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少华  陈美丽  陈玲燕 《江西医药》2013,48(4):357-358,36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患者血压、心率改变及苏醒期躁动、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锁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M组(咪达唑仑组),每组30例。D组术前泵入右美托咪定1mg/kg(15min)后,以0.7μg/kg.h维持。M组术前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后,以0.05mg/kg.h维持。两组皮肤消毒前缓慢静注氯胺酮0.75mg/kg,后以10μg/kg.gmin维持,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记录术前(T0)、睫毛反射消失(T1)、切皮(T2)、缝皮(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术后躁动、谵妄状况。结果D组T1、T2、T3血压、心率明显低于M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谵妄发生率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心率、血压更稳定,苏醒期躁动、谵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35):4943-494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血管外肺水值(EVLW)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组(D组)、乌司他丁预处理+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组(U+D组),各20例。全部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肌内注射硫酸阿托品0.5 mg,局麻下行右侧颈内静脉及同侧股动脉穿刺置管。在此基础上,N组患者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U组患者静脉滴注含注射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的氯化钠混合溶液100 m L;D组患者按1μg/(kg·h)的剂量持续静脉泵注2μg/m L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氯化钠混合溶液,诱导结束后按0.5μg/(kg·h)的剂量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U+D组患者按上述静脉途径给予含乌司他丁20万单位的氯化钠混合溶液和4μg/m L的右美托咪定氯化钠混合溶液各50 m L(诱导期及维持期剂量同前)。比较4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T1)、手术开始2 h(T2)、气管拔管即刻(T3)和术后12 h(T4)的血糖、血氧分压[p(O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心率(HR)、心输出量(CO)、系统血管阻力(SVR)、EVLW和PVPI;记录患者T2~T4时点的液体出入量。观察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T1时点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点,N组患者的血糖、ACTH、NE、SVR、EVLW和PVPI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且U、D组显著高于U+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D组患者的p(O2)和CO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3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U组患者的HR显著高于其余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与U组、D组与U+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可明显减轻OLV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EVLW和PVPI等部分血流及呼吸动力学指标,从而发挥肺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是否可通过减少早期炎症因子释放而降低ICU脓毒症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持续时间。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症指南规定的标准束集化治疗,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生理盐水50 m L+200μg右美托咪定以0.5μg/(kg·h)泵入,对照组予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泵入。每组患者每日予以CAM-ICU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同时检测所有患者入ICU时(0 h)、24 h、48 h血中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7.6%vs.41.2%,P<0.05),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0±3)d vs.(12±2)d,P<0.05],但两组谵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入ICU时(0 h)、24 h、48 h血浆IL-6、NSE水平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ICU脓毒症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天数,但不影响谵妄持续时间,其机制可能与右美托咪定减少ICU脓毒症患者早期炎症因子IL-6及NSE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0.6μg/(kg·h)持续泵入。咪达唑仑组采用0.08~0.10 mg/(kg·h)咪达唑仑持续泵入。采用Ramsay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进行分级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芬太尼用量、达到理想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镇静期间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其他不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镇静满意率为97.33%,咪达唑仑组镇静满意率为96.00%,两组镇静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达到理想镇静所需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平均动脉压下降、SpO2下降及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镇静效果满意,可以达到理想镇静时间及易唤醒时间短,谵妄发生率低,可减少芬太尼用量,而且对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CU镇静剂。  相似文献   

5.
石君 《上海医药》2014,(21):37-38,45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联合罗哌卡因治疗顽固性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将98例顽固性晚期癌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选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联合罗哌卡因镇痛,对照组选用单纯盐酸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在给药后的镇痛效果及满意度,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2%和8.16%(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 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连续静脉泵入联合罗哌卡因对顽固性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随花 《北方药学》2016,(12):107-10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93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比组,每组31例,进行相同的髋关节置换术,高剂量组在术中进行0.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输注,低剂量组在术中进行0.1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输注,对照组则输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术后谵妄的发病率.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谵妄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谵妄发生率与低剂量组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减少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是减少患者术后谵妄的有效手段,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疗效相似,无剂量差异,但如果剂量过大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并以0.2μg/(kg?h)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B组患者以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用法、用量相同。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6、12、24 h的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2 h和24 h患者PCIA的按压次数,术后7 d内谵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A组术后12 h和24 h PCIA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4、6 h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增强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且能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及评估是否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方法随机选择老年人择期下肢手术患者,符合入选标准54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在入室后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1)及给药后(T2)心率变异性分析数据、警觉/镇静(Observer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评分及术后VAS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给药后心率变异性分析,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带与高频带的比值(LF/HF)明显低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给药后,OAA/S评分明显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可使交感、迷走神经调节的活动性趋于平衡,使血压、心率趋于稳定,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利于患者更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9.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及术后谵妄的影响。选择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A组n=40)和常规组(B组n=40);所有患者入室后均开放外周静脉,A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经静脉泵注(15 min)预处理;B组给予常规诱导,且于麻醉前(T0)、切皮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3 h(T3),6 h(T4),12 h(T5),24 h(T6),48 h(T7),72 h(T8)各时点测定血清IL-6、IL-8、IL-10及血乳酸浓度值。并于术前,术后12 h及术后第1,2,3,7 d随访病人,用意识模糊谵妄评定法进行谵妄评估。两组炎性指标及血乳酸浓度值T0~T1时点无明显差异(P>0.05);A组T2时点之后血清IL-6、IL-8及血乳酸浓度值较B组明显偏低,且IL-10浓度值较B组明显偏高(P<0.05)。A组发生术后谵妄6例(发生率为15%),B组发生术后谵妄18例(发生率为45%),A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较B组明显偏低(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不仅能明显减轻创伤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 88例老年髋部骨折且满足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麻醉成功后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成功后泵入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谵妄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4例急性期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脱水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缓慢静脉滴入,1次/d,共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改善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肾功能化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7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漯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非重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活血化瘀类药物替换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配伍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注射,1次/d。两组患者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巴氏(Balthel)指数评分、MPV和MPVLR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PV、MPVLR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且观察组MPV、MPVL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MPV、MPVLR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晨起空腹温水服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7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MP-7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脑梗死治疗基础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清MMP-7和hs-CRP水平,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之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总剂量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 L丹红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脑梗死灶体积、急性期缺血半暗带体积、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急性期缺血半暗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脑梗死灶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清除及抗自由基等治疗脑梗死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30 mg稀释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定,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饭前或饭后3 h口服多索茶碱片,0.4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蛤蚧定喘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量(FEV1)、或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γ干扰素(INF-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FEV1%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hs-CRP、EOS、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林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44(11):2459-2462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9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疗程为14 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等指标,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下降程度及ADL评分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杨俊林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257-2260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通过静脉通路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为每日9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1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而血浆NO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恢复期脑干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恢复期脑干梗死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恢复期脑干梗死效果良好,可提高总有效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1次,口服,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 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出现短暂性面红情况,减慢静滴速度后消失。两组肝功及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