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回访比电话回访是否更有利于产妇出院后产褥期的康复。方法:对673例产妇,分为出院责任护士回访组与出院电话回访组,至产后42天统计出两组产妇各种产科相关疾病的发生例数及一般情况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责任护士回访组产科相关疾病发生率5.9%、恶露干净96.7%、睡眠好89.6%、心情愉快98.8%、母乳充足94.3%,出院电话回访组产科相关疾病发生率19.2%、恶露干净88.2%、睡眠好76.5%、心情愉快84.4%、母乳充足79.1%。结论:责任护士回访比电话回访更有利于产妇出院后产褥期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在产后保健科复诊的产妇482例,调查记录产妇的基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产褥期饮食状况、睡眠及生活卫生行为状况、运动情况)以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等资料,并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睡眠时间及运动情况、药物使用等产妇之间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年龄≥35岁血性恶露持续时间(24.4±1.3 d)明显大于25岁以下年龄段产妇(19.1±0.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分娩(21.6±0.6 d)相比,剖宫产组(24.7±0.9 d)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充足、饮食方式均衡、产后适当运动和接受产后康复治疗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受产妇年龄、分娩方式、睡眠时间、饮食、运动和产后康复治疗等多方面的影响,医生应该重视产后保健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秀  陆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78-148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于2009年5~9月期间便利选取分娩单胎足月儿的初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分别在产后7、14、28天左右进行电话随访,对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解决办法并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产褥期结束时评价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共有100例初产妇完成了本研究,随访率为80%,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住院期间两组母乳喂养率均为1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P=0.24)。产后6周母乳喂养率对照组为48.0%,干预组为70.0%,干预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4)。结论:电话随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于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健康产妇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产后访视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干预,产后访视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访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普及率,母乳喂养情况及产褥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产后访视组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访视组产妇计划免疫、母乳喂养、产褥期疾病预防及饮食知识普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访视组产妇乳房肿胀、乳腺炎及乳房裂口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产后访视组产妇乳房肿胀、乳腺炎及乳房裂口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用于产妇围生期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产妇卫生水平,促进母婴健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产后延续健康管理对中国产妇纯母乳喂养和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2016年1月,起始时间未限定.纳入探讨产后延续健康管理影响母乳喂养和(或)产后抑郁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其中干预措施为产后健康管理和护理干预,包含出院后2次及以上产后访视;对照组为无产后访视或仅电话随访.分析影响纯母乳喂养、产后抑郁发生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man 5.3和适宜的模型进行效应值合并. 结果 最终纳入14个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无产后访视或电话随访对照组相比,产后延续健康管理干预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较高,产后抑郁发生率较低,合并效应值OR分别为5.48(95% CI:4.24 ~7.08;n =7;共970名产妇;I2 =0)和0.16(95%CI:0.10~0.27;n =9;共1370名产妇;I2 =0).当根据初产妇、不同的对照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时,结果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结论 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延续健康管理有可能减少产褥期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及增加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脉冲磁感应器对产妇早期泌乳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冲磁感应器对促进产妇早期泌乳的优点。方法 对 6 6 9例产妇进行脉冲磁疗 ,并与 4 78例非磁疗产妇的产后乳量、泌乳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行脉冲磁疗与非磁疗组在产次、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 ,磁疗组产后泌乳时间早于非磁疗组 ,产后 2 4小时后阴道流血量也少于非磁疗组。结论 脉冲磁感应器能促使产妇早期泌乳 ,增加乳量 ,加快子宫复旧 ,减少血性恶露 ,预防产褥期感染。  相似文献   

7.
杨春丽  马志芳  魏静 《现代养生》2014,(24):296-29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电话回访能否改善产妇产褥期病症及产后休养观念,为临床针对性地对产妇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分娩后的100例产妇接受电话访视后,再采用调查问卷对资料进行收集,应用临床对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组在产褥期感染性病症、产褥期休养观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出院后对产妇的电话回访,有效地减少了产褥期相关的病症,并改善了产妇产后休养观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高质量的产后访视来降低产妇产褥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本镇213名产妇由辖区内乡村医生进行了上门访视,按照产后访视要求给予询问、体格检查、卫生宣教、母乳喂养指导及常见问题处理和转诊并填写产后访视单上交卫生院。结果 213例产后访视中产妇异常10例,新生儿异常27例,纯母乳喂养39.9%,混合喂养36.2%,人工喂养23.9%。结论及时、高质量的产后访视有助于产妇及新生儿顺利度过产褥期和新生儿期,保障母婴健康,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2008年该辖区住院分娩,出院后产后访视产妇7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社区入户产后访视组)和对照组(电话访视组)各390例。结果:观察组产妇贫血、乳头皲裂、乳腺炎、母乳汁不足、伤口愈合不良、晚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新生儿口腔黏膜感染、脐部感染、黄疸、红臀、湿疹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产后访视可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疾患,降低产褥期及围生儿的发病率,对提高母婴保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航社区272例产后访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秀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70-2272
目的:探讨北航社区教工及居民对产后访视的需求、实际产后访视情况及其与纯母乳喂养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272例在北航社区医院建立的母子健康档案随机分为两组,即:接受产后访视1次或仅接受产后42天检查为A组,接受产后访视2次及以上为B组。通过对档案中登记的产妇文化程度、产后访视情况及纯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电话回访,分析文化程度与保证首次访视时间(产后3~7天内)、保证产后访视2次以上以及自访、外访与纯母乳喂养之间的关系。结果:产妇文化程度与保证首次访视时间和产后访视2次以上无必然联系(P>0.05);保证首次访视时间及产后访视2次以上与纯母乳喂养存在正比例关系(P<0.05);自访、外访与纯母乳喂养之间无必然联系(P>0.05)。结论:高校社区高文化程度人群也是围产保健宣教重点;保证产后访视至少2次和首次访视时间,增加访视内容及保证宣教到位,是达到产后访视效果、确保产妇康复、新生儿健康及母乳喂养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对产妇产后康复、角色转换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产妇产后健康管理方案完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10月在该院生产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产妇均由同一组产科医护人员行阴道分娩服务及常规健康管理。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服务。