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DC),研究其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人外周血DC,观察其细胞形态并经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分别用OY-TES-1融合蛋白(OY-MBP)、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致敏DC,与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CCK-8法检测不同蛋白致敏DC后T淋巴细胞的增殖,ELISA检测致敏DC与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上清液IFN-γ的含量。结果诱导出高表达HLA-DR、CD86、CD83和CD80并具有典型细胞特征的DC。经不同蛋白致敏的DC均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其中OY-MBP致敏的DC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各组(P<0.05),IFN-γ分泌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DC在体外经OY-TES-1融合蛋白致敏后,可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 ,不仅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诱导能力 ,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这些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专职地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T细胞的克隆清除、诱导和募集调节性T细胞和诱导免疫偏离。DC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深入必将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诱导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这些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专职地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T细胞的克隆清除、诱导和募集调节性T细胞和诱导免疫偏离。DC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深入必将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基因重组人白介素 4 (rhIL 4 ) ,基因重组人粒 /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联合培养体系自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DC ,使其负载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细胞冻融抗原 ,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 (CTL) ,观察负载AML细胞冻融抗原后DC的状态对所激发的T淋巴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及CTL对AML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我们发现负载AML冻融抗原后DC的CD1a、CD83、CD86、CD11C、HLA DR表达率为较培养前明显增高 (P <0 .0 1) ,且负载AML冻融抗原的DC诱导的CTL中CD3 CD8 T细胞比例 ,较诱导前明显增高 (P <0 .0 1) ,而负载AML细胞冻融抗原的DC诱导CTL对AML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明显强于加或不加IL 2培养的T细胞对照组 (P <0 .0 1) ,而对K5 6 2细胞无明显的杀伤活性。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认为经rhGM CSF ,rhIL 4培养产生的DC为CD14CD1a DC ,能诱导CTL对AML细胞产生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另外 ,负载AML细胞冻融抗原DC诱导的CTL中CD3 CD8 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提示CD8 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能否向成熟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Cs)传递逆向信号及其对DCs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纯化第5天不成熟DCs,以ICOSIg或对照IgG加LPS或CpG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分子、吞噬功能及胞内细胞因子改变;以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变化;以[3H]-TdR掺入法探讨DCs抗原递呈功能。结果:与IgG对照组相比,ICOSIg联合LPS或CpG处理组DCs分泌TGF-β1的表达明显升高;ICOSIg作用于成熟过程中DCs,其吞噬功能与对照IgG相比近似或略有增强,但其抗原递呈功能受到部分抑制,可引起T细胞中IL-2、IL-10明显升高。结论:ICOS作用于成熟过程中的DCs后,促进DCs特异性分泌TGF-β1、部分抑制了DCs的抗原递呈功能,其机制可能是诱导了产IL-10 CD4+T细胞的生成;这种反向信号在不同机制诱导DCs成熟的过程中均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用负载EB病毒抗原LMP-2表位肽段的鼻咽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自身CD8^+T细胞,观察其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方法:在体外分离并诱导成熟HLA—A2基因型鼻咽癌患者自身的DC,分别负载EB病毒抗原LMP-2的HIA—A2限制型两个表位肽段CLGGLLTMV(CLG)和LTAGFIFL(LTA)后,诱导自身CD8^+T细胞,培养2周后,运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HLA-肽四聚体法(Tetramer)检测诱导后T细胞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经DC抗原呈递后分泌IFN-γ的CLG和LTA特异性CD8^+T细胞数,分别为(42.67±33.79)个/孔和(25.67±18.25)个/孔,而呈递前分别为(2.67±1.97)个/孔和(5.33±1.86)个/孔。两者IFN-γ^+CD8^+T细胞数均有明显增加(P〈0.05)。CLG和LTA肽段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中位数在呈递前分别为0.135%和1.14%;呈递后则为1.045%和1.945%。