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A组患者以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作为治疗药物;B组患者以艾塞那肽作为治疗药物,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MI、FBG、2 h PBG、Hb 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TG及TC。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BMI、FBG、2 h PBG、Hb A1c、餐后2 h C肽、空腹C肽、TG及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C肽水平均有所改善,但B组改善幅度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β细胞功能,有效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2.
妇女绝经后骨密度变化与2型糖尿病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骨密度变化与2型糖尿病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3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24h尿白蛋白、雌激素及垂体促性腺激素,以糖尿病病程10年为限,将病人分为Ⅰ组、Ⅱ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程大于10年的Ⅱ组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Ⅰ组(P〈0.01);空腹胰岛素、C肽和雌激素也明显低于Ⅰ组(P〈0.05);但24h尿白蛋白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骨密度的减低,部分表现为骨质疏松。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骨代谢紊乱逐渐加重,这与雌激素、胰岛素和C肽水平逐渐下降、尿白蛋白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芬吗通和雌三醇软膏分别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10就诊于妇科门诊,围绝经期妇女伴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20例。将随机分为A、B、C 3组,各组40例,A组患者仅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患者接受口服芬吗通+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组患者接受雌三醇软膏+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压力性尿失禁频率、压力性尿失禁评分及血雌二醇(E_2)和卵泡生成激素(FSH)的变化情况。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其中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B组明显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 863,χ~2=21. 683,χ~2=26. 841,均P0. 001);(2)3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评分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P0. 05);与A、B组比较,C组治疗3、6个月时压力性尿失禁评分明显较低(t=5. 934,t=6. 183,均P0. 001); A、B两组比较B组压力性尿失禁评分明显低于A组(t=6. 517,P0. 001);(3)3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频率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P0. 05); C组治疗3、6个月时压力性尿失禁频率明显低于A、B组(t=5. 934,t=6. 183,均P0. 001); A、B两组比较,B组压力性尿失禁频率明显低于A组(t=6. 517,P0. 001);(4)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_2水平明显升高,FSH水平明显降低(P0. 05);其中B、C组治疗后血E_2水平明显高于A组(t=5. 962,t=6. 453,均P0. 001),FSH水平明显低于A组(t=6. 582,t=5. 837,均P0. 001),C组治疗后FSH水平明显低于B组(t=5. 862,P0. 001),但B、C组治疗后血清E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183,P=0. 381)。结论雌三醇软膏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6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艾塞那肽10μg,2次/d皮下注射)及对照组30例(二甲双胍500 mg,3次/d口服),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糖、体质指数(BMI)、胰岛素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BMI、腰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MI、腰围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胰岛素、C肽、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相比降糖同时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肥胖儿童饮食特点及其血液生化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探讨肥胖儿童饮食特点和不同体重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及其相关的糖类和脂肪代谢改变。方法 : 随机筛取门诊体检儿童 1 0 0名 ,单纯性肥胖儿童 80名 ,年龄 6至 1 3岁 ,性别不限 ,无明显器质性疾病 ,测量身高、体重 ,收集肥胖儿童饮食资料 ,测血清瘦素、C肽、血糖、血脂 (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按体质指数 (BMI)值将受试儿童分为正常体重儿童组 (A组 ) ,超重轻肥胖组 (B组 ) ,中重度肥胖组 (C组 )。比较各组血清瘦素、C肽、血糖、血脂值的变化 ,并将瘦素与各指标及主要指标进行简单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 :  5 2名肥胖儿童的饮食问卷资料中 65 .3 8%喜食肉类 ,3 8.46%不喜欢吃蔬菜 ;晚餐食量最多者占 42 .3 1 %。1 45例受试儿童有完整实验数据。肥胖儿童身高和体重明显超出正常体重儿童。中重度肥胖儿童血清瘦素、C肽、血糖、血脂 (甘油三酯 )明显升高 (P<0 .0 5 ) ;A,B两组女童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同组别男童。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瘦素与 C肽、BMI、血脂综合指数 (LCI)明显相关 ;瘦素与 C肽、BMI、LCI的复合相关系数为 0 .74,标准偏回归系数 b BMI为 0 .73。结论 : 肥胖儿童表观生长发育及瘦素等指标均超出正常体重儿童。中重度肥胖儿童在血清瘦素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b>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b>选取2009-2011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住院治疗7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即<20μg/min为无DN组(A组),20 μg/min<UAER<200 μg/min为微量DN组(B组),≥200 μg/min为大量DN组(C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相关因素.