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2016年和2020年北京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十四五”期间优化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综合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阿特金森指数及泰尔指数研究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2020年,北京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03,69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8541人,注册护士134,656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13.87人、5.41人和6.15人;每千平方公里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18.51人、7.22人和8.21人。2016年、2020年对应的卫生技术人员基尼系数值分别为0.246、0.292;2020年北京市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按人口配置的阿特金森指数分别为0.240、0.237和0.252,相较于2016年值均有升高。[结论]北京市当前卫生人力资源疏解与人口疏解不相匹配,2020年北京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整体公平性有所下降,区域间公平性差异有所扩大;卫生人力资源的地理公平性仍有待提升。应通过重视护理人才队伍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7年黑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探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阶段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及泰尔指数研究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黑龙江省人均卫生人力资源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公平性角度来看,黑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按面积配置;注册护士的配置公平性低于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高于区域间差异。结论:黑龙江省仍需要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和配置标准,改善卫生人力总量不足、配置不均、注册护士配置公平性差、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8—2017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统计年鉴和卫生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收集2008—2017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析其基本情况,并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地区内差异对总泰尔指数贡献率均在97.00%以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地区间仍然存在差距,但地区内不公平性较为严重,是影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我国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地区间较为公平,优化其配置应关注地区内部的不公平。注册护士数分布的不公平程度高于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多措并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医改实施前后我国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发现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力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村卫生人员数量、村医定基比和环比变化、村医相对数量、执业资格构成、村医学历构成等指标,分析医改前后村卫生室人员变化.结果 近年来我国村级卫生人员有所增加,但占全国卫生员比重下降;2011年后乡村医生出现负增长,千农业人口及村均乡村医生配备不足;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不断增加,但比重不足26%;乡村医生以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学历不到5%.结论 村卫生室缺乏吸引人才的长足动力;农村将面临村医(尤其是高学历村医)严重短缺问题;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速度较慢.建议改善农村执业环境;提高村医收入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人才;改进执业医师考试内容,提高村医报考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质量在医改10年间的变化,比较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配置的数量与质量。方法比较2008年和2018年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的数量和结构差异,通过基尼系数评价医务人员的配置公平性。结果2018年,医院医师中,执业医师占93.07%,只有不足7%是执业助理医师;而基层医疗机构中执业医师只占67.60%,有1/3是执业助理医师。医院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配置基尼系数分别为0.12和0.24,东部省份医院执业医师比例明显高于中西部。基层机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4和0.15,东部省份基层机构执业医师比例仍然高于中西部,但差距小于医院。医院和基层机构的医护比分别为1:1.47和1:0.65,差距明显。结论目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在各类医疗机构间的分配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质量明显低于医院,中西部低于东部,有针对性地提升人员质量仍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为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水平,按苏南、苏中、苏北将江苏省分成3个不同经济发展地区,随机抽取257个乡镇卫生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抽取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乡镇卫生院平均有在岗职工87.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5.32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1.62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3.73人。执业(助理)医师中级及以上职称占53.4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8.43%,公共卫生人员3.33人,检验技师(士)3.23人,注册护士24.00人,医护比1∶0.70。苏南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家庭医生团队数、岗位培训人次数均高于苏中和苏北(P<0.05)。结论 江苏省乡镇卫生院卫生、卫技人员总量比较充足,但岗位分布不合理,公共卫生人员、护士和医技人员短缺,且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王玉华  王晓锋  肖杰  李婧  杨龚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55-758
[目的]分析云南省2010年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上级部门制定卫生人力政策与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云南省)BI统计分析软件系统,对2010年云南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和云南省卫生人力数据库资料,分析云南省卫生人力资源总量情况和学历、职称、年龄构成并与全国、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0年,云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14313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占43.87%,注册护士占34.66%;云南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3.11人,比全国少1.2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09人)分别比全国少0.39人、0.43人,比西部地区少0.16人、0.17人。云南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最高的昆明市与最低的昭通市相比,相差达4倍多。云南省医护比最高的红河州(1:0.90),最低的迪庆州(1:0.51),护理人员的比例相差近1倍。云南省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主要以大专、中专及中技、本科为主,占94.8%。本科、专科学历所占比例比全国及西部高,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比全国、西部低。[结论]与2010年度全国平均水平及西部地区比较,云南省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人力资源分布明显不均衡、医护比例失调、高级人才缺乏、年龄有老化的趋势。[建议]应根据云南省卫生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做好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调整卫生人力分布及人才的专业结构;加强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的人员配备,保障基层卫生人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新医改以来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利用 GM(1,1)灰色模型预测2014—2020年基层卫生人员发展趋势。结果近5年,我国基层卫生人员年增长率(2.76%)低于全国卫生人员年均增长率(5.91%);2013年,基层卫生人员总数达351万人,其中全科医生11.7万人,每千人口基层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数为0.77和0.42人,医护比为1??0.55;预计到2020年基层卫生人员总数将达到目前的1.3倍,每千人口基层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数将达到0.95和0.67人,医护比达到1??0.71;按目前发展速度,基层卫生人员配备水平要达到同期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10年时间。结论我国基层卫生人员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结构不合理、供给速度缓慢,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建设,提高人员配备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完成情况及公平性,为加强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和卫生资源集聚度分析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完成情况及公平性。[结果]四川省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已经超过规划目标,其中9个州(市)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低于规划目标,6个州(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低于规划目标,四川省整体及15个州(市)的医护比未达到规划目标。以2020年四川省平均水平为标准的卫生资源密度标准指数,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中有雅安市、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低于平均水平,注册护士中有雅安市、巴中市、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低于平均水平。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卫生资源集聚度有广元市、雅安市、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小于1,卫生资源集聚度/人口集聚度有成都市、攀枝花市、雅安市大于1,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等10个州(市)小于1。