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0.25组、R0.33组和C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R0.25组与R0.33组行超声引导两点法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R0.25组每点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两点共40 ml;R0.33组每点注射0.33%盐酸罗哌卡因15 ml,两点共30 ml;C组采用2μg/kg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疼痛强度,VAS>3分,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补救;出现中度及以上程度恶心呕吐,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 mg。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药物用量;于出恢复室时(T1)、术后6h(T2)、24 h(T3)、48 h(T4)时记录疼痛评分;比较三组患者镇痛补救例数;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间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用药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4时三组疼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时R0.33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和R0.25组;需要镇痛补救例数较多(P<0.05),C组和R0.2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0.25组和R0.3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三组术后均未见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好术后镇痛效应,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神经阻滞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62例,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均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共注射05%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共注射生理盐水30 ml。观察患者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较好,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促进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术后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86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超声引导下TAPB,注入20 ml 0.25%罗哌卡因;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ESPB,注入30 ml 0.25%罗哌卡因+5 mg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评分,统计并观察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追加曲马多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组间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和时点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术后6 h的咳嗽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丙泊酚1.5~2 mg/kg、舒芬太尼0.1~0.2μg/kg、咪达唑仑0.02 mg/kg、阿曲库铵0.2 mg/kg麻醉诱导,试验组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射0.25%罗哌卡因10 mL,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5 min(T2)、切皮后30 min(T3)、术后即刻(T4)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总量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在苏醒后0.5、1、2、6、12、24 h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间点,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下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完全腹膜外法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TEP手术患者75例,电脑随机数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空白对照组接受普通麻醉,对照组接受超声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研究组接受超声下腹直肌鞘阻滞,比较3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TAP组(T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术前所有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L2~3间隙蛛网膜下腔,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7.5 mg);术毕两组产妇均连接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泵配置相同;术毕T组产妇行双侧TAP阻滞(0.4%罗哌卡因).于术后4、6、8、24、28及48 h采用VAS评分法进行镇痛评分,观察恶心呕吐、瘙痒及呼吸抑制的情况,记录各时点产妇按压镇痛泵的累计有效次数、累计总次数、术后48 h内按压总次数与按压有效次数;术后镇痛用药量和满意度评分.记录TAP操作相关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形成、神经损伤、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穿入腹腔、穿伤肠管、穿伤肝脏等.结果 T组术后4、6h静息状态VAS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8、24、28、48 h静息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4h活动状态VAS评分低于C组(P<0.05),其他各时点两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6h的硬膜外镇痛用药量低于C组(P<0.05),其他各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组各时点用药量均少于C组.两组在各时点按压镇痛泵的累计有效次数、累计总次数及术后48 h内按压总次数与按压有效次数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发生.T组无TAP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具有明显的辅助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27-13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予干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SpO2、疼痛评分、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术后24 h QoR-4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 h、8 h的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 min、术后2 h、4 h及术后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oR-40总分较高,主要体现在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和疼痛等主观感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术后镇痛,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有效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18-12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 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路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对照组(C 组),每组35 例。Q 组患者术前行双侧前路腰方肌阻滞,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术中行全身麻醉;C 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术后均连接吗啡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患者术后1 h、2 h、6 h、12 h 和24 h静息痛和运动痛的VAS 评分,评估患者的镇静状态,记录术后吗啡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 组相比,Q 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 的静息痛VAS 评分和各个随访时间点的运动痛VAS 评分显著下降(P<0.05)。Q 组患者术后24 h 内吗啡用量显著少于C 组(P<0.05),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C 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超声引导前路腰方肌阻滞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将拟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和假阻滞组(对照组).TAP组患者在术前接受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注射0.75%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 ml.所有患者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手术,术毕启动静脉吗啡患者自控(PCA)泵.记录术后12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芬太尼、术后吗啡累计用量以及术后PONV发生率.结果 4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组20例.TAP组在术后2、4、6、1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首次使用吗啡补救镇痛的时间晚于对照组[(145±36)min vs.(64±35)min,P<0.05],TAP组术后48 h吗啡累计用量低于对照组[(22.0±10.5)mg vs.(60.0±19.3)mg,P<0.05],且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 vs.55.0%,P<0.05).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阿片类用量和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外科行腹腔镜下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婴幼儿(1个月至3岁)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30例,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B组)30例。记录入室(T0)、切皮(T1)、手术结束(T2)、清醒(T3)各时间点患儿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化;记录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中、术后不良事件。