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一些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来讲,由于易于固定,起搏阈值低等优点,右心室起搏常将起搏电极置于心尖部,但长期随访发现,心尖部起搏可改变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造成二尖瓣反流、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研究发现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室功能的保护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有利,由于右室流出道起搏靠近His束,电活动近似正常生理状态,可使左右心室电-机械活动更协调,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并保护心功能,因此,右室流出道起搏是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起搏器植入以来,右室心尖部起搏一直为传统起搏位置,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新的起搏部位研究主要集中在右室流出道、右室中位间隔、右室流人道、直接希式束、希式束旁及心室双部位起搏,现对上述几种起搏部位的电极固定位置、及其对心电、机械活动及对心功能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由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置入右室心尖部容易,且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脱位率低,因此一直是目前国内起搏器置入时最常使用的导线。但少数患者因有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有退行性病变,心肌纤维化的存在往往使心尖部位达不到理想的起搏阈值。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室螺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及术后1个月随访的电极参数变化,探讨右室螺旋电极的参数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植入右室螺旋电极患者依术中腔内心电图及参数测试调整电极固定部位,分别固定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心尖部;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右室螺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及术后1个月随访的电极参数变化。结果 1共入选57例均植入手术成功,其中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26例,间隔部25例,心尖部6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心尖部较间隔部及流出道起搏阈值明显增高(P均0.05);2电极旋出20 min后阈值下降30%左右;随后阈值又会缓慢渐渐升高,术后1个月接近于即时的阈值(P0.05),阈值变化在达到安全起搏范围内存在"两峰一谷"的曲线;3螺旋电极旋出固定后1个月较20 min后的阈值变化幅度和变化比例大(P0.05)。结论为保证术后长期的安全起搏,主动螺旋电极旋出前起搏参数满意而旋出后即时阈值增高时,也必须尽量追求电极旋出即时阈值达标。  相似文献   

5.
起搏电极导线断离在右室腔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17岁。曾于1992年4月18日因心肌炎合并度房室阻滞在我院行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术。术中经皮穿刺右锁骨下静脉送入起搏电极(STOCKERT公司生产,型号0350231,序号66008),电极头置于右室。当时因考虑患者年龄为13岁,故让电极留有足够长度。右锁骨下埋入秦明公司产VVI9051起搏器。术后起搏良好,起搏心率71ppm。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平时做轻体力劳动无心悸、气促。每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脏起搏良好,X线拍片示电极在右室弧度及位置良好,无扭曲现象。1996年4月1日,患者突感头晕、胸闷于4月17日再次入院。X线拍片示起搏导线在右心室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心室自身优先功能(VIP)在减少不良右室起搏百分比中的作用。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ST.Jude DC5816、5826型双腔起搏器63例,在关闭及开启VIP状态下各工作3个月,比较在两种状态下右室起搏百分比情况。结果在起搏器植入后6个月随访中证实,VIP开启状态下右室起搏百分比为(23.9±10.5%)明显低于VIP关闭状态下右室起搏百分比(67.5±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P功能有助于减少右室不良起搏百分比。  相似文献   

7.
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探讨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合并糖尿病或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房室阻滞的患者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对3例电极脱位至右室流出道、9例因上述疾病主动将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的患者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及随访。结果:12例患者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电压:0.86±0.10V,脉宽:0.3±0.04ms)较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电压:5.0±6.06V,脉宽:1.52±0.77ms)显著降低,P<0.01。随访68.5±34.65个月无电极脱位,起搏功能良好。结果提示右室流出道是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  相似文献   

