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早发型与晚发型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新生儿病房2011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8例血培养阳性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引起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6例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B群链球菌为主,102例晚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抗生素敏感。B群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敏感,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耐药率高。结论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不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21例败血症确诊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并根据发生感染的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医院感染。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3株占60.33%,革兰阳性菌44株占36.36%,真菌4株占3.31%,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链球菌属与败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与医院感染败血症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15.79%、16.67%;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均耐药。结论早发型及晚发性败血症、社区获得性及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谱不同,均有多药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新生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检测出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7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55例,占93%,革兰氏阳性菌17例,占6%,真菌2例,占1%。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肠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三代头孢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敏感。克雷伯菌属对含酶抑制剂的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性较高。结论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疗效,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启立  任磊  毕静  武彦秋  刘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700-3702,3717
目的总结分析某院新生儿败血症早发型(Early-OnsetSepsis,EOS)与晚发型(Late-OnsetSepsis,LOS)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9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其中早发型66例,晚发型14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早发组与围生因素密切相关;晚发组呼吸道、脐部、皮肤感染高于早发组;早发组血小板(PLT)降低较晚发组多见;血培养阳性58例,病原菌检出率27.7%,晚发组检出率高于早发组;早发组大肠埃希菌感染较晚发组多见。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在90%以上,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在50%左右,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检出的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耐药率不足40%,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呋辛耐药率在80%以上。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早发型与晚发型临床特点各不相同,早期诊断需结合围生情况、局部感染灶、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本地区致病菌分布特点,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药敏率以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9年5月医院65例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病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新生儿败血症组和菌血症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窒息史、母亲产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预后。结果医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88‰;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占73.85%,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属、肠球菌属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6.15%、24.61%、16.93%、15.38%、9.23%;单核李斯特菌及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死亡的主要病原菌;青霉素G、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为0;败血症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菌血症组(P<0.05),母体宫内感染确诊率、新生儿生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低于菌血症组(P<0.05)。结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可作为新生儿早发型感染预防及治疗首选经验性药物,各医院应根据该院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母亲具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缓解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临床症状及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病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及药敏情况进行药物分析.结果 在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血培养共获得1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1.11%(66/108);革兰阳性菌占24.07%(26/108),真菌占14.82%(16/108).在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9.63%(32/108)、大肠埃希菌13.89%(15/108)、铜绿假单胞菌6.48%(7/108);其对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未检出对碳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12.96%(14/108)、屎肠球菌3.70%(4/108)、溶血葡萄球菌2.78%(3/108)检出率最高;对红霉素、苯唑西林的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低,尚未发现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同时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需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指导临床诊断、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提高治愈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3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血培养结果阳性患儿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251例患儿血培养标本阳性,其中早产儿、入住重症监护室、晚发型败血症、男性占比较高;血培养分离出2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16.33%,革兰阳性菌207株占82.47%,真菌3株占1.2%,总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74株占29.48%、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11.16%、沃氏葡萄球菌21株占8.37%;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71.98%,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1.95%,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在不同起病时间、胎龄的分布有差异,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根据耐药情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1173例患儿入院时行血培养并用MICROSCAN AUTO4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1173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22例,总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112株,占总分离菌的91.8%,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占总分离菌的86.6%。革兰阴性菌10株,占8.2%。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率最高为青霉素,依次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等。革兰阴性菌对亚安培南、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敏感。多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或头孢菌素酶。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新生儿败血症/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NICU病原菌的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播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浙江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5442例患儿入院时行血培养并以VT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5442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301株,总阳性率为5.5%;其中革兰阳性菌267株,占88.7%,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88.4%,占总分离率的78.4%。革兰阴性菌33株,占11.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占革兰阴性菌的36.4%,占总分离率的4.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苯唑西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7%、87.5%;这些菌株时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本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分析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15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液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15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液样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65株,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1.8%,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的32.7%和真菌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40.0%、13.3%和4.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80.0%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均在80.0%以上,而对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在30.0%以下,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9株真菌均未表现出对伊曲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耐药。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比较NICU中早产儿和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各种病原菌感染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败血症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将12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按胎龄分为足月儿组(72例)和早产儿组(49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病原菌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两组患儿的高危因素中,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母亲感染及有创操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21例,分离出革兰氏阳性菌103株,阳性率为85.12%;革兰氏阴性菌15例,阳性率12.40%。两组患儿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早产及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和病原菌的不同特点,可早诊断、早治疗,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析15年间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本院1989年至2004年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本院15年中16117例新生儿感染进行血培养,对分离出的1073株阳性菌株的构成比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送检标本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进行常规培养、鉴定,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判读结果。结果1073株病原菌菌株中,检出革兰阳性球菌655株,占阳性菌株的61.0oA(655/1073);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87.8%,575/655);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10株,占阳性菌株的38.2oA(410/1073)。