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瓣膜置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人工瓣膜置换后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外径人工瓣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1/2008)关于人工瓣膜置换相关文献,检索词为"人工瓣膜、瓣膜置换".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13项实验77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人工瓣膜置换后左房内径、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和峰值流速均较置换前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置换前显著升高;双叶瓣与单叶瓣比较,双叶瓣置换后左房直径、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较显著;与有支架瓣膜比较,无支架生物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优于有支架生物土动脉瓣.为小主动脉瓣患者研制的外径21 mm主动脉瓣,初步研究显示其置换后最大跨瓣压差在22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与23 mm机械瓣的血流动力学效果相同.结论:人工瓣膜置换可明显改善瓣口的血流动力学及左室构型,其中双叶瓣置换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单叶瓣,无支架生物瓣明显优于有支架生物瓣,外径21 mm人工瓣膜置换后左室射血分数、最大跨瓣压差与23 mm人工瓣膜差异不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袁义  蔡开灿  王振康  赵意  张振  吴华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18-2320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带腱索的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无支架二尖瓣(UPMV)在体动物实验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方法:选择健康绵羊8只,在体外循环下经左心耳切口显露二尖瓣,切除瓣叶、腱索及部分乳头肌,保留乳头肌根部.将带腱索的人工柔性无支架瓣膜置入二尖瓣位置,人工腱索固定在乳头肌上.术中测定心率、血压及心排血量(GO)等循环指标,用导管直接测定左房压(PLA)、左室压(PLV),计算出平均跨瓣压差,用心脏彩超测定瓣膜的平均跨瓣压差,对两种方法测定的平均跨瓣压差进行比较.实验羊术后3周,用不同剂量的多巴酚丁胺模拟不同的运动状况下,分别测量以上指标.结果:计算出的平均跨瓣压差为(3.25±0.77)mmHg,心脏彩超测得平均跨瓣压差为(3.43±0.54)mmHg,两种方法测的平均跨瓣压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多巴酚丁胺模拟运动状态下,心排血量(CO)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平均跨瓣压差、有效开口面积随心排血量的变化,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返流百分比随心排血量(CO)增加而减少,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平均跨瓣压差显著小于国家人工瓣膜标准(< 10 mmHg),有效开口面积显著大于国家人工瓣膜有效开口面积标准(> 1.5 cm2),返流百分比显著低于国家质量检测标准(<10%).结论:自行研制的带腱索的人工柔性无支架二尖瓣血流动力学指标满意,与体外脉动流测试结果一致,UPMV在体血流动力学特性符合国家质量人工瓣膜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和3D打印技术制作二尖瓣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获取30例患者二尖瓣3D-TEE图像,其中正常二尖瓣、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各10例,使用铸模硅胶灌注成形的方法制作二尖瓣3D模型。测量3D模型上的二尖瓣前外后内侧径、前后径、瓣环周长、瓣环面积及瓣膜开放幅度,并与3D-TEE图像上的测值进行对比。计算两者间二尖瓣各参数测值的绝对差值。结果 30例患者的3D-TEE图像均成功后处理并打印制作出二尖瓣3D模型,3D模型与3D-TEE图像间各参数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间各参数测值的绝对差值均较小。结论 应用3D-TEE为数据源,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二尖瓣模型具有较高地可行性,在二尖瓣膜病的临床教学、手术决策及手术演练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工瓣膜大多数为机械瓣和生物瓣,机械瓣经过多年的工艺发展已经由球瓣、斜碟瓣发展到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双叶瓣.生物瓣具有血流动力学性能优秀,不需终生抗凝等优点,但机械瓣的生物相容性较差、生物瓣易退化损坏等问题,使人们开始对新的瓣膜制作材料进行研究,使用高分了材料制成的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与自然瓣膜相似,可维持人体二尖瓣生理功能、左室几何形状和血流动力学.人工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性能通常用跨瓣压差、有效瓣口面积、关闭量和泄漏量等指标来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在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方面有着较大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自制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自制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例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替换术后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胸骨旁四腔心及左室短轴观极易观察到生物二尖瓣叶启闭运动,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后左房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二尖瓣均无关闭不全‘;舒张期跨二尖瓣口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速度积分,峰值压差,平均压差和压力降半时间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瓣口面积增加,但与自然瓣膜相比仍有差距。结论 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可维持人体二尖瓣生理功能,左室几何形状和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替换术后的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有着较大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捷  武忠  王东进  孙步高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25-3027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算二尖瓣置换术(MVR)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发生率以及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比较320例不同种类、不同大小人工瓣膜MVR术后PPM发生率,PPM与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关系.结果:320例中机械瓣和生物瓣置换术后PPM的发生率分别为23.98%和54.05%;置换>25 mm人工瓣膜213例,PPM发生率为21.13%,≤25 mm人工瓣膜107例,PPM发生率为50.47%.PPM组术后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和平均流速分别为(24.67±5.16)mmHg和(2.36±0.40)m/s,非PPM组分别为(12.52±2.26)mmHg和(1.21±0.32)m/s.结论:运用超声技术提示MVR术后PPM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置换小号及生物瓣膜者;PPM影响术后早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0例风湿性心办膜病以CarboMedics(简称CM)机械双叶瓣置换二尖瓣且CM办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是;病损二尖瓣结构的二维超声观察,病损瓣及CM瓣口的各项多普勒血流参数,术后早期左房容积、左室大小及功能、肺动脉收缩压的改善情况。对切除瓣膜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与超声显像对照,探究其病理组织学基础。结果表明:1.