8.
2例放置Medtronic 2 188冠状窦电极失败后 ,将 2 188电极改放至右室流出道行右室双部位起搏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结果 :2例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分别为 0 .9,1.3V ,阻抗分别为 5 72 ,90 0Ω。双部位起搏阈值为 1.4,1.8V ,阻抗为 5 70 ,5 0 0Ω。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时限比右室尖部及右室流出道单部位起搏缩短了 5 0~75ms。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右室双部位慢性起搏阈值 2周、1月、3个月分别为 :2 .0 ,3.0V ;1.8,2 .5V ;1.8,2 .5V。随访 2 2个月以上 ,电极固定无移位。结论 :2 188电极可作为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后备电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置入起搏器5年以上患者新出现起搏器依赖及右室起搏相关心室不同步的情况。方法:选取置入时为非起搏器依赖且置入起搏器已超过5年患者272例进行随访,测量自身心率,记录心室起搏比例;将起搏器心室频率逐渐降至30次/min,观察30s,无患者自身心律出现,判定为起搏器依赖;将自身心率<50次/min且心室起搏比例>90%者判定为右室起搏相关心室不同步患者,对起搏器依赖及右室起搏相关心室不同步患者提出个别随访方案和更换建议。结果:136例病窦综合征患者中有4例(2.9%)进展为起搏器依赖;116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有10例(8.6%)进展为起搏器依赖;全部病例有15例(5.5%)进展为起搏器依赖;有43例自身心率<50次/min且心室起搏比例>90%,占全部病例的15.8%。结论: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较之病窦综合征患者,更容易进展为起搏器依赖患者;置入起搏器5年以上患者中约有5.5%进展为起搏器依赖;置入起搏器5年以上患者中右室起搏相关心室不同步人群比例约15.8%。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2岁,起搏器植入3个月出现起搏器综合征,术前组织多普勒显示左室内和左右室之间均有较明显不同步运动,同时伴有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该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进行右室电极转移至右室流出道心肌内。术后和随访1.5年患者心脏超声同步性改善,电极的起搏阈值并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心脏直视术同期将右室电极转移至流出道,是治疗心脏不同步运动及起搏器综合征的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近期影响。方法40例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置入VVI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RVOT组(n=20)和RVA组(n=20)。观察并比较两组置入起搏器后1周的起搏参数;术前及术后1周左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以及心功能无差异(P>0.05),RVOT组左室同步性指标术前与术后无差异(P>0.05),RVA组左室同步性指标较术前升高,且RVA组较RVOT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VVI单腔起搏右室不同部位,RVOT较RVA更接近生理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的右室心尖起搏比例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根据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分为低起搏比例组和高起搏比例组.随访置入起搏器后新发房颤、心衰住院、死亡等. 结果:入选的294例患者中,死亡18例.低起搏比例组新发房颤发生率低于高起搏比例组(4.2%对9.9%),低起搏比例组因心衰住...  相似文献   

13.
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心室正常激动顺序,造成室内不同步,最终引起心肌细胞组织学异常出现起搏诱导的心肌病(PICM),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心功能减退。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QRS波时限过宽,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增加,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及起搏器依赖患者PICM发生率较高。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及His束起搏可减少PICM发生率,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行双室起搏。  相似文献   

14.
双腔起搏虽然的确减少了部分患者发生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但并没有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预防卒中等事件的发生 ,其可能的原因就是双腔起搏患者有较高水平的右室起搏。因此 ,应该优化窦房结病变患者的右室起搏 ,其策略包括 :①寻找右室心尖部以外的新的起搏位点 ;②转换为心房起搏 ;③程控DDDR起搏为最佳工作状态 ;④设计、应用新的起搏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 ,5 8岁 ,18年前因病窦综合征行VVI起搏器置入 ,后因电极脱位而自成AAI起搏 ,于 1年前更换起搏器时 ,心房电极因阻抗过高 ,再次置入心房电极不能起搏而改为VVI起搏 ,术后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经电生理检查 ,证实右房上部无A波 ,冠状窦口可记录到A波 ,并可行心房起搏。右室起搏时为室房 1∶1逆传 ,此为起搏器综合征的机制。故保留原右室电极 ,于冠状窦口加心房螺旋电极固定 ,DDD起搏成功 ,起搏器综合征消失。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接受VVI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出现心力衰竭。在保留原起搏器及导线的情况下,新置入2根电极导线分别至右室,及左室侧后静脉,与DDD起搏器心室及心房接口连接,行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临床疗效可。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6岁。因冠心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并晕厥于1986年5月植入永久性右室心内膜起搏器。此后晕厥停止发作。随诊时查起搏器功能正常,体检无特殊。心电图示右室起搏心律(80次/分)伴逆向 P(P’)波,R—P’0.32秒(Ⅰ~0逆向阻滞),以V_1导联较清楚(附图A行)。此P~1波在食道导联心电图更为明确(附图B行)。以胸壁刺激法临时抑制起搏器后为窦性心律(79次/分)、  相似文献   

18.
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起搏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 66例因不同类型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行即刻起搏参数及 3个月后的电压阈值测定。结果 :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感知比右心耳和KOCK三角起搏的感知高 (P <0 .0 1) ,右心耳起搏的电压阈值比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电压阈值高 (P <0 .0 5 ) ,与KOCH三角及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电压阈值无明显差异。三个月后的电压阈值与术中即刻的电压阈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右室流出道与右室心尖部、KOCH三角与右心耳的起搏参数无明显差异 ,临床上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9.
张洁  蔡尚郎 《山东医药》2010,50(5):51-52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寻找比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更符合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方法将60例有安装起搏器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S起搏,对照组用被动电极行RVA起搏;比较两组起搏后即刻及1、3、6个月的起搏参数变化,起搏前后心电图Ⅱ导联QRS波时限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起搏后不同时间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R波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起搏、感知异常,无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RVOTS起搏安全可行,与RVA起搏比较更符合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8岁,18年前因病窦综合征行VVI起搏器置入,后因电极脱位而自成AAI起搏,于1年前更换起搏器时,心房电极因阻抗过高,再次置入心房电极不能起搏而改为VVI起搏,术后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右房上部无A波,冠状窦口可记录到A波,并可行心房起搏。右室起搏时为室房1:1逆传,此为起搏器综合征的机制。故保留原右室电极,于冠状窦口加心房螺旋电极固定,DDD起搏成功,起搏器综合征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