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皓方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15-141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南乐中兴医院就诊的62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微创组和开腹组,每组31例。开腹组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微创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残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31),低于开腹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手术风险,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中医院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取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取石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观测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且并发症的发生数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临颍县中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统计两组围手术期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腹腔引流时间、手术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97.37%)与对照组(9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低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结石清除效果较好,且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机体功能康复用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挑选10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就诊月份,以单月为对照组,以双月为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手术前两组血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许富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03-37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孟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一期缝合,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创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LCBDE术)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术),各4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开腹术治疗胆总管结石,LCBDE治疗效果更佳,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1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治疗费用、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例复发,对照组5例复发,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在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时较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宇飞  丁恒一 《安徽医学》2018,39(5):572-57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0%vs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比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给予对照组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手术治疗。术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同时观察组的胆漏、急性胰腺炎、急性胆汁腹膜炎、肝下积液感染、引流不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症的效果优于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手术,且该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手术,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优点、方法和适应证.[方法]2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T管引流17例,Ⅰ期缝合5例,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20~50 mL,平均35 mL,3例术后胆漏,保守治愈,5例胆道残余结石,术后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春  范耀刚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088-4090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1aparoscopictranscyst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witllcholedochoscope。LTCBDE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或可疑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治疗。结果157例手术成功(91.2%),发现胆总管结石103例,阴性探查54例,7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I期缝合术,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用时95rain(65min-240min)。术后出现胆管残石2例,胆痿7例,戳孔感染3例,出血1例。术后2d~5d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5.1d(4d-7d)。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5例胆总管结石疾病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 结果: 手术时间为100~210 min,平均140 min.1例结石嵌顿患者行中转开腹,术后胆漏1例,3 d内自愈.住院10~14 d,平均12 d.拔T管时间为术后3周~2个月.随访1个月~1年,无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武警北京总队医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治疗的9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9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取石数目、结石直径、T管或鼻胆管放置、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与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胆管结石残留及并发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取石数目、结石直径、T管或鼻胆管放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所有患者术后无死亡。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胆道残石率、胆道感染发生率、胰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患者均治愈。结论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自身掌实际情况筛选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8例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LTCBDE组26例,LCBDE组32例(其中2例为 LTCBDE组术中中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总管狭窄、胆管炎、腹腔感染、胆道出血、残余结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LTCBDE组术后无胆漏、残余结石及胆道出血,LCBDE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病例。LTCBDE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均少于LCBDE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T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 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0例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27微创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术后常规放置T管引流,术后14~19d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0d,无结石残留,并发胆漏1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且创伤小,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与经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观察组,n=68)和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n=69)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住院总金额、术前与术后胃肠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46.81±48.62)min vs (175.21±52.04)min]、术后下床时间[(22.89±3.44)h vs (31.73±3.80)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51±3.64)h vs (8.02±2.81)h]、术后住院时间[(8.64±1.19)d vs (10.81±2.20)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住院费用[(27377±11203)元 vs (35241±11843)元]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生活质量较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张庚  王亮 《广西医学》2016,(1):82-84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24例及B组236例,两组患者均行胆道探查术治疗,术后A组行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B组行胆总管置T型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 B 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 B 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可降低胆漏的发生率,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7年我院已开展的腹腔镜胆管探查(LCBDE)127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3例中有1260例成功施行了LCBDE。因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肝胆肿瘤、胆管损伤、Mirizzi综合症、胆管结石巨大难以取出、肝十二指肠韧带解剖困难、胆总管直径过细、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失败等原因放弃LCBDE或改为开腹手术13例,手术成功率98.97%(1260/1273)。在成功实施LCBDE的1260例中,安放T管564例,一期缝合690例,腹腔镜下胆肠内引流术6例。术后漏胆42例,其中因T管脱出或腹膜炎加重再行腹腔镜下重置T管5例,余经引流保守治愈。无术中死亡。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均为老年患者。手术病死率0.54%(7/1273)。胆管阴性探查85例,阴性探查率6.75%(85/1260)。术中平均失血30.7ml,平均手术时间14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d。成功病例的治愈好转率99.44%(1253/1260)。结论 LCBDE术是一种有效、安全、适应证广泛的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以作为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外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比较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大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表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