超声所测病损瓣膜的狭窄程度与实测值有很好的相关性,瓣膜的增厚情况两者间有一定相关性,超声对瓣膜明显钙化显像好,但不能提供有无出血、溃疡。风湿性二尖瓣的病理变化属结缔组织的一种特殊炎症。2.CM瓣各项血流参数的正常范围;峰值流(PK):1.51±0.21m/s,最大跨瓣压差(PG):1.27±0.35kPa,平均跨瓣压差(MG):0.64±0.20kPa,压力降半时间(PHT):105±16ms;多普勒估测瓣口面积(MOA):2.12±0.51cm~2。3.术后早期左房客积明显回缩,肺动脉收缩压降低、左室大小及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提示:1.术前超声能较准确地提供风湿性二尖瓣膜的病损情况,其声像图增厚、狭窄特征的病理基础为慢性炎症反应,2,CM双叶瓣在术后早期功能良好,仅存在轻度血流受阻。3.患者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在术后早期即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平面法、多普勒压差降半时间法和实时三维容积法检测 18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二尖瓣瓣口面积 ,并和 3 4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分别在二尖瓣狭窄组和对照组内 ,二维平面法、压差降半时间法与实时三维容积法测量的二尖瓣口面积均呈高度相关 (二尖瓣狭窄组 :r =0 .98,r =0 .89;正常组 :r =0 .94,r =0 .91) ;三维容积法测得的瓣口面积在正常组与二尖瓣狭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1) ;经三维容积法测得的瓣口面积略小于二维法 (二尖瓣狭窄组 :1.3 1cm2 对 1.40cm2 ;正常组 :4.63cm2 对 4.76cm2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显示二尖瓣口的整体形态 ,同时更容易快速切取到瓣口最小面积平面 ,可准确反映瓣膜狭窄的真实程度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超声测定二尖瓣口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32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球囊扩张术前后的二尖瓣口阻力,并与心导管所获左房平均压,肺毛楔压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二尖瓣口阻力评价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瓣膜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瓣口面积明显增大,瓣口阻力明显降低(P<0.05);二尖瓣口阻力与左房平均压、肺毛楔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6、(P<0.001)。表明二尖瓣口阻力可作为二尖瓣狭窄血流动力学和瓣膜功能损害的指标,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置换不同口径(#25、#27、#29)的二尖瓣人工机械瓣术后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6例重症心瓣膜病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病人根据术中置换瓣膜口径分为3组,置换#25机械瓣组、置换#27机械瓣组、置换#29机械瓣组,进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临床研究,对各组患者随访,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以正常人作为对照.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人工机械瓣组(#25、#27、#29)3组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参数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人工机械瓣各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机械瓣均有轻度梗阻,根据固定瓣性环选用相对开口面积大的人工机械瓣.有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各型号瓣膜应用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PBMV 术后左心耳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符合PBMV手术适应症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23例,其中窦性心律17 例, 心房颤动6例, 均于术前术后3 天内应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技术检测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最大和平均跨瓣压差、左心房面积变化率和射血分数、左心耳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和射血分数.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记录左心耳血流频谱.PBMV术中穿刺房间隔成功后,鞘管置入左心房,测量左房最大压力、最小压力和平均压力.结果记录到的23例患者中,窦性心律患者左心耳血流呈典型的双相频谱,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频谱则有两种类型,即呈 "无血流状态"和"锯齿波"形.与PBMV术前比较,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扩大,二尖瓣最大和平均跨瓣压差下降,左房压力和肺动脉压力减低,左房面积和射血分数、左心耳容积和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变化,左心耳血流显著加速.相关分析表明PBMV术后左心耳最大前向血流速度与二尖瓣口面积正相关(r=0.51,P<0.05),与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负相关(r=-0.61,P<0.01),与左房平均压负相关(r=-0.64,P<0.01).结论成功的PBMV术后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但左心耳功能恢复是一个延迟改变的过程,提示 PBMV术后仍应充分抗凝以减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人工瓣膜形态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Live 3DE)技术观察人工瓣膜形态和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32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以及三尖瓣位人工瓣膜置换的患者,应用Live 3DE的灰阶成像和彩色成像模式,观察人工瓣和支架的结构形态,并评价其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Live 3DE灰阶成像可清晰显示二尖瓣位或三尖瓣位上人工瓣膜和支架结构形态以及其空间立体关系,三维成像清晰率为83.33%(15/18);8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受主动脉瓣位机械瓣强回声遮挡的影响,人工二尖瓣的三维成像清晰率为62.5%(5/8);人工主动脉瓣的三维成像清晰率则为50%(7/14).Live 3DE彩色血流成像则可较敏感地显示人工瓣的反流与瓣周漏.结论联合应用Live 3DE的灰阶和彩色成像模式可准确、直观地反映人工瓣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是传统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背景:保留瓣下结构可引起瓣膜下游血流受阻,目前有关保留瓣下结构不同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受阻情况的定量研究尚不深入。目的:比较保留相同瓣下结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的优劣。方法:按常规二尖瓣置换方法,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建立标准的猪二尖瓣置换模型。按未保留瓣下结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以及保留全瓣瓣下结构3种术式处理猪的二尖瓣及其瓣下结构,置换的瓣膜类型为单叶机械瓣膜、双叶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采用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猪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的人工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进行体内定量实验。结果与结论:未保留瓣下结构的单叶双叶机械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相当,均较生物瓣膜差。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置换后其下游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以生物瓣膜最佳,双叶机械瓣膜次之,单叶瓣膜最差。  相似文献   

14.
