玻璃体切除后直接取出并重新固定人工晶状体是处理人工晶状体脱位于前玻璃体腔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经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患者15例15眼进行无巩膜瓣经睫状沟固定的PC-IOL植入手术,巩膜外缝线采用巩膜层间"W"字形穿行、末端烧灼固定法。一期手术5例,二期手术10例。术后随访0.5~3(平均1.8)a,观察视力恢复、缝线位置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视力≥0.5者10眼(67%),术中少量出血4眼(27%),人工晶状体偏斜3眼(20%),黄斑囊样水肿2眼(13%);无1例发生缝线暴露或滑脱。结论:在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时,无巩膜瓣经睫状沟缝攀缝线固定PC-IO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14例患者16眼,均采用后房型入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23月。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0.15,视力在0.5以上者9只眼(占56.2%),视力偏低者中术前继发青光眼2只眼,玻璃体混浊2只眼,所有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晶状体前囊膜口不完整,后囊膜破广较大或无囊膜,不能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患者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方法 共17例(17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14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3眼.钝挫伤后人工晶状体脱位6眼,白内障术中或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11眼.根据不间情况行(1)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更换)再植入术.(2)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3)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更换)再植入并视网膜复位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 摘出人工品状体17片,襻长12.5 mm光学直径5.5 mm的有12片占70.59%.有16例人工晶状体(更换)再植入睫状沟或巩膜悬吊术.术后视力0.02的1眼,0.1~0.2的3眼,0.3~0.5的13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后,植入襻长较短和光学直径小人工晶状体是人工晶状体玻璃体腔脱位的原因之一.玻璃体切除后摘出脱位人工晶状体,再植入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是处理人工晶状体玻璃体脱位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供一种后囊膜无功能性支撑作用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行角膜缘透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9例(29眼),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所有病例术中均发生非计划内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改行睫状沟植入,光学部置于环形前囊膜下。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0.3,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后囊膜破裂(29眼),8眼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无一眼虹膜损伤。术后11眼出现一过性角膜水肿。结论对后囊膜无功能性支撑作用的病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借助具有连续环形开口的前囊膜夹持固定,可获得良好的视力及相对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45例45眼,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组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均能有效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但后者术后有2例6mo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及眼压升高,其余视力均改善。前者视力均改善,未见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能有效治疗白内障后囊破裂,改善视力,但前者更接近于生理位置,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6.
外路法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不完整和缺如眼的后房型人工晶积体植入术。方法对12例13眼采用外路法行经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点缝线固定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最佳1.5,最差0.2,平均0.6。术后随访6-24月,无并发症。结论此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内操作少,限内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人工晶状体眼内稳定性好、无偏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经巩膜睫状沟二期人工晶状体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对81例(81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无玻璃体、无晶状体眼施行在前房灌注下后房多类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月~9年,观察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81例术中一次固定成功,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中6例少量出血,术后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低眼压、再次外伤后襻折断、黄斑水肿、人工晶状体襻扭曲,光学面倾斜、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中应注意维持眼压,选择适合缝线固定的人工晶状体,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杂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5眼因复杂的眼外伤行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后3个月-6 a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2±6.5)个月。结果35眼均顺利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其中睫状沟聚丙烯缝线双襻固定15眼,单襻固定15眼,不须固定者5眼。所有患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和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可靠,是目前矫正晶状体玻璃体切作术后屈光不正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后囊破裂的处理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表面麻醉下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发生后囊破裂,术中及时发现破孔,充分利用黏弹剂,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3 0例(30眼)全部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结果人工晶状体的两个襻植入囊袋内者10眼,一襻植入囊袋内另一襻在睫状沟内或两个襻都在睫状沟内共16眼,人工晶状体两个襻缝线固定于巩膜瓣下4眼。术后4周随访,视力>0.5者20眼,占66.67%;0.3~0.5者6眼,占20.00%;0.05~0.2者共4眼,占13.33%。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如果发生后囊破裂,只要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仍可以安全地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Ⅱ期植入的术式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2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2例(62眼),根据病情不同分别行保留前后囊者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部分残留晶状体囊可支撑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侧襻者,行另一襻睫状沟单线缝合;无晶状体囊者行双线睫状沟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术。结果患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均达0.05或以上。0.05.0.1者6眼,0.2~0.3者37眼,0.4~0.6者11眼,〉0.6者8眼。术后随诊观察1—3月。结论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无晶状体眼视力恢复起重要作用。根据晶状体囊情况采用不同术式行人工晶状体Ⅱ期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