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菌(MDRB)的分布特点及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以2011年8月2013年5月滇、黔、桂地区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床边调查的方法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确定为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同时对多重耐药及泛耐药进行MDRB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随机调查438例患者,感染人数为126例,感染率为28.77%。分离出168株病原菌,其中有61株MDRB,前三位MDRB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7.26%)、铜绿假单胞菌(13.09%)、表皮葡萄球菌(12.50%);泛耐药菌20株,鲍曼不动杆菌(75.00%)和铜绿假单胞菌(25.00%)。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区(RICU)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为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患者、入住RICU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为MDRB感染患者发生MDRB感染有密切关系。加强住院病人MDRB感染的监测,更有效地控制MDRB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两年共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261株、117株,两者80%以上来源于呼吸道标本,4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64.9%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比铜绿假单胞菌更为严重,此菌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23.4%外,其他均在7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92.8%和96.4%.相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情况却差异较大,16%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其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机理.结论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株的增多.因此,应慎重、合理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药物,密切关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受不动杆菌耐药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玉林市2017—2019年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以2017—2019年玉林市7家医院收治的1 594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痰液样本进行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菌株1 400株(87.83%),排名前五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多重耐药菌688株,排名前三位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及阿卡米星高度敏感。结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控制其感染提供科学的指导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者,将其按年龄、性别匹配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列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7例(34.18%)、鲍曼不动杆菌16例(20.25%)、铜绿假单胞菌8例(10.13%)。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泛耐药,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菌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6.74,95%CI:1.57~20.82)、联合应用抗生素(OR=2.98,95%CI:1.14~7.79)、机械通气(OR=3.60,95%CI:1.29~9.99)以及住院天数(OR=4.34,95%CI:1.01~9.98)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联。结论:糖尿病、抗生素联合用药、机械通气、住院天数可能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特点,以及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湘雅医院2007年1月~12月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病例2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83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7.6%)、鲍曼不动杆菌(36.3%)、不动杆菌属某种(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1%);神经外科(25.7%)和中心ICU(22.9%)分离率较高.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外)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入住ICU(OR=23.77,P<0.001)、气管切开或插管(OR=4.16,P=0.001)、前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OR=2.77,P=0.032)是独立的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非发酵菌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大部分耐药严重.严格把握入住ICU、气管切开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指征对防止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感染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气囊上滞留物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综合ICU发生VAP的36例患者的气囊上滞留物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VAP患者气囊上滞留物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12珠,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菌分离出25珠,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检出率高,且常为条件致病菌和多重耐药、泛耐药,耐抗菌药物种类广,耐药性强,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MV患者,应警惕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王玉春 《华夏医学》2015,28(3):170-174
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泛耐药菌株日趋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笔者就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基因分型、防治对策及病原治疗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美国联邦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在院内感染占第四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孢菌的非发酵菌。而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泛耐药或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报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目前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监测胸外科术后肺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防控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肺炎感染发生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的术后肺炎发生率,有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方法  通过对2016—2018年入住胸外科的所用手术患者610例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发生情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共22株,占比50.00%(22/44)。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共8株,占比53.33%(8/15)。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术后肺炎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3.38%降至2018年的1.37%,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抗生素使用≥14 d、留置导尿管、进行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ASA评分≥Ⅱ、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等因素是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仅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可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主要感染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我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流行情况、耐药及变迁。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3年期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共1 905株,占分离病原菌的18.9%,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4.6%。分离出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数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3年内均保持极低的耐药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虽保持高的敏感性,但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复合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多在50%以上,部分为泛耐药株。结论: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状况严重,需加强抗感染管理制度执行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痰培养分离出的1203株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为301株(2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68株(22.3%)、鲍曼不动杆菌186株(15.5%)、大肠埃希菌116株(9.6%)、金黄色葡萄球菌111株(9.