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骨折固定期的推拿意义,认为在骨折固定期是可以推拿的,因为其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而清除衰亡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呼吸,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其营养供应,促进血液、淋巴液等的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促进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2.
手法推拿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通利关节、壮身强骨之功效。把推拿手法引入骨折治疗早期,将复位、固定、手法推拿、功能锻炼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之目的,具有骨折临床愈合与肢体功能恢复齐头并进之效果。并提示正确掌握手法的症(适应症)、法(手法的选择)、时(手法时间)、量(手法的轻重)、度(关节活动程度)是取得骨折修复期手法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黑骨藤追风液外搽配合推拿对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单纯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黑骨藤追风液外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部酸胀疼痛及晨起痛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则更为显著。结论:在单纯使用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黑骨藤追风液外搽治疗腰肌劳损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其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4.
《养生月刊》2021,42(8)
正推拿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方法,其特点为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得到广泛肯定。推拿主要用于中风后偏瘫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是用推拿手法作用于穴位和有关部位,并使中风病人配合进行特定的活动,以促进其早日康复。推拿治疗中风除可以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外,还具有双向调节(包括溶栓、止血)作用,可解除颈脑血管痉挛和降低颅内压等。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活血祛瘀法对微动应力内固定早期骨痂软骨细胞调亡的影响,采用SD大鼠72只,造成胫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固定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每组24只。取术后天3,5,7,10,14和21d这6个时相点,每组每时相点4只。取其骨折端标本做成石蜡连续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细胞凋亡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治疗组,血肿吸收、机化和骨痂生长骨折愈合过程均快于固定组及中药组。TUNEL观察发现治疗组凋亡的时间和愈合时间都相对中药组和固定组提前了,显示活血祛瘀方药对能激早期微动应力内固定术后骨痂软骨细胞增生一调亡进程,并促进骨痂成骨,加快向骨折愈合机制转变,从而达到促进骨折修复的目的。显然活血祛瘀方法和微动应力内固定对骨痂成骨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探讨针灸推拿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100例,随后将这100例患者随机等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JOA评分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评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期植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I期植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8例,术后随访(18±1.63)个月,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Merchan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52例达一期愈合,6例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其中2例钢板术后断裂。Merchan评分标准显示:优40例,良12例,差6例,优良率为89.6%,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 期植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胫骨骨折采用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可由于多种原因出现骨不连,随之可能存在内固定物失效,治疗时常需取出内固定物重新固定及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有不过多干扰骨折血运,使骨端有良性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自体骨是一种理想的非结构性植骨材料。自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搬移术在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胫骨感染性大骨段缺损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植骨内固定组采用传统方法,先进行Ⅰ期感染治疗,再进行Ⅱ期植骨治疗;骨搬移外固定组采用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进行骨搬移治疗,一次性治疗感染性大骨段缺损。结果对2组患者均进行6~10个月随访,植骨内固定组出现8例骨端不愈合,6例患肢缩短现象,修复骨缺损(3.2±0.6)cm,愈合率为73.3%;骨移植组出现5例骨端不愈合,3例缩短现象,修复骨缺损(6.3±0.5)cm,愈合率为83.3%。结论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骨段缺损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增加骨端愈合率,还可以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推拿可以改善脊髓的血液供应,促进中枢神经的可塑性,保障肌肉和关节功能及肢体功能训练,改善内脏功能,从而达到治愈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1.
杜俊超 《中医正骨》2008,20(9):49-50
四肢长骨骨干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一旦出现骨不愈合,常需二次手术植骨内固定,增加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如何提高骨愈合率是骨外科医生需经常面对的课题。我们对伴有较大骨折块的长骨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病人,术中保留与骨折块相连的肌肉组织蒂,并原位固定于骨折处,同时行相应的内、外固定措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了术后骨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骨风湿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缓慢,病程冗长,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根治,笔者就中医推拿对骨风湿的治疗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推拿防治膝骨风湿的机制进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将其普及应用,为广大骨风湿患者的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吴德辉 《中医临床研究》2012,4(4):75+77-75,77
对月骨脱位患者采用常规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3周,再行推拿按摩及理疗处理,中成药治疗对腕关节功能康复、软组织修复,有利于腕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传统的植骨及其他内固定更为先进,具有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等优点,疗效显著。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笔者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术泡脚配合推拿治疗跟骨骨刺疼痛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跟骨骨刺的最佳疗法。方法:采用白术泡脚配合推拿治疗跟骨骨刺1例,随访2年,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疼痛症状消失,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白术泡脚配合推拿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显著,操作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推拿、理疗对肩关节脱位复位术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3例肩关节脱位患者均在行复位术后进行推拿、理疗等护理干预,观察其Wolfgang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Wolfgang评分从7.3±1.3分显著提高至15.8±3.1分(P〈0.05)。结论:肩关节脱位复位术后应尽早行推拿、理疗等护理干预,促进肩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7.
洪财斌 《中医正骨》2007,19(6):40-40
腰腿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之一,而椎间盘退化正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当初期的非手术治疗无显著改善时,往往就需要手术来处理,即切除退化的椎间盘,并植入补骨或椎间融合器配合后方固定器,使受压迫不稳定的椎节恢复稳定。自2002~2007年,作者采用椎体间自体圆柱状植骨加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失稳3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记录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跟骨X线形态等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患肢Bohler角、Gissane角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94.38%。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术后疗效,促进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充分改善患者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器械及材料的发展,内固定技术的进步,脊柱外科的内固定更加坚固。然而,再坚固的固定也不能取代植骨术的应用,现代脊柱后路手术中,植骨材料主要取其促进融合,以松质骨为主,肋骨是一个很好的来源。用肋骨与取自体髂骨及腓骨比,其可避免以下多项缺点:①骨量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介入手段将溶栓及血管扩张药物直接导入股骨头供血动脉,达到溶栓、扩张血管、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阻止股骨头坏死的发展,促进坏死骨吸收、新生骨形成的目的。方法:采用股动脉穿刺法,将导管超选择至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缓慢注入溶栓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介入治疗。结果:通过1-3a的随访观察,疼痛缓解率Ⅰ-Ⅱ期患者为94%,Ⅲ-Ⅳ期患者为50%;关节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造影可见I-Ⅱ期血管增加为86%,Ⅲ-Ⅳ期为25%;Ⅰ-Ⅱ期有50%骨质明显改变,Ⅲ-Ⅳ期无明显变化。结论: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