结果 <\b>7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N患者(B组和C组)228例,患病率为30.2%.DN患者年龄、病程、DBP和SBP均显著高于无DN组(A组)(P<0.05);大量DN组(C组)年龄、病程、DBP和SBP分别为(64.08±11.71)岁、(14.67±7.34)年、(87.43±14.36)mm Hg、(152.45±18.48)mmHg,与微量DN组(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空腹血糖(FPG)、TG、TC、HDL-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分别为(9.27±3.06)mmol/L、(1.98±0.37) mmol/L、(5.01±1.08) mmol/L、(1.05±0.35) mmol/L、(312.78±39.83)mmol/L、(9.33±1.47)%、(11.45±7.83) μU/ml、(509.73±132.78) pmol/L,与A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DN组(C组)FPG、TG、HDL-C、UA、FINS、FCP分别为(9.29±3.12)mmol/L、(2.02±0.36) mmol/L、(1.04±0.27) mmol/L、(389.72±46.32) mmol/L、(11.09±8.29)μU/ml、(575.77±143.29) pmol/L,与A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DN组(C组)与微量DN组(B组)对比,UA、FINS、FC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BMI、SBP、HbAlc、FPG、UA与DN的发生有关.结论 <\b>DN的发生与病程、年龄及血糖、血脂、血压、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不同治疗方案对胰岛功能及临床指标的影响,为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柯桥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初诊断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1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A组行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B组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C组行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3组不同方案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α细胞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胰岛素泵治疗后FPG、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精氨酸兴奋试验中0~8 min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_(In0~8 min))值均明显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葡萄糖耐量试验中0~1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_(Ins0~10 min))值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C组体质指数(BMI)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HbA1C、HOMA-IR和AUCG_(In0~8 min)值均明显降低,HOMA-β及AUC_(Ins0~10 min)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AUCG_(In0~8 min)值明显低于A、B组,HOMA-β及AUC_(Ins0~10 min)值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轻度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67%、33.33%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胰岛功能,维持血糖稳定,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n T2DM)患者空腹血清骨膜蛋白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n T2DM肥胖患者30例为T2DM肥胖组(BMI≥25 kg/m2),非肥胖的n T2DM患者30例作为T2DM非肥胖组(BMI 25 kg/m2),另选取糖耐量正常者(BMI 25 kg/m2) 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受检者空腹血清骨膜蛋白及脂联素水平,应用改良的稳态模型公式分别计算出各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比较各组间数值的相关性。结果:(1) T2DM肥胖组血清骨膜蛋白水平较T2DM非肥胖组升高(P=0. 001),且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00);而正常对照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的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P0. 05)。(2)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骨膜蛋白与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P 0. 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ISI、HOMA-β及脂联素呈负相关(P 0. 01)。(3)以骨膜蛋白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TG、HOMA-IR为骨膜蛋白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n T2DM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肥胖、糖脂代谢功能紊乱、IR及T2DM的发生与发展,并且骨膜蛋白与脂联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骨密度情况,并探讨影响糖尿病足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3.15、4.15,P0.05),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74,P0.05),观察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高于对照组(t=3.41,P0.05),骨钙素、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3.59,均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水平(t=3.15,P0.05),左、右双侧股骨颈骨密度水平(t=3.68、3.62,均P0.05),左、右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水平(t=3.57、3.97,均P0.05)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P=0.03)、BMI(P=0.04)、骨钙素(P=0.03)、空腹C肽水平(P=0.04)是糖尿病足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糖尿病足患者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性别、BMI、骨钙素、空腹C肽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玉  韩继红 《药物与人》2014,(6):110-1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代谢特征,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肝脏B超结果,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比较两组间的腰围、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计算并比较两组间的体重指数(BMI)、改良的胰岛素C肽指数(HOMA—C肤)。[结果]NAFLD组腰围、BMI、TG、LDL-C、HOMA-C肽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肥胖、高TG血症增加了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对新生儿脐静脉血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病例组;随机收集同期分娩的49例糖代谢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每组又根据孕妇的父母是否具有糖尿病和/或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分为家族史阳性组与家族史阴性组.