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紧张素-Ⅱ(AGT-Ⅱ)的水平变化。方法60例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PAF、AGT-Ⅱ比较观察三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SAP组(急性期,恢复期)和MAP组(急性期,恢复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SAP组急性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均P〈0.05);SAP组和MAP组恢复期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期(均P〈0.05);SAP组死亡者TNF-α、IL-6、IL-8、PAF、AGT-Ⅱ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者(均P〈0.05~0.01)。结论TNF-α、IL-6、IL-8、与SAP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SAP组AGT-Ⅱ水平升高较MAP组明显。  相似文献   

2.
黄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04-340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TNF-α和IL-10在AP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AP患者分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于入院后第一、四、七日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于-20℃冰箱保存,血清TNF-α和IL-10细胞因子均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1)MAP组和SAP组患者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高,M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S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入院后第一,四日最高,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第七日则明显下降与前一时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同一时间段SAP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组和SAP组患者IL-10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第一日SAP组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在第四、七日IL-10水平虽在递减,但与MAP组相比与差异显著性(P〉0.05);(2)MAP组、SAP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增高(P〈0.05),SA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结论:促炎一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在决定AP全身表现及临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丽  徐湘江  于春英  陈蔚 《安徽医药》2024,28(6):1156-1160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3(TRAF3)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 2021年 9月至 2022年 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 165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为观察组,及同期该院 1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病重程度将病人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 60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65例。根据急性胰腺炎病人入院 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 125例和死亡组 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血清 TRAF3、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 Spearman法分析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 TRAF3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Ⅱ(APACHEⅡ)的相关性;对血清 TRAF3水平与 IL-6、TNF-α、肠道气体容积积分( GVS)的相关性进行 Pearson法分析;对影响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血清 TRAF3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 31.42±6.78)ng/L相比,轻症( 56.18±9.34)ng/L、中重症(74.45±10.87)ng/L、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86.42±11.05)ng/L病人血清 TRAF3水平随着危重程度的增加依次显著升高( P<0.05),病情越严重,身体质量指数( BMI)、 IL-6、TNF-α、肠道 GVS、APACHEⅡ评分越高( P<0.05);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 TRAF3水平与 IL-6、TNF-α、肠道 GVS、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 r=0.65、0.64、0.41、0.69,均 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 BMI、IL-6、TNF-α、肠道 GVS、APACHEⅡ评分、 TRAF3水平[(87.25±10.52)ng/L比(67.81±10.34)ng/L]明显升高(P<0.05)。BMI、IL-6、TNF-α、肠道 GVS、APACHEⅡ评分、 TRAF3是影响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 P<0.05)。血清 TRAF3预测急性胰腺炎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1,截断值为 75.30 ng/L。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 TRAF3水平升高,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成  许东伟  高泽立 《安徽医药》2018,22(11):2141-2143
目的 对血清糖蛋白-2α(GP-2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诊断及预后中的评估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48例SAP患者,在入院第1、3、5、7、14天检测外周静脉血中GP-2α水平,并与同期4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作对照研究。结果 SAP患者的血清GP-2α水平在入院后第3天[(22.70±5.92) U vs.(12.91±3.78) U]、第5天[(25.61±11.23) U vs.(13.25±7.94) U]、第7天[(15.60±6.22) U vs.(6.69±5.53) U]、第14天[(14.37±6.79) U vs.(3.41±1.08) U]均显著高于MAP患者;治愈的SAP组患者入院后血清GP-2α水平逐渐升高,于第5天[(25.61±11.23) U]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第14天[(14.37±6.79) U]仍显著高于MAP组患者;死亡组的SAP患者GP-2α升高后不再降低。第3天的GP-2α水平[(38.44±16.98)U]对于辨别SAP和MAP价值高于糖蛋白-2水平。结论 GP-2α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特异性高,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NF-α和IL-6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TNF-α和IL-6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其中重症13例,轻症23例,健康对照组16例.血清TNF-α和IL-6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 重症和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亦明显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升高,它们可以用来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IL-18和IL-15的浓度,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IL-18和IL-15的表达在SAP组明显高于MAP组,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IL-18(78.32±15.45)ng/L vs(28.21±13.18)ng/L,P<0.01;IL-15(42.17±19.15)ng/L vs(5.88±2.01)ng/L,P<0.01]。