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angiography,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自2011年10月~2015年5月共收治11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其中73例行ERCP/EST+LC(观察组),39例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成功率、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5% vs 97.4%,P >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禁食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32±1.04天vs 3.25±1.21天,11.05±3.10天vs 18.15±6.84天,2.17±0.52天vs 3.56±0.5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0% vs 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7% vs 5.13%,9.59% vs 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具有良好的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100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52)和B组(n=48)。A组患者接受LC+LCBDE治疗;B组患者接受ERCP+LC治疗,术后均观察1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免疫功能、疼痛应激及炎性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均低于B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全血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A组低于B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并...  相似文献   

3.
王奕 《浙江医学》2003,25(1):36-37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和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熟 ,两者联合使用已能使多数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免行开腹手术。近年来 ,我们对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了LC和ERCP联合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 ,其中女性14例 ,男性10例 ;年龄25~70岁 ,平均52岁。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史 ,部分病例有黄疸史。B超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提示胆总管内有直径0.6~1.2cm的结石 ,胆总管直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41),治疗组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LC、胆总管探查取石联合T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和最大结石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至术后7 d两组血清E、COR和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7 d血清E、COR和CRP水平均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1 d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系统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有胆总管结石残留可能,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两种微创治疗方案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LC+LCBDE与EST+LC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疗效的RCT,检索时限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例研究,共17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C+LCBDE与EST+LC在手术成功率方面与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ST+LC相比,LC+LCBDE手术总时间较短、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住院费用较低。结论:在患者自身和医疗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LC+LCBDE比EST+LC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置入术;对照组予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近期、远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术后禁食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短或者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00例,根据对患者采取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每组15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肝功能等相关指标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C+LCBDE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等方面明显低于ERCP/EST+LC组(均P<0.05)。2组患者术后1 d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术后3 d各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C+LCBDE组6.67%,ERCP/EST+LC组为8.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后短期随访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C+LCBDE与ERCP/EST+LC均为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其中LC+LCBDE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但临床工作中仍需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与医院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一步法腹腔镜手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4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分步法手术,观察组接受一步法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置管情况、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置管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日、术后1 d,两组NEUT、CRP水平高于入院时,以术后1 d最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9.
杨柳  张金坤 《当代医学》2021,27(21):1-4
目的 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保肝、补液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72 h内行ERCP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观察ERCP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两组TBil、DBil、AKP、γ-GT水平均异常,但两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急性胆管炎3例,后改行急诊ERCP术.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Bil、DBil、AKP、γ-GT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术后胰腺炎1例,出现无痛性血淀粉酶升高2例,内科治疗后均好转,无后腹膜穿孔、死亡病例.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胆管梗阻、胆管炎,ERCP能迅速降低胆管压力、缓解疼痛,有利于胰腺炎恢复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7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Oddis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其中63例患者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无严重并发症。7例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结石治疗失败,转开腹手术。5例LC失败,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结论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林蕤  顾卫  黄慧 《海南医学》2016,(12):1960-1962
目的:研究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前,应用间苯三酚对预防术后胰腺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8例,以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方案,术前应用地西泮、哌替啶、山莨菪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应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胃蠕动次数、手术时间,术前、术后6h、术后24 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恶心呕吐1例、高血压2例,术中胃蠕动次数(1.6±0.5)次,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例、9例及(4.2±0.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4.7±6.7)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2±1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的血清淀粉酶分别为(55.8±12.5) c·μ-1·L-1、(82.5±24.7) c·μ-1·L-1、(72.1±29.5) c·μ-1·L-1,对照组分别为(56.3±13.7) c·μ-1·L-1、(122.4±44.6) c·μ-1·L-1、(114.3±58.4) c·μ-1·L-1,两组患者术前接近,术后6 h、术后24 h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时点观察组血清淀粉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总发生率为10.5%(2/19),低于对照组的42.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ERCP方案的基础上,术前应用间苯三酚有助于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LCBDE LC与ERCP LC两种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胆总管结石病人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即LCBDE LC和ERCP LC,观察其手术疗效、时间、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共收治了93例胆总管结石病人,有52例行LCBDE LC,41例行ERCP LC。LCBDE LC与ERCP LC相比,手术时间稍长,但住院时间无差异,住院费用低,并发症少而轻。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行LCBDE LC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和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CP治疗青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5例青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加强护理,做好术后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2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25例,成功率100%,并发症13例,胰腺炎4例,高淀粉酶血症8例,急性胆管炎1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8 d。结论青年胆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比例较大,术前及时心理干预,精心细致的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并发症,及时处理,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晓烽  周建波 《河北医学》2000,6(8):677-679
目的县市级医院推广应用内镜下乳头肌切开(EST)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方法:用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胆总管结石,继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及胆总管取石。结果:行EST取石24例,成功23例,成功率95.8%,转外科手术1例,占4.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成功率低、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在具备条件的  相似文献   

15.
王峰  孟庆斌  王顺利  刁守志 《吉林医学》2013,(20):3976-3978
目的: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在三镜联合模式(EST加LC/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将9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常规留置ENBD的EST加LC/LCBDE模式治疗,对照组接受不留置ENBD的EST加LC模式治疗。结果: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 h、12 h、24 h和48 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结石及时发现率高于对照组(5.88%vs 0%,P<0.05)。试验组治疗后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0%vs 9.52%,P<0.05),两组均无胆漏发生。结论:常规留置ENBD提高了EST加LC/LCBDE模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岳光平 《吉林医学》2011,(9):1673-1674
目的:评价ERCP在治疗与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上腹疼痛或腹胀的病例84例,术前对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均行MRCP和ERCP检查,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84例患者中,其中非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44例,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40例,MRCP共检查出结石25例,ERCP检查出结石23例,同时行术治疗证实这23例存在胆总管结石;两种方法检查特异性与敏感性都比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首先行MRCP筛选,阳性者进一步ERCP检查,能确保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0.8~1.2cm)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58例,采用LC—CBDE术、EST联合LG术对5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总时间,手术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结石残留卓,胆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出血、胰腺炎、肠穿孔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优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度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O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7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LC组(n=35)和OC组(n=40)。LC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OC组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肝功能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并发症及结石残余情况。结果: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手术失血量、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O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手术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显著降低;两组术后TBIL、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并发症发生率(8.57%)显著低于OC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6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EST+LC治疗,对照组采用O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ST联合LC方式治疗优点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降低了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轻,并能在短期内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47-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GCBDS)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4 月~2019 年4 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 例GCBDS 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 组与B 组,每组各40 例,两组均接受LCBDE 治疗,A 组术中采用一期缝合,B 组术中使用T 管引流。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结石清除率、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 组,住院费用明显比B 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 个月、6 个月时GIQL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1 个月时GIQLI 评分明显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 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手术治疗GCBDS 的疗效相似,均可有效清除结石,但一期缝合操作更简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