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婷  温广华  董科  傅健飞  赵天涯  张倩倩 《浙江医学》2018,(18):2028-2030,2037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个数对T1aN0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开发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1998至2011年接受手术治疗的T1aN0期(肿瘤直径≤10mm且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淋巴结清扫个数分为3组,即A(0个)、B(1~5个)和C(≥6个)组。随访截止时间为2011年,利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淋巴结清扫个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病理类型、手术范围、诊断年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89.4%和92.2%,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83.9%和86.7%,10年生存率分别为66.5%、73.1%和77.8%。C组患者预后优于A组(P<0.05);而B与A、C组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性别、分化程度是影响T1aN0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进一步作亚组分析,发现女性亚组中,A、B、C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亚组中,C组患者明显优于A、B组(均P<0.05)。结论对于T1aN0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可改善男性患者的预后,但对女性患者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可切除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位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胸外科行根治性肺叶切除的335例NSCL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5例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为第7组、第4组.右肺上叶与右肺中、下叶NSCLC相比更容易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P<0.01).T1期上叶NSCLC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几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发生N2组淋巴结转移几率显著高于鳞癌(P<0.01).高分化NSCLC发生N2组淋巴结转移几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NSCLC (P<0.05).结论:NSCLC的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早期胰腺癌因缺乏典型症状,患者初次就诊时病情已多属中、晚期,切除率很低,总体预后差.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的不断提高.胰腺癌治疗的现状令人担忧.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也不断提高,但胰腺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10%.术后病灶转移和复发依旧是目前胰腺癌难以根治的瓶颈所在,淋巴转移是胰腺癌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做到规范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和彻底的淋巴廓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CI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达  刘继先 《吉林医学》2008,29(19):1627-1629
目的:探讨CI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合理的廓清范围。方法:回顾性研究112例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的CI期周围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N2,占14.3%,腺癌、鳞癌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19.5%、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IA期、IB期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7.5%、1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上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77.8%在上纵隔,下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71.4%在下纵隔,上、下叶肿瘤均可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结论:CI期周围型NSCLC应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在内的选择性区域纵隔淋巴结廓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广泛廓清纵隔淋巴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肺腺癌临床资料。全部肺腺癌均按Naruke肺癌淋巴结的分布图施行手术切除,进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廓清术。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肺腺癌T分期与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清除淋巴结1695组。N1转移率8.9%,N2转移率20.1%,N1 2转移率23.9%,跳跃转移45.6%。T1期的N2转移2例。T2以上转移112例。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但不存在因果关系。结论:T1期肺腺癌早期淋巴转移,所以有必要广泛廓清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54-56+60
目的 探讨“无抓持”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单操作孔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肺癌治疗的9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操作并进行“无抓持”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单操作孔胸腔镜操作,不要求避免钳夹淋巴结。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无较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也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过程中采用“无抓持”技术进行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操作方便、快捷及安全,并符合外科肿瘤原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18F-FDG PET-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山东省立医院放射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无远处转移的79例患者进行研究,并与同期CT对照,比较二者对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PET-CT和CT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79例患者中共有268枚淋巴结转移。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ET-CT分别为:82.84%、96.70%、89.83%;CT分别为58.58%、72.89%、65.8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与病理符合的肺癌N分期,PET-CT 73例,CT 58例,PET-CT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χ2=10.05, P<0.01)。结论:18F-FDG PET-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分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1月276例行手术治疗T1 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 276例中66例经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3.9%(66/276),高?中低分化NSCLC的胸腔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1%和33.7%,差异显著(P < 0.05);②右肺中叶较右肺上叶?左肺下叶更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χ2 = 5.545,P < 0.05和χ2 = 5.402,P < 0.05)?6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各肺叶肿瘤均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T1 NSCLC中,右肺中叶较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且存在跳跃式转移的特点,故针对T1 NSCLC行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在肺癌临床分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进行手术根治或纵隔淋巴结活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PET/CT检查,并根据手术或纵隔镜结果进行诊断及分期。对照病理结果,分别计算出CT及PET/CT对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158例患者通过纵隔镜活检及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淋巴结共937枚(N1、N2及N3),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0%、76.1%、49.0%、77.6%,准确度为68.4%;PET/C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0%、77.4%和92.4%,准确度为87.3%。结论PET/CT显示为阳性的淋巴结,有必要行纵隔镜检查,阴性者则可能不需行此项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6例肺癌组织(无淋巴结转移116例,淋巴结转移110例)和25例正常肺组织中OPN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26例肺癌组织中OPN表达阳性84例(37.2%),其中51例为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33例为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无OPN表达。结论OP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其在NSCLC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6例肺癌组织(无淋巴结转移116例,淋巴结转移110例)和25例正常肺组织中OPN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26例肺癌组织中OPN表达阳性84例(37.2%),其中51例为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33例为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无OPN表达.