[结论]四川省部分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医护比失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地区间差异较大,存在公平性与实际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分析山东省近5年(2008-2012年)的乡村两级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年鉴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山东省乡村两级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护士数量增长较快,但医护比例仍亟需改善;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全科医生有待发展;农村卫生人员执业程度低,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比重少,新鲜力量注入较少.结论 推进医护比例优化,注重医护质量的提高;引导高等医学人才流向基层,优化基层卫生人员的结构;发展高等全科医学教育;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与科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2015年开始"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逐渐形成。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变化,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天津市探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融合改造,形成一个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以健康管理为导向的标准化全科门诊服务新模式。目前已取得较好的初期效果,对于优化医疗服务结构,方便居民就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成都市、泸州市和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推动泸州市卫生健康事业融入成渝经济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法、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对成都市、泸州市和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成都市每千人口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为8.98张、11.16人、4.13人和5.30人,远远高于泸州市和重庆市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集中指数均为正数,说明卫生资源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成都市按人口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05 9~0.057 4之间,泸州市按人口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05 4~0.0763之间,重庆市按人口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05 9~0.030 5之间,成都市和重庆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泸州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内。成都市按地理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159 3~0.389 3之间,泸州市按地理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85 2~0.234 4之间,重庆市按地理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118 6~0.284 1之间,成都市和泸州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内,重庆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结论 卫生资源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比卫生物力资源更加不公平一些,要加强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建设,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针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调查分析了家庭医生服务开展现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家医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方法 本研究共抽取了成都市六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每家机构的1名管理人员和1个家庭医生团队分别进行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2月。结果 成都市双向转诊取得一定成效,但下转难情况依然突出;有偿签约效果不好,居民就诊观念需转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家医服务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家医信息化平台存在诸多问题,功能亟需改善;家医的绩效考核制度有一定激励作用,但仍需完善;基层卫生投入不足,家医政策落地难。结论 规范分级诊疗秩序,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加强官方媒体宣传力度,转变居民就诊观念;提升基层职业吸引力,培养优质人才;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家庭医生信息化服务平台;健全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完善家医配套政策与措施,强化基层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区域分布及变化特征,为基层卫生机构人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空间自相关及相对发展率分析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及发展趋势。结果 我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年均增速分别为4.07%、3.75%、5.68%,医护比逐年改善;Global Moran’s I显示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表现为先缩小后增加;Local Moran’s I显示不同时间段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聚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不同时间段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相对发展速度空间格局变化趋势与其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结论 我国基层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区域之间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差距有所改善,但分布仍不均衡。[J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型医疗体制改革十年以来,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学历、职称及分布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法以2010、2019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断增长,学历水平持续提升,职称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其中,注册护士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9.21%,到2018年,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36.2%、55.4%、21.0%。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布,城市卫生人力资源优于农村。结论建议通过教育培训、政策激励、人才合理规划等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均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状况及卫生服务情况,为优化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7年广西相关的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数据,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2010-2017年,广西卫生机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床位数也逐年上升,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注册护士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12%、7.10%、5.22%、9.39%,医护比从1∶0.99增长为1∶1.3,但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均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医疗机构入院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70%、6.23%,其中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总入院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10%、15.41%、-0.09%,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均呈增长趋势,社区卫生中心的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增长率分别为2.34%、-0.55%。[结论]广西的卫生资源总量不断优化,但人均卫生资源不足;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有待改善;卫生服务利用仍主要集中于医院,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建议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明确政府职责,合理规划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加大社会急需医学学科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定向医学人才的就业现状,分析现阶段苏北地区农村定向医学人才配置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路径。方法:选取2014—2017年临床医学(订单定向)专业的525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其基本信息、报考原因、工作现状、规培情况、继续教育等情况。结果: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力资源短缺、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毕业生基层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为薪酬待遇较低、基层设施匮乏、职业发展前景不佳等。结论:建议做好定向医学生政策宣传、扩大公卫人才培养规模、创新人才激励手段、打通人才流动渠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陵山片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况。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1年1月至10月对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武陵山片区的27个县(市、区)进行了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并调查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现况。结果:武陵山片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0.94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2.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0.86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6.8%;高级职称3 11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66%;2所综合大学设有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年招生规模仅600人。结论:武陵山片区医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从医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医学本科招生规模较小,国家应加强武陵山片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待遇,改善医学高等教育现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