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E_2组和对照组,前者每日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5mg/kg一周,血清TC,LDL-C,HDL-C及LDL-C/TC均显著降低,以LDL-C降低最为显著,HDL-C/TC,HDL-C/LDL-C,VLDL-C无明显改变。体外实验发现,大鼠肝膜与人~(125)I-LDL特异结合位点E_2组比对照组增加3~5倍。提示苯甲酸雌二醇降低LDL与肝脏LDL-受体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清脂类、脂蛋白水平及对LDL清除率的影响。甲状腺素组的T-C,(VLDL+LDL)-C,TG及(VLDL+LDL)-C/HDL-C降低,HDL-C升高,~(125)I-LDL清除率增加。他巴唑组的T-C,(VLDL+LDL)-C,HDL-C,TG,及(VLDL+LDL)-C/HDL-C均升高,~(125)I-LDL清除率有下降趋势。提示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血清脂类及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用两步法快速分离人胚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方法。肝细胞膜用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X-100溶解后,经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LDL偶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将受体纯化了500倍。纯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具有完整细胞和粗制细胞膜上受体的所有特征:(1)能与~(125)I-LDL高亲和性结合,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2)与LDL的结合需要Ca~(2+),EDTA可阻断其结合;(3)能与抗LDL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相互作用;(4)分子量为130kd。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观察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基化对其受体途径代谢的影响。以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LDL,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纯度后用一氯化碘法将其标记成~(125)I-LDL。在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上进行LDL放射受体分析并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该受体最大高亲和性结合(Bmax)为47ngLDL/mg细胞蛋白,亲和常数(Km)为9.4μg/ml。糖基化LDL的受体结合、摄入和降解值显著低于对照LDL(P<0.01),而糖基化LDL孵育的细胞,其总胆固醇含量却明显增高(P>0.01)。结果提示,LDL糖基化可能是糖尿病人易患脂代谢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通过静脉注入大剂量人 HDL,人 LDL 到正常和高 Ch 血症家兔体内;大剂量人 HDL,人 AcLDL 到正常家兔体内;探讨 HDL 对 LDL 及 AcLDL 渗入家兔主动脉壁的影响。灌注大剂量~(131)I-LDL 后,各组实验兔较对照免血浆放射活性均增加,半衰期延长,高 Ch 血症尤为明显。对照兔主动脉壁标记脂蛋白渗入率:高 Ch 血症组>AcLDL 组>LDL 组。HDL 对~(131)I-LDL 及~(131)I-AcLDL 在家兔主动脉壁渗入率的影响:LDL 组减少18.660%,高 Ch 血症组减少48.280%,AcLDL 组减少63.320%。主动脉壁组织自显影显示:HDL 减少~(131)I-LDL 及~(131)I-AcLDL 渗入主动脉壁。标记脂蛋白在主动脉弓、胸腹段的渗入率,实验兔均低于对照兔。以上结果揭示主动脉内皮细胞表面有类似AcLDL 受体的存在,当 HDL 浓度异常高时可以阻止 LDL 及 AcLDL 渗入完整主动脉内皮层进入内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稳定的脂蛋白一步提取法,适用于同时大量制备各类脂蛋白。采用ICI制剂,建立了低密度脂蛋白(LDL)简易快速碘标法,标记过程仅需数分钟。~(125)I-LDL的脂标记率低于3%,符合于示踪代谢的要求。对YY-8103肝癌细胞株~(125)I-LDL代谢的研究,发现肝癌细胞也有活跃的LDL代谢功能,该株细胞可通过高亲和低结合容量与低亲和高结合容量两条途径代谢LDL。  相似文献   

7.
大槐合剂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浆LDL清除的两种途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方法(~(131)Ⅰ-LDIL,~(125)Ⅰ-GLC-LDL),测定了大槐合剂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 清除的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造型组大鼠LDL 经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部分清除率(FCR)分别下降了51.7%和42.4%。大槐合剂则显著提高LDL 经受体和非受体途径的清除速率。与造型组相比,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FCR 分别增加了53.5%(P<0.01)和65.5%(P<0.05)。~(125)Ⅰ-LDL 和~(131)Ⅰ-GLC-LDL 的T1/2明显缩短。提示大槐合剂降血浆LDL-C 水平的作用在于促进血浆LDL 自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清除。  相似文献   

8.
