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鼻外及鼻内两种不同径路手术方法治疗筛窦黏液囊肿临床效果。方法:38例筛窦黏液囊肿患者,A组(8例)采用鼻外径路鼻侧切开法,B组(30例)采用经鼻内镜下筛窦黏液囊肿造口法。结果:A、B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P〈0.05)及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率(P〈0.01),具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经鼻内镜下治疗筛窦粘液囊肿比鼻外径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上颌窦囊肿切除的优点及方法。方法:在鼻内镜经下鼻道开窗径路上颌窦囊肿切除39倒,其中7例(7侧)上颌窦自然口狭窄或闭锁。术中予以扩大窦口,5例(6侧)经鼻内镜开放筛房,9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在术中同期予以手术矫正。结果:39例术后随访1—3年,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上颌窦囊肿切除术,对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因素,术中同期予以矫正,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经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2):1264-1264
上颌窦囊肿多位于上颌窦底和内壁.多为单侧,生长极缓慢,常无症状,多在鼻窦影像学检查时无意中发现 [1].传统的手术方法为柯-陆氏手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本研究总结我科从2000-2004年在鼻内镜下治疗68例上颌窦囊肿手术情况,并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黄成彬  任海燕  赵丽丹  杨家富  李丽  历茂刚 《中外医疗》2011,30(18):46+48-46,48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方法共对4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采取鼻内镜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手术后疗效分析,上颌窦炎12例,上颌窦囊肿16例,上颌窦息肉7例,上颌窦霉菌病5例。结果术后6~12个月随访,其中上颌窦炎12例,有1例复发;上颌窦囊肿16例,有1例复发;上颌窦息肉7例,无复发;上颌窦霉菌病5例,有1例复发。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中术区可视性好,术后局部反应轻,鼻窦生理功能恢复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鼻内镜下采取合理的手术径路,对手术的成败及术后上颌窦生理功能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9例上颌窦良性病变分别采用4种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治疗,其中18例采用经中鼻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9例采用经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11例采用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及鼻腔外侧壁切除双径路,1例采用传统Caldwell-Luc径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30例,好转7例,复发2例。1例复发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再次手术后病理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行放疗后失访。1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8个月在上颌窦其他部位再发,但囊肿小且无临床症状未作处理。结论:针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特点,在鼻内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对手术疗效的提高及手术创伤的减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根据良性占位性病变侵犯的部位,将116例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分为额筛眶区、蝶筛眶区和颌筛眶区;其中额筛眶区16例,包括鼻内镜径路6例,联合径路(鼻内镜手术+鼻外开放式手术)8例,鼻外径路2例;蝶筛眶区40例,为鼻内镜径路;颌筛眶区60例,包括鼻内镜径路42例,联合径路12例,鼻外径路6例。结果蝶筛眶区4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均经鼻内镜径路切除病灶,且手术视野好,病变清除彻底,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术后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鼻内镜径路对48例颌筛眶区脓囊肿、上颌窦内侧壁良性占位性病变及某些额筛眶区脓囊肿也能较容易的清除病灶,但对28例额筛眶区、颌筛眶区某些特殊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却很难完成。结论鼻内镜径路是治疗蝶筛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颌筛眶区脓囊肿、上颌窦内侧壁良性占位性病变及额筛眶区某些脓囊肿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窦黏液囊肿的成因并探讨其手术进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鼻窦黏液囊肿的好发部位、病因学、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其手术治疗的进路选择原则。结果囊肿位于额窦72例,上颌窦38例,筛窦15例,蝶窦9例,囊肿累及多个窦腔18例。位于不同鼻窦的152例囊肿中,97例(63.8%)经鼻内进路予以切除。72例额窦黏液囊肿患者中,有23例(31.9%)需采用额部冠状切口骨成形进路予以切除,13例(18.1%)采用鼻内、鼻外联合进路得以切除,较早期的7例采用Jansen-Ritter术式予以切除。术后经过平均60个月的随访,治愈率95.4%,复发率4.6%。结论传统的鼻外进路鼻窦手术是导致额窦、上颌窦黏液囊肿发生的常见原因。鼻内进路手术能有效避免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生。位于上颌窦内侧、筛窦、蝶窦、眶纸板内侧的额窦黏液囊肿应采取鼻内进路进行手术;位于眶纸板外侧的额窦黏液囊肿应采取冠状切口骨成形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位于上颌窦前和(或)外侧的囊肿则需采取Caldwell-Luc进路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径路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78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分别予"柯-陆"术式20例,鼻内镜下中鼻道自然口径路20例,下鼻道开窗径路15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19例,鼻腔外侧壁切开径路4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所有患者的囊肿都经手术摘除,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摘除上颌窦囊肿简单迅速,个体化选择手术径路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应成为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行经上颌窦前壁双管穿刺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均无牙列酸痛、面部麻木等不适,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均术后3 d出院。随诊3个月至半年经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无脓性分泌物,未见囊肿复发。