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根据MRI表现将36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分为上、中、下3组,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例行DSA检查。结果上部组多伴有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软腭麻痹,下部组多伴有眩晕、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上部组及中部组病变多为斜带状,病变大都临近延髓腹内侧,下部组病变多为小片状,多位于延髓背外侧表浅部分。DSA检查6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椎动脉病变,2例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例示椎动脉闭塞伴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结论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有关。DSA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及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眩晕(83.3%)、构音障碍(61.1%)、吞咽困难(52.8%)、Horner征(80.6%)、共济失调(72.2%)及交叉性感觉障碍(50%)为常见临床表现。36例行MR I检查,32例示延髓背外侧梗死;13例行DSA检查,6例示不同程度椎动脉病变,2例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例示椎动脉闭塞伴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33例采用抗凝、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治疗,26例于7~10 d后症状缓解,1~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6例遗留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1例死亡。3例行血管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当天症状缓解,1周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以延髓背外侧局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MR I对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DSA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血管部位及性质及MRI影像学特征,探讨二者与本病预后相关关系。方法:将12例临床确诊的Wallenberg综合征病人分别于发病1周及6周时头MRI检查并于1周内作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67%病例病变部位不仅累及延髓背外侧而且也累及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50%病例并非是小脑后下动脉闭塞而是椎动脉狭窄。结论:血管病变部位及性质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延髓背外侧综合征(lateral medullary syndrome,LMS)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主要是供应延髓背外侧及小脑后下部的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临床表现较多。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临床少见且凶险,发病率为1.0/10万1.5/10万,可以自发性或外伤形成,常以夹层破裂后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以Wallenberg综合征为首发症状者少见,而以颈部外伤致椎动脉夹层并Wallenberg综合征则更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因"突起声音嘶哑,左侧肢体麻木5 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并分析20例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7岁,以急性(16例)或亚急性(4例)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13例(65%),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眼震15例(75%),吞咽困难、声音嘶哑13例(65%);交叉型感觉障碍18例(90%),Horner征12例(60%),共济失调9例(45%),不同类型运动障碍9例(45%).20例头颅MRI均发现延髓梗死灶,行颈部MR血管成像检查的8例患者均发现椎动脉异常,其中左侧椎动脉细小2例,细小伴远端狭窄1例,左侧椎动脉迂曲1例,右侧椎动脉细小2例,狭窄2例.结论 除眩晕、延髓麻痹、交叉型感觉障碍、Horner征、共济失调经典表现外,头痛是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症状;椎动脉异常可能与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小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点和相互关系,病因和发生机制以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的15例双侧小脑多发性梗死患者,对其血管危险因素、临床表现、MRI病变形态、分布和临床的关系,可能的病因性发病机制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双侧小脑梗死占全部小脑梗死患者的23.8%.急性双侧小脑梗死以双侧PICA供血区的多发性梗死最多见(66.7%).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眩晕(93.3%)、恶心、呕吐(93.3%)、共济失调(60%)和构音障碍(58.7%).双侧小脑梗死多表现为大病变侧的单侧体征如共济失调.除上述小脑症状外,双侧PICA供血区梗死,特别是内侧支分布区受累(6例)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其中4例表现为孤立性假性眩晕;AICA梗死患者的特征表现为双侧耳聋;而SCA供血区梗死的临床表现特点是构音障碍、单侧共济失调,偶可出现大病变对侧的耳聋.Rankin评分均在3分或3分以下,死亡1例.结论 急性小脑多发性梗死主要发生于双侧PICA供血区,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体征多数限局于单侧肢体,出现于小脑梗死较大的一侧.病因多数为心源性栓塞或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所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Wallenberg′a综合征的病人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严重的站立不稳较为罕见。本文报导一例,并讨论其病理生理学。患者63岁,男性,因突然发生向左倾倒,几小时后出现逆时针眩晕、吞咽困难及发音障碍而收入神经外科。查体发现左侧Horner氏征,协调障碍的前庭综合征,上肢运动性的小脑综合征,软腭、声带麻痹,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除面部以外半身温度觉丧失。CT扫描正常。椎动脉造影显示左侧椎动脉在紧邻小脑后下动脉(PICA)起始处闭塞,右侧PICA狭窄。后来病人转到神经内科,除了Wallenberg′a综合征外,尚表现出眼球运动障碍和步态不稳。眼球向左凝视正常,向右侧运动存在,但缓慢且呈痉挛性,向右凝视麻痹,在向右侧视时眼震增  相似文献   

8.
典型的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现将本院1985~1991年收治的26例病人作一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5~81岁,平均55.3岁;安静中发病18例(69.2%),活动中发病6例(23.1%),起病后病情不断加重至72小时达高峰2例。临床表现:1.症状:本组眩晕25例(96.2%),呕吐22例(84.6%),吞咽困难,声音  相似文献   

9.
Wallenberg综合征58例临床表现、CT及MRI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CT、MRI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58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7例(98.3%)患者为梗死所致,1例(1.7%)为左桥小脑角听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以眩晕、恶心、呕吐起病,以进展性形式多见。除了典型的WS的症状外,还可出现对侧面部及肢体浅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及肢体感觉异常、深感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面瘫、项强等少见症状。头部CT扫描阳性率8.7%,头部MRI阳性率38.6%。5例在病后3~8d因心跳骤停死亡,经治疗吞咽困难、眩晕、恶心、声音嘶哑、眼震恢复较快,感觉障碍恢复最慢。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是WS的主要病因但不是唯一原因。结合临床特点,对推测延髓病灶的大小、范围和受累的解剖结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氏综合征)不多见,病变主要累及延髓上段后外侧区,几乎均由血管性疾病引起。过去认为系由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而致,但以后的临床病理研究证实也见于椎动脉闭塞。以往此综  相似文献   

