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吞噬凋亡肿瘤细胞的树突细胞疫苗的抗肿瘤效果,以确定一种有效的树突细胞疫苗。方法:由黑色素瘤细胞(BLb-10)生成凋亡细胞,树突细胞(DC)与凋亡肿瘤细胞培育后,收集和提纯吞噬凋亡肿瘤细胞的树突细胞,再对其表型变化及抗肿瘤效果进行检测,并与加肿瘤细胞肽(mTRP2)的树突细胞的结果比较。结果:吞噬凋亡肿瘤细胞后,DC更加成熟。表现出促炎症细胞因子(IL-1,IL-6,TNF-α,IFN--γ和GM-CSF),趋化因子(MIP-1,MIP-1和MIP-2),细胞表面分子(HMC-Ⅱ,CD11bCD40和CD86)以及某些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增加而某些趋化因子受体(CCR2和CCR5)表达减少。吞噬了凋亡黑色素瘤细胞的树突细胞疫能(i)更强地刺激体外T细胞增生,(ii)诱导体内Th1型免疫反应而导致更有效的肿瘤特异细胞毒CD8+细胞 介导的免疫,和(iii)防止了免疫鼠肺肿瘤转移,而加肿瘤细胞肽的树突细胞疫苗只能减少免疫鼠的肺肿瘤转移。结论:吞噬凋亡黑色素瘤细胞的树突细胞疫苗为癌细胞疫苗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诱导配体为近年来新发现的凋亡调节的重要蛋白之一。死亡受体5(DR5)为其诱导凋亡的重要受体之一。DR5的结构、组织分布及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特性,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其中DR5单克隆抗体应用于耐药卵巢癌细胞的治疗,为耐药卵巢癌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将DR5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卵巢癌耐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新兴的化疗药使肿瘤治疗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时代跨越到精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在众多促凋亡抑癌基因中,前列腺凋亡反应基因-4编码的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Par-4)与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受体——葡萄糖调节蛋白78结合,通过胞内线粒体凋亡途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和胞外旁分泌通路共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不进攻正常细胞,在体外和...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可溶性TRAIL分子诱导细胞凋亡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rhs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应用DNA染料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分别检测rhs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靶细胞膜表面TRAIL受体表达格局,荧光定量法检测凋亡细胞中Caspase-3活性。结果 100ng/ml人可溶性TRAIL蛋白分子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明显毒性,但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不同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有差异。凋亡范围在26%-57%。不同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量不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死亡受体DR4,DR5受体表达5%,而诱骗受体DcR1表达55%,相反肿瘤细胞上的DR4,DR5表达高(40%——88%)。而DcR1表达很低(8%-17%),rhsTRAIL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其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高,ActD可增加TRAIL抑制细胞生长活性。结论 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分子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凋亡活性TRAIL受体类型及Caspase-3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27(1):i012-i012
项目简介: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和凋亡调节失控密切相关;而肿瘤细胞及凋亡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弱,不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是肿瘤细胞可以逃逸机体抗肿瘤作用的重要原因。所以.影响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等一系列问题,就成为倍受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抗TRAIL死亡受体抗体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近几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TRAIL能与他的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TRAIL-R1(DR4)和TRAIL-R2(DR5)结合并特异性地诱导许多肿瘤细胞凋亡,但对大多数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一些抗TRAIL死亡受体抗体也能先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并在癌症治疗上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TRAIL的凋亡诱导途径以及抗TRAIL受体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rhs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应用DNA染料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分别检测rhs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靶细胞膜表面TRAIL受体表达格局,荧光定量法检测凋亡细胞中Caspase-3活性.结果100ng/ml人可溶性TRAIL蛋白分子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明显毒性,但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不同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有差异,凋亡范围在26%~57%.不同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量不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死亡受体DR4、DR5受体表达5%,而诱骗受体DcRl表达55%,相反肿瘤细胞上的DR4、DR5表达高(40%~88%),而DcRl表达很低(8%~17%).rhsTRAIL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其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高.ActD可增加TRAIL抑制细胞生长活性.结论重组人可溶性TRAIL蛋白分子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凋亡活性TRAIL受体类型及Caspase-3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即程序性死亡,是一种受基因调控的自主死亡方式,在调节机体正常发育和维持自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逃避凋亡是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肿瘤细胞运用多种方式使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的活性异常起到抗凋亡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凋亡细胞一方面可直接释放抗炎性介质或间接诱导邻近细胞抗炎症反应,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另一方面通过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加强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快速清除作用,促进免疫耐受的形成。回顾近年来细胞凋亡与肿瘤微环境及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肿瘤与其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为肿瘤治疗提供治疗策略,最大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中福  王子卫 《重庆医学》2005,34(12):1892-1895