两者较呈递前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负载EB病毒抗原LMP-2表位肽段的DC诱导鼻咽癌患者自身CD8^+T细胞,可产生特异性CTL,对鼻咽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DC是一类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诱导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这些机制包括诱导T细胞无能、专职地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T细胞的克隆清除、诱导和募集调节性T细胞和诱导免疫偏离.DC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深入必将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体外经Hepa 1 6肝癌细胞株总RNA转染后 ,对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诱导作用。方法 :自小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 ,经GM CSF IL 4培养、扩增 ;制备Hepa 1 6小鼠肝癌细胞株总RNA ,体外转染DC ,检测DC诱导同基因型小鼠T细胞增殖及其特异性CTL的反应能力。结果 :经Hepa 1 6肝癌细胞总RNA转染的DC ,其组织相容性分子 (MHC I、II)及共刺激分子 (B7 1 、B7 2 )表达明显增高 ,刺激同基因型小鼠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 ,且能诱导Hepa 1 6特异性CTL。结论 :以肝癌总RNA转染DC ,构造肝癌疫苗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马刚  杨庆强  何兴状 《解剖学报》2017,48(4):428-433
目的 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DCs),诱导产生CD8+ 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进行结肠癌免疫治疗的效果。 方法 利用Lgr5蛋白诱导DCs成熟,同时检测DCs表面标记物和白细胞介素(IL)-10与IL-12表达量的变化,随后通过Lgr5-DC诱导Lgr5抗原特异性CD8+ CTL,并检测Lgr5-DC-CD8+ CTL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18Co和结肠癌细胞HT29的作用,同时检测干扰素(IFN)-γ释放量。然后进一步检测Lgr5-DC-CD8+ CTL对BALB/C-nu/nu小鼠结肠癌的抑制情况,并通过组织染色观察治疗后肿瘤组织的变化。 结果 与PBS刺激相比,Lgr5蛋白刺激能够显著上调DCs表面标记物DC80、DC83、DC86和HLA-DR水平,依次达到3.29、3.06、2.90和6.93倍;同时Lgr5蛋白刺激显著促进IL-12的释放和显著减少IL-10的分泌(P<0.05)。Lgr5-DC-CD8+ CTL和DC-CD8+ CTL均导致少量CCD-18Co细胞杀伤(P>0.05), 而Lgr5-DC-CD8+ CTL对HT29细胞的杀伤率是DC-CD8+ CTL的4.40倍(P<0.05)。动物实验表明,BALB/C-nu/nu结肠癌移植鼠经Lgr5-DC-CD8+ CTL治疗后,肿瘤体积比显著低于PBS组和DC-CD8+ CTL组,依次达到0.25和0.24倍(P<0.05)。组织染色显示 Lgr5-DC-CD8+CTL处理导致明显的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BAX表达升高。 结论 Lgr5蛋白促进DCs成熟并诱导产生Lgr5抗原特异性CD8+ CTL,Lgr5-DC-CD8+ CTL能够高效的杀伤肿瘤细胞并延迟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经糖基化修饰的肿瘤相关糖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DC)后,所得DC疫苗对骨髓瘤患者自身T细胞的刺激作用。采用化学方法及细胞生物工程法,使骨髓瘤细胞表达新肿瘤相关抗原N-丙酰多聚唾液酸(NPrPSA);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用GM-CSF/IFN-α及TNF-α诱导培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DC,继用表达新抗原的肿瘤细胞冲击制备DC疫苗,并与MM患者自身T细胞共同温育,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9+、CD8+CD28+及CD69+T细胞。结果显示糖基化修饰的骨髓瘤DC疫苗与正常细胞相比,可明显诱导CD4+及CD8+T细胞的活化。糖基化修饰的DC疫苗可激发骨髓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将为靶向性杀伤骨髓瘤细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60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apoE^-/-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经阿司匹林处理培养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HSP60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分化,检测其百分比和分泌功能;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CD25^+T细胞的特异性抑制效应;过继转移CD4^+CD25^+T细胞后,观察其对小鼠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减少,形态学表现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比成熟树突状细胞能诱导更多的特异性CD4^+CD25^+T细胞,培养体系中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CD4^+CD25^+T细胞体外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以及IFN-γ的分泌。体内,过继转移HSP60特异性CD4^+CD25^+T细胞组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诱导出HSP60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后者在体内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2a细胞诱导自体及异体T细胞受体(TCR)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情况及其细胞毒性。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用M2a细胞体外诱导正常人和M2a患者自体的外周血T细胞,用RT-PCR扩增经MLTC获得的自体和异体T细胞的24个TCRVβ亚家族基因的互补决定区(CDR3),阳性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M2a细胞诱导的T细胞克隆性特点。同时用MTT法对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和MLTC获得的T细胞进行细胞毒性分析。结果:M2a细胞诱导的自体及异体T细胞均出现了4-17个TCRVβ亚家族的优势表达,部分表达的Vβ亚家族T细胞具有克隆性增殖的特点。MLTC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个体来源对TCRVβ亚家族T细胞表达及克隆性增殖有所影响。