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致病基因VAPB P56S突变对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的细胞活性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非转基因(nTg)和VAPB P56S转基因(P56S Tg)新生小鼠为细胞来源,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10d和20d后,分别利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存活率以及突触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Tg小鼠的皮质神经元比较,VAPB P56S转基因小鼠的皮质神经元在体外培养20d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001),而在体外培养10d时无明显差异(P=0.5140),但突触囊泡膜蛋白SV2C(P0.0001)、突触囊泡结合蛋白VAMP2(P=0.0047)、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NAP25(P0.0001)和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P0.000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VAPB P56S降低原代皮质神经元活性,并在神经元变性死亡前即损害突触结构和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RL3激动剂poly(I:C)-LMW预处理对原代皮质神经元Toll样受体3(TLR3)表达的影响,探讨TLR3在缺糖缺氧诱导的原代皮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7d的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对细胞分别予以正常条件下培养(空白对照组);缺糖缺氧2h,复糖复氧24h(OGD组);TRL3激动剂预处理12h(激动剂组);TRL3激动剂预处理12h后缺糖缺氧2h,复糖复氧24h(激动剂+OGD组)。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态,分别以Western blot法、RT-PCR法测定TLR3蛋白及TLR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激动剂及缺氧复氧处理方法均诱导原代皮质神经元TLR3、TLR3mRNA表达增强(P〈0.05);激动剂预处理后,与OGD组相比,激动剂+OGD组神经元细胞状态较好,数目较多(P〈0.05)。结论 TLR3参与缺糖缺氧诱导的原代皮质神经元的损伤过程,激动剂可减轻神经元缺糖缺氧后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hEPO对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rhEPO的作用剂量及作用时间。方法新生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7 d~11 d,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损伤组和rhEPO处理组。(1)建立皮质神经元的OGD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rhEPO(0.1、1、10、100 U/ml);(2)在不同时间(OGD损伤后0 h、24 h、48 h)给予10 U/ml rhEPO。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与OGD损伤组比较,rh EPO(0.1、1、10 U/ml)处理可增加OGD损伤的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且浓度为10 U/ml时rhEPO保护作用最强(P0.05)。皮质神经元OGD损伤后立即加入rhEPO(10 U/ml)保护作用最强(P0.05),损伤后24 h及48 h给药没有增加皮质神经元存活率。结论 rhEPO对体外缺氧缺糖损伤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rhEPO有效浓度为0.1~10 U/ml,且其浓度为10 U/ml时保护作用最强;rhEPO在神经元损伤后立即给药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星形胶质细胞内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缺失对缺血时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使用小干扰RNA(si RNA)沉默PINK1表达,氧糖剥夺(OGD)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分为4组:PINK1沉默组(si RNA+转染剂)、空质粒组(空质粒+转染剂)、转染剂组(只加转染剂)和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各组均与神经元共培养;另设立神经元单独培养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定量PCR及ELISA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内缺血诱导因子(HIF)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OGD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率较高,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INK1基因沉默后共培养神经元凋亡增加,星形胶质细胞EPO及VEGF分泌量减少、胞内EPO及VEGF转录水平降低(P0.05);HIF-1、HIF-2与NF-κB通路活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对OGD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作用通过EPO及VEGF实现;PINK1基因沉默后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神经元保护作用减弱,可能与NF-κB通路活化水平降低、HIF激活受损进而下调EPO和VEGF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irCDC14A沉默通过调节miR-153-3p/JAK1轴保护星形胶质细胞免受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损伤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采用CCK-8法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5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CirCDC14A与miR-153-3p、miR-153-3p与JAK1的关系。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呈上升趋势;pcDNA3.0 CirCDC14A+si JAK1组48 h及72 h细胞活力低于si-NC组、OGD/R组、OGD/R+Si+Con mimcs组(P<0.05);与si-NC组相比,OGD/R组、OGD/R+Si+Con mimcs组、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细胞凋亡高于GD/R+Si+Con mimc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PA_2在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致细胞凋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测最适缺氧时间:将PC12细胞分为6组,分别在三气培养箱中糖氧剥夺0、3、6、9、12、15 h。