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小颗粒骨自体异位成骨过程中BMP-2、TGF-β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在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BMP-2及TGF-β1的表达及该方法的成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微小颗粒骨(A组)和块状骨(B组)两组,每组24只,取左侧髂骨,修剪成0.3×0.5×l.0cm骨块,A组将骨块制成微小颗粒骨,B组骨块不处理,均植入右侧臀大肌肌袋,于术后1、3、5、7、11、14、21、28d取材(包括移植物及周围软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术后5d颗粒骨组开始有软骨生成,7d时达到高峰,21d后有骨吸收;块骨组则以骨吸收为主。各时段颗粒骨组BMP-2和TGF-β1含量与块状骨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强于块状骨,BMP-2及TGF-β1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微小颗粒骨诱导成骨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在诱导成骨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的表达及成骨机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 48只 ,随机分为微小颗粒骨 (A组 )、块状骨 (B组 )两组 ,每组 2 4只 ,取左侧髂骨 ,修剪成 0 .3cm× 0 .5cm×l.0cm骨块 ,A组将骨块制成微小颗粒骨 ,B组骨块不处理 ,均植入右侧臀大肌肌袋 ,于术后 1、3、5、7、1l、14、2 1、2 8d取材 (包括移植物及周围软组织 ) ,做组织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做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 1)在异位成骨过程中 ,微小颗粒骨吸收迅速、替代完全 ,BMP释放量大 ;( 2 )骨诱导伴随着成骨的全过程 ,BMP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3 )微小颗粒骨可能起到骨化中心的作用。结论 :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强于块状骨 ,BMP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GF 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作用。方法 :显微相差动态观察、细胞增殖计数、ALP活性测定及骨结节计数观察TGF β体外成骨作用。结果 :TGF β对该细胞的增殖 ,低剂量有促进作用 ,高剂量有抑制作用。TGF β(在 3~ 7d)对ALP活性有促进作用 ,并呈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TGF β低剂量对骨结节形成有促进作用 ,高剂量时为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与剂量有相关关系。结论 :TGF 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表现为双相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化生长因子微包囊制作方法,观察其释放规律和复合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的效果。方法正交设计优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微包囊制作工艺,于2、4、8、12、24、36、48、60、72、84、96、120、144、168、192、216、240和264h计算微包囊的累计释放量。实验取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6),每只大鼠于双侧股部作1cm切口,制备臀大肌肌袋模型。A组双侧植入胶原,B组双侧植入胶原和颗粒骨,C组双侧植入胶原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PLGA缓释微包囊;D组双侧植入胶原、颗粒骨与rhBMP-2/PLGA缓释微包囊。于术后3、4和5周取样(n=2)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优化变量对微包囊粒径及其包封率均有影响,包囊表面光滑,成球较好。体外能够在11d内缓慢释放。术后3周大体观察,A组未触及移植物,B、C、D组可触及,微包囊呈白色颗粒包裹于组织中。组织学观察:术后3周,A组胶原已经完全吸收,其余3组可见残余胶原;术后4周,A组胶原已不易见到,B组可见微小颗粒骨继续吸收,体积变小;C组包囊体积缩小,囊间成骨性细胞增多;D组微小颗粒骨和微包囊继续吸收,成骨性细胞和软骨性细胞团增多;术后5周,B、C、D组均可见植入物体积减小,包囊被吸收破碎,但颗粒骨和包囊周围的软骨性细胞、成骨性细胞更加密集。结论优化PLGA微包囊制备工艺,使其在体外能够长时间缓释。自体微小颗粒骨可在臀大肌肌袋内异位诱导生成大量成骨性细胞,PLGA微包囊可以与其有机复合,并在减少生长因子用量的同时协同微小颗粒骨成骨。  相似文献   

5.
