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北省张家口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高尿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等体格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等血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完成体检17 273人,平均(47.42±14.28)岁,男性10 324人,占59.77%,女性6 949人,占40.23%。检出高尿酸血症3 825例,检出率为22.14%;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8.39%,高于女性的12.8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2.206,95%CI:1.986~2.450)、高TG(OR=2.089,95%CI:1.903~2.293)和高TC(OR=1.121,95%CI:1.006~1.249)是男性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高龄(OR=0.982,95%CI:0.979~0.985)和高FPG(OR=0.657,95%CI:0.587~0.736)是保护因素。高龄(OR=1.008,95%CI:1.001~1.014)、超重/肥胖(OR=2.193,95%CI:1.864~2.579)、高FPG(OR=1.379,95%CI:1.128~1.687)和高TG(OR=2.209,95%CI:1.879~2.597)是女性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张家口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超重或肥胖、高TG等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471例ICP孕妇纳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ICP孕妇的孕周(χ2=38.834,P=0.000)、发病时间(χ2=21.470,P=0.000)、多胎妊娠(χ2=19.529,P=0.000)、合并高血压(χ2=10.963,P=0.001)、合并糖尿病(χ2=7.098,P=0.008)、合并乙肝(χ2=5.879,P=0.015)、ICP既往史(χ2=7.193,P=0.007)、生化指标(TBA:χ2=23.410,P=0.000;ALT、AST:χ2=6.114,P=0.013;TBIL:χ2=8.204,P=0.004;DBIL:χ2=5.361,P=0.021)水平与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相关性;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病时间(OR=2.92,95%CI=1.37~6.22)、多胎妊娠(OR=2.29,95%CI=1.42~3.71)、合并高血压(OR=2.41,95%CI=1.09~5.33)、合并糖尿病(OR=1.95,95%CI=1.07~3.56)、TBA水平(OR=2.05,95%CI=1.05~4.01)是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其中发病孕周是ICP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妇发病时间、多胎妊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TBA水平是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对ICP孕妇的胎儿加强监护及采取治疗,结合孕周、病情变化评估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和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64例ICP孕妇(观察组)及同期6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比较2组孕妇妊娠结局,分析可导致孕妇发生IC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高雌激素水平、低硒摄入量、低锌摄入量及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雌激素水平、低硒摄入量、ICP家族史及机体免疫失调为IC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照组其胎儿窘迫、早产儿、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其分娩前应详细全面检查,减少或避免ICP孕妇产生,提高胎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师中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教师人群中符合高尿酸血症(HUA)诊断标准的病例(Ⅰ组)60例,既符合HUA诊断标准又符合代谢综合征(MS)的病例(Ⅱ组)60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体检人群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饮食习惯(采用食物频率法和7天膳食记录法)、家族史等情况,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体质指数(BMI,OR=1.520,95%CI:1.295~1.783)、收缩压(SBP,OR=1.045,95%CI:1.016~1.074)、舒张压(DBP,OR=1.064,95%CI:1.020~1.111)、总胆固醇(TC,OR=4.198,95%CI:2.289~7.700)、甘油三酯(TG,OR=42.852,95%CI:11.245~163.302)、空腹血糖(FPG,OR=1.412,95%CI:1.281~1.6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3.017,95%CI:1.706~5.338)、饮茶(OR=3.727,95%CI:1.750~7.938)、食海鲜(OR=2.266,95%CI:1.125~2.569)及血脂异常家族史(OR=1.248,95%CI:1.116~2.532)与HUA有关联。MS不仅与以上因素相关,而且还与饮啤酒(OR=1.314,95%CI:1.137~2.722)、食蔬菜(OR=6.571,95%CI:2.942~14.680)、食水果(OR=5.035,95%CI:2.319~10.930)及高血压病史(OR=1.183,95%CI:1.084~2.400)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及TG是HUA及MS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成分(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5,(12):150-153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甲状腺彩超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方法横断面调查武汉地区2 028名居民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该地区甲状腺疾病总检出率为23.3%,其中男性为9.1%,女性为37.6%,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OR=0.256,95%CI:0.138~0.289)、年龄(OR=2.180,95%CI:1.690~2.626)、甲状腺疾病家族史(OR=2.216,95%CI:1.916~2.901)、每日碘盐摄入量(OR=3.603,95%CI:2.960~3.991)、饮食习惯(频繁摄入海产品)(OR=2.697,95%CI:2.116~3.236)、收入水平(OR=1.230,95%CI:1.106~1.709)及学历(OR=1.362,95%CI:1.231~1.796)是影响甲状腺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地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达23.3%,女性、年长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碘盐摄入过量、频繁摄入海鲜产品、高收入、高学历群体是甲状腺疾病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538-154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东莞市石碣医院产科门诊完成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分为GDM组和非GDM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共312例孕妇纳入研究,GDM组孕妇54人,非GDM组孕妇258人。