换高糖培养基普通培养箱中复氧24 h,MTT测细胞存活率;将PC12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OGD组)、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OGD+DMSO组)、缺血再灌注+LPA_2激动剂(Dodecylphosphate)组(OGD+激动剂组)、缺血再灌注+LPA_2抑制剂(H2L5186303)组(OGD+抑制剂组),缺氧最适时间后再复氧24 h,MTT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LPA_2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氧处理12 h是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适时间;缺血再灌注组与正常组比较LPA_2表达水平降低;激动剂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LPA2表达水平增高,p-akt表达水平增高。结论升高LPA_2表达水平可提高细胞的存活率,LPA_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时长氧糖剥夺(OGD)后小鼠皮层神经元中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TEN诱导的假定激酶1(PINK1)表达的时空动态改变。方法 C57BL/6J小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7 d,以OGD不同时长(0 h、2 h、4 h、6 h、8 h)作为观察时间点。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观察LC3-Ⅱ、PINK1和Parkin表达的时间变化;免疫荧光观察PINK1OGD后表达的空间改变。结果 OGD严重损伤神经元活性,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活性呈进展性下降趋势;OGD后自噬标志性分子LC3-Ⅱ和PINK1开始升高(4 h达到峰值)(P0.05),后进行性下降,而Parkin表达逐渐下降(P0.05);PINK1在胞浆可见均匀表达,在OGD后荧光强度短暂增高,并随OGD时间逐渐减弱。结论不同时长OGD可造成不同程度神经元损伤,并激活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PINK1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在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氧剥夺(OGD)诱导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细胞内磷酸化Rb蛋白(p-Rb)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OGD1 h后恢复糖氧供给(OGD/R)6 h、12 h和24 h组。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p-Rb表达特点及其与TUNEL染色的关系。结果 p-Rb在OGD/R各组神经元的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主要在神经元细胞浆内强表达,OGD/R6h组p-Rb与TUNEL染色共定位细胞比例开始增高,12 h达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OGD/R24 h组很少观察到两者共定位染色。结论 Rb磷酸化介导的神经元细胞周期紊乱可能是缺血缺氧诱导的神经元早期凋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_2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建立OGD/R损伤模型。将培养的神经元细胞进行分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神经元内LC3-1、LC3-Ⅱ、Bcl-2、Beclin1、AMPK、m TOR及p70S6K等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测定细胞毒性。结果 OGD/R损伤6 h、12 h及24 h后神经元LC3-Ⅱ、Beclin 1表达明显增高,而p62表达持续下降,神经元的生存率明显下降,LDH漏出率增加。15d-PGJ_2可显著降低LC3-Ⅱ和Beclin 1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元的生存率及降低LDH的漏出率。OGD/R后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而Beclin 1表达则显着增加。15d-PGJ_2预处理显著增加OGD/R 24 h的Bcl-2表达量。利用Bcl-2 siRNA或scRNA转染神经元细胞发现,Bcl-2 siRNA可消除15d-PGJ_2对OGD/R后各时间点的抑制效应。结论 15d-PGJ_2能够有效地对神经元OGD/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进而抑制自噬的发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状RNA HECTD1(circ-HECTD1)是否通过调控miR-98-5p/酪氨酸蛋白激酶A4(EPHA4)的表达参与氧糖剥夺(OGD)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 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检测神经元中circ-HECTD1、miR-98-5p和EPHA4之间的靶向关系, 并将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条件下培养24 h)与OGD 6 h、12 h、24 h组(予OGD处理6 h、12 h、24 h)以及OGD+Vector组与OGD+circ-HECTD1组、OGD+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si-NC)组与OGD+siRNA circ-HECTD1(si-circ-HECTD1)组、OGD+微小RNA(miRNA)模拟物阴性对照(miR-NC)组与OGD+miR-98-5p模拟物(miR-98-5p mimic)组、OGD+miRNA抑制物阴性对照(anti-miR-NC)组与OGD+miR-98-5p抑制物(anti-miR-98-5p)组、OGD+miR-98-5p mimic+pcDNA组与OGD...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氧化苦参碱组。正常对照组海马神经元予以常规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海马神经元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培养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苦参碱组海马神经元在氧葡萄糖剥夺后再恢复前,予以200μg/m L氧化苦参碱。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Cav1. 2蛋白表达水平;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L型钙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LTCC)功能。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组海马神经元的游离钙离子浓度、Cav1. 2蛋白表达量及LTCC功能均明显降低(均P 0. 