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入选的300例患儿中,有172例患儿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了抗菌药物,占比为57.33%,使用方法多为注射用药,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如不合理联用、用药频繁等,使得对患儿的临床用药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结论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较多,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加了患儿的用药风险。为了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安全,需要加强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20例患者均使用了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涉及了6远大类(19种)抗菌药物。320例患者中,只有10例患者使用单一用药,占3.12%,绝大多数患者使用了联合用药的抗感染治疗方案;278例患者使用了二联抗菌药物,占86.88%,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32例患者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占10%,使用的硝基咪唑类+β-内酯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的有替硝唑、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存在用药起点过高、更换药品依据性差、疗程过长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月9日院感科组织进行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调查6月8日0:00~24:00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新入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逐一查阅医嘱,填写调查表后,交由医院感染科汇总,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使用情况,用药目的及病原体送检率等。结果调查日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5%,其中治疗用药占50.70%,预防性用药占24.65%,治疗+预防性用药占24.65%,联合用药占62.33%.治疗用药患者中标本送检率为0.结论全院住院患者日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联合用药比例较大,预防性用药比例正常,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严格控制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我院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防范抗菌药物滥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 083份出院病例,按照"手术病例用药合理性评价意见表"及"非手术病例用药合理性评价意见表"逐项填写,对抗菌药物用法用量、药物选择、品种更换等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另对所用抗菌药物的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频数(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64.6%,其中预防性用药占55.6%,治疗用药占44.4%;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66例,不合理使用率为24.6%;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单联使用分别占71.7%和77.1%;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中8位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且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完善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儿科开据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820张处方,对用药途径、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与分析,判断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结果 820张处方中,共使用12类49种药物。抗菌类药物的应用最多,处方数达到568张,占比69.27%,其中,单一用药处方395张,占比48.17%,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处方173张,占比21.10%;单独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处方有67张,占比8.17%,无更多种药物联用的情况;有429张处方通过静脉给药,占比52.32%。结论我院儿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中,存在过多使用抗菌药物、单一剂量使用过高、给药途径不甚合理等现象,需要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中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240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几率为75.0%,一联用药的占92.8%。主要应用的抗菌药物有5类16种。占处方金额与DDDs排序第一的为阿奇霉素。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使用抗菌药物上并不合理,因此,临床上应严格管理医生的用药,定期对医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儿科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09年10~11月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处方1 000张,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37.70%,各年龄组使用中药注射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所占比例为17.51%,与抗菌药物注射剂联合使用的处方占81.96%.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独特功效得到临床认可,但在针对幼龄儿童使用及与抗菌药物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5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8%,其中绝大部分(350例,97.5%)于术前0.5~2h给药;总的邓防用药时间≤24h有57例,占预防用药的15.9%,25~48h的有72例,占预防用药的20.1%,大于48h的有230例,占预防用药的64.0%.预防用药其6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69.2%,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炎(12.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某某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情况.方法 抽取某某社区医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250例,统计抗菌药物、激素及抗病毒处方的数量、种类、给药方法 及药物联用情况.结果 250名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40例,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6.0%;其中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患者80名,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部患者的33.3%;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20名,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部处方的8.3%.结论 某某社区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细菌仍是的重要病原,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高,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在目前无特效方法 的情况下,抗菌药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样儿科住院患者297例,记录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并调查记录其是否进行药敏试验、病原学检查等,将所有调查项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7例患者中,共有25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占86.87%,其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分别为头孢西丁钠、头孢他啶、红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哌哃钠舒巴他钠;有146例患者单独使用1种抗菌药物,占56.59%,另112例患者为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占43.41%,无1例患者采用3种抗菌药物及以上联合用药;使用抗菌药物前给予药敏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的患者为116例,占44.96%;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输注,部分患者静脉输注的同时给予口服。给予频率:22例患者为每日1次,占8.53%,236例患者为每日2次,占91.47%。