两组的平均年龄、孕前BMI、孕早期空腹血糖、糖尿病家族史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GDM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980,95%CI为1.233~3.180,P=0.005)、孕前BMI(OR=3.111,95%CI为1.884~5.138,P<0.001)、孕早期空腹血糖(OR=3.187,95%CI为1.637~6.206,P=0.001)、糖尿病家族史(OR=3.823,95%CI为1.373~10.644,P=0.006)。结论早孕期FBG超过5.1 mmol/L、孕前BMI升高、年龄增长、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为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金玲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4,(30):4973-4975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因素,为GDM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横店集团医院进行产检的2 120例孕妇的资料,其中GDM孕妇(GDM组)186例,正常孕妇1 934例(对照组),对所有孕妇GDM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3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早孕期体重增加、中孕期体重增加、孕前BMI、早孕期FPG水平、早孕期TG水平、早孕期FINS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是GDM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5岁(OR=1.1601,95%CI=1.051~1.310)、有糖尿病家族史(OR=3.142,95%CI=1.621~5.912)、早孕期体重增加(OR=1.282,95%CI=1.019~2.296)和中孕期体重增加(OR=1.316,95%CI=1.216~1.579)、孕前BMI(OR=1.361,95%CI=1.071~1.721)、早孕期FPG水平(OR=4.042,95%CI=1.591~9.862)、早孕期TG水平(OR=2.122,95%CI=1.169~4.916)、早孕期FINS水平(OR=1.018,95%CI=1.161~2.579)、胰岛素抵抗(OR=1.796,95%CI=1.516~2.619)等因素和GDM发病密切相关,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孕妇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要密切注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监测血糖,做好早孕期GDM防治工作,减少GDM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长庆油田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抽样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参加健康体检和建立社区居民档案的3 874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慢性病及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关系。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男性19.9%,女性12.9%。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男性(OR 2.06,95%CI 1.63~3.69)、夜班工作(OR2.47,95%CI 1.02~5.98)、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 mmol/L)(OR 12.88,95%CI 4.07~40.79)、使用利尿剂(OR2.25,95%CI 1.42~3.57)、超重/肥胖(OR 1.58,95%CI 1.01~2.48)/(OR 2.90,95%CI 1.79~4.69)、高血压(OR 2.35,95%CI 1.52~3.61)、高甘油三酯血症(OR 3.13,95%CI 2.12~4.63)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相关,而退休(OR 0.21,95%CI 0.12~0.38)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降低相关。结论男性、夜班工作、2型糖尿病、使用利尿剂、超重/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退休可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高尿酸血症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所有病例均来自2008年2~12月在山东省随机选取的5个市的某医院内确诊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同时,以同一时间在该医院内科就诊的其他疾病患者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并展开分析。[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OR=1.117)、个人月收入(OR=1.599)、平均喝啤酒量(OR=1.089)、经常饮茶(OR=1.299)、经常吃蛤蜊(OR=2.127)、经常锻炼身体(OR=0.917)、血尿酸(OR=8.187)等7个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7个危险因素建立"最优"模型,同时计算吃海鲜对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归因分值22%。[结论]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找出了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同时还根据各危险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最优"模型,达到了研究目的,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衢州市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农村CKD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衢州市柯城区40个村≥18岁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分析CK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农村居民8 626人,CKD的标化患病率为8.87%,蛋白尿标化患病率为8.63%,肾功能下降标化患病率为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70,95%CI:1.36~1.81)、年龄(OR=1.02,95%CI:1.01~1.03)、糖尿病(OR=1.66,95%CI:1.27~2.17)、高血压(OR=2.12,95%CI:1.82~2.46)、肥胖症(OR=1.32,95%CI:1.02~1.71)、高尿酸血症(OR=2.03,95%CI:1.63~2.54)和高脂血症(OR=1.20,95%CI:1.01~1.42)与CKD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柯城区农村居民CKD患病率较高,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与CKD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大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就诊并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孕期是否感染HBV及患有ICP为研究因素,依次分别以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孕期贫血、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为病例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依次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HBV并患有ICP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41%(OR=1. 