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及特点的挖掘,来探索并分析出治疗脾胃湿病用药规律。结果 经分析得出,119张处方中,涉及病症以胃痛病(55例)、湿阻病(21例)、胃痞病(16例)居多,证型则以肝胃不和(45例,37.81%)、脾虚气滞证(14例,11.76%)、脾虚湿困证(18例,15.13%)为主,虚实证候以实证(73例,61.34%)所占比例最为之大;用药频率排名前十的为陈皮(67)、厚朴(64)、茯苓(59)、半夏(55)、郁金(53)、柴胡(53)、白芍(47)、石斛(46)、栀子(46)、党参(44)等;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和茯苓(45)、半夏和陈皮(41)、白芍和柴胡(40)、柴胡和厚朴(35)、白芍和厚朴(34)等;所用药物性味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药物功效分类则以补虚药(22.21%)和理气药(12.90%)为多。结论 邓教授治疗脾胃湿病,始终以其“理湿勿忘通瘀滞”的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反性配伍”和“寒温和合”的遣方用药方法,擅用理气化湿、疏肝健脾,兼以化瘀行滞的方药,从而形成其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规律,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方法 全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建立医案及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基于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的数学算法,分析医案的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明确其核心用药,探索其辨治规律。结果与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CNKI中共收集的205个医案,得到冠心病以胸闷、心悸、胸痛、气短为主症,病因病机多为心脉痹阻。所有医案中处方共205首,用药212味,通过分析,药物多为甘温之品,归肝、心二经,可知现当代名老中医多主张从疏肝气,通心阳,活血脉论治冠心病。药对组合中的高频药物即为药用频次居前的7味药,故认为这7味药为核心用药,且核心药物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并由此演化得到药物的18个核心组合及9个新方。通过数据挖掘客观地展示了冠心病的因机证治,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潘俊辉教授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为制定“岭南平治肺病”的肺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 年5 月—2021 年4 月潘俊辉教授在门诊治疗肺癌的医案资料,按照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筛选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资料库,并进行系统分析。统计用药频率;运用Apriori 算法和关联规则分析提取处方的核心组合(设置支持度0.45,置信度0.8);运用复杂系统聚类分析对内部核心药物组合与新方组合(设关联度12,惩罚度7) 进行挖掘。结果:共纳入163 份医案,共计796 首方,涉及150 味中药。单味药物频次前10 位者,从高到低依次是红景天、紫河车、炙甘草、醋莪术、瓜蒌皮、薤白、姜半夏、淫羊藿、黄芪、白术。核心药物组合中高频组合前10 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炙甘草-紫河车,炙甘草-红景天,瓜蒌皮-紫河车,瓜蒌皮-薤白,瓜蒌皮-红景天,姜半夏-红景天,紫河车-薤白,紫河车-红景天,紫河车-醋莪术,薤白-红景天;其中,红景天、紫河车、瓜蒌皮、薤白、醋莪术、炙甘草、姜半夏等在多个药物组合中多次出现,为关联网络的核心。获得潜在新方10 首,包括薏苡仁-苇根-桃仁-地骨皮-冬瓜子、熟党参-薤白-广升麻-北柴胡-姜半夏-瓜蒌皮、白芍-熟地黄-紫菀-桃仁-红花-酒川芎等。结论:潘俊辉教授临床辨证论治肺癌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温肾清肺为根本治疗大法,辅以化瘀软坚散结、活血健脾补气、祛风通络化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总结侯炜教授治疗脑胶质瘤遣方用药的规律,传承侯炜教授诊治脑胶质瘤的经验。方法 提取侯炜教授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门诊电子病历数据,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总结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结合深度访谈剖析侯炜教授对脑胶质瘤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明确核心用药,探索辨治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历249份,处方中用药频次较多的有白花蛇舌草、天麻、钩藤、川芎、丹参,用药性味偏平、甘,归经多为肝、脾经,挖掘强关联的药物组合20条,新处方4首。结论 侯炜教授治疗脑胶质瘤以“培本固元,祛除伏邪”为治疗原则,在天麻钩藤饮的基础上加减化裁,以平肝熄风、补益肝肾、健补脾气为主要治法,兼以化痰、祛瘀、抗癌解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医治疗阳痿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18年12月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阳痿的临床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并总结中医治疗阳痿的组方用药特点。结果筛选出中医治疗阳痿文献425篇,涉及方剂668首,中药290味,使用频次≥10的药物120味,演化出3~6味药的核心组合30个,形成新处方18个。结论中医治疗阳痿以疏肝、活血、益肾为基本原则,可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 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等功能,对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93首泄泻处方,含药物119味,挖掘出高频(频次 ≥ 5)药物20味,高频(频次 ≥ 13)药物组合12组,演化得到19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 清代方剂专著中治疗泄泻的方剂,多用利水消肿药、补益药,切合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可实现对于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富有价值的辅助中医药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分析虫类药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含虫类药治疗肝癌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筛选出186首治疗肝癌的含虫类药处方,涉及中药221味,其中虫类药35味,高频虫类药为鳖甲、牡蛎、土鳖虫等;虫类中药多与补虚类药、解毒类药、化瘀类药、化湿类药、理气类药等配伍使用,处方中常用虫类药药味数为1-3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咸、甘为主,近1/3的虫类药均有毒性,主入肝、肾、心、胃、脾经。