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成年人在视觉搜索任务中不同工作记忆负荷下的注意特点。方法:选取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成年人ADHD患者,以及44例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通过工作记忆引导的视觉搜索任务来比较两组被试在低工作记忆负荷与高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正确率。结果:在低工作记忆负荷[(823±144)ms vs.(754±123)ms,P0.01]与高工作记忆负荷[(912±163)ms vs.(851±162)ms,P0.01]条件下,成年人ADHD组的反应时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在两种任务中,低工作记忆负荷的反应时低于高工作记忆负荷下的反应时[ADHD患者,(823±144)ms vs.(912±163)ms,P0.01;对照,(754±123)ms vs.(851±162)ms,P0.01],低工作记忆负荷的正确率高于高工作记忆负荷下的正确率[ADHD患者,(95.9±4.3)% vs.(91.2±14.3)%;对照,(95.8±4.2)% vs.(94.4±4.9)%,P0.01]。结论:成年人ADHD患者在视觉搜索中存在自上而下注意缺陷。此外,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影响了ADHD患者的注意功能,当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增加时,注意资源相应减少,搜索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被动和主动内隐视觉空间注意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25例,以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18名.分别测试反映被动内隐视觉空间注意的pop-out视觉搜索任务及反映主动内隐视觉空间注意的线索-目标视觉搜索任务,比较两组反应时(RT)、正确率和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SD).结果:Pop-out视觉搜索任务中,ADHD儿童[(637.4±132.0) ms vs.(626.3±125.0) ms]和正常儿童[(635.5±131.1) ms vs.(626.6±138.5) ms]对左视野目标反应时均长于右视野(均P<0.05),但是两组之间反应时、总体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正常儿童左视野正确率低于右视野[(92.3±9.4)% vs.(94.5±8.1)%,P<0.01],而ADHD儿童左右视野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9±7.4)% vs.(90.7±7.5)%,P>0.05],ADHD儿童ISD大于正常儿童[(185.4±48.0) ms vs.(137.5±36.7) ms,P<0.01].线索-目标任务中,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左视野的目标反应时均长于右视野[ADHD组,(641.1 ±94.2) ms vs.(629.1 ±83.1)ms;正常对照组,(626.3±128.6) ms vs.(614.9±133.1)ms;均P<0.05],且线索提示有效目标反应时短于线索提示无效[ADHD组,(627.6±89.4) msvs.(654.3±84.6)ms,P<0.01;正常对照组,(615.4±132.5) ms vs.(627.3 ±127.5) ms,P<0.01];两组之间反应时和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HD儿童ISD大于正常儿童[(200.1±46.8) ms vs.(147.8±32.8)ms,P=0.05].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ADHD儿童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内隐视觉空间注意,其注意力状态均不稳定,波动性增大,注意力维持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儿童在无干扰、早期干扰和晚期干扰条件下工作记忆及情景记忆的特点。方法:根据美国全国学习障碍联合会对学习困难的界定,选取8~12.5岁智力正常且语文或数学成绩居年级后25%的18名学习困难儿童作为实验组,选取语文或数学成绩高于年级后25%的18名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在无干扰、早期干扰(干扰刺激出现于200 ms)、晚期干扰(干扰刺激出现于900 ms)条件下,相继执行工作记忆与情景记忆任务,对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统计。结果:工作记忆任务中,学习困难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974.8±175.3)ms vs.(731.0±193.5)ms;P<0.05],且晚期干扰条件下反应时长于早期干扰和无干扰条件[(949.6±212.8)ms vs.(747.1±184.9)ms,(898.3±186.9)ms,P<0.05]。情景记忆任务中,学习困难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29.8%vs.38.8%,P<0.05),且无干扰条件下正确率高于晚期干扰和早期干扰条件(32.5%vs.29.7 vs.27.2%,P<0.05),两组儿童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2.1±241.4)ms vs.(1491.7±337.7)ms,P>0.05]。结论:学习困难组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工作记忆反应时可能受晚期干扰影响,而情景记忆正确率可能受早期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和社会奖赏加工上的异常表现。