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院内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谱及其危险因素、危险期和护理对策。方法定期监测16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尿液的病原菌情况,统计多种因素与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谱和发生率的关系。结论肾移植术后3~13d是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期。病原菌以真菌、肠杆菌科菌为主。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衰及其治疗、留置导尿管、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是影响病原菌谱及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护理上应加强护士素质的培养,严格正规操作;减少或缩短医源性操作;做好宣教,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2.
护理管理学     
021359肾移植术后院内泌尿系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邓十桂荣刀实用护理杂志一2001,17(5)一3一5 方法:定期监测16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尿液的病原菌情况,统计多种因素与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谱和发生率的关系。结论:肾移植术后3一13d是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期。病原菌以真菌、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谱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成功进行肾移植手术的315例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关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明确影响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共144例(45.71%)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感染,且一年内高发(90例,62.50%);病原菌检出共65株,以卡式肺孢子菌感染(14例,21.54%)多见;肺部(79例,54.48%)为主要感染部位。术后住院时间≥15 d是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01),术后预防性应用更昔洛韦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务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防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泌尿系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31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集束化护理组(104例)和常规护理组(127例),随访7~10d,比较两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患者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有助于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某院2006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189例肾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发生医院感染33例次,医院感染率17.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3.1%。白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留置导尿管和术前血透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总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措施及护理体会,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精心的术前准备和全程消毒隔离工作;强化血糖控制;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治肺部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防治泌尿系感染;注重基础护理,防治皮肤软组织感染.结果 67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感染9例,发生率为13.4%.其中,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无菌操作,加强呼吸道和基础护理,对防治术后感染,提高受体肾存活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院内感染的现状.方法 将106例肾移植患者按照入住病房的实际情况分成层流病房组54例和ICU组52例,比较2组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层流病房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ICU组低.层流病房内的细菌菌落数明显少于ICU.结论 肾移植术后层流病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ICU,因此肾移植术后患者应选择层流病房以降低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15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52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41例,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795例腹部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5例中,发生院内感染110例,发生率为13.84%,发生部位以手术切口最多,占52.73%,其次分别为呼吸道、腹腔、泌尿系,分别占24.55%、14.55%、12.73%。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相关。结论充分认识到腹部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作出护理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部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795例腹部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5例中,发生院内感染110例,发生率为13.84%,发生部位以手术切口最多,占52.73%,其次分别为呼吸道、腹腔、泌尿系,分别占24.55%、14.55%、12.73%.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相关.结论 充分认识到腹部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作出护理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962例,发生医院感染8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9.04%。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9.77%,感染标本检出病原菌中,70.69%为革兰阴性菌。老年患者的长期住院、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构成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各种插管操作为主要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常见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52例脊髓损伤患者感染率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104例(23%)确诊为泌尿系感染。分离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6株(80.7%),革兰氏阳性菌23株(19.3%)。主要危险因素有女性、侵入性操作、下肢肌力低下、神经源性膀胱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等。侵入性操作主要包括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和其他经尿道操作,留置导尿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100.0%。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中常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医务人员要结合病原菌高耐药率、高分离率的特征,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及其耐药性。应针对性地严密监控存在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及肌力低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周苗  张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2):395-39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9月50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术前腹水、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更昔洛韦预防感染是影响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给予戒烟、定期监测患者的免疫抑制情况,积极防治腹水及合理使用预防感染药物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危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膀胱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泌尿系感染情况并对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19例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年龄、性别、前列腺增生、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肝肾功能不全、住院时间是影响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未使用抗菌药、住院时间长是术后泌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减少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护理措施,指出监测患的易感状态,切断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在感染的好发时间段应进行重点监测,对患进行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是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同时提出感染发生后应采取的相应积极措施,以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探讨防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MDRO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送检标本及病原菌培养结果,根据培养结果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本组57例MDRO感染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发生院内传播。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多见,以尿液及痰液中最多见。结论: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能预防和控制肾移植术后MDRO感染。  相似文献   

17.
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们对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后院内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总感染发生率为7.05%;急诊手术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急诊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诊次数及阴道检查次数增多,可增加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减少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降低肾移植术后院内感染率,提高人/肾存活率,以制定有专科特色的肾移植术后整体护理模式。方法:对32例观察组和22例对照组肾移植术后病人,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和功能制护理两种模式对降低术后院内感染的比较及分析。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率由36.36%降至12.50%。结论:实施整体护理,更新护理理念,增强院内感染意识,加强环境管理,运用护理程序落实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等良性护理介入,调查实施前后院内感染率显著下降。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增强,护士整体素质显著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由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称之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1]),而在院内感染中CAUTI发生率较高,院内感染又是近些年医院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如何有效的预防及护理CAUTI引起医院及众多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CAUTI的发生率及其诊断,CAUTI的危害,引发CAUTI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