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02-205
目的:探讨~(125)I植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B7-H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癌坯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收治时间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9例,联合组应用TACE+~(125)I植入治疗,对照组仅采取TACE治疗,两组其余治疗方法保持一致。结果:联合组的缓解率79.6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58.93%(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的9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1年、2年生存率81.48%、62.96%与对照组的76.79%、46.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3年生存率42.59%高于对照组的23.21%(P<0.05)。结论:~(125)I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用TACE,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凌敏 《当代医学》2021,27(28):133-134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疗效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卡氏评分(KPS)、甲胎蛋白(AFP)水平、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降低血清内AFP、CEA水平,安全性高,可阻止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宫钰 《当代医学》2021,27(11):39-41
目的研究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NLR值,根据结果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性、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NLR组总生存时间长于高NLR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高NLR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患者接受TACE术治疗前,NLR水平可作为判断其预后效果的指标,NLR值越低预后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伽玛刀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伽玛刀SBRT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指标[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6%(33/53),高于对照组的41.51%(2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FP、CEA、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的49.06%(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SB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梁  吴峰  徐光辉 《当代医学》2021,27(21):89-9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80例OSAHS患者作为观察组(轻度组19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38例),另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的单纯鼾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NLR、PLR、PDW及其与呼吸暂停通气不足指数(AHI)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NLR、PDW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LR低于轻度组、对照组,中度组、轻度组NLR高于对照组,重度组PDW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PLR、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NLR、PLR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LR、PDW与AHI呈正相关(P<0.05);PLR与AH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LR、PDW与OSAHS患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LR与OSAHS患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富硒酵母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单双号分为单号45例为对照组,双号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TACE,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富硒酵母口服,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血硒含量: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硒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硒酵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低硒状态,抑制血清VEGF水平,控制肿瘤进展,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情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其中70例AE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稳定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NLR、PLR、 RDW、 MPV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对急性加重组治疗前后及稳定组、对照组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对急性加重组NLR、PLR、 RDW、 MPV和CRP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加重组治疗前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组治疗前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高于急性加重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CAE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及患者3年内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FP、CEA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内存活率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肝癌能够有效改善血清AFP、CEA水平,提高临床治愈率,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可在肝癌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63例及健康体检者95例归为脑出血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NLR、PLR,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发病90d时进行随访,比较生存组及死亡组的NLR、PLR。结果  ICH组的NLR、PLR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脑出血组与非高血压脑出血组的NLR、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NLR、PL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和0.635;NLR、PLR在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NLR、PLR在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与中度组及轻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的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的P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ROC曲线的临界值分组,与PLR<157组的患者相比,PLR>157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更差(P <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的NLR、PLR均升高,NLR的诊断价值高于PLR,NLR可能与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LR可能与患者的90d神经功能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状态及香菇多糖(Lentinan,LNT)对肝癌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2、sIL-2R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和TACE联合LNT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CE前1天及TACE后两周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同时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ACE前1天及TACE后四周患者外周血IL-12,sIL-2R水平。应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肝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减少,CD8+T细胞数量增加,CD4+/CD8+比值降低,IL-12水平降低,sIL-2R水平升高,与C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TACE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增加,CD8+T细胞数量减少,CD4+/CD8+比值升高,IL-12水平升高,sIL-2R水平降低,与TACE前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LNT组,各组数值变化更加明显,前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3.TACE联合LNT组术后各组数值与单纯TACE后各组数值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单纯TACE治疗可使瘤体减小,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提高。香菇多糖可明显改善TACE的毒副作用,促进免疫功能重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患病特征,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首次接受腹膜透析患者共20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诊断腹膜炎41例。比较腹膜炎组与无腹膜炎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原发肾脏疾病、基础疾病、吸烟、透析龄、肺炎和肠道感染情况,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钾、血钙、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计算NLR、PL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41例患者发生1次腹膜炎34例,两次及以上7例,发生时间为透析后1~6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病原学检查发现,41例患者革兰阳性菌(G+)感染22例,革兰阴性菌(G-)感染17例,真菌2例。单因素比较发现,腹膜炎组比无腹膜炎组年龄增加,糖尿病和肠道感染增多,透析龄延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总胆固醇、空腹血糖、CRP和PCT、NLR和PLR水平升高,而白蛋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3~5.968;t=4.526~22.32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道感染(OR=3.652,95%CI:2.485~5.023,P<0.001)、透析龄(OR=5.524,95%CI:3.896~7.215,P<0.001)、高NLR(OR=4.425,95%CI:2.967~5.632,P<0.001)和高PLR(OR=4.021,95%CI:2.536~5.021,P<0.001)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NLR和PLR预测腹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和0.813,临界值分别为2.8和106.7,敏感性分别为85.6%和80.7%,特异性分别为77.9%和86.4%。结论:腹膜透析有较高的腹膜炎发生率,发生峰值在3.5个月,以G+或G-感染为主,肠道感染、透析龄延长、高NLR和高PLR水平是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LR和PLR监测对早期预测腹膜炎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接受一线含铂化疗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的关联性,阐明NLR和PLR在SCLC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胃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54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胃癌患者,采用ROC曲线分析cutoff值,X2检验、U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独立风险因素。结果:随访154位患者中失访患者12位,纳入生存分析的患者共142位,其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9%、32%。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P=0.025)、分化类型(P=0.021)、浸润深度(P=0.007)、淋巴结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率(P<0.001)、TNM分期(P<0.001)、PLR(P<0.001)、NLR(P<0.001)、手术方式(P=0.013)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率(P=0.004)、TNM分期(P=0.005)、PLR(P=0.001)可能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NLR可以用来评价患者预后,PLR可能为影响预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与CD4+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的特点与CD4^+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326例HIV/AIDS患者,对其中312例进行CD4^+分析。结果机会性感染率+为94.17%,以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各种感染性腹泻、皮肤感染和败血症为主。312例患者中,CD4^+〉350+个/μ18例(5.77%),CD4^+在200~350个/μl之间34例(10.89%);CD4^+〈200个/μl260例(83.33%),其中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为47例(各15.06%),CD4^+〈50个/μl166例(53.2%)。312例患者中共+发生669例机会性感染,CD4^+〉350个/μl时,发生机会性感染13例(4.17%)。200~350个/μl共发生机会性感染+30例(9.61%)。CD4^+〈200个/μl时,共发生机会性感染251例(80.44%),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发生机会性感染44例(各14.1%),CD4^+〈50个/μl发生机会性感染163例(52.24%)。机会性感染率在CD4^+大于350与小于50个/μl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会性感染:随着CD4水平的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多部位感染增多,病情亦愈加凶险。各种细菌、真菌、原虫、病毒感染可同时出现,并累及多器官、多部位。  相似文献   

15.