方法: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阿片类药物诊断标准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32例,以及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男性29例。采用金钱奖赏延迟(MID)任务和社会奖赏延迟(SID)任务考察两组被试在两种奖赏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其对任务的感兴趣程度。结果:正常对照组随着奖赏幅度的提高其反应速度加快,且在三种奖赏幅度上的反应时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538.2±15.0)ms vs.(499.1±14.3)ms vs.(479.9±13.8)ms,P<0.001],而海洛因戒断组在三种奖赏幅度上的反应时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34.5±14.1)ms vs.(526.0±13.4)ms vs.(521.1±12.9)ms,P>0.05];正常对照组[(94.1±1.1)%vs.(95.7±0.9)%vs.(94.9±1.1)%]和海洛因戒断组[(95.3±0.1)%vs.(95.2±0.9)%vs.(95.1±1.0)%]在三种奖赏幅度上的正确率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特质焦虑个体诱发负性情绪时的抑制控制能力。方法:使用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高、低特质焦虑大学生各30名[STAI-T常模分数为(41.2±7.6)分,高于常模1个标准差为高特质焦虑,低于常模1个标准差为低特质焦虑]。让被试观看一组负性情绪面孔图片诱发负性情绪后,采用数字Stroop任务和数字转换任务,通过反应时、Stroop冲突效应量、转换损失等指标考察特质焦虑个体认知加工速度和抑制控制能力。结果:诱发负性情绪下,数字Stroop任务中高特质焦虑情绪组反应时长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779.3±51.6)ms vs.(703.7±49.8)ms,P<0.05],Stroop冲突效应量高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167.9±55.7)ms vs.(114±79.1)ms,P<0.001];转换任务中高特质焦虑情绪组反应时长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1 151.7±15.8)ms vs.(1 029.9±21.3)ms,P<0.05],转换损失高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290.7±27.3)ms vs.(211.7±18.6)ms,P<0.05]。结论:负性情绪诱发下,高特质焦虑情绪个体抑制控制能力下降,体现为对无关信息的干扰抑制能力以及对心理定势反应的抑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当前任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的影响,探讨其EBPM的加工机制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及正常对照51例,采用实验室PM范式,考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两组被试在图片材料、数字材料两种当前任务条件下的EBPM表现,统计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控制年龄影响后,精神分裂症组当前任务正确率、前瞻任务正确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90.3±12.6)%vs.(93.8±4.3)%,(78.3±29.9)%vs.(86.9±22.6)%;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当前任务反应时、前瞻任务反应时均长于正常对照组[(1700.4±501.4)ms vs.(1549.5±435.0)ms,(2514.8±842.1)ms vs.(2064.4±657.5)ms;均P0.05];当前任务不同对精神分裂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前瞻任务正确率的影响不同(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EBPM损害,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对特定EBPM任务的加工方式存在差异,其EBPM自动加工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时间知觉特征及其可能相关的原因。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ADHD的诊断标准,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和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中的多动指数Z≥1.5的儿童55例及正常对照儿童55例,以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手册(C-WISC)评定总体智商,以时间辨别任务测试(TDTT)、Coirs积木测验(CBT)、儿童持续注意反应测试(C-SART)分别评定100 ms和1000 ms的时间知觉差别阈限值、视觉工作记忆广度、持续性注意的遗漏性错误次数和执行错误次数。结果:ADHD儿童总体智商得分低于正常组儿童[(97.4±11.2)vs.(110.3±12.1),P<0.01)],C-SART中的遗漏性错误次数高于正常儿童[(25.5±2.4)vs.(14.6±2.1),P<0.01]。100 ms条件下,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时间知觉差别阈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0 ms条件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时间知觉差别阈限值高于正常儿童(P<0.01)。