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异常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CI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ASST检测.根据ASST检测结果,将CIU患者分为阴性组(140例)和阳性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伴发疾病和家族病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LPA)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定量检测40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4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良性对照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浆LPA及血清CA199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胰腺癌组患者血浆LPA、血清CA199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LPA与血清CA199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67.5%和72.5%、50.0%;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90%与82%,与二者单独检测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LPA检测对胰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浆LPA与血清CA199两者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优势,有望成为胰腺癌诊断的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89例小儿作出诊断,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40例)、细菌感染组(51例)、病毒感染组(49例)和自身免疫疾病组(49例)。比较各组入院时、入院后1周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白细胞(WBC)计数值。结果入院时血清PCT水平细菌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和自身免疫疾病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血WBC计数细菌感染组、自身免疫疾病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细菌感染组与自身免疫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1周,血清PCT水平细菌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和自身免疫疾病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血WBC计数细菌感染组、自身免疫疾病组高于病毒感染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细菌感染组与自身免疫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对鉴别细菌感染优于血WBC计数及血清CRP,是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 T2DM 患者根据其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结果 T2DM 患者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 <0.05);在 T2DM 患者中,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呈正相关(r=0.39)。结论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及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法对60例术前的恶性肿瘤患者、16例术后无转移的病人、16例术后有转移的病人、良性疾病患者30例及55例对照组进行血清唾液酸的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及术后有转移组血清吃得开液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病对照组(P<0.01),术后无癌转移组唾液酸水平较术前下降,同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及转转的监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YKL-40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旨在探讨YKL-40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的价值.方法收集新诊断且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液标本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液标本21例,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液标本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其血清YKL-40浓度.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YKL-40浓度分别为(167.74±59.61) ng/ml,(118.84±25.81) ng/ml,(72.29±15.00) ng/ml,血清YKL-40浓度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1),且在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阶段呈高度表达,与Gleason评分无相关性.YKL-40截断点为120.89 ng/ml时,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71.4%.结论YKL-40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患者,提示检测YKL-40对前列腺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YKL-40浓度对预测前列腺癌患者转移可能有重要的价值,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联合检测胆碱酯酶和白蛋白对肝硬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广华  孙旭  郑莹 《检验医学》2005,20(6):575-576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38例肝硬化患者及60名正常健康人血清胆碱酯酶(CHE)和白蛋白(Alb)水平,结果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组CHE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组Al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CHE与Alb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HE活性测定是诊断肝硬化的一项灵敏指标,与常规项目Alb相比,血清CHE不受外源性输注Alb的影响,能更好的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自身情况,比Alb更灵敏准确。联合检测CHE和Alb对诊断肝硬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CysC和mALB水平。结果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和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A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mALB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mALB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情况的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52例AECOPD患者和40名健康正常人的血清PCT浓度,并进行痰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血清PCT浓度为(1.11±0.42)μg/L,AECOPD组血清PCT浓度为(5.85±2.27)μg/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判断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新的肿瘤标志物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ELIAS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40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病组)与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标本进行GP73测定,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病理结果("金标准")比较,分析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①肝癌组血清GP73水平(中位数:299.4)明显高于肝病组(中位数:83.4)和对照组(中位数: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与"金标准"病理结果比较,敏感度为90.0%、特异性为70.0%和符合率为76.7%。结论 GP73是诊断原发性肝癌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高于AFP,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8例DN患者、32例非糖尿病肾病(NDN)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CysC和尿mALB进行测定分析。结果:DN组血清CysC和尿mAL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NDN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NDN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血清CysC和尿mALB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血清Cys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DN组73.7%(28/38),NDN组3.125%(1/3Z),正常对照组无异常;三组尿mALB异常检出率分别为:DN组52.6%(20/38),NDN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无异常。结论:血清CysC与尿mALB一样,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俞燕  吴翔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3):314-31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的变化及其测定意义。