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使用起点过高、抗菌药物联用较多、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依据不足等,造成诸多用药安全隐患,临床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细菌感染相关依据,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门诊处方1 272份,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共使用药品101种,其中,西药81种,中成药20种;使用抗菌药物达22种,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1 015张(79.80%);使用抗炎、抗病毒中成药处方数分别为166张(13.05%)和206张(16.20%)。结论我院儿科不合理用药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院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道感染常见菌群及其耐药性,评价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2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的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5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68株,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首位(33.0%),肺炎克雷伯杆菌(11.8%)及铜绿假单胞菌(9.5%);革兰阳性菌190株,以粪肠球菌检出率占首位(17.9%),其次是屎肠球菌(6.8%).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替考拉宁DDDs较大且DUI>1,存在超剂量用药.结论 我院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胆道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尽早明确病原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某高校医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高校医院抗高血压药使用现状.方法 对2008年1-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分别就降压药种类、使用率、用药方案进行统计.结果 使用了6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在降压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使用率为50.74%,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率分别为25.18%和23.16%,联合用药率为35.11%.<60岁者与≥60岁者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者与≥60岁者在辅以阿司匹林治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高校医院抗高血压药物选择种类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治疗方案选择以单一用药为主,不符合JNC-7中联合用药为主的原则,这是本组资料中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低的原因之一;另外,临床医生应重视非甾体抗炎药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所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3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药物选取、联合应用及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了解。结果:350例患儿均有抗菌药物应用,应用率100%,主要是给予联合用药,其中二联用药最多(47.43%),其次为三联,四联用药以上用药较少;抗菌药物主要涉及5大类,其中头孢类使用最多,磺胺类最少;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和口服给药(81.71% vs.18.29%),无其他给药方式;头孢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43%),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结论: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临床医师教育培训工作,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治疗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患者真菌感染状况及用药情况,为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呼吸道真菌感染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老年人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及真菌药敏试验情况。结果真菌感染患者107例,占呼吸道感染病例的11.8%,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防范抗菌药物滥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出院病例400例,分为非干预组(2011年)和干预组(2012年)各200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联合用药率和抗菌药物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99.5%下降到84%,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 〈 0.05);联合使用率从12%降至8%,抗菌药物费用从(419.64±63.68)元降至(347.41±43.20)元;用药品种均以一二代头孢为主.结论 我院对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所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有效可行,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药费,但使用率还是过高,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诱发上消化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调查亳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因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治疗142例患者,根据入院前10 d内有无服用过NSAIDs的病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9例)及非NSAIDs组(93例)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患者的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SAIDs组患者在年龄、心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含量、内镜下消化道溃疡、住院时间、72 h止血率等方面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年老、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易出现并发症,且止血效果欠佳。应掌握NSAIDs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同时使用胃肠道保护药。  相似文献   

18.
张丽妍 《西部医学》2013,25(3):459-460
目的分析抗茵药物的应用情况,对用药不合理情况提出对策。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09年8月600例使用抗茵药物的住院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抗茵药物后的反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00例患者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是头孢曲松钠针,其次是头孢替唑钠针,往下依次是阿奇霉素针、头孢他啶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克林霉素针、头孢哌酮钠针和头孢唑啉钠针,最少是去甲万古霉素针。600例患者的处方中诊断与选药符合处方数占97%,诊断与选药不符合处方数占3%,两者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临床对住院患者抗茵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2月全年部分门诊处方23 751张,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用法用量不当、诊断与用药不符、溶媒选用不当、重复用药、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进行审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门诊处方用药合理,共发现731张处方用药不合理,占抽查处方总数的3.1%。其中用量不当26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5.8%;诊断与用药不符合121张,占16.6%;溶媒选用不当108张,占14.8%;重复用药101张,占13.8%;配伍禁忌75张,占10.3%;联合用药不合理49张,占6.7%;书写不规范15张,占2.0%。结论我院临床用药还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药师要加强药学指导,加强与医生、护士沟通,实现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罗红  卢婉琪 《当代医学》2014,(16):146-147
目的调查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妇科2011年7月~2012年4月263例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妇科手术病例均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品种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占785%,132%联用了甲硝唑,用药时机在术前0.5~2h内占924%。结论本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药不合理、疗程偏长等问题,应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