密骨颗粒对去卵巢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密骨颗粒对去卵巢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机制。方法 运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中药密骨颗粒防治12周,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Elisa、免疫组化SABC法、反转录聚合酶链方法,分别观察其对实验鼠离体骨密度、血清TGF-β1活性及其在骨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中药密骨颗粒可以显著升高骨密度,提高血清TGF-β1活性,上调其在骨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其蛋白广泛表达于胫骨干骺端。结论 中药密骨颗粒可通过调节TGF-βI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而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预防或延缓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的表达变化。方法:作犬下颌骨颊舌向骨皮质牵张模型。固定牵张器一周后开始牵张,每天2次,每次0.5mm,连续7天。牵张完成后第4天及第1、2、4、6、8周取新生骨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整合素β1在新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的表达。结果: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在新骨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表达不同。成骨细胞膜上整合素β1在第一周开始表达,第2-4周表达最强,第8周恢复正常水平。在破骨细胞膜上第4天弱阳性表达。一周后数目明显抑制,第4周消失。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整合素β1表达增强,提示在牵张成骨中发挥重要作用,整合素β1可能与介导应力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反义TGF-β1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商庆新  袁荣  王炜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6):325-327,I001
目的 应用反义技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体外增殖,为应用基因治疗手段改善创伤愈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脂质体将反义TGF-β1转染至KF,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动力学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转染反义TGF-β1的KF体外增殖明显降低。②与未转染反义TGF-β1的KF相比,转染反义TGF-β1的KF凋 亡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反义TGF-β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KF增殖,并促进KF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叶虎  张海霞等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2):183-185,T007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过程中整合素β1的表达变化。方法:作犬下颌骨颊舌向骨皮质牵张模型。固定牵张器一周后开始牵张,每天2次,每闪0.5mm,连续7天。牵张完成后第4天及第1、2、4、6、8周取新生骨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整合素β1在新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的表达。结果: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在新骨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表达不同。成骨细胞膜上整合素β1在第一周开始表达,第2-4周表达最强,第8周恢复正常水平。在破骨细胞膜上第4天弱阳性表达,一周后数目明显抑制,第4周消失。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整合素β1表达增强,提示在牵张成骨中发挥重要作用,整合素β1可能与介导应力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体外成骨细胞中的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和bFGF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bFGF(5~ 50 μg/L)进行处理 ,利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 ,检测两种生长因子在细胞中mRNA的表达。结果 依bFGF浓度的增加成骨细胞内TGF β1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 1 .5、1 .6、1 .9和 2 .0倍 ;bFGFmRNA表达则分别是对照组的 1 .2 8、1 .37、1 .40和 1 .51倍。bFGF组中 ,TGF β1和bFGF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外源性bFGF可以对成骨细胞自分泌bGFG产生影响 ,还能够促进TGF β1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骨痂中的组织学内容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了解延迟手术中骨折端周围骨痂组织的再利用价值。方法:在手术中取少许骨痂组织,采用不脱钙的骨痂组织做冰冻切片,采用非同位家Dig标记原位杂交,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骨痂中的基因表达。对延迟手术的病人分别采用单纯骨痂植骨、髂骨植骨、骨痂加髂骨植骨,随访观察。结果:骨折后第2周,有少量纤维骨痂,软骨骨痂较多,TGF-β1在软骨小岛内的软骨细胞中高表达。骨折后4周左右TGF-β1在成骨细胞内表达显著。8周左右大量骨痂生长,并以软骨化骨为主,成纤维细胞、骨痂、成骨细胞、骨小梁越来越多,术后6周TGF-β1在各种细胞内的表达消失,但随着骨重建过程增强,8周时骨基质中TGF-β1表达又有增高趋势。不同的植骨方式在愈合时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GF-β1在骨愈合的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阶段骨痂的组织变化和TGF-β1量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骨痂是机体修复和重建的产物,作者认为骨痂植骨再利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需要植骨的病人可减少其痛苦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牛血小板TGF—β提取,纯化及其诱导小鼠股骨成骨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TGF-β广泛存在于多种正常组织细胞及转化细胞中,不同种属间高度同源。目前认为血小板是TGF-β最好的组织来源。本实验以牛血小板为原料,采用酸醇抽提方法,提取血小板蛋白。相继进行两次Bio-GelP60柱层析,分离纯化出其中分子量为25kDa的TGF-β。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动物股骨中下段前方骨膜下注射TGF-β溶液20ul(400mg);在对照相应部位注射PBS溶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对中药调节TGF-β表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及治疗思路,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整合素β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2):183-185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的表达变化.