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分为MP阳性组60例、MP阴性组8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E4 (LTE4)、总免疫球蛋白E (Ig E)、白细胞介素-13 (IL-1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并分析MP抗体滴度(MP-IgM)与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MP阳性组的ACT评分、FEV1、FVC、FEV1/FVC值均低于MP阴性组,IL-18、TNF-α、LTE4、Ig E、IL-13、EOS测定值均高于M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MP阳性组患儿的IL-18、TNF-α、LTE4、IL-13、EOS测定值与患儿MP-Ig M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MP阳性组的FEV1、FVC、FEV1/FVC值与MP-Ig M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儿合并MP感染可能会增加气道炎症反应程度、进一步降低患儿肺功能水平,因此对于这部分患儿在控制哮喘的基础上加强MP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患儿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SP患儿168例为观察组,其中≤2岁104例为A组,2~5岁42例为B组,5岁22例为C组;同期随机选择正常健康儿童80名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4和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4、IFN-γ、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分别为(9.8±6.2)、(69.1±13.4)、(20.5±5.3)pg/ml、(0.5±0.32)、(3.4±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4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越小,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越高,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越高。结论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和网络失衡是SP的重要因素,并与患儿的年龄呈反比,且TNF-α、IL-4和IFN-γ等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RV肠炎患儿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两组在补液、调整饮食、微生态疗法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西咪替丁10 mg/(kg·d)静滴;对照组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的恢复时间及3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治疗3 d)分别为94.7%和64.7%,总治愈率分别为97.4%和78.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IFN-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IFN-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结论]IL-2、IFN-γ、TNF-α参与RV肠炎的炎症反应.西咪替丁治疗RV肠炎有效,与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 (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三烯B4 (LTB4)、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激素后对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的调节作用.方法:采集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20例及健康对照儿童10例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并对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观察,对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进行治疗前、中、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缓解期组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且治疗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IgE、TNF-α、IL-8、LTB4、IL-17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过程,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2例患者和52例正常人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水平,并比较其水平差异,同时分析患者各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病例组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水平[中位值(范围)]分别为20.59(12.64~198.00)、53.46(26.14~306.60)、28.05(12.83~256.36)、12.77(4.48~245.05) ng/L,对照组分别为13.62(6.03~28.18)、19.97(11.72~43.81)、12.34(10.39~22.39)、5.63(2.77~18.77) ng/L,以上4种结果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649、-5.891、-5.416、-5.264,P<0.01);病例组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均相互呈正相关(P<0.01)。 结论 IFN-γ、TNF-α、IL-4、IL-10在TCE药疹样皮炎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预测工人发病倾向以及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6.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失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失衡的影响,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取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浆IL-4(白介素-4)、IL-12(白介素-12)、IgE的水平,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IL-4、IgE和PEF(峰值呼气流速)变异率均下降(P<0.05 );IL-12的浓度升高(P<0.05).哮喘组治疗前血浆IL-4、IgE和PEF变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IL-12的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经布地奈得(BUD)治疗后,IL-4和IgE浓度仍高于对照组(P<0.01,P<0.05);IL-12低于对照组(P<0.05);PFE变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经相关分析IL-4同IgE和 PEF变异率呈正相关(r=0.64,r=0.52;P<0.05,P<0.05);IL-12同IgE和PEF变异率呈负相关(r=-0.61,r=-0.49;P<0.05,P<0.05 );IL-4 同IL-12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可能是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调节TH亚群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TNF-α和IFN-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1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TNF-α及IFN-γ含量,并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L-4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患儿血清IL-4和TNF-α明显下降(P<0.01),而IFN-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4、TNF-α及IFN-γ参与患儿免疫功能 改变,在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抗变态反应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40例哮喘患儿(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及2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T细胞,应用ELISA法测定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gE,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c、IgA和IgM.结果 哮喘发作组CD3+、CD4+T细胞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P<0.05);哮喘缓解组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IL-6、IL-8及TNF-α.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或<0.01).