结论经上颌窦前壁双管穿刺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具有手术方法简单、治愈率高、创伤小的优点,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扩大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总结鼻内镜手术扩大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报告8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包括先天性后鼻孔膜性闭锁者1例,鼻腔或鼻窦良性占位性病变44例(其中鼻腔纤维血管瘤2例、鼻腔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8例、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额筛窦囊肿10例,上颌窦囊肿12例),上颌窦曲菌病者6例,因前期手术造成鼻腔粘连者5例,反复鼻出血行诊查与治疗者15例,鼻中隔偏曲9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后鼻孔闭锁后鼻孔成型术后1个月拔除硅胶扩张管,定期鼻内镜复查清理,随访3月形态良好。鼻腔或鼻窦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随访6-30个月无复发。6例上颌窦霉菌病清除术患者,随访最短已达1年以上,有2例症状反复,1例经鼻内镜检查下鼻道开窗口及中鼻道自然口,冲洗出霉菌碎渣,并给予上颌窦内抗霉菌用药后得以控制,另一例多次冲洗未完全控制,半年前施行上颌窦根治术。鼻腔粘连,鼻出血,鼻中隔偏曲病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结论鼻内镜手术的扩大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较传统手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加注重微创和功能性。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进路治疗单纯上颌窦黏膜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80例单纯性上颌窦黏膜囊肿患者,经上颌窦前壁尖牙窝穿刺双径路治疗者40例,经上颌窦前壁及下鼻道开窗径路治疗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鼻窦CT复查无复发.结论:该术式视野清楚,操作方便,囊肿切除彻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鼻内镜下单纯鼻内开窗治疗筛窦黏液囊肿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总结15例鼻内镜下鼻内开窗单纯囊肿开放引流术治疗筛窦黏液囊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l5例在鼻内镜下均良好暴露术野,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均获得满意疗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单纯鼻内开窗囊肿开放引流是一种治疗筛窦黏液囊肿安全、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鼻内镜经鼻腔切除鼻腔、筛窦、蝶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广泛侵及上颌窦内者,在上颌窦前壁开窗切除上颌窦内内翻性乳头状瘤并作上颌窦开窗引流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结果:术后2周、4周,随后每3~6个月复诊,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换药直至上皮化,疗效确切。认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失血少,面无疤痕,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曾邦兵 《右江医学》2012,40(2):205-20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额筛窦黏液囊肿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通过回顾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额窦-额窦囊肿病人1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摘除囊肿,治疗组55例采用鼻内镜手术行囊肿开放引流,通过随访1年,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及并发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优。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黏液囊肿是可行的,疗效好,损伤小,是优于传统手术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鼻内镜手术中,较侧重对筛窦、上颌窦病变等的处理,而对额窦窦腔及鼻额管周围病变的处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传统单纯鼻外进路及单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各有利弊,而双径路额窦手术已在临床中开展。我科从2003年3月-2005年6月对19例额窦囊肿进行双径路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方法 共时4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采取鼻内镜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手术后疗效分析,上颌窦炎12例,上颌窦囊肿16例,上颌窦息肉7例,上颌窦霉菌病5例.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其中上颌窦炎12例,有1例复发.上颌窦囊肿16例,有1例复发.上颌窦息肉7例,无复发;上颌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患有鼻窦炎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200病例均采用局麻,鼻内镜引导下施行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前后组筛窦开放,鼻额管扩大术,手术后坚持换药3~6个月。结果上述200例病人术后随访3~6个月180例,半年以上14例,1年6例。其中:治愈190例,好转10例,无效0,均收到良好的疗效。结论鼻内镜手术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式,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60例鼻窦良性病变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60例患者中鼻窦炎鼻息肉20例,鼻窦炎36例,筛窦囊肿1例,额窦囊肿1例,上颌窦囊肿2例.结果 60例术后患者中共出现并发症3例.讨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原因较多,与患者鼻窦的病变范围,鼻窦骨质的破坏程度,术者的经验及手术技巧,病灶复发再次手术等因素有关,其中术者的经验不足及手术不熟练是出现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58~1986年底共收治的鼻及鼻窦囊肿104例分类为1、鼻窦囊肿68例。含上颌窦粘膜囊肿、额筛窦粘液囊肿、筛窦粘液囊肿,上颌窦粘液囊肿、额窦粘液囊肿及上颌窦筛窦粘液囊肿。2、  相似文献   

20.
侵入眶内和颅内的巨大鼻窦黏液囊肿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侵入眶内和颅内巨大的鼻窦黏液囊肿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23例巨大的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22例囊肿在鼻内镜下均暴露良好,术野清晰,1例复杂病例行鼻内外双径路手术,23例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合并视力下降术后均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的鼻内镜检查以及CT、MRI有助于诊断,微创并强调引流的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鼻内镜下施行扩大造口术是鼻窦黏液囊肿的理想术式。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