41,95%CI:1. 04~1. 90),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增加35%(OR=1. 35,95%CI:1. 06~1. 71),发生妊娠合并症的风险增加了77%(OR=1. 77,95%CI:1. 37~2. 29)。妊娠期HBV感染与ICP对产后出血(OR=2. 89,95%CI:1. 18~7. 13)及妊娠合并症(OR=5. 21,95%CI:2. 40~11. 29)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P0. 05),且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94. 27,P趋势0. 001)。结论妊娠期感染HBV并伴有ICP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及妊娠合并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及时防治妊娠期HBV及ICP可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脏代谢水平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早发型ICP (发病孕周≤28周)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在该院检查的100例非ICP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肝脏代谢水平,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早发型IC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研究对象AST、DBIL、TP及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ALT和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LT和TBIL水平、免疫功能失调、高雌激素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孕周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和TBIL水平、孕周时间、免疫功能失调、高雌激素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是早发型IC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ALT、TBIL水平异常,ALT、TBIL水平、孕周时间、免疫功能失调、高雌激素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是早发型IC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早筛查高危因素,及早确诊并进行专业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作为妊娠期特有疾病,严重影响妊娠结局,探究滑县地区GDM发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降低GDM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06-18—2018-05-18滑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GDM患者106例,选取同期非GDM孕妇130例,通过问卷形式展开调查,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GDM患者与非GDM孕妇年龄(χ~2=12.882,P0.001)、孕次(χ~2=10.929,P=0.001)、体质量指数(χ~2=72.137,P0.001)、糖尿病家族史(χ~2=47.603,P0.001)、孕期运动(χ~2=64.341,P0.001)及血红蛋白水平(χ~2=8.981,P=0.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患者与非GDM孕妇文化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P=0.928)。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孕妇年龄≥35岁(OR=2.010,95%CI为1.214~3.330,P=0.003)、超重(OR=1.702,95%CI为1.322~3.669,P=0.001)、糖尿病家族史(OR=2.323,95%CI为1.522~4.298,P=0.004)均为GDM发病危险因素,孕期运动(OR=0.463,95%CI为0.232~0.925,P=0.029)则为GDM发病保护因素。结论孕期运动为GDM保护因素,孕妇年龄≥35岁、超重、糖尿病家族史均为GDM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萍乡地区肾结石的危险因素,为肾结石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萍乡市某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经B超、X线或静脉肾盂造影确诊为肾结石的住院患者150例作为病例组;与病例同性别且年龄相差5岁以内(排除尿路结石)的15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以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涉及一般人口学特征、饮水习惯、膳食结构、疾病史等,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地区(OR=0.267,95%CI=0.107~0.534)、工作强度(OR=0.425,95%CI=0.176~0.593)、饮食习惯(OR=1.457,95%CI=1.045~2.379)、饮水量(2000~3000ml/d:OR=0.437,95%CI=0.154~0.903;>3000ml/d:OR=0.134,95%CI=0.054~0.203)和尿路感染史(OR=2.078,95%CI=1.215~4.192).结论 城区居住、经常饮水、体力劳动是肾结石发病的保护因素.尿路结石史、喜好肉食是肾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孕妇的住院资料,分娩足月活产儿5639例、早产儿540例,分为足月产组(≥37周孕龄)和早产组(<37周孕龄),比较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发生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年限(≥16年)(OR=0.61,95%CI:0.48~0.78)、家庭平均月收入(>3000元)(OR=0.62,95%CI:0.50~0.78)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母亲妊娠合并症,比如妊娠期糖尿病(GDM)(OR=3.97,95%CI:1.70~9.2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OR=4.43,95%CI:3.35~5.87)、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OR=4.88,95%CI:3.25~7.32)是早产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②按早产的病因分类,本研究中340例为自发性早产儿,余200例为医源性早产.经分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足月产相比,经产妇(OR=2.66,95%CI:1.87~3.76)、GDM(OR=4.52,95%CI:1.42~14.38),尤其是HDP孕妇(OR=14.19,95%CI:10.10~19.93)更易发生医源性早产,而ICP孕妇更多出现自发性流产(OR=12.875,95%CI:12.75~13.00).