哮喘缓解组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I-E及IgG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或<0.05),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IgE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存在免疫失衡,提示哮喘患儿应长期抗变态反应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外周血T辅助细胞亚群变化及MP-RNA表达。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科MPP患儿45例作为MPP组;为取同期健康儿童45例对照组,比较2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和咽部分泌物MP-RNA表达。结果 2组γ-干扰素与白介素-4(IL-4)水平比较,对照组分别为(152.60±16.45)ng/L、(70.64±6.57)ng/L,MPP组分别为(181.09±13.69)ng/L、(126.62±17.25)ng/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t=20.35,P0.01);2组IFN-γ/IL-4分别为(2.18±0.30)、(1.46±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P0.01);外周血IFN-γ和IL-4水平与MPP呈正相关(r=0.69、r=0.87,P0.01);2组MP-RNA阳性率比较,MP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97,P0.01)。结论外周血IFN-γ和IL-4水平和咽拭子MP-RNA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MPP。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鱼油制剂对哮喘患儿肺通气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给予哮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补充n-3PUFA鱼油制剂16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呼出气肺功能FEV1、PEF和FeNO的变化以及血清细胞因子IL-4、IL-5、IFN-γ、TGF-β1的水平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补充n-3PUFA鱼油制剂组在治疗16周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明显增高(P0.01),FeNO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患儿血清IL-4、IL-5、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n-3PUFA鱼油制剂可提高哮喘患儿肺通气功能,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具有减轻哮喘儿童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D4(LTD4)对早期诊断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至8月在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哮喘患儿90例,根据哮喘患儿的分期标准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6例和哮喘缓解期组4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25(OH)D与血清总Ig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LTD4水平,分析三种指标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并研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急性发病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121.266,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142.904,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哮喘缓解期组(t=74.280,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血清LT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75.742,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LTD4水平高于缓解期组(t=3.170,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25(OH)D与总IgE水平呈负相关性(r=-0.568,P=0.024);缓解期组患儿血清25(OH)D与总IgE水平无相关性(r=0.254,P=0.093;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血清总IgE与LTD4呈正相关(r=0.632,P=0.012;r=0.402,P=0.029)。结论血清25(OH)D的缺乏是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血清总IgE水平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LTD4可作为临床监测儿童哮喘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外周血miR-146表达及与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mir-146a/b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并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 (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外周血miR-146a、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Th1、Th2细胞比例及Th1/Th2比值,IL-2、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儿外周血miR-146a与Th1/Th2比值、IL-2、IFN-γ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iR-146a、IL-6、TNF-α水平升高,Th1/Th2比值、IL-2、IFN-γ水平降低,均是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外周血miR-146a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下调Th1/Th2比例,抑制IL-2、IFN-γ分泌,促进IL-6、TNF-α分泌,参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感染CD4+、CD8+细胞,IL-4、IFN-γ和lgE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喘息性疾病之间关系。【方法】22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检测hMPV特异性基因,外周血CD4+、CD8+细胞,IL-4、IFN-γ和lgE。【结果】①共检出hMPV29例(12.9%),伴喘息症状者hMPV检出率(15.2%)明显高于不伴喘息症状者(7.5%)(P<0.01);②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发作组CD4+、CD8+,IFN-γ下降,CD4+/CD8+,IL-4I、gE、IL-4/IFN-γ升高(P<0.05或<0.01);③hMPV(+)和hMPV(-)组同对照组比较,CD4+、CD8+、IFN-γ下降,CD4+/CD8+I、L-4、IgE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hMPV感染患儿IL-4、IL-4/IFN-γ与IgE呈正相关,IFN-γ与IgE呈负相关(P<0.01)。【结论】hMPV感染患儿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改变明显,免疫功能紊乱,且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喘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血清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和血清炎性细胞、Hs-CRP、IgE的水平,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49例ACO患者及56例COPD患者及62例哮喘患者完善血清炎性因子(IL-4、IL-6、IL-8、TNF-α)及血清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Hs-CRP、IgE检测,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及炎性细胞、Hs-CRP、IgE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 ACO组血清总IgE、IL-4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嗜酸细胞水平略高于COPD组,与哮喘组均未见差异。ACO组血中性粒细胞、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与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组比较血中性粒细胞、Hs-CRP、IL-6、IL-8明显高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略高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O患者可同时表达的IL-4和IL-6、IL-8、TNF-α,COPD患者以表达IL-6、IL-8及TNF-α为主,哮喘患者以表达IL-4为主。