获得使用频次≥20次的常用含虫类药物药对47对,药物关联规则20条。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含虫类药物新方核心组合12个,治疗肝癌的候选新处方6个。结论 运用含虫类处方治疗肝癌常用鳖甲、牡蛎、土鳖虫等虫类药,其疗效确切、效专力猛,多与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等功效的药物联用,契合病机,体现了肝癌扶正祛邪之大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国家及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所公布的NCP中医诊疗方案的用药规律及新方挖掘。方法 收集国家及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中医诊疗方案,提取方案中四诊信息及处方用药信息,共收集到处方76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方分析等方法,分析NCP中医诊疗用药规律。结果 对入选的76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出本病治疗药物寒温并用,辛甘苦味为主,药物归经主要是肺、胃、脾经,常用药物有杏仁、甘草、生石膏、黄芩、麻黄、连翘、茯苓、苍术、大黄、法半夏等,并得到新处方7首。结论 NCP治疗以辛温解表、清热解毒、化湿健脾、清肺平喘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 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总结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检索并筛选出目标文献96篇,包含218个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97味,共计频次2540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甘草、柴胡等,药物功效以养血、益气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为主。结论 治疗视神经炎的复方药物以疏肝健脾、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补虚类、清热类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方向。方法 登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2004年至2020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症候、性味归经、频次统计、高频药物用量、关联规则、熵聚类等分析。结果 纳入中药复方专利171项,涉及药物462味,最常见的主治证候为为胃火炽盛证(49次,28.65%);药性以寒、温、平为先,五味则偏甘、苦、辛味,用药大多归胃、肺、脾、心经,最常用的药物有甘草、地黄等,以清热类为主,甘草的常用量为10 g、地黄常用量为15 g;最常用的对药为黄连-甘草,常用的角药有黄连-甘草-地黄等;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黄连-黄芪→甘草”等;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首。结论 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针对其主治证候,灵活使用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健脾益气、温补脾肾之药,常以甘草泻心汤、凉膈散、知柏地黄汤、四君子汤等加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清代名医孔毓礼中医药治疗痢疾用药规律。方法:将清代名医孔毓礼所撰《痢疾论》治疗痢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痢疾病中药复方106首,涉及中药126种,总用药次数为706次。结论:临床以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等为主要药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人参、白术、茯苓、黄连、当归、干姜、白芍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中中医治疗肺癌的处方,将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数据处理,使用Lantern 5.0、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5.0对肺癌方剂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650个处方,572种药,6 120次。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使用最多为胃、脾、肾、肝、肺。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茯苓、沙参、麦冬等。高频药物以清热解毒药和益气养阴药及活血化瘀药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关联16条,三联24条,因子内得到13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出7个关联紧密的药组。隐结构得到14个隐变量,每个隐变量有2个隐类,共28个隐类。结论:补气养阴药和清热抗癌解毒、活血化瘀药、健脾利湿药、清热化痰治则,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借鉴,有待进一步结合临床及实验给予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药治疗癌症用药规律的研究。方法: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癌中药复方354首,使用中药231种,总用药次数4 136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平喘药等为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半枝莲、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神曲、绞股蓝、白芍、守宫、贝母、苦参、山楂、白术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癌中医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胃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8~2011 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胃癌住院病例111 例,运用无尺度网络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胃癌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111 例胃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治疗胃癌多采用扶正为主的方剂,以六君子汤使用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补气药为主,其次清热药、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消食药、理气药。