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彩云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1-138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本文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喘乐宁)、异丙托溴铵(爱喘乐)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下小儿,在我国北方好发于冬春季节,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以咳嗽、喘憋为主要表现,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症状,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威胁生命。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上解除呼吸道堵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笔者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困难、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9例,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两组:对照组27例,予消炎、吸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结果 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迅速缓解患儿呼吸困难和喘憋,缩短住院天数和提高治愈率。雾化吸入频度以q6h为宜。结论 在普通消炎、吸痰、吸氧治疗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雾化是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困难、喘憋的有效方法,并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本研究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1].发病以喘憋明显、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2-3],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笔者观察56例采用氧动力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祁子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112-1113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以6个月至1岁小婴儿多见,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有关”其首要治疗措施是迅速解除呼吸道阻塞,加速呼吸道内分泌物的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缓解喘憋和呼吸困难。本院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5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发病高峰为2~6月,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作性喘憋,重则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危及生命,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1].近年我们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速尿加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振峰 《河北医药》2009,31(8):994-994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喘憋、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我们采用雾化吸入速尿加普米克令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姚雷燕 《海峡药学》2008,20(2):53-54
目的探讨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憋,咳嗽及呼吸困难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4例,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抗病毒,吸氧,应用抗生素,激素及输液疗法。观察组52例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停用静脉激素,改用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迅速缓解患儿的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结论普米克令舒气雾吸入疗效确切,可避免或减少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可作为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大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突然喘憋、气促、咳嗽,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急症,有部分患儿可发展为哮喘。我们应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万托林)联合吸入性异丙托溴胺溶液(爱全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于凯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22-1623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地塞米松联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4例在此基础上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呼吸困难、喘憋、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治愈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两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可以缓解早期的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的时间提前,从而缩短疗程,且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0例,均给予抗感染、氧疗、对症等综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64例,加用干扰素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不用雾化吸入,其他均同。根据喘憋消失时间、罗音吸收时间、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干扰素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较对照组喘憋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1),罗音吸收时间显著缩短(P<0.05),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1)。结论:干扰素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为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小气管炎性梗阻。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及细小湿哕音。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二羟丙茶碱(喘啶)、氨茶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均有解痉平喘作用,但疗效有明显差异,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万托林联合布地奈德利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利用万托林高频雾化吸入,实验组利用万托林与布地奈德交替氧气雾化吸入,观察雾化后患儿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改变情况,患儿肺部干湿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患儿在利用万托林与布地奈德交替氧气雾化吸入后,患儿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改变情况,患儿肺部干湿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利用万托林与布地奈德交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毛细支气管炎为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是严重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的梗阻症状,出现频繁咳嗽,发作性喘憋,气促等症状。其病程中喘憋是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并构成恶性循环而导致死亡的重要环节。因此,迅速有效地控制喘憋症状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以往控制喘憋一般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但难以达到迅速有效地控制喘憋症状的目的。我科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5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与特不他林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小儿,以咳嗽,喘憋同时存在为特点,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常有明显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主要表现为突发喘憋,是儿科常见急症。本科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采用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及喘憋,有效的止咳平喘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本文就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敬肖  李兰凤  李军霞  杨娟  张银瑞 《河北医药》2011,33(15):2388-2388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于6月以内的婴儿,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该病起病急,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2—3d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9.
黄曲 《北方药学》2012,9(2):26-2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病.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病理、生理基础是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收缩、痉挛、管腔狭窄,从而引起通气受阻.临床突出症状是喘憋及呼吸困难.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近年来对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颇多,本文对此进行概括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以喘憋为突出表现的呼吸道炎症,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引起:其中部分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常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哮喘。我们对既往健康的6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佐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