细胞凋亡是由多种因子介导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对机体或组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衰老死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凋亡抑制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凋亡通路的紊乱、促进凋亡因子的抑制、凋亡抑制因子过表达以及凋亡基因的表达失控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而且,凋亡紊乱还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如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近年来,凋亡抑制蛋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Liv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将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诱导下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对树突细胞提呈功能的研究。方法联合应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介素24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然后将树突状细胞和经紫杉醇联合顺铂在体外诱导发生凋亡的人卵巢癌细胞株共同培养,并共培养DC组为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和单独DC组作对照,分别注射于人卵巢癌移植瘤裸鼠尾部,2周后剥取瘤组织,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裸鼠人卵巢癌移植瘤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紫杉醇、顺铂诱导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对DC提呈功能显著增强,其诱导的CTL对卵巢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DC激活的CTL具有抑制移植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诱导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对树突细胞提呈功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以在免疫治疗卵巢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二氢卟吩 e6(Ce6)、中性红(NR)以及虎红钠盐(RB)3种商品化光敏剂的光敏性质、光动力治疗(PDT)效果及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能力,筛选出最高效的ICD诱导剂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溶液实验:利用不同的活性氧(ROS)荧光探针评估溶液中3种光敏剂的光敏能力。细胞实验:探针检测肿瘤细胞内ROS生成能力;CCK-8细胞毒性试验比较3种光敏剂的细胞杀伤效果以及生物相容性;检测细胞表面暴露的钙网蛋白(ecto-CR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以及培养基上清三磷酸腺苷(ATP)浓度评估3种药物的ICD诱导能力。动物实验:建立BALB/c小鼠4T1皮下肿瘤模型,10 d后分别在瘤内注射Ce6和NR(30 μL,5 mg/mL),2 h后白光光照处理(10 min,400 mW/cm2),监测小鼠体质量及肿瘤组织体积变化。14 d后取材,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及脾脏组织CD8+ T的IFN-γ因子分泌量;通过HE染色和TUNEL组织染色分析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在3种光敏剂中,Ce6的ROS产生能力最高,且显示出最强的肿瘤细胞杀伤效果;ecto-CRT、HMGB1荧光成像及胞外ATP含量显示Ce6相对于NR和RB具有更好的ICD诱导能力。动物实验显示,Ce6和NR组小鼠在光动力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变小,其中Ce6肿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NR及PBS组。流式结果显示Ce6与NR组瘤内CD8+ T细胞占比分别为12.7%和6.1%,脾脏组织IFN-γ+ CD8+ T细胞占比分别为7.1%和2.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TUNEL染色显示相对于PBS组,两个治疗组肿瘤组织有明显核凋亡情况,且Ce6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NR。结论 3种光敏剂中Ce6的ROS生成效率最高,光动力效果最好,诱导ICD能力最强,并且在肿瘤治疗中能明显提升CD8+ 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能相对高效的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对其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研究采用丝裂霉素致半数死亡的黑色素瘤传代细胞株B16为肿瘤特异性抗原,与C57BL/6J小鼠脾淋巴细胞在rIL-2共同的作用下,结果 诱导出的B16细胞特异杀伤T细胞,对B16细胞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有明显杀伤作用,结论 可采用本研究的方法制备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了T细胞。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在靶向性杀伤原发肿瘤细胞上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但针对肿瘤转移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仍未有明显突破,因此,探索新型抗肿瘤转移药物对改善肿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微管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信号转导、细胞器运输、细胞运动等多种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研究靶点。新近的研究证明,一些微管靶向药物(MTAs)不仅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还能在亚致死剂量下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这为解决此类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就MTAs在抗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发MTAs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新的应用潜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素酶(heparanase,Hpa)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MAP)疫苗能否诱导更强的Hpa特异性CTL反应。方法 HLA-A2.1限制性肝素酶CTL表位多抗原肽负载正常人外周血来源(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CTL,采用4 h标准51Cr释放实验检测上述CTL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采用ELISPOT实验检测效应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肝素酶CTL表位MAP疫苗诱导的CTL对Hpa阳性且HLA-A2.1匹配的KATO-Ⅲ胃癌细胞、U2OS骨肉瘤细胞、SW480结肠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且其杀伤效应强于相应的单肽,在最大效应细胞/靶细胞(effector/target,E/T)时高出率均大于16%;其对HLA-A2.1阴性的HepG2肝癌细胞和Hpa阴性的MCF-7乳腺癌细胞不具有杀伤效应,但是对MCF-7/Hpa乳腺癌细胞和HepG2/HLA-A2肝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且其杀伤效应强于相应的单肽,在最大E/T时高出率均大于18%;其对自体淋巴细胞和DC不具有杀伤效应。另一方面人肝素酶CTL表位MAP疫苗诱导的IFN-γ分泌水平强于相应的单肽。结论肝素酶CTL表位MAP疫苗能激发较相应单肽更强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5.
