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药质量控制在确保中药安全有效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难以实现快速、无损的质量控制,光谱技术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方法的缺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具有可携带、快速无损等特点,能实现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检测,目前已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中。对LIBS的检测原理、装置构造进行介绍,归纳LIBS数据处理和建模方法,并对LIBS在中药产地溯源、真伪鉴别、含量测定、重金属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LIBS现存的挑战和问题,展望LIBS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为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元素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实时、无损、原位”等优势。本文介绍LIBS快速分析的特征;系统综述了该技术在工业、农业、医药、环境、艺术与考古、远程遥感领域快速评价产品质量属性的应用进展,展望了LIBS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及中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药制药生产质量管理需求,探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LIBS技术工作原理和检测技术优势,该技术具有方便,快捷,以及精度较高的检测特点。从LIBS技术特点出发,分别举例分析了该技术在中药原料质量检测、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中药产品质量控制,以及LIBS技术与其他光谱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显示了LIBS技术与中药过程质量控制的结合潜力。中药自身复杂成分的特点限制了LIBS技术的应用。文章提出LIBS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提高技术优势,一是深入挖掘LIBS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提升检测精度,二是强化与其他光谱联用技术,降低检测误差,为该技术在中药智能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藏药“佐太”进行定性研究,建立藏药“佐太”的元素快速分析方法。实验采用Nd:YAG、基频1 064 nm脉冲激光器;激光光束聚焦于待测样品表面产生等离子体,采用光谱仪和CCD探测其光谱信号。基于美国国家原子光谱标准与技术(NIST)数据库辨识元素特征谱线,“佐太”的LIBS光谱中显示Hg、Ca、Na、As、Fe、Mg、Al、K、Li、Pb、Ag、Au 和S等元素信号,其中Hg、Pb、Ag 和Au为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LIBS提供了可靠的藏药“佐太”的元素分析结果,并具有实时、快速、无损的优势。在民族药物的元素检测方面,LIBS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LIBS技术对4种珍宝藏药快速多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4种珍宝藏药仁青芒觉、仁青常觉、二十五味珊瑚丸和二十五味珍珠丸进行元素定性研究,建立4种珍宝藏药的元素特征图谱。实验采用Nd:YAG和基频1 064 nm的脉冲激光器;激光光束聚焦待测样品表面产生等离子体,采用光谱仪探测其光谱信号。基于美国国家原子光谱标准与技术(NIST)数据库,对LIBS谱线进行辨识。4种珍宝藏药主要含有Ca,Na,K,Mg等,同时检测到C-N分子谱带。其中,在仁青常觉和二十五味珍珠丸中检测到Fe;仁青常觉和仁青芒觉中检测到重金属Cu,Hg;仁青常觉中检测到Ag。结果表明,LIBS提供了4种珍宝藏药的可靠、快速多元素分析;LIBS具有实时、快速、近似无损的优势,该技术在民族药物的元素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品种中药-安宫牛黄丸混合终点判断是关键的技术问题。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一种整体混合终点的判断方法,为含矿物质中药混合提供方法学。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获得安宫牛黄丸混合中间体的光谱数据。结合移动窗相对标准偏差法(MWRSD)法,朱砂、雄黄和珍珠粉为整合研究指标,通过比较相邻混合时间光谱的差异,快速评价整体混合过程。雄黄、朱砂和珍珠粉3个药味的混合过程并非完全一致,但在混合的最后一个阶段,3个药味均达到了混合均匀;得到建议混合终点。采用LIBS过程技术建立的微区时序分析方法,实施过程控制。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标准光谱库,具有分析快速、近似无损、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的等特点,为大品种中药制剂的质量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拉曼光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它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无损坏样品等特点。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作者对拉曼光谱在中药材的鉴别、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及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提出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中药提取浓缩在线检测的可行性,为近红外技术在中药提取浓缩在线控制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随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加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无需试剂、不破坏样品和在线测定的优势,其将在中药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NIR)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具有分析效率高、不破坏样品、在线分析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声光可调滤光器近红外光谱仪(AOTF)的原理、技术特点、仪器装备和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资料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适于定量分析及定性鉴别、可做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检测、可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在线检测等特点,在制药分析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复杂的作用途径,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为保证中药质量及开发新药,一些分析检测方法应运而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MALDI-MS)是一种“软电离”的新型质谱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低成本、低样品消耗量、线性范围宽、电离温和、适用于热不稳定物质等特点,为中药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该技术被广泛用于中药成分分析和组学研究领域,在药材真伪鉴别、分子实时筛选和构建活性成分的代谢网络途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样品制备技术是保证检测效果的关键。随着新型基质的开发与优化、样品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MALDI-MS与多种分析方法的联用,将会大幅提高其检测效果。基于此,笔者概述了MALDI-MS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高通量检测中药活性成分、监测机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状况、原位可视化表征中药活性成分组织分布信息等,并探讨了MALDI-MS的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以期为中药成分鉴定、药物利用及代谢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在各个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技术,由于其具有快速、环保、无损的优点,使得其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为光谱的复杂性与重叠性通常需要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分析计算。笔者拟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点、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总结,并对二者在中药产地鉴别、真伪判断、炮制品判别、成分预测、含水量检测等方面的联合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总结了该联用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对医药工作者更好地运用该项技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近红外光谱技术近年来成为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一门独立的分析技术.其最主要的优点是测定快速、操作简单、不破坏样品、少用或不用样品前处理、无污染,以及实时测定大量的组分或参数等,分析重现性好;该文对近红外光谱在化学、制药以及中药等诸领域最新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文龙  瞿海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511-3514
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在中药行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但目前该项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及规范,将其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及中药制药过程分析,尚需解决NIR光谱分析技术的适用范围问题、建模样品的代表性及模型的可扩展性问题、光谱采集条件的优化问题、异常光谱的剔除原则问题、模型的评价方法问题、模型的更新及转移方法问题等。只有这些关键问题获得解决,并经过方法学验证,形成规范,才能充分发挥NIR光谱技术的优势,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和制药过程监测。该文将对NIR光谱技术在中药和其他领域的研究报道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提出中药NIR光谱的技术规范化研究方法和思路,以促进NIR光谱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起步虽晚,但却发展迅猛。近年来中药质量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中药市场还相当混乱,采取一种分析技术对假、劣伪中药材的鉴定,是改善中药市场现状,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高新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用NIRS对中药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环保,无前期预处理、无污染、无破坏性,结果准确等优势,在中药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近红外光谱的有效信息提取利用率低,对微弱信息识别困难,相对灵敏度低,不适合痕量分析等缺点也是未来需要完善的方向。文章中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材真伪、掺伪、产地、同属中药品种及中成药的鉴别方面和含量测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三维荧光技术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其应用还不够广泛。三维荧光技术分析速度快、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选择性好,能提供较为完整的指纹图谱特征信息。将三维荧光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可在中药复杂体系中对多个组分同时进行准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三维荧光技术有望发展为中药质量评价的常规方法,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