在控制总体智商之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加工1000 ms时的差别阈限值与其CBT得分呈负相关(r=-0.54 P<0.01),与其C-SART中的遗漏错误和执行错误次数呈正相关(r=0.47、0.44,均P<0.01)。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相比正常儿童存在时间知觉缺陷,这一缺陷可能与其持续性注意和工作记忆的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的注意力分配情况,探讨ADHD大学生特殊的注意力分配机制。方法应用文德犹他成人ADHD评定量表筛选出实验组被试34人和对照组被试34人后,进行上机实验,同时完成按键反应和记忆数字双重任务,分析比较两组被试完成按键反应任务的反应时和记忆数字任务的正确率,并比较在80次任务中反应时的标准差。结果方差分析数据显示,在反应时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t=4.504,P〈0.05);在能体现反应变异性的标准差上,实验组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F=18.143,P〈0.05);但在回忆成绩的正确率上,两组并没有差异(t=0.465,P〉0.05)。结论ADHD患者注意分配能力确实存在一定缺陷,ADHD个体在完成同样的注意分配操作的前提下,需要花费更长时间,耗费更多资源,并且不能很稳定的进行注意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学习困难儿童是否存在注意瞬脱现象,以及在高、低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的注意瞬脱表现。方法:选取8~12岁智力正常,有学习动机且三门主科成绩的总标准分位于后20%的32例儿童作为学习困难组,选取三门主科成绩的总标准分高于20%的3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运用RSVP任务考察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瞬脱现象。结果:在高工作记忆负荷下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瞬脱效应低于对照组[(86.8±5.7)%vs.(90.3±4.4)%,P<0.01];学习困难儿童在高工作记忆负荷下正确率小于低工作记忆负荷条件[(86.8±5.7)%vs.(91.3±6.7)%,P<0.001]。结论:学习困难儿童短时期的选择性注意力可能存在缺陷,且在高工作记忆负荷下对目标的选择性注意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多维度工作记忆的特点。方法: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174例ADHD儿童,性别、年龄匹配的50例正常对照,采用中国儿童-韦氏智力测定量表(C-WISC)第四版、Rey复杂图形测试对被试进行实验室工作记忆评估,用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量表)父母版评估生态工作记忆。结果:ADHD组C-WISC工作记忆指数低于对照[(89. 9±10. 9) vs.(97. 4±9. 4)]; Rey复杂图形即时结构[(2. 0±1. 9) vs.(3. 2±1. 9)]、即时细节[(6. 4±5. 3) vs.(10. 1±5. 4)]、延迟结构[(1. 9±1. 8) vs.(3. 2±1. 9)]、延迟细节[(5. 8±3. 6) vs.(10. 0±5. 6)]分低于对照; BRIEF工作记忆因子高于对照[(16. 9±7. 3) vs.(13. 2±2. 8)]。主成分分析显示BRIEF工作记忆因子(因子载荷0. 84)与C-WISC工作记忆指数(因子载荷0. 64)在同一主成分有较高因子载荷。结论:ADHD患儿工作记忆存在缺陷,其中听觉工作记忆与生态学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随访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相关图片线索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情绪Stroop任务测量海洛因依赖者是否存在对吸毒相关图片线索的注意偏向.方法: 利用NeuroSCAN工作站STIM2编程,记录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3类图片(包括中性、高唤起性、海洛因相关性)边框颜色的反应时及正确率.结果: 海洛因相关图片反应时研究组长于对照组[(819.8±110.2)ms vs.(634.6±87.8)ms,P<0.01],高唤起性图片的反应时对照组长于研究组[(734.7±100.1)ms vs.(642.3±78.1)ms,P=0.01].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存在刺激类别的主效应(F=31.63,P<0.01)以及组别和刺激类别的交互效应(F=11.31,P<0.01).海洛因相关图片的反应时与吸毒时间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存在对吸毒相关图片线索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工作记忆存储能力特征。方法:对26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和39名年龄及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背数测验变式、方块图敲击试验变式和Kaufman儿童能力评估成套测验的寻找位置和手动作分测验测试,测查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存储能力。结果:ADHD组在10 s后背数测验[(5.5±1.3)vs.(6.8±1.5)]、倒背数字[(3.3±1.1)vs.(4.1±1.0)]、方块图敲击试验[(4.4±1.1)vs.(5.1±0.8)]、10 s后敲击试验[(3.4±1.3)vs.(4.1±1.1)]、手动作测试[(8.5±3.3)vs.(10.4±3.1)]得分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两组在顺序背数测试[(6.6±1.0)vs.(7.1±1.0)]和寻找位置测试[(10.3±2.8)vs.