即将研究对象共分为四组:家族史阳性/病例组(A组)25例;家族史阴性/病例组(B组)11例;家族史阳性/对照组(C组)9例;家族史阴性/对照组(D组)40例.抽取四组新生儿的脐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脐静脉血C肽水平,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四组C肽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及D组新生儿脐静脉血C肽水平分别为(2.22±1.52)、(1.44±0.63)、(1.13±0.34)、(1.31±0.69) μg/L,A组新生儿脐静脉血C肽水平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P=0.003);而B组、C组及D组新生儿脐静脉血C肽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99(B组与C组)、0.694(B组与D组)、0.642(C组与D组).结论 外祖父母患糖尿病和/或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妊娠期存在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妇,其新生儿脐静脉血C肽水平显著升高,应对其代谢状况予以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湖北省宜昌地区1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改变,研究骨密度改变与糖尿病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用超声成像骨密度测定仪(UBIS 5000),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跟骨作超声骨密度的定性检测,将患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A组)和骨密度降低组(B组),两组分别作血糖、血脂、血钙、胰岛素水平等测定,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1)在观察对象中,骨密度正常者543例(43.51%),骨密度降低者705例(56.49%),骨密度降低者比例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者(P<0.005).(2)A组中,女229例(18.34%),B组中,女487例(3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B组的年龄显著高于A组(P<0.01).(4)B组体重指数显著低于A组(P<0.005).(5)胰岛素释放试验中,B组餐后2 h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6)B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B组血钙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骨密度降低发生率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长期胰岛素缺乏、血糖升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及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4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能X线照射法(DEXA)测定患者的BMD,根据T值不同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OP组;比较3组之间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住院T2DM患者中骨量异常的检出率达40%以上,其中女性患者的检出率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BMI)、BMD、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促甲状腺激素(TSH)、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UA)、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C肽(FCP)及2hC肽(2hCP)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的BMD与BMI、Hb、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Urea)、Cr、eGFR、UA、TG、FCP、2hCP成正相关,与年龄、ALP、HDL-C呈负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与BMI、Hb、ALP、Cr、eGFR、UA、HDL-C独立相关。结论女性、低体重、贫血、高ALP、低UA、高HDL-C及肾功能异常更易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诊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α、β细胞功能及其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T2DM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依腰围(WC)分为腹型肥胖组(AO)74例和非腹型肥胖组(NAO)74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血清RBP-4水平,行标准馒头餐试验,测定0、30、60、120、180 min各点血糖、C肽(CP)和胰高血糖素(Glc)水平。结果两组间年龄、Hb A1C、TC、LDL-C、HDL-C和V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O组WC、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RBP-4、TG[分别为(95.11±6.49)cm、0.95±0.04、(26.82±2.28)kg/m2,(66.58±17.22)mg/L和(2.84±1.73)mmol/L]均明显高于NAO组[分别为(80.90±5.59)cm、0.90±0.05、(22.54±2.32)kg/m2、(60.70±14.57)mg/L和(2.16±1.6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血糖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B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O组各时间点CP及C肽曲线下面积(AUCCP)和0、30、60 min Glc及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lc)均高于NA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AO组AUCCP分别与BMI、WHR、Hb A1C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3、0.187、0.362,P0.05),AUCGlc分别与WC、TG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7、0.263,P0.05),RBP-4与0 min时间点Glc呈正相关(r=0.285 P0.05)。NAO组AUCCP与Hb A1C、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4、0.158,P0.05)。两组合并后,血清RBP-4与体重、BMI、WC、WHR、TG、T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5、0.224、0.394、0.219、0.052和0.107,P0.05,P0.01),与经对数转换后0、30、60、120 min时间点CP和AUCC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4、0.213、0.199、0.177和0.194,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011,P0.05)。结论初诊腹型肥胖T2DM患者同时存在α、β细胞功能异常;RBP-4不仅影响初诊T2DM患者β细胞功能,亦可能参与腹型肥胖T2DM患者α细胞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孕妇维生素D水平变化和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接收诊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将其分为研究A组(正常体质量,72例)和研究B组(超重肥胖,58例)。另选取同期13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将其分为对照A组(正常体质量,74例)和对照B组(超重肥胖,56例)。