IL-4与血清IgE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腺病毒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16例腺病毒肺炎患儿,2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另选取15例诊断为气管软化伴气管物理损伤且无病原体感染的儿童为对照组。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检测并比较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2、IL-6、IL-8、IL-17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5、IL-10水平。结果 3组患儿IL-2、IL-17A、IFN-γ、TNF-α和IL-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腺病毒肺炎组患儿IL-6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患儿(均P0. 05)。腺病毒肺炎组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 0. 05)。3组患儿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腺病毒肺炎组患儿IL-10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患儿(均P0. 05)。腺病毒肺炎组患儿IL-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患儿IL-5、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研究为探索腺病毒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γ-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细胞免疫的作用及预防哮喘的可能性。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并且选择15例健康婴儿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测定血清IgE水平及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然后治疗组用γ-干扰素,出院时复查血清IgE、IFN-γ、IL-4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IgE水平及细胞因子IFN-γ、IL-4、IFN-γ/IL-4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gE、IFN-γ、IL-4均无显著的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尤其是IFN-γ/IL-4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统计喘息反复发生的例数,治疗组3例,对照组10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gE水平高,机体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低下,故IFN-γ/IL-4失衡。用γ-干扰素治疗能干扰体内病毒的复制,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机体的IFN-γ水平,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恢复IFN-γ/IL-4平衡状态,它对于预防婴幼儿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59例和MP感染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 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升高及肺功能指标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TNF-α、Ig E、IL-4升高程度,降低肺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体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抽选湖北省鄂州市鄂钢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其中急性发作期47例、缓解期48例),并抽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79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研究(健康组),采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的肺功能,并采用痰液诱导、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测定患儿痰液中的EOS百分率及血清中IgE、IL-4、IFN-γ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为(69.67±6.63)%,明显低于健康组的(102.27±1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50,P<0.001);哮喘组患儿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70.45±9.62),明显低于健康组的(90.13±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82,P<0.001)。哮喘组患儿的痰EOS百分率、血清中IgE、IL-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t值分别为321.962、82.644、76.913,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t=30.207,P<0.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痰EOS百分率及血清中IgE、IL-4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哮喘患儿的(t值分别为15.752、40.762、31.162,均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哮喘患儿的(t=35.892,P<0.05)。结论血清中IL-4、IgE水平及痰液中EOS百分率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治疗及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肝硬化腹水感染的相关性,为肝硬化腹水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11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感染症状分为感染组60例与未感染组5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15)、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肝硬化腹水感染的联系。结果感染组患者IL-6、IL-8、IL-10、IL-15、IFN-γ、TNF-α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水平(652.26±50.26)ng/mL、(122.49±24.98)ng/mL、(38.25±9.56)ng/mL、(6.78±0.89)ng/mL、(23.92±6.88)ng/mL、(3.87±0.84)ng/mL均高于未感染组;感染组轻、中、重度腹水患者IL-6、IL-8、IL-10、IL-15、IFN-γ、TNF-α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肝硬化腹水感染有密切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IFN-γ、TNF-α等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肝硬化腹水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将IL-6、IL-8、IL-10、IL-15、IFN-γ、TNF-α等指标作为预测肝硬化腹水感染发生的可靠指标,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TLR4抗体对巴氏蘑菇多糖(Agaricus blazei Murrill polysaccharide,ABPS)对体外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β(IFN-β)的影响。方法相同浓度ABPS及脂多糖(LPS,阳性对照)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 3 h、6 h、12 h、18 h和36 h;不同浓度ABPS及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 24 h;TLR4抗体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 1 h后,更换含有ABPS和LPS的细胞培养液作用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IFN-β的含量。结果 ABPS作用巨噬细胞RWA264.7 24 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FN-β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显著低于LPS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FN-β的含量随ABPS浓度增大而增大,浓度为1000μg/ml时IL-1β、TNF-α、IFN-β含量达到最大。TLR4抗体处理的巨噬细胞RAW264.7经ABPS和LPS作用,IL-1β、TNF-α、IFN-β含量低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R4抗体能够一定程度抑制AB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IL-1β、TNF-α、IFN-β,推测ABPS可能通过TLR4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三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