05);但仍未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均P 0. 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减少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Cav1. 2表达和LTCC功能,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处理对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在原代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上建立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模型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损伤,根据再灌注时间长短检测自噬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选取自噬发生最明显的时间点。然后分别采用自噬抑制剂-3-MA、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mycin)、Mdivi-1以及联合rapamycin和Mdivi-1进行干预,分别从mRNA以及蛋白水平检测自噬相关分子的改变,并同时检测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 OGD/R处理后,神经元自噬随再灌注时间增长而上调,在OGD 2 h/R 24 h时,Beclin 1以及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 II/I(LC3 II/I)比值均达峰值(P0.001,P0.01)。细胞活力结果显示,rapamycin可减轻OGD/R损伤(P0.01),Mdivi-1则会加重OGD/R损伤(P0.05),但rapamycin可通过增加自噬来减轻Mdivi-1造成的损伤(P0.05)。蛋白检测结果显示,OGD/R处理后,Mdivi-1可明显降低神经元细胞内Beclin 1和LC3 II的表达(P0.05)。结论 Mdivi-1可能通过抑制自噬的发生,从而加重神经元OGD/R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后处理(EPC)对氧糖剥夺损伤SK-N-SH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对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OGD组)、依达拉奉后处理组(EPC组)。正常对照组DMEM高糖培养液中正常培养;OGD组的SK-N-SH细胞换用无糖DMEM培养液并置入自制缺氧罐处理4 h,再换成DMEM高糖培养液继续培养20 h;EPC组的SK-N-SH细胞先氧糖剥夺4 h,然后用含终浓度1μmol/L依达拉奉的DMEM高糖培养液作为后处理4 h后,再换成DMEM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16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OGD组存活率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EPC组细胞存活率比OGD组显著增加(P<0.05);OGD组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而EP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OGD组(P<0.05);与OGD组比较,EPC组Bcl-2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后处理对氧糖剥夺SK-N-SH细胞有抗凋亡作用,可能与其使Bcl-2过表达和抑制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后SH-SY5Y细胞凋亡情况及NF-κB信号通路NF-κBp65、COX-2蛋白的表达。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4 h/再灌注24 h组(OGD/R)组。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p65和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p65和COX-2的蛋白表达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氧糖剥夺4 h/再灌注24 h能够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p65对COX-2调控的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T22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及Grasp65过表达干预后高尔基体的形态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为研究对象,HT22细胞经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及Grasp65过表达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评估细胞凋亡;并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高尔基体的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M130和GAAP蛋白的表达。结果氧糖剥夺再灌注可导致HT22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并可导致高尔基体形态的异常,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高尔基体逐渐发生碎裂,尤其以再灌注12 h和24 h最为明显;GM130、GAAP的表达水平在氧糖剥夺再灌注后出现下降,特别是在再灌注12 h、24 h后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Grasp65后,HT22细胞在氧糖剥夺再灌注所致高尔基体碎裂出现减少(P0.05),碎裂程度减轻,同时GM130和GAAP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HT22细胞的存活率大大提高(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中,同样发生了高尔基体的碎裂;过表达Grasp65可以减轻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所致的高尔基体碎裂,并可以减少HT22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M130和GAA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Notch1受体在脑缺血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配体Jagged1对缺血损伤的影响,探讨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PC12诱导的神经元样细胞氧糖剥夺(OGD)体外脑缺血模型,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OGD 3h、6h、9h、12h、16h、24h Notch1表达变化;MTT法检测外源性配体Jagged1对细胞缺血损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后不同时间Notc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升高,3h时达最高峰,其后随OGD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OGD 24h达最低点(P<0.05)。