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院自1979年~1982年为20例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施行了简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即迷走神经前干作高选迷切,后干作干切断术。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6.4天。术后初期观察:早期吞咽有轻度梗塞患者12例,暂时性排空障碍3例,4例早期有轻度腹泻。20例胃液分析,酸度高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时间3~33个月,其中16例超过1年。随访结果按Visick分级:I级13例,Ⅱ级5例,Ⅲ级l例,Ⅳ级l例。溃疡合并急性出血的5  相似文献   

2.
对胃十二捐肠溃疡病,过去常用的手术是胃大部切除术,而其术后并发症及残胃功能不良者颇多,为解决上述问题,先后提出了迷走神经切断术、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等。我院在对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除进行选择性迷切外,还对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施行了高选迷切手术,共计8例,感到效果良好,对其远期效果,因观察时间尚短有待继续观察。Amdrup 及 Johnston 于1970年报导了这一手术的初步早期价值,Grassi 随访78例,认为本手术与其他手术相比较,手术后腹泻,倾倒综合症等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不做幽门成形的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临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已近10年。大量病例及随访超过10年的报告日渐增多。多数作者认为,该手术与其他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比较,死亡率和术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0年7月起连续对30例病员施行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简称高选迷切术),并进行术后早期胃功能及X线形态改变的观察,定期随访五年。本文对本组病人疗效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选迷切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日渐增加,但术后溃疡复发率仍偏高。复发率高低同手术者经验及操作方法有密切关系。作者推荐用四根牵引带作牵引暴露,简化操作,迷走神经前后各胃支切断完全,术后溃疡复发率明显降低,手术主要步骤如下。 1、切开腹腔并探查,切开小网膜无血管区及食管贲门左侧胃底顶部至膈肌之腹膜返折;  相似文献   

6.
<正> 近二十年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手术方式繁花似锦,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胃切除术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胃次全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幽门窦部切除术以及节段性胃体部切除术。二、单纯迷走神经切断术有三种形式,干迷切或选胃迷切附加引流手术、高选迷切附加幽门成形术和单纯高选迷切术。三、胃部份切除与迷切相结合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自Johnston和Amdrup等报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以后,欧美各国已广泛应用,国内报告尚少。1976年1月至1984年2月我们施行此术22例,现将治疗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溃疡14例施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其手术及术后远期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0年随访无死亡或溃疡复发。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确实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是一个针对溃疡病因,符合生理要求,并发症少而疗效满意的术式。目前在欧洲已成为治疗十二脂肠溃疡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在术中必须注意解剖特点及手术原则,特别在术中注意识别胃体及胃窦部分界线,采用Latarjet.N鸦爪第一支为标志,只切断分泌胃酸的胃近端2/3迷走神经而远端1/3的Latarjct前后迷走神经予以保留,这样就保留了胃窦部迷走神经的运动支而不影响胃的排空功能,故可不做附加的胃引流术。另外,在术中注意食管贲门部特别后方的神经纤维要切断完全,食管下端至少游出5cm,防止遗漏,否则易致复发。在术中还要注意避免损伤前后迷走神经干发出的肝支及腹腔支。  相似文献   

10.
胃的主要功能是接纳食物,并将固体食物研磨成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的均匀食糜。胃窦末端的收缩对于胃的研磨功能最重要。它使胃能分辨固体和流质,流质食糜通行无阻而固体颗粒被返回体部进一步研磨。食物自胃中的排空在很大程度上受胃窦幽门十二指肠段控制;此段本身又处于神经和激素的控制之下。所有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都破坏或严重削弱胃的这些主要功能。部分胃切除术(PG)切断幽门括约肌和胃窦及胃体的大部分。以致胃的  相似文献   

11.
迷走神经切断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已经三十多年,屡经改进,其疗效可与胃大部切除术相媲美,甚或更好;从理论上考虑,更接近于病因治疗,因而有逐渐推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本院20例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手术方法、注意问题、以及手术前后胃酸分泌的变化。术后无死亡。术后胃酸分泌显著下降。作者认为本手术是一种可供实用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法之一。文中还观察了木后 10~60个月中的复发情况,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1979年6月以来,我院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共6例。患者全部男性。除一例52岁外,均在30岁以下,最小23岁。5例是无并发症的十二指溃疡,为择期手术,1例为溃疡穿孔急诊手术。病史最长8年,最短4年。  相似文献   

14.
15.
<正>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以下简称高选迷切)应用于临床已逾10年。目前的情况怎样?其发展趋势如何?怎样看待其应用价值?这是令人关心的问题。本文略加阐述如下。一、关于降酸效果和复发我科施行高选迷切23例,术前基础酸分泌量(BAO)平均6.26mEq/h,术后近期复查平均2.08mEq/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疗效。方法 64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接受了A、B、C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25例,行修补术联合Hsv术,B组27例行单纯修补术,C组12例,行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结果 61例病人接受了随访,A组24例,B组25例,C组12例。三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加高选迷切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合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修补及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18.
7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以下简称“高选”)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因为只切断了胃泌酸区的迷走神经分支而保留了肝支、腹腔支及管理胃排空机能的胃窦支,不仅手术安全,术后消化功能影响较其它手术少,复发率也低(1—2%)(3),无死亡率,故已引起广泛重视,正在迅速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迷走神经切断后,一例很罕见的吞咽困难病案,并指出这种情况如何诊断及治疗。病例报告: 男性、58岁、苏丹人,典型十二指肠溃疡痛史十五年。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相似文献   

20.
<正>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不加胃引流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新方法,保持了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生理和解剖的完整性。本文报告40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基础胃酸平均下降74.2%,胰岛素试验早发阳性1例。全部获得随访,效果优及良(Visi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