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宫颈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对18207例宫颈癌筛查人员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或宫颈DNA倍体分析,并与宫颈活检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TCT报告14378例,DNA倍体分析5932例,两者方法联合应用的有2104例。TCT检查中以ASC-US/AGC为切入点,DNA检查中以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为切入点,两种方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分别为81.6%、85.3%,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为98.1%。结论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于宫颈癌的定期筛查和宫颈癌的早诊早治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在无锡妇幼保健院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及液基薄层制片检查(TCT)的1 179例进行数据分析,其中122例进行病理活检?结果:在TCT为正常?炎性改变?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低度病变(LSIL)?高度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中,对应的DNA倍体阳性率分别为3.7%?25.5%?81.0%?91.3%?100%?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DNA倍体分析ROC曲线下面积(0.879)大于TCT ROC曲线下面积(0.799),DNA倍体分析及TCT的敏感性分别为89.4%和68.4%,特异性分别为76.2%和85.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3.0%和68.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和85.7%,其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联合TCT结果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DNA倍体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检查联合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在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对1200例妇女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BS检查联合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结果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及其以上病变,或细胞DNA分析有≥3个异常细胞或者细胞增殖比例大于细胞总数10%时,在阴道镜下行多点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宫颈液基细胞学TBS检查与液基细胞学TBS检查联合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阳性符合率。结果宫颈液基细胞学TBS检查与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为35.29%(24/68);宫颈液基细胞学TBS检查联合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与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为54.71%(58/106),两组病理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TBS检查联合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癌筛查阳性检出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的发生经历了从前驱病变到癌变的漫长历程,故通过对宫颈癌前期病变的筛查成为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1].本文通过对我院妇科门诊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3 220例患者,同时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与TCT检测,并对阳性病例进行阴道镜下病理学活检,对比两种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A倍体技术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38例待筛查者,先进行DNA倍体分析之后进行病理活检检查,比较DNA倍体分析结果与病理活检检查的差异。结果:本组共取材1538例样本,DNA倍体分析阴性者1425例,阴性率92.7%,51岁及以上阳性率最高,其次为31~40岁者,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者55例,DNA倍体分析存在2例漏诊,其诊断率达到96.4%。结论:DNA倍体分析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及筛查,诊断符合率高,取材方便,检查简单无创,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30-132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医院就诊患者1 000例,均进行TCT和DNA倍体分析,对TCT结果阳性或DNA倍体分析阳性的患者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结果,比较2种方法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 000例受试者通过TCT和DNA倍体分析,共发现阳性患者210例。TCT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69.9%(93/133),特异度为39.0%(30/77),阳性预测值为66.4%(93/140),阴性预测值为42.9%(30/70)。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68.4%(91/133),特异度为29.9%(23/77),阳性预测值为62.8%(91/145),阴性预测值为35.4%(23/65)。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85.7%(114/133),特异度为74.0%(57/77),阳性预测值为85.1%(114/134),阴性预测值为74.0%(57/77)。TCT与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TCT和单独DNA倍体分析(P<0.01)。结论 TCT联合DNA倍体分析能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永红;毕晓芳;李晶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7):821-823
目的通过常规液基细胞学检查与细胞DNA倍体分析法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比较,探讨DNA倍体分析法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0例行妇科常规液基检查,1000例行妇科DNA检查,阳性者经阴道镜下活检,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NA检查阳性率4.3%,阴道镜活检检查阳性率86%分别高于常规液基检查阳性率1.5%,阴道镜检查阳性率60%,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NA倍体分析法检查的阳性率更高于常规液基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以明显提高阳性率,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CT技术、病理活检和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就诊病人行TCT检查和DNA倍体分析.诊断阳性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行LEEP术后标本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除12例不满意标本外,TCT异常者检出率为8.43%;其中ASCUS占5.03%,LSIL占1.72%,HSIL占1.59%,SCC占0.09%.LEEP术前与术后诊断结果比较,差别有显著性.DNA倍体分析异常者4.46%.结论 细胞学筛查与病理活检及DNA倍体分析联合应用,在保证筛查的敏感性的同时能明显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特异性,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在筛查超早期宫颈癌中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宫颈癌普查的673例女性采用宫颈刷取材,均进行液基处理后将标本制成2张,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nlgen-Thionin染色,前者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后者采用DNA倍体定量分析系统进行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在常规的细胞学检查中LSIL以上3.9%,而采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3个细胞的DI为5.5%;另外常规细胞组的漏诊率为29.4%(5/17),而DNA倍体定量分析漏诊率为5.9%(1/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倍体定量分析较常规的细胞学能超早期发现宫颈癌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病例885例,同时行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及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两种方法筛查宫颈病变,将其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85例病例中DNA定量分析方法筛查的阳性病例77例,其阳性检出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0%、74.03%、96.61%,74.03%和75%;TCT法筛查的阳性病例34例,其阳性检出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3.84%、70.59%,43.64%、70.59%、39.22%。