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蛋白C(P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后两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术后2、8、24、48和72h亚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并留取肝、肺组织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CLP后8~72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C mRNA表达显著下调(P均〈0.01),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提高脓毒症大鼠PC mRNA表达水平(P均〈0.01)。CLP后2h模型组动物肝、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均迅速升高并持续至伤后24h(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肝、肺组织TNF—α mRNA水平(P〈0.05或P〈0.01),术后24h均恢复至伤前正常范围。模型组动物CLP后8~72h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减少,血必净治疗组较模型组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脓毒症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活化蛋白C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活化蛋白C(APC)及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04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各组按处死时间分为术后12、24、48、72 h 4个亚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术后2 h给予生理盐水或血必净注射液(4 ml/kg)1次.各组在相应时间点处死8只动物,经腹主动脉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管性假血友病裂解酶(ADAMTS-13)的含量;肝素抗凝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浆AP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APC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CLP后大鼠血浆vWF含量升高;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12、24、48 h最为明显.CLP后大鼠ADAMTS-13含量在12 h略有升高(P<0.01),但随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5或P<0.01);用血必净注射液后能明显升高ADAMTS-13含量(P均<0.01).CLP后,PT、APTT均有不同程度缩短,FBG含量降低,PLT减少;用血必净注射液后,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提高脓毒症大鼠血浆APC、ADAMTS-13水平,降低vWF含量,明显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症是目前临床危重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既往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早期致炎细胞因子在引起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与组织损害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新的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内毒素的致病过程和脓毒症的致死效应,并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据报道,HMGB1与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术后并发MODS患者的血浆HMGB1水平显著升高;严重创伤患者伤后HMGB1水平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22)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n=2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APC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定量,记录28d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APC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28d死亡率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病理反应过程,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肾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健康Wistar大鼠80只按髓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术后2、8、24和48h4个时间点亚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Na^+、K^+,尿Cr、Na^+、计算钠排泄分数(FEN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蛋白分析试剂盒测定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及蛋白含量,通过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LP2h血必净治疗组血清β2-MG水平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LP8h时血清BUN、肾组织IL-6和24h时肾组织IL-6均有明显下降;CLP48h血清BUN、Cr水平也较模型组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血必净可减轻肾组织形态学损伤,阻止损伤范围进一步扩大。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具有肾保护效应,其作用环节可能与抑制IL-6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回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给药时间情况下,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回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91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脓毒症组(n=21)、灌胃给药+脓毒症组(预处理组)(n=21)、静脉给药+脓毒症组(预处理组)(n=21)和脓毒症+静脉给药组(治疗组)(n=2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手术后3 h,6 h,12 h再分3组,每组7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脓毒症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灌胃给药+脓毒症组于术前2 h灌胃给药(5 mL/kg血必净);静脉给药+脓毒症组于术前2 h尾静脉给药(5 mL/kg血必净);脓毒症+静脉给药组于术后2 h尾静脉给药(5 mL/kg血必净).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直接留取组织标本;其余各组于术后3 h,6 h,12 h分别活杀大鼠留取回肠标本,用以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回肠上皮损伤指数测定.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预处理组及治疗组大鼠回肠上皮损伤程度均较脓毒症组减轻(P<0.01);预处理组中,静脉给药较灌胃给药的保护效果更好(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脓毒症大鼠回肠黏膜的损伤程度,预先静脉给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第5 d、第10 d的APACHE II评分差异明显;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第5d时两组血清TNF-α、CRP、GOT、CK、CK-MB、LDH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且除LDH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10d时两组仅血清TNF-α及CK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必净能降低病死率,有效地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脓毒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血必净注射液与活化蛋白C(APC)对脂多糖(LPS)刺激大鼠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及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的影响.方法采用黏附法分离正常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LPS+APC组和LPS+血必净组.分别于LPS刺激后12、24、48、72 h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AR-1表达的荧光强度;同时留取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LPS刺激组24 h后各时间点大鼠单核细胞PAR-1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各时间点上清液中TF、IL-6、TNF-α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LPS刺激组比较,LPS+APC组和LPS+血必净组PAR-1、TF、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LPS+血必净组24 h、48 h时PAR-1、TF、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LPS+APC组(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和APC均可显著降低LPS刺激大鼠单核细胞PAR-1表达,减少TF、IL-6、TNF-α分泌,血必净的作用较APC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基因水平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选择140只Wistar大鼠,其中60只随机均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术后48 h和72 h的存活率;另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透射电镜观察术后24 h肝脏病理学改变。采用含有4 096条大鼠基因cDNA克隆的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并分析脓毒症大鼠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24 h肝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以计算机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大鼠48 h和72 h存活率显著升高,且血必净注射液有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P<0.05或P<0.01)。24 h血必净治疗组肝脏病理学损伤改变明显减轻。在4 096条基因中,有差异表达的基因122条,下调基因主要涉及神经细胞与神经传导、细胞信号转导、各种基本生物化学物质代谢酶类基因、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上调基因主要涉及细胞骨架与运动类蛋白、细胞周期调控、各种基本生物化学物质代谢酶类基因以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延长脓毒症大鼠的存活时间,并具有肝脏保护效应,其作用环节可能涉及物质代谢、脂类代谢基因、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早期循环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7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各组按处死时间又分为术后2、4、6、8、12 h 5个亚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即刻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血必净组术后1 h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之后补充生理盐水.