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量元素锌与食管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 Zn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食管癌组织中微量元素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 Zn含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和正常人食管组织中 Zn的含量 ,恶性程度高和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 Zn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 Zn含量的测定能反映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 ,并能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对35例结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Mn、 Fe、 Cu、 Zn、 Mo、 Se等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结肠癌组织中Se的含量明显低于癌旁(P<0.05), Fe、 Cu、 Me、等含量降低,Mn和Zn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元素的含量有差异,说明微量元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肺癌及癌旁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的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 :收集 2 0例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Se、Zn、Cu、Fe、Mg、Mn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Se、Zn、Mg的含量和Se/Zn的比值逐渐降低 ,但Cu、Fe、Mn的含量和Cu/Zn、Fe/Zn、Mn/Zn的比值则相反而逐渐升高 (P <0 .0 1)。结论 :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与肺癌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对癌变过程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星  楚贻康  李伟  张金池 《职业与健康》2005,21(8):1167-1168
目的对微量元素在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这些元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对照组),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测定Se、Zn、Cu、Fe、Cd。结果癌组织Se低于癌旁组织,Cu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Zn在癌组织内的含量低于癌旁组织,Fe、Cd在癌组织内的含量高于癌旁组织,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Se、Zn、降低和Cu、Fe升高,可能与癌发生相关,对诊断和鉴别癌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对微量元素在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收集 6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对照组 )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测定 Se、Zn、Cu、Fe、Cd。结果 :Fe、Cd在癌组织内的含量高于癌旁组织 ,但无显著差异 ( P>0 .0 1 ) ;Cu在癌组织内的含量高于癌旁组织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Zn、Se在癌组织内的含量低于癌旁组织 ( P<0 .0 1 ) ,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缺 Se、Zn和 Cu、Fe、Cd升高 ,均与癌发生有相关性 ,对诊断和鉴别癌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常人肺组织、肺癌及癌旁组织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肺组织微量元素的差异,寻找肺癌成因及诊疗的最佳方法,笔者测定了100例正常人肺组织及30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感染后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80例食管鳞癌和对应80例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及8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PV感染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HPV感染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80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5%、25%、13.75%.统计学结果显示食管癌组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及正常食管黏膜组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6,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PV感染,HPV感染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食管癌、癌旁组织细胞凋亡率,探讨食管癌组织细胞凋亡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68例手术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对63例患者进行1、3年生存期随访.结果 细胞凋亡率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为(12.78±1.32)%,癌旁组织为(7.79±1.48)%,食管癌组织为(4.16±2.06)%,各组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生存期1年60例、生存期3年35例;生存期1年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5±1.51)%和(3.96±0.94)%;生存期3年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90±2.53)%和(7.89±2.27)%.生存期1年和3年患者癌旁组织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管癌组织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癌细胞也存在凋亡逃逸现象;食管癌组织细胞凋亡与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关系.癌旁组织细胞凋亡程度比食管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现象在食管癌的发生及预后评估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SD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组织器官中微量元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SD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中肝脏、乳腺中微量元素变化的情况,对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乳腺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分为空白组、单纯刺激组、药物刺激组、单纯+药物刺激组。取大鼠肝脏、乳腺经消化处理后测定Cu、Zn、Fe、Mn、Se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乳腺增生模型中的Cu、Fe含量显著升高,Zn、Se含量显著降低,Cu/Zn升高,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Mn含量显著升高,乳腺组织中Mn含量显著降低,单纯+药物刺激组大鼠与空白组比较所测元素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维甲酸诱导大鼠肝癌细胞凋亡的血清和癌组织微量元素的变化。收集18例实验组SD大鼠血清和癌组织标品,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Se、Zn、Cu、Fe、Ca、Mg、Mn、Ni含量。