血清IL-15和IL-18在MAP组及SAP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IL-18和IL-15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白介素-10(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白癜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住本院的寻常型白癜风患者46例(稳定期25例,进展期2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10与TNF-α水平,并分析其含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IL-10含量为(124.7±35.6)pg/ml,TNF-α为(98.4±15.7) pg/ml;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69.5±38.7) pg/ml、(47.5±12.4) pg/ml.两组受试者IL-10与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患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而TNF-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IL-10与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白癜风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寒冷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18、IL-6、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例,根据其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就诊时间为12、1、2月,对照组就诊时间为5、6、7月.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IL-6、IL-18、TNF-α浓度.结果 观察组IL-6、IL-18、TNF-α分别为(192.23±12.16) ng/L、(126.46±11.79) ng/L、(223.48±13.22)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51.81±11.73) ng/L、(97.32±10.67)ng/L、(181.13±12.87)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寒冷刺激能促使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气候寒冷时应采取保暖措施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疗法在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2、IL-6及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常规WBC、AMY、GLU及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7.84± 1.20)×109/L,比(10.94±1.43)×109/L、(200.52±17.31)U/L比(425.12±20.64)U/L;(7.04±1.02)mmol/L比(9.04±2.51)mmol/L;(5.93±1.57)mmol/L比(10.49±4.26)mmol/L] (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TNF-α、IL-2、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172.4±56.2)pg/ml比(246.7±96.4) pg/ml、(26.6±9.0) pg/ml比(41.4± 11.1) pg/ml、(31.5±8.5) pg/ml比(134.4±37.8)pg/ml、(62.7±16.2) pg/ml比(149.5±28.3) pg/ml] (P<0.05),两组IL-10治疗前[(24.6±15.3) pg/ml比(56.4±24.4) pg/ml]、治疗后[(116.7±34.6)pg/ml比(119.5±23.6)pg/ml]水平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3.3%)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胰腺炎组)和川芎嗪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0只。以L-精氨酸注射法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治疗组大鼠在制模成功后给予川芎嗪治疗,在实验后24 h采集标本,比较不同组大鼠胰腺组织HE染色结果,血清淀粉酶、白介素-6(IL-6)、TNF-α水平及胰腺湿/干比率。结果胰腺炎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淀粉酶[(883.75±143.25)U/L vs.(1 031.94±146.59)U/L]、IL-6[(148.65±18.94)pg/L vs.(185.79±17.49)pg/L]和TNF-α[(109.31±123.65)pg/mL vs.(155.79±17.49)pg/mL]均低于胰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胰腺湿/干比率(9.8±0.7)低于胰腺炎组(12.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嗪可通过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血清淀粉酶、IL-6和TNF-α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7 (IL-17)、干扰素-γ(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40例初次诊断的CLL患者作为初诊组,治疗3个月后病情稳定者30例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组血清IL-4、IL-17、IFN-γ、TGF-β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IL-4、IL-17、IFN-γ、TGF-β、IFN-γ/IL-4及TGF-B/IL-17的差异.结果 初诊组血清IL-4、IL-17水平及TGF-β/IL-17比值分别为(18.46±4.66) pg/ml、(268.98±63.69) pg/ml、(18.25±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3±5.22) pg/ml、(135.25±78.42)pg/ml、(10.88±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分别为(21.14±4.47) pg/ml、(8.07±4.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8±4.54) pg/ml、(14.21±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血清IL-4、IL-17水平及TGF-β/IL-17比值分别为(13.61±4.38)pg/ml、(184.55±67.27) pg/ml、(14.43±6.52),明显低于初诊组的(18.46±4.66) pg/ml、(268.98±63.69)pg/ml、(18.25±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分别为(24.27±4.18) pg/ml、(11.06±7.05),明显高于初诊组的(21.14±4.47) pg/ml、(8.07±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初诊组患者中,TGF-β/IL-17比值随着Binet分期逐渐升高[分别为(12.52±6.42)、(17.66±8.37)、(21.30±10.74)],IFN-γ/IL-4比值随着Binet分期逐渐降低[分别为(10.22±2.85)、(9.09±3.05)、(7.78±2.46)],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 血清IFN-γ/IL-4和TGF-β3/IL-17比值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可作为CLL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刘锋 《河北医药》2014,(8):1144-114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0例SAP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水平,同时设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结果SAP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IL-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TNF-α过度释放和IL-2过度减少,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二者水平,TNF-α、IL-2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疾病诊断及判断手术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TNF-α、IL-10、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模型组,微生态治疗组,用10%左旋精氨酸溶液腹腔内注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0浓度;观察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结果 SAP模型组、微生态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胰腺湿干重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胰腺湿干重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微生态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而各组血清TNF-α水平有改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应用观察中,明显提高SAP大鼠血清IL-10水平,促进抗炎因子产生,且可以减轻胰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对SAP起到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正文  胡余敏  葛建军 《海峡药学》2009,21(11):164-166