方法作犬下颌骨颊舌向骨皮质牵张模型.固定牵张器一周后开始牵张,每天2次,每次0.5mm,连续7天.牵张完成后第4天及第1、2、4、6、8周取新生骨组织标本作成石蜡切片并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整合素β1在新骨组织,特别是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的表达.结果牵张成骨过程中,整合素β1在新骨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表达不同.成骨细胞膜上整合素β1在第一周开始表达,第2-4周表达最强,第8周恢复正常水平.在破骨细胞膜上第4天弱阳性表达,一周后数目明显抑制,第4周消失.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成骨细胞整合素β1表达增强,提示在牵张成骨中发挥重要作用,整合素β1可能与介导应力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肌成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其对肾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利用肾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α-SMA、胶原Ⅲ(Col-Ⅲ)表达与患者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镜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中的着色深浅程度及分布,用MetuMorph图像处理系统,测出灰度按半定量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不同的表达,随硬化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TGF-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的系膜基质区、新月体中和小管间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间质成纤维细胞胞浆中、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区。α-SMA的表达在MsPGN组最高,而FSGS,SGN肾小球上几乎无α-SMA的表达,在肾间质中α-SMA的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肾硬化中TGF-β1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α-SMA、Col-Ⅲ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在肾硬化形成过程中,TGF-β1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肾硬化病变的初期,炎症反应使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活化,分泌TGF-β1增加,TGF-β1进一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和成纤维细胞等,使表型转化为Myo-FB,Myo-FB合成和释放TGF-β1,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值: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为0.74±0.11;在前列腺癌T1~T2期为(0.69±0.10),T3~T4期为(0.44±0.08);Gleason评分≤5分者为(0.70±0.12),6~8分者为(0.54±0.11),≥9分者为(0.42±0.09)。T1~T2期与正常前列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T3~T4期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3~T4期与T1~T2期前列腺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Gleason评分≤5分者与正常前列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6~8分者与正常前列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9分者与正常前列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9分者与≤5分及6~8分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结论:TGF-β1的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增龄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老年大鼠股骨骨折模型 ,于第 1、2、4、8、12周取骨痂 ,进行组织学观察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TGF β1表达测定。结果 在 2、4周TGF β1主要在软骨细胞、间充质细胞而在 8周新生类骨质中有TGF β1表达。结论 增龄可引起成骨细胞功能降低 ,导致TGF β1分泌减少 ,使骨折的愈合延缓  相似文献   

18.
TGF-β1和CTGF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9例瘢痕疙瘩患者(为A组)、3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B组)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为C组)中,TGF-β1和CTGF两种因子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B组中TGF-β1和CTGF均呈高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和CTGF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b-FGF和TGF-β1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细胞取自猪耳弹性软骨,体外培养原代至第6代软骨细胞,将培养液中加入TGF-β1或/和b-FGF作用于软骨细胞,并用MTT比色分析法对其增殖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因子对软骨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结果:b-FGF明显促进原代至第3代软骨细胞的增殖,并逐渐减弱,对第4代细胞无增殖作用,TGF-β1仅促进原代软骨细胞的增殖,TGF-β1和b-FGF联合应用,其刺激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低于b-FGF单一作用。结论:b-FGF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的增殖,主要作用于原代至第2代软骨细胞,明显强于b-FGF和TGF-β1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非放射性细胞增殖检测,3H-胸腺嘧啶摄入,3H-哺氨酸摄入及DNA定量分析方法,观察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生长融合后早期(24h)的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的作用。结果:经TGFβ1作用后,来自瘢痕的成纤维细胞的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脯氨酸掺入增强(P<0.01),但来自正常皮肤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细胞生长融合后早期(24h),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正性调控作用,其在瘢痕的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