LDL受体活性测定对诊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非常重要,以前的测定方法是测定皮肤成纤维细胞与~(125)I-LDL的结合、摄取及异化能力,缺点是需提取、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而取材末梢的淋巴细胞的~3H-胸苷则更为简便。方法是分离淋巴细胞,将2×10~6ml淋巴细胞在RPM 1640培养基上培养,向培养淋巴细胞内添加各种浓度LDL,用250μM PHA刺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金黄地鼠糖脂代谢及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PPARs)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清洁级金黄地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2组金黄地鼠均给予质量分数10%高脂膳食。运动组金黄地鼠做跑台运动10周,对照组未做跑台运动。10周后检测金黄地鼠生物化学指标及肝脏组织中PPARs的基因表达。结果有氧运动10周后,2组金黄地鼠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金黄地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有氧运动可以金黄地鼠提高肝脏总胆固醇、肝脂酶、脂蛋白脂酶(LPL)水平(P<0.05);2组金黄地鼠血清、肝脏、肌肉及肾周脂肪中游离脂肪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运动升高金黄地鼠肝脏PPARs不明显(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金黄地鼠肝脏PPARs影响不明显,但可以调节糖脂代谢,降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形成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探讨MT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MT低、中、高剂量组(MT1、MT2和MT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MT1、MT2及MT3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MT各剂量组分别给予MT 2.5、5.0和10.0 mg·kg-1·d-1腹腔注射。12周末处死大鼠,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及肝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水平。结果:大鼠高脂饮食12周成功复制NAFLD模型。与模型组比,MT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模型组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G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匀浆TC、TG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1组大鼠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T1组和MT2组血清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T1组肝匀浆TC及MT1组、MT2组与MT3组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3组肝匀浆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MT各剂量组血清FFA均降低(P0.05~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2、MT3组肝匀浆FFA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MT对NAFLD的形成有明显防治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可能与MT降低FFA合成而改善氧化应激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金黄地鼠糖脂代谢、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清洁级金黄地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2组均给予质量分数10%高脂膳食。运动组从实验第1天开始进行跑台训练,坡度5°,第1周速度由10 m.min-1逐渐增加至15 m.min-1,时间由30 min逐渐增加至60 min,第2周速度逐渐增加至20 m.min-1,时间逐渐增加至90 min,每30 min休息1次,每周训练5 d,共10周;对照组在原有条件下饲养,未作跑台训练。观察2组每周体质量变化,10周后检测金黄地鼠血糖、胰岛素、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肝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的FFA,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肝脂酶(HL)、总脂酶、脂蛋白酯酶(LPL),脂肪组织中的瘦素及TNF-α。结果2组金黄地鼠体质量及体质量增加量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睾丸周围脂肪与体质量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运动组肌肉间脂肪与体质量之比低于对照组(P<0.01)。有氧运动对金黄地鼠血脂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不明显,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组肝脏TC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apoA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运动对金黄地鼠血清、肝脏、肌肉及肾周脂肪中FFA影响不明显,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肝脏LPL和脂肪组织中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以使脂肪重新分布,降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烟酸对兔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烟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清脂联素及正常兔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将10只新西兰大白兔饲以高胆固醇饲料8周后,随机分为高脂淀粉组(5只)和高脂烟酸组(5只),后者在高胆固醇饮食基础上给予烟酸缓释片0.4 g/(kg·d)共6周;另设普通饲料对照组(5只),于第14周末取皮下脂肪组织行脂肪细胞培养,以不同浓度烟酸孵育兔脂肪细胞24 h后提取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兔血清及上清液中脂联素的浓度.结果:高脂淀粉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烟酸干预后,血TC和LDL-C明显降低(P<0.001),HDL-C明显升高(P<0.001).8周时高脂组血清脂联素浓度为(1.268±0.039)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9±0.107)mg/L(P<0.01),经治疗后,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至(1.444±0.057)mg/L,且与HDL-C呈正相关,与TC和LDL-C呈负相关.体外干预实验发现,烟酸促进正常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明显减少,烟酸能显著促进脂联素的分泌,提示烟酸可能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升高脂联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脉汤对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的氧化应激状态以及通脉汤对活性氧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养;通脉汤低剂量治疗组以高胆固醇饲料,同时予低剂量通脉汤灌胃;通脉汤高剂量治疗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同时予高剂量通脉汤灌胃,共喂养16周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血脂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SO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血清MDA,CHO及L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通脉汤低剂量治疗组血清SOD,MDA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CHO及LD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通脉汤高剂量治疗组血清SOD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MDA,CHO及LDL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MDA与CHO,LDL成显著正相关(分别r=0.397,0.443,P<0.05);SOD与CHO及LDL成显著负相关(分别r=-0.407,-0.429,P<0.01).