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急性期川崎病患儿T细胞亚群、25羟维生素D3[25-(OH) D3]水平与冠脉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5月住院治疗的205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69例,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136例。比较CAL组和NCAL组患儿25-(OH) D3、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T细胞亚群结果(包括CD3+T细胞亚群、 CD4+T细胞亚群、 CD8+T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 G、Ig A、Ig M)。结果两组患儿25-(OH) D3、WBC、ESR、CRP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血清Ig 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血清Ig A和Ig 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合并冠脉损害的急性期川崎病患儿的T细胞亚群、25-(OH) D3水平异常升高,升高越明显,冠脉损害越严重,25-(OH) D3参与了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冠脉损害的发生,可能与25-(OH) D3影响T细胞亚群分布有关。可将T细胞亚群、25-(OH) D3水平作为评估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冠脉损害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及早预防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冠脉损伤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急性期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KD冠脉损害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的KD患儿35例为病例组,依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冠脉损害组(CAL)9例和非冠脉损害组( NCAL)26例;选取正常查体儿童2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急性期血清25-( OH) D3值;同期检测CAL组及NCAL组T淋巴细胞亚群,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AL组血清25-( OH) D3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681,P=0.001)。 CAL组CD4/CD8明显高于NCAL组,经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t=2.032,P=0.050)。结论25-(OH) D3参与KD冠脉损害的发生,可能与其影响T细胞亚群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Ⅰ和FokⅠ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特点,为提高儿童科学补钙的依从性并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33名深圳地区汉族儿童的VDR基因BsmⅠ和FokⅠ位点多态性,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人群VDR Bsm I位点bb、Bb、BB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8.4%、11.6%、0,b、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0%和5.0%;VDR Fok I位点ff、Ff、FF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6%、52.0%、29.4%,f、F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8%和44.2%。结论深圳地区汉族儿童VDR Bsm I和VDR Fok I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特征与已报道的上海、江苏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Fok I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VDR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疾病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98名延边地区朝鲜族儿童的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与已报道的其他民族、种族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人群VDR基因ff、Ff、FF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3%、40%、37%,该分布情况与国内云南阿昌族、甘肃东乡族以及国外美国黑人、尼日利亚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儿童VDR基因Fok I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特征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6月在该院健康体检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30例作为肥胖组,并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体质量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 D]及生化指标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儿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并分析不同基因型肥胖儿童代谢指标差异。结果肥胖组儿童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肥胖儿童25-(OH) D、HDL-C水平显著低于AA+Aa基因型(P0.05),aa基因型肥胖儿童FPG、TC以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AA+Aa基因型(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密切相关,且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儿童机体糖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3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n=34)、对照组(n=96)。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ELP)法检测VDR基因ApaⅠ(rs7975232)位点多态性,并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VDR基因ApaⅠ位点基因型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群体代表性;感染组VDR基因ApaⅠ位点CC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血清25(OH)D3低于对照组(P<0.05),PCT、IL-6、TNF-α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中AC型、AA型血清25(OH)D3<...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婴幼儿肺部感染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婴幼儿80例(感染组)及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婴幼儿40例(普通组)、健康婴幼儿30名(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三组血清25-羟基-D3[25(OH)D3]水平及维生素D(VD)缺乏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感染组、普通组VDR基因Fok I(rs2228570)、Bsm I(rs1544410及rs4334089)、Apa I(rs7975232)基因多态性,比较各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各位点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分析VDR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普通组、对照组,而VD缺乏率高于普通组、对照组(P<0.05);感染组VDR基因rs2228570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VDR基因rs1544410基因型GA、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普通组(P<0.05),感染组rs4334089基因型GA、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普通组(P<0.05),感染组rs7975232基因型CA及等位基因C频率高于普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DR基因rs1544410基因型GA及等位基因A,rs4334089基因型GA,rs7975232位点等位基因C均与婴幼儿肺部感染独立相关(P<0.05)。结论婴幼儿肺部感染后其血清VD缺乏现象严重,且VDR基因rs1544410、rs4334089、rs7975232多态性与婴幼儿肺部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外显子FokⅠ、TaqⅠ位点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相关性。