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300株(73.2%,300/410),非发酵菌110株(26.8%,110/410)。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575株),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5.6%(435/575);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杆菌;非发酵菌主要为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中,非发酵菌15年间呈增高趋势。耐药菌逐年增多,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的耐药率逐渐增高,后10年耐药率逐渐增高(超过80%),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明显增加(高于60%)。革兰阴性杆菌前10年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耐药率为80%~95oA;近5年来,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于80%,对头胞唑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等耐药率超过50%,且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均在增长。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结论在调查的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为主,非发酵菌有增高趋势。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并呈多重耐药。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萍乡市某医院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60例,对分离出的82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0例重症感染患者中,以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共40例,占66.67%)。分离出的8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5.61%,革兰阳性菌占24.39%。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药敏试验显示,4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度较高,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未出现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均≥8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耐药率均达100.00%。3种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及左氧氟沙星敏感度较高,对青霉素耐药率均≥80%,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均>80%。结论该院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发于下呼吸道、泌尿系统;病原菌耐药性普遍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小板计数(PLT)、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比值(I/T)、C-反应蛋白(CRP)联合用于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9年5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败血症晚发型足月新生儿及100例住院非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败血症组及对照组。采集败血症患儿血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测定两组患儿PLT、I/T、CRP水平,分析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结果 80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共分离出82株病原菌,其中包括革兰阳性菌48株占58.54%,革兰阴性菌33株占40.24%,真菌1株占1.22%。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败血症组患儿PLT计数显著降低,I/T比值及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I/T比值、CRP水平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667、0.718。3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42,均高于两指标联合及单独检测。结论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PLT计数、I/T、CRP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引起的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败血症184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及真菌组,比较不同病原菌所致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结果(1)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18株,占64.13%;革兰阳性菌45株,占24.45%;真菌21株,占11.41%。(2)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三组间起病日龄和出生胎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120、6.046,P<0.05)。两两比较显示,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与真菌组出生胎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起病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Z值分别为3.465、22.748、11.496,P<0.05)。两两比较显示,革兰阳性菌组的血红蛋白高于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血小板计数比较(Z=4.406),革兰阳性菌组与真菌组血小板计数比较(Z=3.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3,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三组间细菌性脑膜炎、休克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82、81.662,P<0.05)。两两比较显示,在细菌性脑膜炎方面: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Z=6.511),革兰阴性菌组与真菌组比较(Z=3.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方面: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Z=72.482),革兰阳性菌组与真菌组比较(Z=3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中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患儿,革兰阳性菌组中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细菌性脑膜炎、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早产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组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另外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在临床特点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特点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医院NICU 2009年1月-2012年12月确认败血症115例,分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两组,对比研究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特点、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两组患儿末梢凉、反应差、皮肤颜色改变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对感染诊断意义不大;两组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64.2%及84.1%,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35.8%及1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早产儿均高于足月儿,其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均<20.0%。结论了解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和病原菌不同的特性,能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变化及高危因素,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新生儿9 432例,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药敏、高危因素及预后,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 432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51例,发生率0.54%;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9.5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45.45%,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占25.00%,以光滑假丝酵母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存在较严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存在多药耐药菌现象,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更为突出,其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00.00%;真菌对氟康唑、酮康唑敏感率100.00%;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脂肪乳使用及长疗程广谱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等是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非特异性,与其他感染或新生儿期常见现象较难区别。结论加强感染指标监测,尽早诊断和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感染,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早发型败血症孕母分娩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新生儿早期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例10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胎龄37周)和足月儿组(37周≤胎龄42周),每组各53例。孕母在分娩前12 h、新生儿入院后即分别抽取静脉血5 ml,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同时应用儿童培养瓶采血2~3 ml进行血培养,对比分析两组孕母和新生儿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结果早产儿组孕母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RP水平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孕母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早产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和血小板水平均低于足月儿,PCT水平高于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新生儿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足月儿组血培养阳性率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早产儿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足月儿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检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头孢西丁敏感率不足3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在70%以上,对阿米卡星、利福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100%敏感;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孟多敏感率不足3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敏感率在80%以上,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100%敏感。结论孕母产前及新生儿早期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应结合胎龄、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疾病判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13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住院患者的血培养资料,分析其病原菌特点及药敏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1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37.72%;革兰阴性杆菌70株,占61.40%;真菌1株,占0.88%。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二者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7.8%和100.0%,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非常必要,有利于临床早期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并降低耐药菌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血培养检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228份血液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占9.24%,革兰阳性菌324株占90.76%。排在前六位的菌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43.98%(157/357)、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9.22%(140/357)、大肠埃希菌3.92%(14/357)、肺炎克雷伯菌2.80%(10/357)、屎肠球菌2.24%(8/357)、金黄色葡萄球菌1.96%(7/357)。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对利奈唑烷、莫西沙星、利福平、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性最低。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结论:该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占绝大多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常见病原菌均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