Hypoxic cells that are found in solid tumors are resistant to anticancer drugs and radiation therapy. Thus, for effective anticancer chemotherapy,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drugs with selective toxicity towards hypoxic cell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that are toxic only when activated in the hypoxic cell opens a new era of cancer treatment. Recently, we evaluated the hypoxia-selective toxicity of four differently substituted quinoxaline 1,4-dioxides (QdNOs) in human cancer cells. Thes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Beirut Reaction. The various QdNOs were found to exert potent hypoxic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T-84) and to possess a 50-100 fold greater cytotoxicity under hypoxia compared to oxia. Interestingly, the hypoxia cytotoxicity ratio (HCR: ratio between drug concentration in air and in hypoxia to give 10% cell survival) of these compounds was found to depend on the nature of the substituents on the quinoxaline 1,4-dioxide heterocycle.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ial hypoxic cytotoxicity, these drugs could provide useful therapeutic agents against solid tumors. Presently we are investigating the selective cytotoxicity of QdNOs for hypoxic cells in tumors in vivo and their ability to potentiate radiation-induced tumor cell killing. We will also study their in vitro anti-angiogenic activity and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e deciphering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QdNOs may allow us to ultimately recommend their use as therapeutic agents against human tumors.  相似文献   

16.
吕丽琼  刘剑勇 《医学综述》2007,13(14):1054-1056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捕获、提呈抗原和致敏初始型T细胞的功能。经肿瘤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能诱导T细胞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许多肿瘤治疗研究中已进入Ⅲ~Ⅳ期临床实验,并显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癌抗原重组痘苗病毒(rV-CEA)转染上周血树突状细胞(DC)后能否在体外诱导CEA特异性细胞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 将rV-CEA转染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后用于激发同源的T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未经rV-CES转染的DC激发的T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经rV-CEA转染的DC激活的T细胞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 rV-CEA转染的DC可以诱导CEA特异性T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瘤苗细胞主动免疫诱导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直接分离骨髓树突状细胞和体外生长因子诱导扩增培养相结合,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再以500g/LPEG诱导其与NS1骨髓细胞融合,HAT选择培养得到两者的融合细胞,体外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并进行免疫预防与治疗的在体动物实验。结果:融合细胞也能诱导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而NS1无此作用。体内免疫预防试验表明,融合细胞活瘤苗1次免疫后,诱导出较强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并获得抵抗野生型NS1攻击的保护性反应,但对无关瘤株则无此抵抗力。融合细胞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试验显示,融合细胞静脉注射后,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其生存期。结论: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后的瘤苗体内免疫,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可望成为肿瘤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吡罗昔康对人γδT细胞杀伤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MTT法检测吡罗昔康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率和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γδT细胞培养10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吡罗昔康各种浓度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抑制率明显高于γδT细胞。0.01~0.04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后的γδT细胞对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浓度超过0.04m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吡罗昔康诱导24h后γδT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0.16mmol/L吡罗昔康诱导24h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的凋亡率分别为12.26%、13.46%、14.59%、25.64%和39.36%,显著高于γδT细胞(8.16%)。结论:吡罗昔康在临床常规使用的药物浓度时可增强γδ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超过这一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吡罗昔康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明显高于γδT细胞。这一结果为临床吡罗昔康预防消化道肿瘤的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患者自身T细胞经过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修饰后,不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因而可实现对肿瘤靶标高效应答。目前CAR-T细胞治疗已在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的疗效却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包括实体瘤缺乏特异性强的抗原靶标、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T细胞归巢能力不确定以及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临床试验中,研究较多的实体瘤CAR-T细胞治疗靶点有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紧密连接蛋白18亚型2(CLDN18.2)、间皮素、B7同源性3(B7H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PC)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变异体(EGFRv)Ⅲ等。CAR-T细胞与溶瘤病毒、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抗等联合治疗可增加其疗效。本文总结了针对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优化策略,如通过基因编辑增强其活性;添加相应元件的调控使CAR-T细胞的激活更加安全可控;增强CAR-T细胞的持久性等。通过综述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