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至死亡或至2018年1月,根据肿瘤是否生化复发,分为观察组(生化复发,n=78)和对照组(未生化复发,n=202)。于根治术前,采集两组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FokⅠ、TaqⅠ位点多态性,对比两组上述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频率分布。结果两组FokⅠ、TaqⅠ位点多态性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两组FokⅠ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均有明显差异(P0.05),以携带FF基因型患者为参照,携带Ff、ff基因型患者生化复发风险明显增加(OR=2.966,95%CI=1.389~6.332;OR=4.590,95%CI=2.014~10.463),携带f等位基因的患者生化复发风险明显增加(OR=2.059,95%CI=1.412~3.001)。两组TaqⅠ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okⅠ位点基因型为FF患者发生生化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VDR基因外显子FokⅠ多态性可能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有一定相关性,携带f等位基因可能是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基因型FF可能是生化复发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氟斑牙与维生素D受体(VDR)Fok Ⅰ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开封、通许2县8~12岁儿童高氟区143人和对照区94人为对象,按照氟斑牙患病情况分为高氟区患者组,高氟区非患者组及对照组;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利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雌激素受体(VDR)Fok Ⅰ基因多态性.结果 高氟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1.7%,对照区未检出氟斑牙患者;高氟区VDR Fok Ⅰ基因型分布频率氟斑牙患者为FF 32.4%(24/74),Ff 45.9%(34/74),ff 21.6%(16/74);非患者为FF40.6%(28/69),Ff36.2%(25/69),ff23.2%(16/69),对照区儿童为FF 31.9%(30/94),Ff50.0%(47/94),ff 18.1%(17/94);3组儿童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R Fok Ⅰ基因型在高氟区不同性别儿童中分布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R Fok Ⅰ基因型在尿氟超标的氟斑牙患者和非患者中分布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氟区儿童氟斑牙发生与VDR Fok Ⅰ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淋巴毒素α(LTA)基因rs1800683 G>A位点多态性,探讨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 G>A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发病及KD冠脉损伤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对100例KD组与9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 G>A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KD组的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 G>A位点AG、AA、GG基因型分布和A、G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和2.84,P均>0.05),KD组的合并CAL组与NCAL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76和0.43,P均>0.05)。结论 未发现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 G>A位点多态性与KD的发病及其冠脉损伤存在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维生素D受体(VDR)、白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1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RRTI患儿作为RRTI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00名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采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IL-6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LP)检测VDR基因BsmI位点及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以上基因多态性与儿童RRTI的关系。结果 RRTI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为(23.57±5.17)μg/L,低于对照组(29.45±6.36)μg/L(P0.05),IL-6水平为(21.67±5.06)ng/L,高于对照组(4.15±1.16)ng/L(P0.05);RRTI组携带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携带Bb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RRTI组携带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携带C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VDR BsmI位点Bb基因型及等位基因B可使RRTI发生风险增加2.036倍与1.925倍(校正OR=2.036,95%CI=1.320~3.140;校正OR=1.925,95%CI=1.320~3.140);携带IL~6 rs1800796位点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可使RRTI发生风险增加1.586倍、2.136倍(校正OR=1.586,95%CI=1.028~2.445;校正OR=2.136,95%CI=1.385~3.294)。结论 VDR BsmI位点Bb基因型、等位基因B,IL-6 rs1800796位点CC基因型、等位基因C可能为RRTI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 I和Fok I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特点,为提高儿童科学补钙的依从性并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33名深圳地区汉族儿童的VDR基因Bsm I和Fok I位点多态性,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人群VDR Bsm I位点bb、Bb、BB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8.4%、11.6%、0,b、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0%和5.0%;VDR Fok I位点ff、Ff、FF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6%、52.0%、29.4%,f、F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8%和44.2%。结论 深圳地区汉族儿童VDR Bsm I和VDR Fok I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特征与已报道的上海、江苏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209基因3′非翻译区(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川崎病(KD)及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联性。方法采用Long-PCR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住院的KD患儿40例(KD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对照组)的CD209基因进行全长测序,根据是否合并CAL,KD组又分为CAL组(14例)和非CAL(NCAL)组(26例),分析评价其3′UTR区TagSNPs与儿童KD易感性和CAL发生的遗传关联性。结果KD组的CD209基因rs4804800位点G等位基因和rs11465421位点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3.906、4.103,均P<0.05);rs4804800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较AA基因型发生KD的风险显著增加(OR=2.818,P<0.05),rs11465421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较GG基因型发生KD的风险显著增加(OR=2.714,P<0.05);CAL组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非CAL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CD209基因3′UTR区多态性与儿童KD的易感性相关联,但与CAL的发生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钙代谢相关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及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地140名8~12岁中国汉族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ERα基因PvuⅡ,XbaⅠ以及VDR基因FokⅠ多态性;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和降钙素(CT)浓度.