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外源性Jagged1干预可使正常及缺血神经元存活率均下降(P<0.05)。结论 Notch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内源性的Notch1受体表达上调参与脑缺血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对胎鼠脑皮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进行缺糖缺氧(OGD)和复糖复氧,制作拟缺血再灌注损害细胞模型;在OGD和复糖复氧时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淫羊藿苷干预.于复糖复氧24 h后检测细胞生存率、细胞外液乳酸脱氢酶(LDH)和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并与OGD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 各淫羊藿苷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OGD模型组(P<0.05 ~0.01);淫羊藿苷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又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均P<0.05);中、高剂量组间细胞存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淫羊藿苷剂量组细胞外液LDH及细胞ROS水平均明显低于OGD模型组(P <0.05 ~0.01),淫羊藿苷中、高剂量组这两项指标的水平又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之间两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淫羊藿苷对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害有保护作用,尤其以中、高剂量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OS的产生,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是否涉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突触后密度蛋白93(NMDA/PSD93)信号通路。方法细胞培养系统培养原代野生型和PSD93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质神经元;0.3umol/LPAF处理神经元24h或5umol/L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10umol/L非竞争性NMDA受体拈抗剂(MK-801)和60umol/L神经性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抑制剂(L—NAMA)预处理,碘化物/钙黄绿素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质神经元中的多种蛋白表达;细胞免疫组化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同一神经轴突上共同表达多种蛋白;放免法测定神经元细胞蛋白中环鸟苷磷酸(cGMP)活性。结果(1)PSD93基因敲除型神经元不表达PSD93外,与野生型一样表达PSD93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2A)和nNOS。(2)神经轴突共同表达PSD93、NR2A和nNOS。(3)PSD93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质神经元减少PAF对神经的毒性作用,并降低其cGMP活性。结论PAF通过NMDA/PSD93途径致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导致的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脑皮质原代神经元细胞,建立OGD/R损伤细胞模型。利用不同浓度的二氢杨梅素处理神经元细胞,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为细胞氧化水平的指标。细胞核质分离方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核/质转位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OGD/R组相比,二氢杨梅素处理组细胞生存率显著提高,ROS和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增高。同时二氢杨梅素处理增高了HO-1的蛋白表达并影响Nrf2的核质转位。结论二氢杨梅素通过激活Nrf2/HO-1抗氧化通路抑制OGD/R所致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iR-140对缺血性脑卒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4 h来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 构建包含有人和大鼠的miR-140结合位点的AQP4 mRNA 3’非翻译端(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检测miR-140对AQP4 mRNA 3’UTR的靶向作用; 培养乳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体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离(OGD)模型,转染miR-140拟似物(mimics)和miR-140抑制剂(inhibitor)观察过表达和沉默miR-140对AQP4的调控作用;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QP4的表达水平; 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iR-140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中miR-140表达水平降低(59.3±10.0)%(P<0.05),而AQP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8 ±0.3)倍(P<0.05); 与对照组比较,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离(OGD)模型miR-140表达水平降低(51.6±15.3)%(P<0.05),而AQP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7±0.4)倍(P<0.0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miR-140 拟似物能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活性(P<0.05),miR-140抑制剂能显著升高荧光素酶活性(P<0.05); 星形胶质细胞中过表达miR-140能够抑制AQP4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iR-140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37.7±16.9)%(P<0.05),沉默miR-140可诱导AQP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5±0.1)倍(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及星形胶质细胞中miR-140表达水平降低,AQP4表达水平升高; miR-140能够靶向作用于AQP4 mRNA 3’非翻译区来抑制AQP4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