CD4 count is the standar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ligibility for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and monitoring HIV/AIDS disease progression,but it is not widely available in resource-li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作为CD4+T淋巴细胞(CD4+T)计数替代标志物对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66例6~18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前后TLC和CD4+T计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350mm-3计数的预测价值和最佳分界值。结果:HAART前、6个月和12个月时,TLC和CD4+T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791、0.625和0.680,P<0.001)。HAART前用TLC<2600mm-3预测CD4+T<350mm-3具有较高的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6%和79.31%;HAART6个月及12个月时,用TLC预测CD4+T<350mm-3的最佳预测阈值均为2400mm-3,灵敏度分别为76.40%和71.03%,特异度分别为72.38%和82.39%。结论:TLC是CD4+T计数较好的替代标志物,可用于监测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HAART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
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
试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中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
CD3+、CD4+、CD8+与淋巴细胞计数(L)间回归方程,对照组CD3+=485.45L+313.48(F=59.68,P<0.01),CD4+=192.57L+290.11(F=
24.62,P<0.01),CD8+=275.14L+18.04(F=23.46,P<0.01);非重症组CD3+=564.15L+25.04(F=96.56,P<0.01),CD4+=381.91L-37.45(F=
68.60,P<0.01),CD8+=165.61L+61.83(F=55.47,P<0.01);重症组CD3+=565.44L+49.09(F=31.87,P<0.01),CD4+=332.34L-17.37
(F=43.64,P<0.01),CD8+=223.46L+54.39(F=13.90,P<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通过血常规中
淋巴细胞计数粗略估计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总数与CD4 T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以及其在监测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和简单回归回顾性分析北京市180例HIV感染者的267全血标本中CD4 T淋巴细胞数和总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根据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预测CD4 T淋巴细胞数<200/μl和CD4 T淋巴细胞数<350/μl的总淋巴细胞数临界值。结果北京市2006年进行CD4 T淋巴细胞检测的HIV感染者的总淋巴细胞数同CD4 T淋巴细胞数显著相关。用总淋巴细胞数<1 400/μl预测CD4 T淋巴细胞数<200/μl,敏感性为83.10%、特异性为42.35%、阳性预测值为34.30%、阴性预测值为87.37%;用总淋巴细胞数<1 900/μl预测CD4 T淋巴细胞数<350/μl,敏感性为92.61%、特异性为27.47%、阳性预测值为71.18%、阴性预测值为65.79%。结论在条件有限的地区,可以用总淋巴细胞数预测CD4 T淋巴细胞数,监测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情况,粗略判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 年 1 月—2009 年12 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254 例初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 为高LMR 组(LMR>2.01)和低LMR 组(LMR ≤ 2.01),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和Cox 风险模型分析确定 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MR 水平升高与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以及单核细胞数量减少 有相关性(P <0.05),而与肿瘤分期晚、细胞分化低、病理类型差、淋巴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间质浸润 深度无关(P <0.05)。低LMR 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低于高LMR 组(P <0.05)。 单因素Cox 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晚、单核细胞增加和LMR 降低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 多因素Cox 分析显示,除肿瘤分期晚以外,LMR 降低也是影响宫颈癌患者PFS[Hl ^ R=4.397(95% CI :2.306, 8.383),P =0.000] 和OS[Hl ^ R=5.773(95% CI :3.032,10.993),P =0.000]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MR 可作 为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氧化应激参数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例健康志愿者,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的NLR、总抗氧化状态(TAS)、总氧化状态(TOS)、氧化应激指数(OSI)、对氧磷酶1(PON1)和硫醇(Thiol)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症状,分析NLR、PANSS评分和氧化应激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NLR、TAS、TOS明显增高(均P<0.05),Thiol、Thiol/OSI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间PON1、O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分值与Thiol/OSI呈负相关(r=-0.264);总分值与NLR呈正相关(r=0.251),与Thiol/OSI呈负相关(r=-0.286)。精神分裂症组NLR与Thiol/OSI呈负相关(r=-0.340),健康对照组NLR与Thiol/OSI未见相关(r=-0.040)。精神分裂症患者NLR与TOS、OSI均呈正相关(r=0.361、0.307);Thiol/OSI与TOS、OSI均呈负相关(r=-0.685、-0.678),与TAS、Thiol均呈正相关(r=0.256、0.416)。结论炎症和氧化应激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患者临床症状关系密切。NLR是一项可以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氧化应激和精神症状信息的简单、廉价、适合常规应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