(11.5±2.8)]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10 s后背数测试(β=0.31)、方块图敲击测试(β=0.29)、10秒后敲击试验(β=0.24)的得分高低与是否患ADHD相关(P0.05)。结论:ADHD儿童可能存在语音环信息保持能力损害和空间序列性信息存储能力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个体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相互作用特点。方法:从重庆某两所高校120名学生中,用Beck抑郁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筛选出20名抑郁情绪个体和26名正常被试参与情绪干扰任务。结果:两组被试在注视悲伤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而在忽视悲伤面孔时,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69±0.19)vs.(0.81±0.15),P=0.030];两组被试在注视高兴面孔时的正确率边缘显著(P=0.062),而在忽视高兴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68±0.20)vs.(0.80±0.17),P=0.033]。呈现时间为500ms时的正确率高于呈现时间为250ms和375ms时的正确率[(0.75±0.03)vs.((0.68±0.03),(0.69±0.02);均P0.001],而呈现时间为250ms与375ms时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0)。结论:抑郁个体的情绪(不管正性还是负性)加工过程对认知控制过程会造成干扰,其认知控制功能可能受损;抑郁情绪个体的认知控制功能受损可能会引起正性情绪加工能力下降,而对负性情绪加工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在静态和动态呈现条件下孤独症儿童对视向提示信息加工的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各10名.通过l张图片形成的静态视向提示和5张图片形成的动态视向提示,采用2(组别:孤独症儿童,正常儿童)×2(呈现方式:静态,动态)×2(提示性:有效提示,无效提示)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呈现方式下的视向提示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在静态条件下,孤独症儿童识别视向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94.8±1.3)%vs.(99.5±1.3)%,P<0.05],且反应时较长[(470.2±23.8) ms vs.(389.2±23.8) ms,P<0.05];在动态条件下,有效提示的识别正确率高于无效提示[(98.8±0.5)%vs.(93.8±0.3)%,P<0.05],且有效提示的反应时短于无效提示[(463.1±19.7) ms vs.(504.8 ±21.4) ms,P<0.01],孤独症儿童的反应时长于正常对照组儿童[(544.6±28.4) ms vs.(423.3±28.4) ms,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提示孤独症儿童存在与正常儿童一样的视向注意转移,并无特异性视向注意损伤,孤独症儿童对动态视向信息加工可能较静态视向信息加工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高兴、悲伤和中性面孔作为刺激材料,使用视觉搜索范式,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环境中搜索反应时的差异。结果:抑郁组在高兴、悲伤环境中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4717.7±1907.1)ms vs.(2406.2±1210.4)ms;(5186.1±2078.8)ms vs.(3093.0±1244.2)ms;均P0.001];抑郁组在高兴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在高兴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小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2406.2±1210.4)ms vs.(3093.0±1244.2)ms,P0.05]。患者组HAMD得分与反应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孔视觉搜索任务中,与正常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抗情绪刺激干扰能力更差,没有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6 h完全睡眠剥夺(total sleep deprivation,TSD)对青年人客体和自我旋转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对12名健康青年军人,在36 h TSD前后进行客体和自我心理旋转任务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测量P500的潜伏期、波幅。结果:在客体旋转方面,与TSD前相比,TSD 36 h正像波幅差异不显著(P>0.05),镜像波幅[(6.2±2.4)μV vs.(7.1±2.6)μV]降低,正像[(475.1±24.4)msvs.(463.4±24.2)ms]与镜像潜伏期[(486.3±23.1)ms vs.(475.4±22.4)ms]均延迟(P<0.05)。在自我旋转方面,与TSD前相比,TSD 36 h左手[(5.2±2.4)μV vs.(7.6±2.5)μV]、右手[(5.6±2.3)μV vs.(7.7±2.2)μV]波幅均降低(P<0.05),左手[(533.8±36.1)ms vs.(503.7±29.4)ms]、右手[(522.6±35.3)ms vs.(501.4±34.1)ms]潜伏期均延迟(P<0.05)。与TSD前相比,TSD36 h客体旋转潜伏期延迟值、波幅降低值均低于自我旋转(P<0.05)。结论:36 h完全睡眠剥夺可能会损害青年军人的心理旋转能力,对客体旋转能力的损伤程度小于自我旋转。