结论 OP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其在NSCLC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VEGF-C及CD34的表达,分析VEGF-C和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C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其中在腺癌中表达率最高(P=0.030 8);在术中淋巴结检测为阳性的病例,VEGF-C的表达明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24 6).VEGF-C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内新生血管密度无关.结论 VEGF-C促使肺癌内淋巴管形成,促进肺癌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淋巴管转移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概率,为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327例行完全性切除的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淋巴结是否存在跳跃性转移将327例患者分为跳跃转移阳性和阴性2组,对2组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概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27例患者中有跳跃性转移112例,发生率为34.25%(112/327)。右肺上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41.03%(32/78),右肺中下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29.66%(35/118),左肺上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46.58%(34/73);左肺下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18.97%(11/58)。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概率较高,尤其左肺上叶癌发生跳跃转移的概率最高,认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是必需的,尤其对于左肺上叶癌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能谱CT (dual energy CT, DECT)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DE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7 例,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将轴位图像上所有短径 (short-axis diameter, S)≥5 mm的纵隔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形态学参数长径(long-axis diameter, L)、S、短径与长径比值(ratio of short-axis diameter to long-axis diameter, S/L)以及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 (iodine concentration, IC)、标准化碘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及其能谱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联合变量,对淋巴结S、静脉期NIC及联合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938 枚。CT轴位上共检出S≥5 mm纵隔淋巴结163 枚 (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114 枚)。转移淋巴结的S、L及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 (P<0.05), 转移淋巴结的能谱参数均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 (P<0.05)。S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单一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 为0.752,阈值8.5 mm,灵敏度67.4%,特异度73.7%,准确率71.8%。静脉期NIC为最佳单一能谱参数,AUC为0.861,阈值0.53,灵敏度95.9%,特异度70.2%,准确率77.9%。多因素分析显示S、静脉期NIC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S、静脉期NI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95,灵敏度 79.6%,特异度 87.7%,准确率85.3%,明显高于S (P<0.001)、静脉期NIC (P=0.037)。结论: DECT定量参数鉴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形态学参数,联合S和静脉期NIC可提高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能谱CT (dual energy CT, DECT)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DE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7 例,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将轴位图像上所有短径 (short-axis diameter, S)≥5 mm的纵隔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形态学参数长径(long-axis diameter, L)、S、短径与长径比值(ratio of short-axis diameter to long-axis diameter, S/L)以及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 (iodine concentration, IC)、标准化碘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及其能谱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联合变量,对淋巴结S、静脉期NIC及联合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938 枚。CT轴位上共检出S≥5 mm纵隔淋巴结163 枚 (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114 枚)。转移淋巴结的S、L及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 (P<0.05), 转移淋巴结的能谱参数均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 (P<0.05)。S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单一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 为0.752,阈值8.5 mm,灵敏度67.4%,特异度73.7%,准确率71.8%。静脉期NIC为最佳单一能谱参数,AUC为0.861,阈值0.53,灵敏度95.9%,特异度70.2%,准确率77.9%。多因素分析显示S、静脉期NIC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S、静脉期NI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95,灵敏度 79.6%,特异度 87.7%,准确率85.3%,明显高于S (P<0.001)、静脉期NIC (P=0.037)。结论: DECT定量参数鉴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形态学参数,联合S和静脉期NIC可提高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男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旨在及时确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高危人群,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7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发生淋巴结转移的24例患者纳入转移组,将其余未发生转移的103例患者纳入未转移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吸烟、临床症状等)、肿瘤直径、血清癌胚抗原(CEA)、肿瘤位置、肿瘤分布、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相关数据。分析男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影响男性非小细胞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非小细胞肺癌多发于45岁以上中年男性群体,占比约为63.78%;无明显临床症状占比最高,呼吸困难及体重下降次之;肿瘤类型及病理分型中以周围型及腺癌占比最高;左上肺为发病率最高部位,右上肺次之;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径较大、CEA水平较高及分化程度低可能是影响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男性非小细胞肺癌多发于中年人群,发病症状不显著,多呈周围型,多为腺癌且左肺占比最高;肿瘤直径大、CEA高表达及低分化可能是诱发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故术前诊断中应密切观察上述影响因素,以做出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5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将1997年1月~1998年12月间医院施行肺癌切除手术的N2肺癌病人56例的资料进行总结。全组病人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和28.6%。并就手术中纵隔淋巴结清除必要性、并发症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肺癌中不同形式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后病检证实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病例56例,统计纵隔淋巴结的具体转移情况并分为:(1)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组与非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组;(2)跳跃式转移组与非跳跃式转移组;(3)1组淋巴结转移组、2组淋巴结转移组及3组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各相应组的生存情况。结果: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组与非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组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跳跃式转移组生存情况较非跳跃式转移组差(P<0.05)。纵膈淋巴结转移组数越多预后越差,尤其是伴有3组以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P<0.01)。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形式与预后相关,跳跃式转移及转移组数多的病例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