结论 应及早识别早产潜在的高危因素,加强围生期管理,以减少早产的发生,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芜湖市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安徽省芜湖市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安徽省芜湖市中老年居民1 965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芜湖市中老年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校正患病率为13.9%,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高尿酸血症有影响的变量有高血压、体质指数、年龄、主食摄入量和水产品摄入量(OR值分别为2.79,1.19,1.08,0.76,1.87)。校正年龄、血压和性别后,超重和肥胖者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分别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29倍(95CI=1.76~2.98,P0.001)和4.56倍(95CI=3.12~6.66,P0.001);校正年龄、性别和BM I后,高血压人群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是血压正常人数的1.63倍(95CI=1.21~2.21,P0.001);同时具有肥胖和高血压的人群患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是体重和血压正常人群的6.52倍(95CI=3.88~10.95,P0.001)。结论高血压、肥胖及其共同作用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西藏阿里地区西部区域藏族人群慢性病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阿里地区西部四县1453名藏族居民进行调查,并收集血常规及生化检测指标。采用χ2检验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检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地区藏族居民患病率居前3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77.6%)、高尿酸血症(51.5%)和血脂异常(45.2%)。性别、年龄、体型、居住地、吸烟和饮酒是藏族居民慢性病主要的影响因素,女性是高尿酸血症(OR=0.547,95%CI:0.438~0.682)、肝功异常(OR= 0.482, 95%CI:0.369~0.628)、肾功异常(OR= 0.020, 95%CI:0.011~0.040)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0.434, 95%CI:0.327~0.574)的保护因素;超重/肥胖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肝功异常、血脂异常、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藏阿里西部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和饮酒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程庆林  谢立  徐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19-1522
探讨杭州市13~18岁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开展高血压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筛查出青少年高血压人群;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57名新诊断的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和373名对照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现况调查共纳入13~ 18岁年龄组学生6 498名,357例患者新诊断为高血压(5.4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15个暴露因素与青少年高血压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OR=1.24,95%CI=1.11~1.46)、心率(OR=1.27,95%CI=1.16~ 1.52)、每周吃肉或禽类食品频次(OR=3.18,95%CI=2.14~ 4.83)、每天静坐时间(OR=1.59,95%CI=1.35~1.90)、有高血压家族史(OR=5.45,95%CI=3.36~8.99)和有糖尿病家族史(OR=1.96,95%CI=1.05 ~ 3.69)是杭州市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周喝乳及乳制品频次(OR=0.64,95%CI=0.46~0.89)是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杭州市青少年高血压是遗传和不良健康行为等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改善不良行为、控制体重、加强心率监测是防控青少年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中山市高尿酸血症的流行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预测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可能的指标因素。方法 于2016年在广东省中山市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实际抽取7 17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 中山市总体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 = 1.783, 95%CI :1.544~2.059)、偶尔饮酒(OR = 1.198, 95%CI :1.030~1.394)、经常饮酒(OR = 1.388, 95%CI:1.186~1.623)、患高胆固醇血症(OR = 1.267, 95%CI :1.054~1.521)、超重/肥胖(OR = 1.901, 95%CI :1.657~2.181)、患中心性肥胖(OR = 1.311, 95%CI :1.139~1.509)、血压高(OR = 1.321, 95%CI :1.170~1.491)、空腹TG含量≥1.7 mmol/L(OR = 2.016, 95%CI:1.772~2.295)、空腹HDL - C含量<1.0mmol/L(OR = 1.439, 95%CI: 1.088 ~1.903)等是中山市常住居民患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山市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应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中山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0-2008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0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运用Review Manager4.2进行一致性检验,并且进行合并OR值和95%CI的计算.结果 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体质指数OR=3.09(95%CI:1.08~8.83);高甘油三酯OR=2.19(95%CI:1.45~3.30);肥胖OR=1.91(95%CI:1.63~2.24);饮酒OR=1.85(95%CI:1.42~2.43);高血糖OR=1.38(95%CI:1.16~1.65);高血压OT=1.20(95%CI:1.03~1.39).结论 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可能主要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肥胖、饮酒、高血糖、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