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最低为0、肺炎克雷伯菌为0.9%。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腹腔感染患者需氧及兼性厌氧病原菌分布及其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VITEK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微量稀释法,采用WHONET5.5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1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8株(70.3%),革兰阳性菌33株(29.7%)。分离率名列前7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肠杆菌科菌敏感性〉90%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100%),厄他培南(100%),阿米卡星(97.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7%),头孢替坦(90.7%);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比例分别高达90%和60%;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株检出率为14.3%;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对所有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敏感(敏感菌均为100%);屎肠球菌整体较粪肠球菌耐药率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我院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是重要的院内腹腔感染菌且耐药率高,屎肠球菌是最常见腹腔感染革兰阳性致病菌。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的增多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01例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22.8%(23/101),神经外科16.8%(17/101),呼吸内科13.9%(14/101),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5.4%(35株)、肺炎克雷伯菌13.8%(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3%(17株)、铜绿假单胞菌8.7%(12株)。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结论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本院2012年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临床送检的细菌检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依据CLSI颁布标准,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70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107株(66.2%),革兰氏阳性球菌1184株(25.2%),真菌405株(8.6%)。检出的病原菌前七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抗菌活性最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是葡萄球菌属敏感性最高的药物。非发酵菌中,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40%的药物仅有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80%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美洛培南及头孢他啶等。另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52.1%和53.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9.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占66.9%。结论目前临床分离的细菌耐药状况13趋严重,临床医生应重视病原菌的药物监测,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早期、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多重耐药的发生。方法 分析临床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1例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112株。采用法国梅立埃鉴定和药敏测定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12株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5.89%,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1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大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100%。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多重耐药或泛耐药比例较高,临床应根据耐药性监测数据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李锐  龚莉琼  田素飞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09-111,114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的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VITEK-2全白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非发酵菌进行鉴定。按照美同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L/NCCLS2010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156株非发酵菌对常见的15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按照NCCLS推荐的确认试验(双纸片增效试验)检测菌株产ESBLs情况;采用两种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结果临床分离的156株非发酵菌前3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似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呈现高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牢为27.6%,铜绿似单胞菌产ESBLs率为37.5%。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牢为50.0%,铜绿假单胞菌产碳青霉烯酶率为13.3%。两种改良Hodge试验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一致性较好,检测铜绿似单胞菌碳青霉烯酶的一致性一般,但是无不确定结果。结论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情况已相当严重,检测碳青霉烯酶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时,PAE—MHT(以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作为指示菌的改良Hodge试验)优于MHT(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指示菌的改良Hodge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法或MIC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我院ICU病房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结果:共分离出3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0株(6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前4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5%)、鲍曼不动杆菌(23%)、肺炎克雷伯菌(14%)、大肠埃希菌(10%)。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高达47.5%和65.4%。肠杆菌科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1%和50%。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多药耐药情况严重,尤其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除了需要加强耐药性监测及优化抗菌药物使用外,还须强化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不同感染级别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足科住院的212例DFI患者,对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及耐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DFI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中度DFI组和重度DFI组,比较两组间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情况。结果:212例患者足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287株病原菌,前3位为鲍曼不动杆菌(11.50%)、肺炎克雷伯菌(11.15%)、金黄色葡萄球菌(10.8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率均为100%。革兰阴性菌中,中度DFI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且多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CR-AB),仅对替加环素敏感;重度DFI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100%敏感。与中度DFI患者比较,重度DFI患者中混合感染的比例升高(44.68% vs.29.09%,P<0.05)。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率(19.46%)高于革兰阳性菌总体耐药率(11.96%),以CR-AB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DFI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中、重度感染菌群分布不同。随着感染程度分级的加重糖尿病足混合感染的比例升高。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以CR-AB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2003~2011年我院烧伤科患者主要菌群的构成及其耐药性。方法将2003~2011年我院烧伤科患者送检的痰、血液、尿液、创面分泌物进行菌株分离,并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0株(65.0%),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70株(3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结论烧伤科患者感染及多重耐药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变化,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