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将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30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护理流程管理,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方式下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方式下护理人员操作和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室护理时采用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强化质量管理措施对于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影响效果,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医疗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对比分析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情况以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安全性差异,并对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着重探讨。结果: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血液透析室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之后,明显高于实施前安全性状态(P0.05),提高了细菌培养合格率,降低血路感染的发生比例。结论:对当前血液透析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控制,能够明显降低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实行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血液透析室的安全性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依照标准采取严格规范的管理,从环境、工作人员、患者、复用、水处理系统,消毒液浓度监测等规范感染管理。结果透析患者无1例发生感染,医务人员无感染发生。结论严格执行透析室感染管理规范,持续改进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保证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院感染和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方法:重点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室的布局,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和监测,医护人员防护实施标准预防等环节实施,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通过对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提高了医疗安全,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依据规范的科学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葛建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89-2590
<正>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中各种有害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1,2]。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大约有150L的液体交换,加之反复动静脉内瘘穿刺或深静脉置管,患者容易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时间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予以观察组时间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间管理应用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5S是指对现场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并提高人的素养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五个词在日语的罗马拼音中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我院血液透析室将"5S"管理理念引入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袁世萍 《大家健康》2013,(16):190-191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舒适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应用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48-15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 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发生率,及对临床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护理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来看,ICU、老年患者、夏秋季节比成年患者、普通病房、冬春季节占比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重视控制医院感染,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对于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意义重大,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熊国英 《吉林医学》2009,30(20):2505-2506
目的:为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将"5S"管理模式运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培养护士自律性,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方法:制定"5S"管理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标准,并对基础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进行检测,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差异性。结果:实施"5S"管理活动的基础护理质量、物品随意取放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5S"管理理论的持久应用,可营造整齐、清洁、美观、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浪费,减少库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血液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同时按照全程优质护理的要求对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KDQ问卷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SAS)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人员一般差错及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照组干预后的KDQ评分各项与干预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KDQ评分各项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及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一般护理差错及纠纷2例,对照组为8例。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分析引入5S活动能否改善急诊工作环境,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管理。方法 培训护理人员“5S活动”的相关内容,制定目标及工作计划,在急诊各工作场所大力推行“5S活动”。结果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抢救的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5S 活动”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设立6个质控小组,通过构建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四级质控体系,进行系统、有效、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比较质控前后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医生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季度检查各质控小组评分情况。结果(1)质控后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率分别为1.67%、2.50%,均显著低于质控前(6.67%、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质控后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6.28±15.38)分、(95.25±14.09)分]均显著高于质控前[(82.79±12.11)分、(79.96±11.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质控后各小组总体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质控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及护理纠纷率,有效提高医生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个体化优质护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初次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81例,以入院时间的先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收集临床一般资料,采用GQOL-74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周透析次数、陪护、文化程度、居住地、饮食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次血透时的量表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的GQOL-74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生活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行手术全过程监控管理。结果实施查对制度,健全手术室护理质控体系。结论查对制度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司素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5):156-15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所有入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手术室环境、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护理人员的形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81-184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共纳入100 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起始时间为2018 年7 月,截止时间为2019 年7 月,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排序分组(每组50 例),其中序号为偶数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序号为奇数者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细节护理开展于手术室中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责任小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择期手术成人患者208例.以2012年10月前(包括10月)11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以2012年10月后96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流程责任小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不良事件统计.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了在患者反应性方面,其他9个方面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分别为(41.5±4.3)分和(47.1±3.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8±5.8)分和(45.6±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及被投诉事件分别为1例和2例,均少于对照组的3例和5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责任小组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