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和9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24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5.84±4.56)mm Hg(1 mm Hg=0.133 kPa)比(14.21±4.29)mm 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5±8)%比(9±11)%,(7±6)%比(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及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诊治的135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中,依照24 h动态监测25(OH)D水平将患者分成正常组(70例)和缺乏组(65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与血压变异性(BPV)区别,分析25(OH)D与BPV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测定,缺乏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24 h收缩压标准差(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DSD)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分析,25(OH)D水平和24 h SSD、24 h DSD、dSSD及dDSD存在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 血清25(OH)D和机体24 h SSD、24 h DSD、dSSD及dDSD呈负相关性,应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监测,提高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轻、中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h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服药3个月后24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24h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伊贝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且尤为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治疗的1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联合治疗组(8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及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及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均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 h SBP、d SBP和n SBP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白天舒张压变异性(d DBPV)和白天收缩压变异性(d SBPV)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 h SBPV、24 h DBPV、d SBPV和d D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内皮素(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改善患者的血压、血压变异性以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压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萧山医院的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1年内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分为肾病组(72例)及非肾病组(131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并对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脏功能、血压及血压变异性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对相关危险因素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肾病组患者的BMI、糖化血红蛋白、TC、LDL-C、血肌酐、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标准差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非肾病组(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化血红蛋白、TC、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 ROC曲线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 914),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TC、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P 0. 05)。结论 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联合诊断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动态血压和肾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锦州市妇婴医院妇产科确诊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分组,其中4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3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分娩前肾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子痫前期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以及夜间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子痫前期患者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以及夜间平均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子痫前期患者中非杓型节律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子痫前期患者尿素、肌酐、尿酸以及α1微球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相关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情况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尿素、肌酐、尿酸以及α1微球蛋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325、0. 271、0. 364、0. 358、0. 288、0. 311,均P0. 05)。结论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及时了解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变化曲线,减少诱发子痫的因素;尿素、肌酐、尿酸以及微球蛋白可作为临床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以及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另选取无缺血性脑卒中的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各时间段的平均血压值,包括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情况分为4个节律类型:杓型、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根据患者颈动脉检查情况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1%~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舒张压标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舒张压标准差在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H型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择405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卧位及立位3分钟血压测量,诊断为OH73例,选取非OH7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OH组年龄明显高于非OH组(P0.05);OH组24h及日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H组的日间舒张压比非OH组低(P0.05);OH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高于非OH组(P0.01);OH组患者收缩压变异性、血压晨峰数值均明显高于非OH组(P0.05);OH组血压昼夜节律以反勺型比较为主,与非O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H组心血管事件与非O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H组患者易发生于高龄患者,存在夜间高血压,且具有血压变异性增高,血压昼夜节律呈反杓型的特点,且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将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A组,25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B组,另设同期门诊体检血压、血糖正常的30名健康者为C组。3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同时观察3组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水平,并对FMD的影响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①A组和B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于C组(P﹤0.05~0.01);②A组和B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C组,B组的空腹血糖高于其他2组(P﹤0.05~0.01);③A组和B组的FMD较C组明显降低,而B组较A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0.01);④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MD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5、-0.255、-0.535,P﹤0.05~0.01),与甘油三酯、胆固醇无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收缩压被引入回归方程(R2=0.388,P﹤0.01)。[结论]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如合并糖尿病则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北京市某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 h SBP,dSBP,nSBP,24 h SCV,dSCV及nS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 SBP,dSBP,nSBP,24 h SCV,dSCV及nSCV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 h DBP,dDBP,nDBP,24 h DCV,dDCV及nD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 DBP,dDBP,nDBP,24 h DCV,dDCV及nDCV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24 h DCV,dDCV,nDC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ET,NO,eNOS,IMT及FM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IM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O,eNOS及FM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但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疗效更为理想。