与LAK细胞相比,MLTC获得的T细胞以CD8+T细胞为主,对M2a细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结论:MLTC获得的TCRVβ亚家族克隆性T细胞是自体和异体T细胞对M2a细胞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M2a细胞诱导后的T细胞对M2a细胞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内皮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采用肿瘤细胞的培养上清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制备肿瘤血管衍生的内皮细胞(TdEC)。用RTPCR检测肿瘤内皮标志物(TEM)的表达。制备TdEC的冻融抗原,负载从外周血中扩增的DC,用MTS比色法检测DC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效应;用LDH法检测DC诱导的CTL的特异性杀伤效应。结果:TdEC可表达TEM1和TEM8。负载TdEC抗原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由其诱导的CTL对TdEC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在效靶比为20∶1和10∶1时,杀伤率分别为33%和27%,高于对照组的14%和10%。结论:TdEC抗原负载的DC,在体外可有效地诱导CTL产生,并特异性地杀伤TdE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实验观察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诱导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凋亡的过程.方法 建立小鼠树突状细胞(DC2.4株)与创伤弧菌(Vv1.1758株)混合培养模型,DAPI荧光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DNA Ladder检测凋亡细胞的DNA片段化水平分析,Annexin V FITC/PI染色分析DC2.4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caspase-8活性,JC-1荧光标记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 Vv1.1758株与DC2.4细胞混合培养4h时DAPI荧光染色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染色质浓缩及边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凋亡条带;2、4、6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8±9.8)%、(54.3±12.7)%和(68.2±14.6)%;1、2、4h线粒体膜电位(△ψm)分别下降了7.1%、16.1%与46.7%;caspase-8活性在1.5h增高,2h达高峰(2.48±0.19) U/μg,而caspase-3活性于3h开始增高,4h达高峰(1.91±0.16) U/μg.结论 创伤弧菌诱导树突状细胞可通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激活caspase-8启动子两条途径,最终活化效应因子caspase-3,促使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细胞膜P-糖蛋白(P-gp,P-glycoprotein)是多药耐药(mdr)基因表达产物,广泛分布在各种排泄器官包括肠道、肝、肾等上皮细胞,脑及胎盘血管内皮细胞、造血干细胞及外周血细胞的细胞膜上。人类mdrl基因,小鼠mdrla基因表达产物与多药耐药有关。目前,有关P-gp的研究多集中在肿瘤化学治疗的药物抵抗方面,对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发病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HCV感染者肝小叶内活化CD8^+T细胞润,识别感染肝细胞表达的抗原 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复合物,杀伤靶细胞,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HCV感染者肝小叶内活化CD8+T细胞浸润,识别感染肝细胞表达的抗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对于人类又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物,杀伤靶细胞,清除病毒。对HCV特异性CTL的研究可能使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HBV S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特异性CTL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腺病毒载体介导HBVS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s)能否诱导抗HBV特异性CTL反应。方法制备携带HBV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分别转染外周血诱导培养的DCs,观察腺病毒转染DCs效率和DCs中HBV抗原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HBV抗原基因修饰DCs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细胞对HepG2 22.1.5靶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腺病毒载体能够高效介导HBVS基因在DCs中表达,且DC细胞形态完整;HBVS基因修饰DCs具有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同时能诱导抗HBV特异性CTL反应。结论HBVS基因修饰DCs疫苗具有增强抗HBV特异性CTL效应的能力,可能发展为一种新型抗病毒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AGE-A1/EGFP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 细胞免疫。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AGE-A1/EGFP,体外电转染该质粒入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胞内染色法LDH法比较转染前后DCs在蛋白表达、细胞成熟度和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能力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pMAGE-A1/EGFP 真核表达质粒,电穿孔法导入DCs后观察到MAGE-A1与EPFG实现等效表达,分别为8.8%±0.9%和8.47%±0.78%。 pMAGE-A1/EGFP转染的DCs表面CD86、CD40L和CD8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DCs的成熟度增加;同时表达的MAGE-A1 蛋白可与小鼠来源抗MAGE-A1的单抗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扩增,当再次接触 MAGE-A1抗原时大量分泌IFN-γ。结论:pMAGE-A1/EGFP转染的DCs不仅能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还可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快速检测,为临床开展MAGE-A1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