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远  吴永彦 《贵州医药》2012,36(11):987-988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1].该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独发生在子宫肌层时的一种特殊类型.此病为良性病变,但患者往往有难以忍受的进行性痛经及经量过多的症状.以往对该病采用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通常效果不佳或损伤较大.据文献[2]统计,子宫腺肌病占同期全子宫切除标本的16.7%.在治疗上常因为停药后症状复发和药物副作用而需要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向子宫肌层良性浸润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普遍认为其发生与高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相关[1]。子宫腺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及不孕。经阴道超声是初步筛查的理想方法[2],磁共振成像(MRI)是国内外公认无创检查子宫腺肌病的"金标准"。有研究表明,其敏感性约为94.5%,特异性为100%[3]。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中公认有效的是子宫切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存在于子宫肌层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该病虽然属于妇科良性疾病,但具有恶性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其确切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近几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多从恶性肿瘤发生的角度来探讨已成为该疾病研究的突破点。P53基因的突变或失活均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SP法来检测突变型P53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间质、腺体的异常生长侵入肌层所致,以育龄妇女多见。目前病因仍未定论,保守治疗效果多不满意,故研究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并寻找有效的治疗尤其重要[1]。是否黏附分子异常表达更有利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5.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表现多样,程度较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能有效缓解痛经、性交痛等临床症状[1]。但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行人工流产术后发生剧烈腹痛的治疗报道较少。笔者对比观察口服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即子宫内膜侵入肌层达1个高倍视野以上,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基底层下≥3mm处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机械因素、内分泌因素、细胞凋亡、免疫因素等有关。随着研究的进展,多数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子宫内膜的腺体和基质具有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章颖  杨大同 《天津医药》2002,30(8):497-499
子宫腺肌症,以往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许多不同之处,已将其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1],成为妇科常见病,其病因仍然不明。笔者收集了13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并对其与生育及相关手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意在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和寻求可能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云 《安徽医药》2006,10(9):645-646
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上升,国内外报道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 2]。子宫腺肌病主要表现是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痛经进行性加重,已成为严重影响生育年龄妇女身心健康与生育功能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病因研究,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机械因素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肌层中的内膜病灶与宫腔的子宫内膜有血管直接相连。故一般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张信美等[3]报道20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其中已产妇200例(97.1%),有剖宫产史38…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肌组织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其确切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临床表现通常包括经期大量出血、痛经、弥漫性子宫增大.但是,明确的诊断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子宫切除术标本中有20%~30%会发现子宫腺肌病 [1].由于对子宫腺肌病的明确诊断需要手术切除受影响的组织,因此无法确定一般人群中子宫腺肌病的确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正>子宫基底层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属于良性病理变化[1]。主要临床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及逐渐加重的痛经,常合并内异症和子宫肌瘤。目前临床上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决定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而定,方法有药物保守治疗,也有手术治疗。目前无根治性的有效的药物,部分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ER、PR、EGFR与A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EGFR的表达。结果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无周期性变化,而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均符合增生期高于分泌期的变化规律。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并且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低,可能是其对抗激素药物治疗反应差的原因。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增强,提示EGFR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为靶向生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正>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过去曾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多认为与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等有关,痛经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通过对密山市八五五农场职工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76例进行分析,以对子宫腺肌病病因、诊治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结果:TGF-β1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结论:TGF-β1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的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龙江县医院6年来子宫腺肌病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与妊娠、刮宫及分娩有密切关系,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结论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MRI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最佳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者可行药物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腺肌病异位内膜组)及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PCNA和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PCNA蛋白表达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低于异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在对照组和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中无表达,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表达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凋亡减弱,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nRH-R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细胞中GnRH-R的表达,分析其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结果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100%表达,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质细胞无表达。结论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有表达,在基质细胞无表达。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病变,目前其病因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探索表皮生长因子(EGFR)、Ki-67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可能参与的因素。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因子宫腺肌病住院患者70例,年龄(46±5)岁,术前3个月未用药物治疗,记录痛经年限、程度、月经情况、分增殖期、分泌期。对照组24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yclinA与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检测CyclinA与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4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中的表达。结果CycfinA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腺肌病中,CyclinA高表达及P21蛋白低表达与异位内膜浸润肌层深度及腺肌瘤的大小有关,而与痛经、月经过多无明显关系。结论CyclinA及P21蛋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刘梅春  冯胜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69-247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次数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大小与人工流产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多次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的损伤促使子宫腺肌病发生,是其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赖婷  陆安伟  刘艳  徐春佳  仝铁 《贵州医药》2009,33(10):882-884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和IGF-Ⅱ)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GF-Ⅰ和IGF-Ⅱ在在位、异位内膜各3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4例中的表达。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IGF-Ⅰ表达水平高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P〈0.0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上未见IGF-Ⅱ表达,但正常子宫内膜IGF-Ⅱ表达高于在位内膜(P〈0.05)。结论IGF-Ⅰ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变化可能在子宫腺肌病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