目的探讨炎性递质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对AP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1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36例,监测两组血清,IL-2、IL-6、TNF-α、CRP、内毒素和APACHEⅡ评分。结果内毒素、TNF-α、IL-6、IL-2、C反应蛋白在SAP组、MAP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P组在APACEⅡ评分和MODS患病率明显高于MAP组。结论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2、IL-6、TNF-α、内毒素、CRP的水平对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早期预警MODS和判断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炎肝硬化(LC)、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血清IL-6和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及Ⅳ型胶原蛋白(ⅣC)测定,肝活检42例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①CHB轻、中、重度、LC、CSH患者血清IL-6水平分别为(29.93±8.08)pg/ml、(50.36±4.51)pg/ml、(78.33±9.11)pg/ml、(71.59±8.23)pg/ml、(96.13±5.47)pg/ml,依次升高(P<0.01或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7.10±1.80)pg/ml.②血清IL-6水平与PCⅢ及ⅣC呈正相关(P<0.01),与肝组织炎症损伤及纤维化程度亦呈正相关.结论IL-6水平与慢性肝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磷脂酶A2(PLA2)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情况的相关性,以提高临床对心肌功能损伤的防治,降低死亡率.方法 选取重症医学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门诊部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对照组取体检血样检查TNF-α、PLA2、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检验结果 ,并分析观察组患者检验结果 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cTnT及CK-MB分别为(523.9±42.1)pg/ml、(179.2±31.1)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9.0)pg/ml、(8.2±3.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值分别为60.337和29.701,P均<0.01).观察组患者TNF-α及PLA2分别为(42.3±12.5)pg/ml、(44.8±18.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4)pg/ml、(7.0±2.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值分别为32.186和13.624,P均<0.01).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PLA2与cTnT、CK-MB成正相关(r=0.765,P<0.01;r=0.836,P<0.01);TNF-α与cTnT、CK-MB亦成正相关(r=0.903,P<0.01;r=0.924,P<0.01).结论 TNF-α、PLA2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若能抑制两者在血液中的高浓度表达,则有可能减轻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IL-6、TNF-α的变化及丹参对其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SAP组、丹参治疗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3、6、12h的IL-6、TNF-α浓度。结果治疗组各时段IL-6水平与SAP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SAP组各时段比较,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SAP时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其在SAP进展中有重要作用;②丹参可明显降低,SAP大鼠IL-6、TNF-α水平,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发病36小时以内的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以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胰性腹水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组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胰腺炎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其血浆水平(P<0.01),与血浆轻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血浆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胰性腹水细胞因子水平至少在发病早期对判定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IL-8和IL-12与急性胰腺炎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指标。方法 :用 EL ISA方法测定 10例重型胰腺炎 (SAP) ,18例轻型胰腺炎 (MAP)和 10例正常健康者 (N)血清中 IL- 8及 IL- 12含量。结果 :SAP组 IL- 8,IL- 12水平明显高于 MAP组(P<0 .0 1) ,MAP组 IL- 8明显高于 N组 (P <0 .0 1) ,MAP组 IL- 12明显低于 N组 (P <0 .0 1) ,但 SAP组与 N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 ,既存在抗炎反应又存在促炎反应 ,两者的结果与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宏  周力  黄立敏 《贵州医药》2004,28(12):1081-1083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制作采用改良十二指肠闭襻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对照组)、B组(水肿型胰腺炎组,MAP组)和C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SAP组)三组,分别于术后6小时、24小时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改变,并取胰腺标本行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光度定量观察凋亡情况,心脏取血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 (1)细胞凋亡指数M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TNF-α含量SAP组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1)水肿型胰腺炎细胞凋亡指数比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高,细胞凋亡对胰腺腺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2)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可能受TNF-α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