两组产妇出院后均随访观察6个月,对两组产妇产前1周、产后出院前1 d分别行产妇健康素养测评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产妇分娩后42 d行健康体检,了解产妇产后康复相关指标(子宫复旧、会阴裂伤愈合不良率、泌乳时间、泌乳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测评心理健康指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行组间比较;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行产后角色转换量表及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测评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产后出院前1 d两组产妇健康素养评分均较产前1周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后42 d健康检查显示,研究组产妇会阴裂伤愈合不良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时间较对照组产妇短,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大,EPDS评分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产后角色转换评分均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可有效提升初产妇产后健康素养,促进产妇产后康复质量,提升产妇角色转换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降低其产后并发产后抑郁风险,多角度提升初产妇产后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访视医生在产后访视中是为了全面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问题,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对1656名产妇进行了上门访视,给予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教育及育儿知识进行宣教和指导。结论产后访视对产妇及婴儿实施连续性的健康服务,使产妇和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保健,预防疾病,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产后访视护理1392例产妇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英  田秀俊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45-4146
目的:通过产后访视护理,了解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需求,使医务卫生人员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指导和护理技术。方法:向产妇发放产后访视卡,在规定访视时间内对1 392例产妇访视,记录相关信息,填写"母婴保健手册",评估健康状况,给予健康教育和必要的技术指导。结果:产褥期妇女健康影响因素前3位有:痔疮、肛裂占64.73%、贫血占7.33%、恶露异常占6.82%;新生儿前3位疾病是臀红占23.20%、感染占13.65%,母乳喂养困难占7.33%;其他健康问题有社会心理问题、生理、营养、运动、不良生活习惯和新生儿护理误区等。结论:这些健康因素通过产后访视、护理,可以早发现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技术指导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后延续性保健康复措施在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及性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陵县人民医院于2016年2-8月分娩的2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后延续性保健康复,对照组产妇未实施延续性保健康复,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保健、行为、技能得分及产后康复情况和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保健知识、行为、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妇,乳腺炎、尿失禁、血性恶露未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阴道润滑、性欲程度、性高潮情况、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延续性保健康复措施能够增加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有效促进产程产后康复,改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后健康宣教促进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及产后康复的效果。 方法 选取11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58),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增加产后健康宣教,对比两组的产后康复效果及自我护理能力。 结果 观察组产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入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为82.76%,高于对照组的5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产后健康宣教,能够提高产妇对产后保健的认识,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加快产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秦霞 《药物与人》2014,(7):71-7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出院后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分娩产妇400例,在产妇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益处,哺乳后的乳房护理方法、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婴儿的一般护理、婴儿保健知识等。产妇出院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设立专门的电话随访本,产妇出院时详细登记以下资料:床号、姓名、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期间的特殊情况、母乳喂养上存在的问题、电话号码。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经过10个月的电话随访,产妇出院后能正确哺乳婴儿328例占82%,坚持母乳喂养362例占90.5%。结论电话随访能改善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情况,保证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电话随访体现了人文关怀,开展出院产妇电话随访有利于建立新型的护患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干预治疗在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效果,对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恶露量,改善产妇乳汁分泌状况和精神状态,有效促进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产褥期产妇15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褥期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性干预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比例高于对照组(93.51%vs.75.32%),肠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20.01±5.49 vs.31.25±7.14)h,泌乳量优于对照组(83.12%vs.64.64%),子宫底高度(9.33±2.01 vs.12.69±2.14)cm、产后出血量(101.01±9.48 vs.136.98±11.48)ml、恶露量(15.29±2.48 vs.20.14±2.55)ml和子宫脱垂率(1.30%vs.9.09%)、张力性尿失禁率(1.30%vs.11.69%)、腰骶部疼痛率(6.49%vs.16.88%)及子宫缩复不良率(1.30%vs.9.09%)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褥期妇女早期综合性干预下可改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恶露量,改善产妇精神状态,促进产妇盆底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产后乳腺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从化市街口街辖区内有乳腺问题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0例。治疗组实施产后乳腺治疗延伸服务,内容包括中药粉热敷及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手法按摩行催乳和乳腺管疏通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自行热敷、挤奶。比较两组产妇的乳腺恢复情况、乳汁分泌、纯母乳喂养及恶露消失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有84例产妇的乳腺问题得到完全的缓解,治疗7d后乳量多的产妇有84例,能纯母乳喂养的产妇有84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产妇的乳腺疾惠的缓解率、纯母乳喂养率、产后恶露消失比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结论产后乳腺疾患予红外线、中药及按摩治疗延伸服务能促进了产妇产后康复,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在社区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方面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产后访视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27-2328
产后保健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产后产妇身体机能恢复的好坏关系到妇女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产后访视的内容包括产妇和新生儿两部分:①针对产妇的访视内容:体格检查,如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全身状况和乳房检查等;产褥期护理和生活指导;计划生育指导等[1].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产后访视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寻找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社区访视的300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饮食结构、保健知识、产褥期生理知识的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新生儿出现黄疸、红臀、湿疹、脐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初产妇作为健康教育以及随访的重点人群,在产后访视中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不仅提升了产妇自我护理的能力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还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