检测并对比4组孕妇维生素D水平和缺乏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孕妇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结果研究A组的维生素D水平为(20.37±4.07) ng/ml,明显低于对照A组的(25.96±4.74) ng/ml;研究B组的维生素D水平为(17.02±3.84) ng/ml,明显低于对照B组的(21.54±4.21) ng/ml;研究B组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研究A组,对照B组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A组,且研究B组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率为91.38%,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分娩前BMI、取血季节、日晒时间、维生素D补充及钙剂补充与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孕妇维生素D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孕妇维生素D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日晒时间、维生素D补充及钙剂补充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孕妇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较低,年龄、孕前BMI是影响其维生素D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指导孕妇增加日晒时间,适当加大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有利于改善其维生素D的缺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管理现状分析.方法 按体质指数(BMI)不同将行胃转流手术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4组,A组BMI< 20 kg/m2 8例、B组20kg/m2≤BMI< 24 kg/m2 21例、C组24 kg2≤BMI <27 kg/m2 17例、D组BMI ≥27 kg/m2 11例,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饮食、体重变化及糖尿病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术后管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随访或复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组的治愈率[70.6%(12/17)]最高,A组的治愈率(0)最低,总治愈率43.9%(25/57),总好转率28.1%(16/57),总有效率71.9%(41/57),总无效率28.1%(16/57).除少数患者出院后有营养不良、闭经、肠胃功能不好、腹泻、饮食差等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未遗留手术并发症,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无医护人员定期跟踪、随访、宣教.结论 胃转流手术可安全有效治疗肥胖及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是当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新方法,但一定要掌握好适应证,避免手术扩大化,术后要完善从内外科医师到营养师、护理团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使用DPX2L双能骨密度X 线测量仪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正位腰椎(L2~4) 和左侧股骨近端neck、ward、troch区骨密度.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C肽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的C肽释放曲线下面积(AUC)低于未合并骨质疏松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胰岛功能有关,胰岛功能明显减退者骨密度亦明显降低,易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方法本院收治自身抗体阴性患者(76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32例)及非肥胖组(44例);根据是否依赖胰岛素治疗,分为胰岛素依赖组(31例)及非胰岛素依赖组(45例)。不同组别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肥胖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肥胖组;两组发病时血糖无明显差别,肥胖组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高于非肥胖组(P〈0.01)。胰岛素依赖组超重和肥胖患者所占比例低于非胰岛素依赖组;发病时血糖及空腹C肽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空腹C肽水平,非胰岛素依赖组显著高于胰岛素依赖组(P〈0.01)。结论以酮症或DKA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分型要结合患者的体型、发病时年龄、家族史、是否依赖胰岛素治疗等因素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测量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在评价胰岛素抵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以腹型肥胖为特征的血糖正常者35例(A组),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及空腹血糖<10 mmol/L的糖尿病患者65例(B组),测量或计算两组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指数(BMI),采用螺旋CT取仰卧位屏气状态下在脐平面进行扫描,测量腹内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面积,并计算二者的比值;采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稳态模型评估2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I).结果 腹内脂肪面积和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在B组[(130.30±43.79)cm2和0.98±0.36]均明显高于A组[(101.90±44.45)cm2和0.6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0.60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nHOMA2-IRI与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802(P<0.01).结论 腹内脂肪过度堆积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标志之一,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0.60则提示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但<0.60不能说明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丽区中医医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病情分为A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4例)与B组(糖尿病肾病患者,34例),再另选3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C组。给予3组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C肽、餐后2 h血清C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A组与B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A组与C组,A组的空腹血清C肽、餐后2 h血清C肽显著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诊断糖尿病患者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均呈现出异常,且通过异常的程度可判断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