治疗胃癌的核心处方用药为茯苓、党参、黄芪、陈皮、枳壳、蜂房等,中医治法及辨证用药随治疗阶段和病程阶段而有所变化。结论:无尺度网络分析方法对分析胃癌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肺癌有着自身的特点,因而其治疗也有独特性。本文从中西医治疗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临床治疗老年肺癌的各种手段和策略,就其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将周祯祥主编《前列腺疾病效方287首》中1985—2000年中医药内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医处方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了中医药内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药复方共238首,涉及中药220种,总用药次数为2427次;所用中药种类依次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占总用药的81.829%;药味以甘、苦、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5.341%;药性以寒、平、温为主,累计频率达95.325%;归经以肝、肾、脾、胃、心、肺为主,累计频率达82.578%。结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疾病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等中药运用较多;使用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牛膝、甘草、王不留行、车前子、穿山甲、黄芪、黄柏、桃仁、茯苓、丹参、赤芍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复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7年北京301医院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药复方,建立现代中药复方治疗NSCLC方剂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及SPSS Modeler14.2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因子分析、关联分析等,进而对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相关机制。结果:中药复方治疗肺癌复方231首,中药389种,高频中药135味,其中用药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川贝母、炒黄芩、生龙骨、茯神、半枝莲;在涉及的39类药物中清热解毒药、补气药居于前列;归经以肺经、脾经、胃经为主;四气以寒、温、平、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因子分析最后提取了12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5.595%,其中以补益气血、养阴清热散结、健脾理气化痰为主;通过聚类分析,提取了40常用得药对或药组;关联分析共得到63条关联规则,药对以茯苓→陈皮、炒白术→陈皮为常用,3味药组以生黄芪→炒白术、茯苓,生神曲→炒白术、茯苓,陈皮→炒白术、茯苓为常用。结论:肺癌主因癌毒阻滞,痰热互结,临床诊疗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以祛邪宜清热解毒、为主,并兼顾正气,补益气血以培元扶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庄浪县人民医院中草药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庄浪县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门诊中药房用量较大的前28味中药饮片和出现频率前5位的方剂(汤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庄浪县人民医院中药饮片使用量最近2年累计上千公斤药品有3味,依次为:茯苓、白芍、黄芪;方药应用中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的加减应用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结论:庄浪县人民医院中医医师的用药多以补气血为主,治疗时先扶正固本、补气血、健脾胃,缓以治标。而且医师用药特点可以侧面反映近年来当地居民的一些多发病和部分饮食习惯等。 相似文献
19.
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8位中医肿瘤专家门诊治疗肺癌患者处方800张,从抗肿瘤中药的用药频次、配伍规律及用药归类等角度探析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专家共识和南北用药特点。结果显示,南北方专家在肺癌治疗中共识度最大的3味中药为薏苡仁、茯苓、半夏,表明健脾化痰法得到一致公认,为肺癌的基本治法。其次,养阴润肺方面也有一定共识,如白芍、太子参、麦冬等药频次较高。第三,清热解毒抗癌方面体现了一致性,南北共同用药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南北相异及各具特色之处体现为,南方专家更重视热毒和瘀血,而北方用药更注重气阴双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2019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381篇文献,共402首方剂,总计32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241次;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25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多,达241次。药物归类以补气药为首,其次为补阴药。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从支持度看,茯苓、陈皮、白术关联度最高;从置信度来看,黄芪、沙参、白术关联度最高;从提升度来看,白术、党参、茯苓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有沙参、麦冬,生地黄、百合、鱼腥草、莪术、半枝莲、桃仁、桔梗、五味子、仙鹤草、太子参、当归,杏仁、瓜蒌、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肺癌治疗用药规律,其治法主要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符合肺癌以正虚为主,痰、瘀、毒夹杂为病的发病基础,其用药规律与治法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