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正常胎儿组织中的甲胎蛋白(AFP)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采取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融合,经有限稀释法进行四代克隆化后。获得十株稳定分泌抗人AFP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细胞培养上清中AFP单抗滴度为1:160~640,诱生同系小鼠腹水中单抗滴度为1:4000~100,000。特异性中和抑制试验显示单抗是针对AFP的。放射免疫分析示某些单抗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00~110,其分泌的抗体分别属于IgG_(2a)、IgG_1和IgM型。  相似文献   

2.
3.
用经人IgA或IgA并用LPS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获得高阳性率并且建立了四株分泌抗人IgA McAb的杂交瘤细胞(1A2,1B4,1D55,2C11)。它们分别经过九次有限稀释连续培养九个月仍能持续地分泌高滴度抗体,并且抗体分泌量随克隆化次数的增多而增加。目前用间接ELISA法测定可达1:1.28×10~9。这些McAb与正常人血清进行微量免疫电泳实验在γ_1~β_2区形成一条清晰的沉淀线。用兔抗小鼠Ig G亚类血清鉴定它们分别属于IgG_1及IgG_2b。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ELISA筛选阳性克隆,获得了分泌抗人的hCG、敏感性、特异性与单抗产量均较好的杂交瘤细胞株。现小结如下: 1:应用大剂量和多次加强免疫注射的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杂交瘤阳性克隆的百分率(特异性效率)。在本组检测的227孔中,阳性率达78.4%阳性标准:OD值>阴性对照的算术平均值X+3标准差(SD),本组X+3SD=0.28。 2、对重复检测强阳性的三个杂交瘤细胞株作连续的克隆选择培养,系统地观察其演化规律,其中二个细胞株分别在第三、第四次克隆选择时转阴,而杂交瘤细胞系D_8,在连续8次克隆选择,培养3个月以上仍保持强阳性。培养上清的滴度为1:512—2048,癌性腹水滴度1:1.25×10_6—3.12×10_7。 3、核型研究表明,亲本骨髓细胞系NS—1的染色体众数为52,具有2—3条标记染色体,杂交瘤细胞株D_8的染色体众数为98,并具有NS—1的标记染色体。这提示,杂交瘤细胞株D_8是NS—1细胞与致敏脾细胞间融合细胞的后代。  相似文献   

5.
采用杂交瘤技术将小鼠骨髓瘤SP_2/O细胞与用人甲胎蛋白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7株分泌抗人甲胎蛋白并对肝癌细胞有特异性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培养液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0~(-2)和10~(-6~9-)。杂交瘤腹水经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层析,或免疫吸附亲和层析法纯化,每ml腹水单克隆抗体的产量为1~2mg。用ELISA,免疫双扩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稳定性及IgG亚类。  相似文献   

6.
自一献血员外周血分离培养建成一单核细胞株。以此种细胞免疫BALB/c系小鼠,每取后者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系统,已筛选出分泌抗单核细胞膜抗原单克隆细胞株,共七株(Liu M系列)。本文采用ABC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小自鼠 S_(180)肉瘤细胞,提取细胞膜抗原,免疫 Balb/c 小鼠,取免疫的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O 在 PEG 作用下,进行融合,二个细胞之比为5:1,融合后用 HAT 培养液稀释,分别加入预先含有巨噬细胞的培养孔中,在含有二氧化碳孵箱中进行培养,每隔三天换液一次,开始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抗人类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初步功能研究。方法 将原核表达的EpCAM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将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免疫印迹法对制备的mAb进行鉴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临床的3份大肠癌组织样本进行初步检测。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选获得了3株分泌抗EpCAM的mAb杂交瘤细胞株1B10、3G2和4E11。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3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均能与EpCAM呈阳性反应,与GST蛋白不发生反应。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株mAb能使3份大肠肿瘤组织样本呈现阳性反应,效果优于对照mAb。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3株识别大肠癌细胞表面抗原的mAb,这些mAb在大肠癌的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多年来,细胞融合已成为一项主要的细胞工程技术。寻找更理想的诱导剂和诱导方法,一直是细胞融合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已经证明可以应用电场诱导的方法对差异较大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进行融合,并能产生具有新的形质,有生活力的杂种细胞。1980年西德的 U.Zimmerman 首先报告了电场诱导细胞融合的新技术。简单地说,这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偶极子,并  相似文献   