结果表明:①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维甲酸组Zn、Mg、Ni含量低于对照组,Mn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e、Cu、Fe、Ca含量和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肝组织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维甲酸组Zn、Fe、Ca含量低于对照组,Mg、Mn、Ni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e、Cu含量和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提示,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与肝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对癌变过程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密切的关系。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患病率较高,为了探讨食管癌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我们于1990年8月至1992年7月对新疆部分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患者全血及头发中部分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材料与方法1.样品采集:选用新疆新源县及阿勒泰地区食管癌高发区,经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胃癌患者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16种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例胃癌患者3种组织中16种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①癌组织中Se、As、Cu、Zn、Fe、Ca、Mg、K、Al、P、Ti、Na、Ba的含量分别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Mo、Mn、Sr的含量则分别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②Se、As、Cu、K、P5种元素的含量癌与癌旁、癌与正常组织分别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Zn、Ca、Mg3种元素的含量癌与癌旁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而Mn元素的含量癌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④Se、As、Na元素的含量癌旁高于正常组织,其它13种元素的含量癌旁分别低于正常组织;癌旁与正常组织间As、Mo、Cu、Zn、Mn、Ca差异显著P<0.05。⑤癌组织的Cu/Zn比值分别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ICP-AES检测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小麦和玉米中8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用小麦和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其与食管癌的可能关系。方法:深入食管癌高发区现场按发病率分组随机选取当地居民正在食用的小麦样品59份和玉米样品57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小麦和玉米中镉、铜、锰、铁、锌、铝、铅及砷8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8种微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24%~120.52%和80.32%~107.7%;标准偏差分别为1.63%~4.43%和1.11%~3.76%。食管癌高发区小麦和玉米中铜和锌的含量低于低发区。结论:食管癌高发区主粮中低锌、镉、铜、砷,高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0例食管癌组织中仅型叶酸受体(FOLRl)基因表达及ABO血型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新鲜食管癌,分析其ABO血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即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癌组织及及癌旁组织FRcL的表达。结果经IHC检测食管癌组织20%呈(±),癌旁组织50%呈(±),10%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P〈0.01);RealTimeRT—PCR提示癌组织低表达FOLR1,与癌旁组织(F=53.247,P=0.000)、正常食管黏膜组织(F=116.500,P=0.0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ABO血型与FOLR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647,P〉0.05)。结论食管癌灶与癌旁组织相比FOLR1基因表达降低;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FR仪的表达水平对判断食管癌肿瘤病变范围和指导确定手术治疗范围具有一定意义;ABO血型对FRoL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Levels of four carcinogenic (Ni, Fe, Cu, Pb) and four anticarcinogenic (Zn, Se, Mn, Mg) trace elements were measured in hair samples from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their unaffected family members, and members of families with no history of cancer. Measurements were also made in non-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 and Cu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Mg and Mn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ll cancer cases. Levels of Zn, Fe, Se, and Pb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above-mentioned groups. In addition, the serum albumin fraction, which is reported to have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among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微量元素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胃肠道癌肿病人血清和组织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及某些相关生化指标进行了系统测定与研究。结果:(1)胃肠道肿瘤病人血清中硒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降低极为显著,Cu/Zn比值倒置,血清中铁降低。(2)术后6小时血清锌急骤下降,大多数微量元素也有下降。(3)胃肠道癌肿组织硒含量高于癌周,更高于正常粘膜。说明病人体内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宜昌市土家族地区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7种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30例宜昌市土家族地区子宫颈癌患者(病例组)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子宫颈组织以及18例其他地区子宫颈癌患者(对照1组)及10例子宫颈良性疾病患者(对照2组)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镉(Cd)、铅(Pb)、铬(Cr)、锰(Mn)、铜(Cu)、锌(Zn)、硒(Se)进行含量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d、Pb、Cu、Zn、Se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Mn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r、Mn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Cd、Pb、Cu、Zn、Se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和对照1组比较,Cd、Se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b、Cu、Z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2组比较,Cd、Pb、Cu、Z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Cd、Pb、Cu、Z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宜昌市土家族地区子宫颈癌患者Cd、Pu、Cu含量升高,Zn、Se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