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首诊妊娠高血压患者12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MAU水平将其分为MAU阳性试验组和MAU阴性对照组两组,其中MAU阳性试验组患者55例,MAU阴性对照组患者70例,同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血压变异参数的变化.结果 MAU阳性的试验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等24h动态血压值均明显高于MAU阴性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6.3 ~6.46,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等血压变异参数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4.53 ~6.46,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MAU可做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检测指标,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血压自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效果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社区医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高血压药物治疗,家庭干预组患者进行家庭血压自测的培训,嘱咐患者进行家庭自测并记录结果,每周由专职护士电话随访血压控制情况,监督血压自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家庭自测的要求,每月门诊随访测血压。6个月后全部患者进行第2次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血压变异性的改变。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 DBPV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干预组干预后24 h SBP、24 h S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干预组患者总体血压达标率为82.8%,明显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自测的培训,使之养成家庭监测血压的习惯,能有效增强高血压控制,改善血压变异性,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水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6,(10):1434-1436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2例)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倍博特)治疗,观察组(n=45例)则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代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相关指标、血压昼夜节律逆转、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等动态血压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昼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dSSD、dDSD)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nSSD、nDS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面部潮红、轻微头痛、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异性,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降低透析液钠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家庭血压变异性影响及与疾病预后转归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 - 2017年4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低钠组(n = 51)与高钠组(n = 51),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记录死亡情况。回顾性分析透析期间两组临床资料,计算降低钠浓度后两组清晨、夜晚及全天血压、ARV;入组前、透析2年后ARV及生化指标。Cox回归分析法分析与预后及转归有关的因素。Kaplan - Meier生存曲线分析2年内生存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期间高钠组IDWG、透析后血清钠浓度高于低钠组(t = 2.525,P = 0.013,t = 3.207,P = 0.002)。透析2年后低钠组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ARV低于本组入组前1 d(t = 5.046,P<0.001,t = 4.078,P<0.001)。透析期间高钠组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ARV高于低钠组(t = 5.364,P<0.001,t = 2.221,P = 0.026),清晨平均舒张压低于低钠组(t = 2.058,P = 0.042)。24 h收缩压ARV是患者疾病预后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4)。结论 轻度降低钠浓度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ARV。24 h收缩压ARV可作为患者疾病预后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血压水平、24 h尿蛋白、内皮功能、妊娠结局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镇静、吸氧、利尿、扩容等常规治疗和拉贝洛尔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疗),各46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并随访至分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内皮功能[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量、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和FMD均显著升高,且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药物降压疗效和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91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饮酒情况分为饮酒组45例、戒酒组15例和不饮酒组31例。缬沙坦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动态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前饮酒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负荷高于不饮酒组(P〈0.05~0.01),治疗后各组血压均有显著降低(P〈0.001),但饮酒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低于不饮酒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收缩压负荷高于戒酒组(P〈0.05~0.01)。治疗后饮酒组非杓型血压比例减少(P〈0.05),人均缬沙坦和双氢克尿噻用量大于戒酒组和不饮酒组(P〈0.05~0.01)。结论长期饮酒可使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增加,降低疗效,增加药量,因此应加强高血压患者健康宣教,限制酒精的摄入。  相似文献   

17.
3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24h血压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动态血压仪24h监测31例妊高征患者及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对比分析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各时点平均值汇制成的曲线图。结果 妊高征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曲线呈“长炳勺”状,下午4时(16:00)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开始上升,下午6时(18:00)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晚8时(20:00)后及下午4时(16:00)胶相对平稳;同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日节律性,白天(08:00时至20:00时)均高于夜间(21:00时至清晨06:00);原发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高于妊高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压变化呈“长柄勺状”及日节律性,但节律性没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4~12月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378人,分为MAU阳性组和MAU阴性组。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完备并监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间血压变异参数的变化。结果 MAU组的高血压病程长于NMAU组(P﹤0.01),MAU组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NMAU组(P﹤0.01);而肾小球滤过率却降低(P﹤0.05)。两组之间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肾小球滤过率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参数、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锦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49例,分为对照组(单纯H型高血压)186例和观察组(H型高血压+冠心病)1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日间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及SCV;比较两组患者的日间舒张压(dSBP)、夜间舒张压(nSBP)及DCV,并对血压变异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两组dSBP.nSBP.SCV和dDBP.nDBP.D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2.231+3.414×SCV+2.917×SCV。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SCV和DCV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昼夜节律下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特点和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血压控制良好(24h平均收缩压<130mmHg,24h平均舒张压<80mmHg)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5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n=50)、非杓型组(n=61)和反杓型组(n=64)。统计血压、心律失常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比较3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反杓型组、非杓型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与杓型组相比,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反杓型组降低较非杓型组更显著(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反杓型组短阵房速检出率高于杓型组(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患者频发室早检出率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 结论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变化主要为夜间血压水平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更易出现房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