方法:选择74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一步法测定血清FABP,同时以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在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FABP与CK.MB测定值及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不稳定心绞痛(UA)组(P〈0.05);UA组患者FABP测定值及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K-MB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UA组中,FABP阳性率高于CK-MB(P〈0.05)。结论:FABP对ACS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凝胶酶载脂蛋白(NGAL)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男26例、女16例,根据24h尿蛋白定量或尿红细胞分为三组:H1组(18例):尿蛋白、尿红细胞正常;轻度肾损害组H2组(14例):尿微量白蛋白〈40 mg/m2/h或镜下血尿;H3组(10例):大量蛋白尿〉40 mg/m2/h;另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患儿12例做C组对照组。每组均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NGAL(sNGAL)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NGAL水平随着尿蛋白排除增加而升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在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时就可明显升高;尿蛋白正常组和尿蛋白异常组的血清NG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GAL的测定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和尿mALB进行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mALB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如以对照组测定值95%作为正常参考值上限,超过此值即为异常。可以得出,糖尿病肾病组中胱抑素C异常有49例,阳性率70.0%;尿mALB异常有28例,阳性率为40.0%。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尿mALB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系统Elecsys 2010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共测定3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40例不同组织学分类的甲状腺癌患者及3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血清。[结果]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的均值(203.491μg/L)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患者(121.32μg/L)(P〈0.05);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的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30μg/L)(P〈0.01)。 4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0d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均值从术前203.491μg/L下降至69.37μg/L,下降明显(P〈0.05),其中25例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因此,检测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即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唾液酸(S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根据应用目的,选择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4例良性肝病患者(其中急慢性肝炎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26例)及4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各项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PHC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4项肿瘤标志物指标进行均数t检验,均P〈0.05,差异显著。各种标志物诊断PHC的敏感性依次为AFU〉TSGF〉AFP〉SA;特异性依次为SA〉AFP〉AFU〉TSGF;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大幅提高(98.0%),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性显著提高(98.1%)。[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PHC有早期诊断意义,平行试验可提高敏感度,适于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查;系列试验可提高特异性,有利于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17.
鲁琼  贺铮雯  张乐之  沈茜  唐古生 《检验医学》2011,26(11):746-749
目的研究血清IgG4在中国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在AIP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75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30例胰腺癌患者血样采白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消化科门诊或住院患者;30名正常健康人血样取自血站和体检部。血清IgG4浓度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A199浓度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各组间血清IgCA和CA199浓度变化的差异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结果75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有28例血清IgG4浓度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2.0g/L),其中11例(1.4%)患者经影像学和胰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确诊为AIP,其IgG4浓度中位数为11.10(4.12~37.20)g/L;胰腺癌患者IgG4浓度为0.51(0.06~1.12)g/L,正常对照组IgG4浓度为0.56(0.18~1.50)g/L。AIP患者组血清中的IgG4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且明显高于胰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001)。胰腺癌组血清IgG4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值上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确诊A1P患者血清CA199浓度7例患者轻、中度升高,余低于正常参考值上限(〈37U/L),浓度中位数为41.48(0.60~136.40)U/L;然而胰腺癌组血清CA199浓度中位数为533.60(4.25~1000)U/L,明显高于AIP患者组(P〈0.01)。结论血清IgG4明显升高,用于辅助诊断AIP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提示将IgG4水平纳入AIP的诊断标准对中国人也适用;在AIP和胰腺癌难以鉴别时,同时检测血清IgG4和CA199有助于临床对AIP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清CG、TBA、ALP及转氨酶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及全自动生化仪对40名正常孕妇和128例IC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G及TBA、ALP、ALT、AST含量测定。结果ICP组血清CG含量【(649.85±438.42)μg/d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118.87±37.97)μg/d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P组血清ALP、ALT及AS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G及TBA测定与ICP的诊断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联合监测能有效地诊断及监测ICP。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降钙素原(PCT )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合并SB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腹水中PCT 并与腹水常规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BP组及非SB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血清和腹水PCT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血清PCT对腹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为89.3%,腹水中PCT对腹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为71.4%。结论血清及腹水PCT 水平对肝硬化腹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且血清PCT 具有更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全血注射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l拘影响。方法将82例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氯雷他定片(5mg/次,1次/d)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疗效将剂量改为隔日1次,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程度、风团大小、UA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组胺含量及IL-17、IL-18、IL-23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自体全血注射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ASST阳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及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