10.
11.
用大鼠杂交瘤技术,将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免疫LOU/c大鼠,取其脾细胞与大鼠骨髓瘤IR983F细胞融合,共产生620株杂交瘤从中筛选出分泌抗人大肠癌单抗杂交瘤195株,阳性率为31%。其中R19株分泌IgG2b型抗体,与人大肠癌Hce-8693t HT029xleqkgf 阳性反应,与人鼻咽癌CNE2细胞有弱阳性交叉反应,与正常人胚肺2BS细胞,人肝癌、等共15种细胞地交叉反应,显著较强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利用新方法成功地筛选出国内未见报道的抗人单核细胞单克隆抗体七株,对于人体单核细胞和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价值。另外,该科还首次建立了人皮肤真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Mei株,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工作的空白,对于今后研究有关淋巴瘤生物学特点、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价值。上述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已于1986年5月26日由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特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定,并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株高特异性抗人脊索瘤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检测其在人脊索瘤组织中及其它骨肿瘤中的特异结合程度.方法:以人脊索瘤细胞株CM-319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研制出一株MAb-6F2杂交瘤细胞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MAb-6F2在4种不同骨肿瘤石蜡切片和人正常髓核组织上的结合反应.结果:MAb-6F2在骨肉瘤组织上的结合率仅为10%;在软骨肉瘤上的结合率为10%;在骨样骨瘤组织上的结合率为10%;在脊索瘤组织上的结合率为100%;在正常髓核组织上为阴性; MAb-6F2在脊索瘤组织上的结合反应显著高于其它骨肿瘤(P<0.01).结论:MAb-6F2在人脊索瘤组织中的特异性高结合,可以为脊索瘤的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肿瘤防治研究》1978,6(3):18-23
 从一例诊断为高分化鳞癌病例的鼻咽部肿物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上皮样细胞株和梭形细胞株,根据细胞的生长特性,染色体分析,异种移植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等结果,证实这两株细胞为鳞癌细胞。梭形细胞可能来源于上皮样癌细胞。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大量圆细胞,经过一年多的培养未能获得类淋巴母细胞株。对这两株细胞进行了电子显微镜,间接免疫荧光和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的检查,均未发现类疱疹病毒或其它病毒颗粒,也未发现病毒的早期抗原或核抗原(EBNA)。  相似文献   

15.
多数健康成人血清中含有低水平的甲状腺球蛋白(TG),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TG浓度可以升高。甲状腺肿瘤术后测定患者血清TG水平,可作为肿瘤转移的标志。我们用抗人TG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TG抗体测定血清中TG。测定了28例正常供血者和甲状腺患者:甲状腺癌(n=74),甲状腺腺瘤(n=86),甲状腺机能亢进(n=15)和其它甲状腺疾患(n=16)的血清标本。结果指出正常对照TG水平是15.8±4.8ng/ml而甲状腺疾病患者显著升高(P<0.01)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TG水平无明显区别。换言之,即TG水平没有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价值。但是对甲状腺癌的病人初诊时测定TG可作为将来随诊的基础水平和远期监测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人-鼠杂交技术获得一株稳定分泌人单抗的人-鼠杂交瘤HMG-1,并对其有关特性进行了研究。 取自一例胃腺癌患者引流区淋巴结分离的淋巴细胞与NS-1融合。获得一株分泌人IgM杂交瘤,经三次克隆化,迄今体外连续培养已近8个月仍继续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McAb),用于临床肿瘤的免疫病理诊断与分型研究,为药物导向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ZR75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选择培养、筛选及克隆化,获得恒定分泌抗ZR7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BM109.结果:单抗BM109的Ig亚类为IgG1,BM109抗原主要表达在靶细胞膜上,为分子量37KD的蛋白质抗原.在乳腺癌的免疫反应率为86.7%(26/30),与胃癌、食管癌、卵巢癌等6种肿瘤的免疫反应率为9.5%(4/42),而对乳腺纤维瘤、囊性增生症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所获一株抗乳腺癌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望进一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其发生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McAb),用于临床肿瘤的免疫病理诊断与分型研究,为药物导向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ZR75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选择培养、筛选及克隆化,获得恒定分泌抗ZR7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BM109。结果:单抗BM109的Ig亚类为IgG1,BM109抗原主要表达在靶细胞膜上,为分子量37KD的蛋白质抗原。在乳腺癌的免疫反应率为86.7%(26/30),与胃癌、食管癌、卵巢癌等6种肿瘤的免疫反应率为9.5%(4/42),而对乳腺纤维瘤、囊性增生症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所获一株抗乳腺癌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望进一步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其发生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肠腺瘤异型增生是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尤其重度异型增生易发展成癌或与癌并存。在形态上重度异型增生有时又难以与高分化腺癌区别,有人认为此病变为良恶性交界性病变,因此寻找能反映恶性变的标记物对肠癌的防治是很重要的。为此,本文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MC_3对79例大肠腺瘤异型增生(轻度26例、中度39例、重度14例及可疑癌7例);34例大肠癌及5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做免疫组化PAP法染色;检测肠癌相关抗原在各类肠腺瘤粘膜中异型增生不同程度中的差异及其意义做初步研究。另外,本文对肠镜活检HE原切片在免疫  相似文献   

20.
建株的人体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经抗人正常肺抗血清复被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和同系NS-1或SP 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免疫荧光和酶标测定法筛选获得17株分泌抗肺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本文报道其中七株单抗LAC-122、LAC-163、LAC-201、L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