结果 携带ER PvuⅡ3种基因型儿童血清OC浓度分别为PP 5.82μg/L,Pp5.01 μg/L,pp 6.2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纯合PP基因型儿童血清OC浓度高于另外2组儿童;血清Ca、CT浓度在ER PvuⅡ各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VDR FokⅠ不同基因型儿童血清Ca浓度分别为ff2.71 mmol/L,Ff 2.39 mmol/L,FF2.48 mmol/L,携带ff基因型儿童血清Ca浓度高于其余2种基因型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CT和OC浓度在FokⅠ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 PvuⅡ不同基因型可能影响血清OC浓度;血清钙浓度可能受VDR基因Fokl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感染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9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镜治疗的100例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资料,按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18例和未感染组82例,对比两组血清25-OH-D3水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探究内镜治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8例感染患者共检出25株病原菌;感染组VDR AA基因型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OH-D3降低是内镜治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25-OH-D3降低是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且VDR基因FokⅠ位点多态性与感染有关,等位基因A是其易感基因,可为临床评估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蒙  赵龙凤 《现代保健》2014,(12):22-24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FokⅠ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型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VDR FokⅠ基因的多态性在4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46例中度患者和40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中的分布,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VDR FokⅠ基因的基因型与对照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中度组与对照组VDR FokⅠ基因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F/f分布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列联系数=0.53,提示等位基因F/f分布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型存在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中度组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VDR FokⅠ基因的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型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相关危险因素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治疗的15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合并CAL的54例患儿设为CAL组,未合并CAL的105例患儿设为NCAL组,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统计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临床诊断情况、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检测结果。结果 CAL组年龄≤2岁患儿占比、男性患儿占比均高于NCAL组(P0. 05);与NCAL组相比,CAL组Hb水平相对较低,CRP50 mg/L患儿占比相对较高(P0. 05);患儿性别为男性、CRP50 mg/L、Hb水平降低为诱发CAL高危因素(P0. 05); 159例川崎病患儿确诊后均实施了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且针对血小板升高、伴有冠脉损伤者则加以维生素E、双嘧达莫等治疗,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小儿病情已获显著改善。结论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男性患儿、Hb水平降低、CRP50mg/L,早期诊断并实施科学有效治疗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转归、减少冠脉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Bsm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苏州地区佝偻病患儿62名和健康婴幼儿73名,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法对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Bsm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苏州地区婴幼儿VDR基因FokI位点不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其中TT基因型个体佝偻病发生的危险度升高(OR=4.323,95%CI:1.088~17.17,P=0.038);TT基因型个体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分别低于携带CT和CC基因型个体(P<0.05);BsmI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佝偻病的易感性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佝偻病发生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2个常见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测序技术,对138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及12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VDR基因ApaⅠ、TapⅠ2个SNP位点多态性的检测。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组及对照组VDR基因ApaⅠ、TapⅠ2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均符合遗传学的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高危型HPV感染组VDR基因ApaⅠ位点多态性基因型A/A、C/C和A/C的频率分别为5. 8%、55. 1%和39. 1%,对照组分别为14. 3%、52. 4%和33. 3%,经检验,高危型HPV感染组A/A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345,P=0. 021)。高危型HPV感染组VDR基因TapⅠ位点多态性基因型T/T和C/T的频率分别为88. 4%和11. 6%,对照组分别为85. 7%和14. 3%,2组TapⅠ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与高危型HPV感染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起始密码子(Fok I位点)多态性与体力活动对青春期女童骨量增长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择228名9~11.5岁未月经初潮的健康女童进行2年追踪,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对象追踪前后全身、左侧近端股骨(包括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和华氏三角区)和L1~L4腰椎骨密度,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结果 本次研究的有效观察人数为176名.Fok I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BMD)2年增长率没有关联.在低体力活动水平(<1197 kJ/d)时,FF基因型女童左侧近端股骨骨密度(THBMD)和股骨颈骨密度(FNBMD)增长率低于Ff+ff基因型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力活动与THBMD和FNBMD增长率有关联,但仅限于FF基因型女童.结论 VDR基因Fok I多态性与体力活动水平对青春期女童骨量增长存在交互作用,低体力活动水平的FF基因型女童可能是骨量增长较低的危险人群,体力活动能促进FF基因型女童骨量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