提示在从事需睡眠剥夺的作业任务时,需在剥夺时间加以控制和在任务类型上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语义理解与工作记忆特点及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纳入30例首诊未用药的ADHD儿童(年龄6~13岁),同时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IV)进行症状评估,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的词汇分测验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中文修订版进行语义理解测验,用数字广度测试言语工作记忆,心理旋转和点矩阵任务测试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结果:ADHD组词汇测验得分[(12.2±2.7)vs(14.4±2.9),P0.05]、PPVT得分[(112.3±9.7)vs(117.5±8),P0.05]均低于对照组;ADHD组数字广度-倒背[(3.9±1.4)vs(5.1±1.7),P0.05]、心理旋转[(4.9±1.8)vs(6.0±1.7),P0.05]及点矩阵任务得分[(2.7±1.4)vs(3.5±1.5),P0.05]均低于对照组,数字广度-顺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词汇得分与心理旋转任务得分呈正相关(r=0.40,P0.05),PPVT测试与工作记忆各测试结果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词汇测验、PPVT测试与各项工作记忆测试结果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及其总分与点矩阵任务呈中度负相关(r=-0.56~-0.60,均P0.05)。结论:首诊ADHD儿童存在语义理解缺陷和工作记忆损伤,视空间工作记忆可能对ADHD儿童的语义理解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功能是否存在缺陷。方法:31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和31名正常对照组受试完成了改良版N-back任务(0-back和2-back)。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工作记忆指标(反应时、总正确率及连续反应正确率)上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工作记忆负荷主效应显著,2-back任务的总正确率显著低于0-back任务;边缘性人格障碍组的连续正确反应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但连续正确反应率与冲动得分相关不显著。结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工作记忆存在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我国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核心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试验设计,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成人ADHD患者58例(18~39岁),进行每周1次、为期12周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培训方案翻译自Safren的ADHD认知行为治疗手册并根据文化差异做适当修改。使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自评问卷(BRIEF-A)、自尊量表(SES)分别于基线和第12次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用ADHD评定量表于每次治疗结束后对ADHD的核心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2周的治疗过程中ADHD-RS总分逐步减低,在第3周治疗结束后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0.9)vs.(24.8±0.9),P0.05],到第12周治疗结束后[(15.0±0.8)vs.(24.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12周治疗结束后,BRIEF-A总分[(133.0±22.7)vs.(155.5±25.4)],行为管理指数[(53.8±9.8)vs.(59.0±11.9)],元认知指数得分[(73.6±15.0)vs.(85.0±16.0)]均低于基线(均P0.01),SES总分高于基线[(29.7±6.4)vs.(27.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能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抑郁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抑郁障碍(ADHD+DD)、ADHD未共患抑郁障碍(ADHD-DD)儿童,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各30例,采用Rey复杂图形测试、连线测试、Stroop色词命名任务对其执行功能的各个维度进行评估。结果:ADHD-DD组完成连线测试任务B试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125.0±60.8)svs.(92.6±50.0)s,P0.05],ADHD+DD组及ADHD-DD组的转换时间z分高于对照组[(0.2±0.7),(0.3±1.0)vs.(-0.5±1.1),P0.01]。ADHD+DD组及ADHD-DD组完成Stroop色词命名任务4试耗时均长于对照组[(40.3±10.8)s,(40.8±10.2)s vs.(34.0±7.6)s,P0.05]。ADHD+DD组及ADHD-DD组在任何任务成绩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患儿在反应抑制能力、定势转换能力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共病抑郁障碍可能并不加重ADHD患儿的执行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