11.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氏综合征,于1895年首先由Wallenberg氏报道,并经剖检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血栓所致,故又称为“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国内最早由张氏等首次报告,此后,刘氏等又相继报道过。本文就我科自1956年—1984年期间收治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66例,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广东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邓 彦报道 我们收治1例小脑前下动脉梗塞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70岁,因眩晕10小时于1998年8月9日入院。8日晚6时饭后渐起头晕、视物旋转、恶心、胸闷,服“心痛定、丹参滴丸”数分钟后症状有所减轻。至9日凌晨5时起又觉左头部胀痛、眩晕加重、呕吐、言语不清、左口角流涎、左面麻木、左耳听不见声音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于8时入院。查体:意识清,构音障碍,左眼裂较大,左颜面无汗。眼球运动好,有注视时水平及旋转性眼震。由于白内障手术后影响瞳孔观察。左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左耳音叉试验为感音性耳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房山区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1-09-2014-12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147例,均行头颅MRI、椎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CD)、颅内动脉核磁血管造影(MRA)检查,必要时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小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小脑区域性梗死组和小脑分水岭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小脑区域性脑梗死109例,小脑分水岭梗死38例(25.9%),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心房纤颤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区域性脑梗死比较,小脑分水岭脑梗死组失水状态、晕厥等前驱症状发生率较高(21.1%比9.2%,P=0.026),后循环多发病灶发生率较低(21.1%比38.5%,P=0.002),NHISS评分低(2.7±1.9比6.1±2.5,P=0.000)。(3)两组小脑梗死患者发生后循环大血管病变比例无统计学差异(52.6%比36.7%,P=0.085);分析非心源性脑梗死病例发现,分水岭梗死存在大动脉狭窄几率高于区域性脑梗死(47.4%比30.2%,P=0.002)。结论小脑分水岭梗死与区域性脑梗死相比危险因素相同,病因略有不同。分水岭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轻,但前驱症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小脑梗死是由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闭塞所致,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肌张力降低、脑干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占全部脑梗死的5%~10%,因梗死部位、病灶大小而症状各异,特别是大面积小脑梗死,形成占位效应,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误诊为前庭神经疾病、脑干梗死、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主因"言语不清、行走不稳4 d"于2014年1月10日入院。患者4 d前无诱因突发言语不清、构音障碍,自觉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无法站立,有双手麻木感,伴有头晕,无视物旋转感,无恶心、呕吐,伴有饮水呛咳,轻度吞咽困难,咽喉部有异物感,无呼吸困难,无头痛。双下肢无力症状加重,呛咳明显,就诊  相似文献   

16.
小脑梗死是由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 闭塞所致,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肌 张力降低、脑干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占全部脑梗死的5% -10%,因梗死部位、病灶大小而症状各异,特别是大面积小脑 梗死,形成占位效应,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 误诊为前庭神经疾病、脑干梗死、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等,延误治疗。现将我院1993-01-2003-10间收治的经头颅 MRI证实误诊的小脑梗死2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W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W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69例MRI阳性中66例患者为延髓梗塞所致,3例为延髓出血。患者多以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声嘶为主诉,急性起病并呈渐进性发展。除了典型的WS的症状外,还出现面瘫、肢体乏力(轻偏瘫)、复视、头痛、呃逆、面痛以及交叉性感觉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延髓病变阳性率为93.2%。结论延髓梗塞是WS的主要病因,但不是唯一原因。WS除了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具有非典型的临床特点。头部MRI的检查有助于W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18例Wallenberg综合征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由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近年来,报道甚多,但对于它的症状体征出现的早晚,以及时程分析较少,现将我院近4年来18例Wallenberg综合征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选自我院1995年3月~1999年3月住院病例,18例均为男性,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8岁,既往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3例,脑梗塞2例。  相似文献   

19.
<正>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合并病灶侧肢体偏瘫时称为Opalski综合征,由法国人OPALSKI~([1])于1946年首次发现并报告。两者都可表现为Wallenberg syndrome的典型症状: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病灶侧Horner征、病灶侧共济失调、交叉性感觉障碍等,且Opalski综合征临床上十分少见,所以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或误诊。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Opalski综合征,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症状及责任血管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共36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因和诱发因素、治疗和预后。结果 36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23例(63.89%),饮水呛咳、吞咽困难21例(58.33%),构音障碍19例(52.78%),感觉障碍17例(47.22%),眼震15例(41.67%),共济失调11例(30.56%),Horner征阳性8例(22.22%),呃逆7例(19.44%),面神经麻痹6例(16.67%),偏瘫5例(13.89%),意识障碍5例(13.89%),复视2例(5.56%);12例(33.33%)符合典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MRI均可见延髓背外侧梗死灶,其中上延髓型为10例(27.78%),中延髓型9例(25%),下延髓型17例(47.22%);CTA可见5例(5/10)椎动脉狭窄,3例(3/10)小脑后下动脉狭窄;椎动脉B超可见11例(11/15)椎动脉细小或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见5例(5/9)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峰值后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可见9例(9/13)椎动脉狭窄,2例(2/13)小脑后下动脉狭窄。6例(16.67%)予静脉溶栓,30例(83.33%)予内科综合治疗;34例(94.44%)明显好转,2例(5.56%)因循环衰竭而死亡。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仅部分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明确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预后与梗死灶部位、面积和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