于患儿清醒(T3)、术后2 h(T4)、4 h(T5)行FLACC疼痛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儿SpO2在T3时点较高,拔管时间较早,离院时间较早,术后各时间点FLACC疼痛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需追加芬太尼镇痛2例,且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两组患儿HR、SBP、DBP在各时间点对比、麻醉持续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安全性高,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且术后苏醒拔管快,缩短治疗周期,是婴幼儿腹股沟区日间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7~11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为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组,B组为罗哌卡因分层局麻加腹腔内表面麻醉镇痛组,C组为静脉镇痛泵(PCIA)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和C组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在术后4 h、8 h、12 h、24 h时切口痛和非切口痛的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手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低血压等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A组与B组、C组患者比较,血压变化、手术切口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间点非切口痛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1)。24 h内头晕、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A组低于C组(P0.01)。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A组短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对于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内脏痛、肩背部和肋间牵涉痛具有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连续隐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全麻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48h的舒芬太尼静脉注射(I组)、连续股神经阻滞(F组)和连续隐神经阻滞(S组)自控镇痛治疗,每组30例。记录术后2h(T1)、6h(T2)、12h(T3)、24h(T4)、48h(T5)患者下肢静止情况下VAS(RVAS)评分、被动屈膝VAS(M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舒适度评分、镇痛药追加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T1~T3RVAS评分F组和S组低于I组(均P<0.05),其他时点R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5时点F组和S组MVAS评分均明显低于I组(均P<0.05);T1~T5时点I组和S组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F组(P<0.05)。T1~T5时点舒适度评分S组和F组高于I组(P<0.05)。I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者比例明显高于F组和S组(P<0.05),I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高于F组和S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隐神经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相当,且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更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24-127+封三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面阻滞(Shallow serratus plane block,SSPB)和前锯肌深面阻滞(Deep serratus plane block,DSPB)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6月20日于余姚市人民医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为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按照随机法平均分为超声引导下SSPB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组(P组)和超声引导下DSPB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组(C组)。P组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引导下SSPB阻滞,C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DSPB阻滞,15 min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范围,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镇痛。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18 h和24 h的伤口疼痛情况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镇痛泵输注总量、患者自控追加按压次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5 min后DSPB组阻滞平面可达T3~T8脊神经支配节段,SSPB组阻滞平面可达T2~T9脊神经支配节段;两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在术后1 h、6 h、12 h及18 h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24 h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镇痛泵输注镇痛药物总量、追加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PB联合PCIA泵在胸腔镜术后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 block)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超声引导下以0.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机阻滞,每侧20ml;B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 相同,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喉罩气道管理,术后持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2、4、8、12、24h 的VAS 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4、8、12h 镇痛效果优于B组( P<0.05) ;A组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B 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40-142
目的分析术前双侧腹横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腹部腔镜手术术后引起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自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腹部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双侧腹横肌阻滞及不同的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作为分组依据,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低浓度组。对照组30例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控制在4 ng/mL,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双侧腹横肌阻滞,低浓度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则采用2 ng/mL。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肩部疼痛评分、手术切口周围痛域、前臂腹侧皮肤局部热刺激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区域及术后静注曲马多的剂量。结果术后第1天观察组患者切口周围痛域明显低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低浓度组前臂腹侧皮肤局部热刺激,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区域则明显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 h静注曲马多的平均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P0.05);三组患者肩部疼痛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双侧腹横肌阻滞(TAPB)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减少镇痛药的需求,但对术后痛觉过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129-133
目的 探讨后路腰方肌(QL2)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小儿下腹部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择期全麻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儿56例,年龄1~7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QL2组和TAP组,每组各28例。两组神经阻滞均于全身麻醉后、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术后24 h内密切随访。FLACC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记录术后24 h内予补救性镇痛患儿累积数量、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评估并记录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QL2组患儿手术后1 h、2 h、4 h、6 h、12 h FLACC评分均低于TAP组(均P<0.05);QL2组手术后24 h内需要补救性镇痛患儿累积数量低于TAP组(P=0.014);QL2组患儿手术后1 h、2 h、4 h、6 h、12 h、24 h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TAP组(均P<0.05)。QL2组术后有4例(14.3%)出现暂时性股四头肌无力,TAP组患儿未发现股四头肌无力;QL2组2例、TAP组1例出现单侧穿刺部位血肿。结论 超声引导下QL2阻滞应用于小儿下腹部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TAP阻滞,但存在发生暂时性股四头肌无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51-15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进行腹横筋膜阻滞(transverse abdominal fascia block,TAP)阻滞时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镇痛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6月12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术毕进行TAP阻滞,A、B、C三组分别予0.4%、0.5%、0.6%浓度罗哌卡因40 mL。术后患者均口服双氯酸芬钾50 mg/6 h。如服药期间不能维持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ber rating scale,NRS)评分≤4分,静脉注射曲马多。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的静息、运动状态NRS评分及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及首次下地、首次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镇静程度(Ramsay评分法)及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术后24 h,A组静息状态NRS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术后36 h,A组静息和运动状态NRS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36 h,A组曲马多使用量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恶心、呕吐,镇静程度及术后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使用0.5%罗哌卡因40 mL与使用0.4%浓度比较,能够提供长时效的镇痛,与0.6%浓度比较基本相当,因此更适合剖宫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