每小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取血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含量.结果 假手术组MAP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模型组和血必净组MAP均下降,并逐渐进入休克状态,11 h和12 h MAP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假手术组血浆t-PA含量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浆t-PA含量在术后2 h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之后逐渐下降,至12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血必净组血浆t-PA含量在术后2 h即高于假手术组,之后逐渐升高,且于术后6、8、12 h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假手术组血浆PAI含量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浆PAI含量在术后4 h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之后降至假手术组水平,12 h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血必净组在术后6、8、12 h PA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早期循环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纤溶系统的激活,从而改善脓毒症早期机体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患者葡萄糖有效利用的效能往往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血糖症.van den Berghe等[1]研究认为,在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严格控制血糖在4.4~6.1 mmol/L,可以明显减少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炎症反应是导致脓毒症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2].我们试图利用中药复方针剂血必净注射液抗内毒素和抗炎的双重功效[3],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外周血组织因子微粒表达的影响.方法 10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32只)、脓毒症模型组(32只)、血必净治疗组(32只),后3组分别于术后6、12、24、72 h取2 ml抗凝血制备微粒标本,检测组织因子微粒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CLP后6 h外周血组织因子微粒表达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至72 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假手术组在24 h组织因子微粒表达水平出现一个高峰,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必净注射液干预治疗后,外周血组织因子微粒表达水平术后6 h即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5或P<0.01),72 h微粒表达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正常大鼠外周血内有少量微粒表达;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内组织因子循环微粒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循环微粒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内皮蛋白C受体及其病理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蛋白C受体(EPCR)是新近发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kDa的型跨膜蛋白,与抗凝、炎症等关系密切。它在多种细胞上均有表达,可使蛋白C活化效率提高5~20倍,EPCR介导活化蛋白C发挥多种抗炎效应。深入研究EPCR的表达调控及相互作用的蛋白,对认识抗凝-炎症间内在本质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应用活化C治疗多种疾病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探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凝血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检测脓毒症组、假手术组和药物干预组大鼠外周血凝血检测指标0、12、24、48、72 h的动态变化.结果 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变化明显异常,ATⅢ、PC含量减少,PAI-1活性增高,药物干预组大鼠凝血功能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均优于脓毒症组大鼠.结论 脓毒症早期凝血功能即出现异常改变,血必净注射液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脓毒症患者常伴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予以对症支持及保护各脏器功能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可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长期透析治疗,如果合并感染和脓毒症,则预后通常不佳。我们用中药血必净治疗,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42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7个月,左臀部红肿热痛1个月,畏寒、发热1周入院。患者有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7个月前出现水肿、尿少、贫血,血压180/100 mm Hg(1 mm Hg=0.133kPa),查血肌酐700μm o l/L,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CKD 5期),予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 h),普通肝素抗凝,人胰岛素控制血糖,苯那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20次/m in,呼吸频率30次/m 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的表达,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Wistar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1周后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内皮细胞纯度.按1∶3传代至3~4代时,随机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1 mg/L)、血必净干预组(LPS 1 mg/L,血必净注射液10 g/L),活化蛋白C(APC)干预组(LPS 1 mg/L,APC 0.1 mg/L).分别在12、24、48、72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内皮细胞EPCR和PAR1的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PCR和PAR1的蛋白表达.结果 12 h时各组间EPCR和PAR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PS刺激组EPCR和PAR1 mRNA表达则均降低,APC和血必净干预后两值均升高(P<0.05或P<0.01).24~72 h LPS刺激组EP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EPCR的表达随LPS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少,呈明显的负相关;而血必净干预组EPCR表达明显高于LPS刺激组(P均<0.01).LPS刺激组P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或P<0.01),用血必净干预后,P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增加(P均<0.01).与APC干预组比较,血必净干预组EPCR和PAR1的蛋白表达增加更为明显.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增加由LPS诱导大鼠主动脉EPCR和PAR1的表达作用,可能与其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抑制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组、参附液组,每组10只.用放血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林格液组制模后30 min内输注3倍失血量的林格液;参附液组先输注参附注射液10 ml/kg,再补充林格液至3倍失血量;假休克组仅插管、不放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TM和EPCR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休克组比较,休克组和林格液组TM和EPCR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TM mRNA:1.074±0.051、1.037±0.042比0.627±0.055,EPCR mRNA:1.262±0.069、1.209±0.110比0.869±0.065),TM和EPCR的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与林格液组比较,参附液组TM和EPCR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0.627±0.047、0.886±0.057),TM和EPCR的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基因、蛋白水平影响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组织TM及EPCR的表达,从而阻止失血性休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定血必净是否能够提高脓毒症患者28d生存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万方和重庆维普数据库,检索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并严格按照纳入、剔除标准收集和整理文献,对所得文献中28d生存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8篇有效文献,对28d生存情况进行Meta分析,得100ml/d组RR(相对危险度)=1.20[1.11,1.29],200ml/d亚组RR=1.24[1.00,1.54],两亚组合并RR=1.21[1.12,1.29]。结论:初步论证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提高脓毒症患者28d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谭嘉韬  陈锋  李巍  李伟  李峥  何小龙 《华西医学》2009,(5):1081-1083
目的:探讨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并发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脓毒症感染诊断标准,对44例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并发脓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7日。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T)、心率(H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率、血小板记数(PLT)及病死率。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的HR、WBC、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曹改善(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烧伤后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是防治休克期烧伤脓毒症的重要措施,对烧伤脓毒症起到早期保护组织、防治MODS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