结论:通脉汤能降低血清CHO,LDL,升高SOD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果柚对爱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果柚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果柚组和橙皮甙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组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加果柚汁或橙皮甙一同喂养。每组在实验前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实验3wk及6wk后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实验3wk及6wk后,果柚组及橙皮甙组与模型组比较,动物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loesterol,TC)明显降低(P<0.01),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m cholesterol,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果柚、橙皮甙能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血脂、血清炎性因子等的影响,评价大黄素在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apoE-/-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5)和大黄素组(n=45),大黄素组又随机分为高剂量组(1200 mg/kg·d)、中剂量组(900 mg/kg·d)和低剂量组(600 mg/kg·d)三个亚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颗粒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0.25%胆固醇+15%脂肪),大黄素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大黄素,喂养12周处死.处死前动物称量体重、血脂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 12周末模型组小鼠体重增加显著高于大黄素高剂量组(P<0.05);大黄素治疗组T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且药物的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三个大黄素治疗组hsCRP水平和Fib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0.01),且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结论 大黄素对AS的发生具有全面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以及对瘦素和脂联素血清水平和在白色脂肪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普通饮食+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HC组,高脂饮食+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对照组[NF组,普通饮食+福辛普利3.6 mg/(kg.d)灌胃]和药物干预组[HF组,高脂饮食+福辛普利3.6 mg/(kg.d)灌胃],每组10只。喂养24周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瘦素和脂联素的血清水平,比较各组大鼠脂肪组织瘦素和脂联素mRNA水平以及肝组织的胶原蛋白(collagen)Ⅰ蛋白表达和病理改变。结果与HC组(ALT:91.30±30.71;TG:2.25±0.31;LDL:1.53±0.31;TGF-β:125.95±8.23;HA:165.72±29.13;瘦素:130.61±35.56;脂联素:5.97±2.19)相比,HF组血清ALT(50.20±12.13,P<0.05)、TG(1.09±0.34,P<0.01)、LDL(1.16±0.13,P<0.05)、TGF-β(72.55±23.2,P<0.01)、HA(90.13±27.42,P<0.01)和瘦素(31.74±36.35,P<0.05)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21.60±8.43,P<0.01)水平显著升高;脂肪组织的脂酸素mRNA水平显著升高,而瘦素的mRNA水平变化无显著意义(P>0.05);肝组织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福辛普利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和纤维化程度。结论福辛普利可能通过下调血清瘦素水平,上调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和其在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具有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Ithasbeenprovedbypreviousstudies(1-3)thattheopolyphenols(TP)hastheeffectsofscavengingoxygenfreeradical,adjustingserumlipid,andprotectingmyocardium,etc.ThisstudyaimedattheprotectiveeffectofTPonhepatichistologyinhyperlipidemiamodelofquailstocertifyitspr…  相似文献   

18.
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初始平均体重为106.16±16.77g的尼罗罗非鱼分为小麦基础饲料对照组、0.05%木聚糖酶组、0.10%木聚糖酶组和0.15%木聚糖酶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实验采用饱食方式,每天投喂4次(8∶30、11∶30、14∶30、17∶30)。在池塘浮式网箱(1.0m×1.0m×1.3m)中进行饲养实验,75d后测定实验鱼体重、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rig)及血糖(BGlu)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0.10%组、0.05%组和0.15%组血清Tri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分别为P<0.01、P<0.05、P<0.05);0.10%组血清B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罗非鱼血脂、血糖与增重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饲喂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可提高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对其血脂和血糖水平影响也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参草颗粒(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脂可清胶囊组及CSCG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喂食380 mL?L-1酒精及高脂饲料,连续15 d,制备高脂模型。第16天起,灌胃给予各实验组大鼠相应药物,连续40 d。末次给药12 h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计算TC/HDL-C,LDL-C/HDL-C比值及动脉硬化指数(AI);断头处死大鼠,剖取肝脏,行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SCG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TC/HDL-C、LDL-C/HDL-C及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HDL-C含量升高(P<0.01),AI下调(P<0.01);光学显微镜下CSCG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内脂滴成分明显减少,肝细胞结构及排列明显改善。结论: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