结论 DNA定量分方法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DNA倍体分析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对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先进行DNA倍体分析;发现异常后再进行TCT、HPV联合检测,并分别与宫颈病变的活检病理符合率相比较。结果 共完成9850例宫颈标本的DNA倍体检查,检查异常者有1306例,经TCT检测及HPV联合检测后临床共完成阴道镜检查并活检送病理者968例。DNA倍体分析异常并行活检的正常宫颈组织、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比例分别为35.5%(344/968)、44.7%(433/968)、18.2%(176/968)、1.5%(15/968)。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组的LSIL及以上的检出率为81.8%(432/528),与TCT对LSIL及以上的检出率(83.5%,685/7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组的灵敏度为69.2%(432/624),联合HPV DNA检查后对LSIL及以上的检出率提高到95.8%(183/1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特异度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DNA倍体联合HPV检测,在特异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不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类型对宫颈上皮细胞 DNA 倍体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妇科门诊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初次就诊的妇女348例,其中维吾尔族181例,汉族167例。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标本进行 HPV 分型,以及流式细胞术 DNA 倍体分析[以 DNA 指数(DI)和 S 期细胞峰百分比(SPF)表示]。按 HPV 分型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非高危型感染组、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混合高危型感染组。结果汉族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维吾尔族单一高危型感染组之间的 DNA 倍体分析比较,DI 值和 SPF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和 P<0.01)。汉族混合高危型感染组与维吾尔族混合高危型感染组之间的 DNA 倍体分析比较,DI 值和 SPF 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和 P<0.01)。在维吾尔族妇女人群中,单一高危型感染和混合高危型感染出现 DNA 异倍体的可能分别是 HPV 感染阴性者的19.783倍和59.231倍。在汉族妇女人群中,单一高危型感染和混合高危型感染出现 DNA 异倍体的可能分别是 HPV 感染阴性者的11.190和22.125倍。结论单一高危型感染和混合高危型感染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有必要对不同民族间的高危型HPV 感染情况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宫颈细胞DNA与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宫颈癌早期筛查患者12630例,入院后患者均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检测和液基细胞学联合测定完成早期筛查.对1146例宫颈癌细胞DNA倍体定量测定或液基细胞学筛查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1728例DNA定量分析阳性,占13.68%;1133例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占8.97%.DNA定量分析中10902例未见,1063例DNA细胞少量异常;液基细胞学检查中11497例正常或炎症;575例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36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146例液基细胞学检查DNA定量分析异常行阴道镜检查活检,5阳性率为50.61%,诊断敏感性为89.14%(517/580),特异性为75.80%(429/566);107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以宫颈活检为标准,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73.28%(425/780),特异性为76.50%(433/566).结论 :液基细胞检查与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均为早期宫颈癌常用的筛查方法,且两者联合筛查能提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结合液基细胞学诊断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4月参加我院宫颈癌筛查的5 886例妇女,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细胞DNA定量分析诊断,在细胞学诊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或细胞DNA分析有≥3个异倍体细胞,建议做宫颈病理组织学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结果:液基细胞学诊断阳性285例,阳性率为4.84%(285/5 886);细胞DNA异倍体检出阳性486例,检出率为8.25%(486/5 886);细胞DNA定量分析结合液基细胞学诊断检出阳性525例,总阳性率为8.92%(525/5 886)。525例患者需做宫颈组织活检,活检结果:阳性375例,阳性率为71.4%(375/525)。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结合液基细胞学诊断方法,能明显提高宫颈癌筛查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新柏氏液基细胞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6月在本院接受宫颈TCT检查的患者3 859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 (the bethesda system)标准,细胞学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cannot exclude HSIL,ASC-H)者、所有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其以上鳞状上皮病变者均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活检,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将TCT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 3 859例TCT检查者中,ASC-H40例(1.04%), LSIL48例(1.2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31例(CINⅡ25例,CINⅢ6例,分别占0.65%和0.16%),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2例(0.05%),与病理活检符合率分别为82.5%、70.8%、90.3%和100%.经统计学处理,TCT对H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符合率显著高于对LSIL的诊断符合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阳性患者年龄分布以31~40岁组为主,占43.2%.结论 TCT技术结合TBS分级标准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可靠,特别对HSIL以上病变准确性高.对生育年龄妇女,特别是31~40岁组妇女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现状 总被引:108,自引:0,他引:108
本文评价了目前新发展和常用的几种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方法。按照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人群风险度不同,肉眼观察,阴道镜检,HPVDNA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和自动阅片系统单独或联合使用。均是很有价值的筛查手段。新发展的技术有利于在资源较差的贫困地区扩大宫颈癌普查的范围,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的重点防治,可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预防及彻底治疗宫颈癌。方法收集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内江市中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823例患者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19岁)、B组(20~29岁)、C组(30—39岁)、D组(40—49岁)、E组(50—59岁)、F组(≥60岁)进行筛查,筛查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结合The Bethesda System(TBS)报告系统,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结果823例中宫颈癌前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CINⅡ、CINⅢ或原位癌]39例,占4.74%,早期浸润癌4例,占0.49%。其中C组癌前病变16例,早期浸润癌3例,D组癌前病变13例,早期浸润癌1例。6组不同年龄组间宫颈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高发年龄在30—49岁,并趋向于30—39岁间,应高度重视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癌前病变,有效阻止宫颈癌的发生,提高广大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