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鼻内窥镜手术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的观察 ,探讨慢性上颌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 :75例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0例 ,清除中鼻道病变及异常结构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照组 35例术中切除中鼻道病变及异常结构的同时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术后随访 1年以上。结果 :两组病例治愈率无明显差异 (χ2 =0 .0 3 P >0 .0 5 ) ,治疗组减少手术操作 ,减少并发症。结论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手术中主要清除窦口周围异常结构及病变 ,上颌窦自然开口如无明显狭窄不必扩大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双径路手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径路上颌窦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鼻窦镜穿刺套管针分别从下鼻道、满面春尖牙窝穿刺,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切除上颌窦病变;对上颌窦病变较严重者循柯-陆氏手术时路开放上颌窦自然窦口,以利引流。结果:13例上颌窦囊肿,6例单纯性上颌窦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一次性治愈,9例鼻窦炎Ⅱ型患者,7例治愈,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双径路上颌窦手术疗效好。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且经济。  相似文献   

3.
4.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绝大部分病人伴有上颌窦炎。上颌窦口的开放与否是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作者通过对慢性鼻窦炎Ⅱ型Ⅱ期病人在去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的基础上 ,1侧扩大上颌窦口 ,另1侧不扩大上颌窦口 ,观察术后上颌窦口的情况 ,来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上颌窦口的处理方法。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1998年3月~2001年3月资料完整病例44例 ;男性28例 ,女性16例。年龄18~70岁 ,平均35岁。均可见双中鼻道和/或鼻腔息肉样物增生。鼻窦CT显示均为双上颌窦筛窦炎。诊断均为双慢性鼻窦炎Ⅱ型Ⅱ期。术前均作双上颌窦穿刺冲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5例上颌窦病变行鼻内窥镜下双径路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结果:随访1-3年。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窦病变、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3月~1998年12月施行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31~65岁,平均46.3岁。病程2个月~2年。均为单侧发病,因反复出血或涕中带血者8例,鼻塞伴涕  相似文献   

7.
对45例CT检查提示上颌窦不同程度软组织影充填的病人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单侧或双侧上颌窦根治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纤维血管瘤为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鼻咽部,以青年男性多见,原发于鼻腔或鼻窦者较少。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纤维血管瘤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疗效方法。方法:对36例非侵袭性上颌窦风菌病用鼻内窥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3-10个月(平均7个月),治愈29例(80.56%),好转7例(19.44%),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恢复上颌窦生理引流通道,弥补柯-陆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42例(43例)上颌窦病变在强化局麻鼻内窥镜下行中下鼻道融合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结果 随访1a以上,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下采用中下鼻道融合术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可达到根治效果,较传统的根治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内窥镜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4 mm Storz 30°鼻内窥镜经唇龈沟小切口入路清除上颌窦内病灶,再经鼻腔切除同侧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术中、术后分别用5%聚维酮碘溶液(PVP-I)冲洗窦腔,全身和局部均不用抗真菌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经鼻内窥镜检查,上颌窦窦腔内黏膜光滑,无异常分泌物,自然窦口引流好。随访6个月~5年,患者症状均消失,鼻腔无分泌物,鼻窦CT复查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清除病灶彻底,不损伤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保证上颌窦正常的引流功能,复发率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与单纯鼻内镜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10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摘除组(Ⅰ组,n=50)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组(Ⅱ组,n=50),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Ⅰ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Ⅱ组(P<0.01).结论 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是一种理想术式,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取出上颌窦内拔牙断根的手术方法.方法 用鼻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造孔,直视下取出上颌窦内断根.结果 20例患者全部顺利取出,平均用时20min,无上颌窦口腔瘘发生.结论 采用鼻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造孔,可以成功取出进入上颌窦内的断根,其在直视下操作有准确、迅速和微创的优点,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1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0例,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3例。结果 术后随访13—61个月。平均21个月,13例中12例未复发,治愈率92.3%,1例术后复发,病理检查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给予放射治疗。结论 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适用于较局限的病变;而对广泛病变则应采用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术。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并处理。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寻更为完善的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36侧)上颌窦囊肿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上颌窦窦口,采用射频热凝治疗。4例(4侧)为黏液囊肿,其他为潴留囊肿。术后分别随访8-57个月。结果36侧全部治愈,无复发,亦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它可避免传统手术所致的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侃  李幼珍  俞杰  王凯  张宇园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6):625-626,629
目的 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21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经该方法治疗后随访1年,无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迭100%。结论 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窭出血坏死性息肉、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并与常规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作对照,比较其疗效。材料和方法 采用西格玛公司研制的上颌窦支架,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放置支架,摄片观察并通过窦口粘膜病理检查及鼻内窥镜随访。结果 31例共放置34个支架,随访显示上颌窦引流通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中鼻道上颌窦口术,两组的病理检查提示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较常规造口术引流效果好,安全经济有效,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伴发鼻息肉生长与鼻腔结构解剖异常的相关关系.方法 ①选择该院的603例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②结合鼻腔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手术中记录资料及鼻窦CT,426例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与177例不伴有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其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病变、钩突病变)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关系.③将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3级,分析各级中鼻腔结构异常的分布,讨论其意义.结果 ①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鼻息肉发病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病变、钩突病变均有相关关系.②随息肉生长程度不同而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病变、钩突病变检出率分布不同.结论 鼻腔结构改变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合并息肉发生中有相关关系,其中,最常见的解剖异常为鼻中隔偏曲和中鼻甲病变.其在不同等级鼻息肉患者中分布不同,以Ⅱ级中各类解剖异常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鼻内镜联合眉弓小切口切开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加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重视术后患者的心理、饮食、疼痛、切口的护理及防止颅压增高的健康指导。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3个月后5例患者均感额部胀痛和鼻塞症状消失。随访1~2年,额窦引流通畅,无并发症及复发,且眉弓切口愈合好,无明显瘢痕。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眉弓小切口切开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视野直观、微创、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后的护理,对预防面部瘢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