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分析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影响因素,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我镇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16岁以上常住居民400人进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42%,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89%,男性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女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大专本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会影响居民健康知识与行为。结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关注男性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梅亭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为创建健康社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社区年满18周岁的居民采用机械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抽取846例。结果梅亭社区居民的平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68.9%和59.5%。女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比男性高,户籍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比非户籍人群高,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呈正相关。结论在梅亭社区开展创建健康社区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性别、户籍、文化程度等因素对社区居民接受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形成过程的影响,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梅亭社区居民在健康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方法 2011年12月对梅亭社区年满18周岁的居民采用机械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892名,并与往年基线调查(干预前)结果相比较。结果梅亭社区居民在干预后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0%,较干预前的65.4%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男性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7%,比女性81.4%略高;女性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为81.0%,比男性79.2%高;户籍人群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均比非户籍人群高。结论实施健康干预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服务的获取能力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萝岗区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知晓与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结果萝岗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9.7%,行为形成率为86.1%;女性的知晓率和形成率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萝岗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总体情况良好,但个别问题知晓率偏低,需采取针对措施,制定不同策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相结合的健康教育网络,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9.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9%。预防艾滋病、肥胖、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90.4%、86.3%和77.4%;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最低(47.2%)。不食变质食品、勤洗手、不酗酒的健康行为形成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88.7%、87.6%和84.0%,坚持体育锻炼最低(29.2%)。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呈正相关;深圳户籍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比流动人口和暂住人群高(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1),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重点宣传专题,反复实施健康促进干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上海市嘉定区2593名1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嘉定区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8.9%和72.2%。其中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高分组分别为2946人(82.0%)和2315人(64.4%)。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和城乡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对居民健康行为形成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总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文化程度等是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苏丽壬  陈炜卿  王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05-3006,3008
目的通过对泉州市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为改善居民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18~75岁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epidata3.0录入数据,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6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27%,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4.30%。3项总体正确率为81.14%。②女性、低年龄组、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结论泉州市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受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影响,对薄弱知识可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福田区下沙社区居民健康知识与行为基线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在项目启动初期的健康知识水平、健康行为形成率及需求情况 ,为项目制定切实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抽取被调查对象 ,采用封闭性答题 ,由调查研究员入户进行调查并当场回收问卷。结果 社区居民体质指数平均值为 2 1 3 7。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 68 82 % ,其中常住人口健康知识知晓率为 73 86% ,暂住人口健康知识知晓率为 70 94% ,两者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为 5 4 1 5 % ,其中常住人口健康行为形成率 ( 63 3 3 % )高于暂住人口 ( 5 1 61 % ) ,两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 ,健康行为形成率暂住人口低于常住人口 ,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开展创建健康城市后,居民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江宁区18个社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自填式问卷调查其健康基本知识、生活行为方式、健康城市常识情况。结果江宁区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城市知晓率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52。结论江宁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好,对健康城市的相关知识了解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3年襄阳市城区不同人群健康知识知晓、行为形成情况及社区居民健康技能掌握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对本市城区内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6.3%,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小学生(90.7%)、住院病人(90.1%)、行业职工(84.6%)及社区居民(82.5%);健康行为总形成率为86.3%,从高到低依次为住院病人(88.6%)、中小学生(87.0%)、行业职工(79.5%)及社区居民(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9.0%.结论 襄阳市城区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及技能掌握率总体上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但仍不客松懈,需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苏州工业园区7个社区的13058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格检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该工业园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为81.19%,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程度和月收入高者知晓率高。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城市农村、医疗保险、人均月收入、高血压家族史,OR值分别为0.900、1.547、2.814、1.498、1.157和1.569。结论苏州工业园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尤其是农村社区、文化程度和收入较低的男性无医疗保障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徐州农村地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与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徐州农村地区1028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采用x^2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糖尿病的认知率、认知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居民对糖尿病的总体认知率为36.8%,对糖尿病概念、症状、并发症、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的认知率分别为37.8%、34.4%、28.5%、48.1%和38.1%.单因素分析显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和健康教育程度(P<0.01)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与文化程度(OR=1.947)、健康教育程度(OR=1.778)和年龄(OR =0.653)有关.结论 徐州市农村地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不足,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可有效提高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宣传内容应注重疾病知识与健康行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日后开展健康素养调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海淀区三个街道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和趋势检验分析健康素养具备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729人,健康素养水平为20.69%,三个街道分别为30.42%(73/240)、13.33%(30/240)和18.33%(44/24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历、家庭年收入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海淀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根据人群的相应特点,重点针对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不断深入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和行为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成人居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1日—12月31日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七里河区39个社区和18个村中抽取5000名成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定性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七里河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3.47%(95%CI:53.45%,53.49%),健康行为形成率为47.36%(95%CI:47.34%,47.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和职业为健康知识素养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知识得分为健康行为素养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该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强老年人及文化程度较低居民的健康知识普及,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行为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川省公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18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对食物中毒应对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性知晓放射性事故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1),其他知晓率无性别差异。高年龄组(≥60岁和50~59岁)对各项知识知晓率都较低,30~39岁年龄组知晓率最高。文化程度越高,知识知晓率越高。农村居民麻疹预防知识答对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其他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显著高于农村居民。结论影响四川省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最主要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和城乡差别。今后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并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低文化程度人群中普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史平  马兰艳  任福秀  杜鹏 《中国健康教育》2012,(11):940-942,949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石景山区803名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X2和Logistic分析。结果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6.7%,基本卫生防病行为的形成率为75.9%,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2.3%。女性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基本85.5%,重点84.4%)和卫生行为形成率(80.1%)均高于男性;高年龄段者基本知识和行为均高于低年龄段者;知晓率和形成率随着文化程度提高而升高;收入在2000~3999元之间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影响因素是性别(OR=2.32)和年龄(OR=1.38);行为影响因素是性别(OR=1.81)、年龄(OR=1.19)和家庭人均月收入(OR=1.21);重点知识影响因素是性别(OR=2.00)和家庭月收入(OR=0.77)。结论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低年龄、低收入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健康村村民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对健康村建设的满意度和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发展方向。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在南海区抽取2个自然村,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村民一般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0.5%,健康行为正确率为61.1%,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8.0%,对健康村建设工作总体满意度为82.4%,对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健康村概念理解和宣传教育。结论村民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较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应对影响满意度的问题进行教育,使村民能正确了解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个丰台区街乡镇的27个居委会/行政村,从每个居委会/行政村中按北京市18~79岁常住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等比例选取1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共调查2700人。结果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2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8.14%。非北京市户籍、男性、文化程度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和家庭收入较低的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都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的组别之间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安全与急救两个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9.97%和78.09%;对慢性病预防和地方病两个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为65.74%和60.50%。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尚可,但特定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仍较低,不同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差别较大,需针对不同人群和知晓率较低的健康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肖琴  石鹏  孔浩南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7):511-515,5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城乡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与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2.7%的调查对象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朝阳区居民在伤寒、放射性事故方面知识与技能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9.9%和2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得分高于农村;越年轻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得分越少;文化程度越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得分越少.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对伤寒、放射性事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农村地区、年轻人、低文化程度居民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