背景:保留瓣下结构可引起瓣膜下游血流受阻,目前有关保留瓣下结构不同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受阻情况的定量研究尚不深入。目的:比较保留相同瓣下结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的优劣。方法:按常规二尖瓣置换方法,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建立标准的猪二尖瓣置换模型。按未保留瓣下结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以及保留全瓣瓣下结构3种术式处理猪的二尖瓣及其瓣下结构,置换的瓣膜类型为单叶机械瓣膜、双叶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采用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猪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的人工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进行体内定量实验。结果与结论:未保留瓣下结构的单叶双叶机械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相当,均较生物瓣膜差。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置换后其下游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以生物瓣膜最佳,双叶机械瓣膜次之,单叶瓣膜最差。  相似文献   

15.
CS无支架四叶心包二尖瓣设计优化与流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设计CS无支架四叶心包二尖瓣,评价新型瓣膜流体动力学性能。【方法】按照仿生原则,采用牛心包缝制27号CS无支架四叶原型二尖瓣和新型瓣各6枚,分别固定于测试用特制刚性瓣架上,体外测试瓣膜平均跨瓣压差、有效瓣口面积、返流量、回流百分比及流量系数,同时观察和拍摄瓣膜的运动图像。【结果】在模拟心输出量5L/min时,新型瓣其平均跨瓣压差较原型瓣减少(P〈0.05),而流量系数较原型辩明显增加(P〈0.05)。在模拟心输出量为3L/min和4L/min时,新型瓣回流百分比较原型瓣显著减少(P〈0.005)。在模拟心输出量为3L/min、4L/min和5L/min时,新型瓣有效开口面积均较原型瓣膜显著增加(P〈0.005),而平均返流量较原型辩明显减少(P〈0.05)。新型瓣后、侧瓣叶开放幅度增大,关闭时各瓣叶对合紧密。【结论】①新型瓣环近似圆形设计,增大了有效瓣口面积,降低跨瓣压差。②新型瓣瓣叶对称性设计,增加瓣膜关闭时瓣缘接触面积和均匀紧密度,减少了瓣膜返流量和回流百分比。③新型瓣血流动力学性能优于原型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70例,均经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明确诊断。70例患者按照数字统计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40例采取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峰值流速、跨瓣压差、有效瓣口面积。结果实验组峰值流速均值为(3.98±0.65)m/s,跨瓣压差为(18.96±2.13)mm Hg(1 mm Hg=0.133 k Pa),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瓣口面积为(0.83±0.16)cm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可经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方式取得确切效果,对人工瓣膜的评价较传统二维超声更加全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病例筛选以及术中、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左心房黏液瘤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二尖瓣脱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男4例,女2例,年龄4~60岁,平均(30±19.7)岁.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于术前应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瓣膜回声及活动情况,了解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筛选适合成形修复术的病例,测量瓣口流速、跨瓣压差、返流面积、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3例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经心外膜检查,复跳后除检查原发病治疗效果外,着重观察双孔大小、瓣口流速及跨瓣压差、有无返流,评估成形术效果.结果术后检查6例均为二尖瓣前叶脱垂导致关闭二尖瓣不全,左心房、二尖瓣环扩大,未见腱索断裂以及瓣叶回声异常,其中2例为二尖瓣重度返流,4例为中度返流.术后左心室短轴切面瓣叶开放呈"8"字形双孔,瓣叶对合良好,四腔切面见2束红色血流进入左心室.1例无返流,3例轻度返流,2例中度返流,二尖瓣返流明显减轻,左心房内径明显缩小(t=5.1,P<0.01),二尖瓣口流速、跨瓣压差无显著变化,提示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的病例筛选、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观察二尖瓣冗长瓣膜立体形态及左室流出道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二尖瓣前叶冗长致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二尖瓣冗长患者18例(研究组)和正常健康成人23例(对照组),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基础上,应用RT-3DE观察二尖瓣冗长瓣膜立体形态及左室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基于心脏MRI(CMRI)以局部区域性4D flow及全心4D flow技术测量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可靠性。方法 前瞻性对31名健康体健者采用心脏超声、三腔心4D flow(基于左心室流入流出道层面)及全心4D flow CMRI测量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其所测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一致性。结果 心脏超声与三腔心4D flow CMRI所测收缩期主动脉瓣上/瓣下峰值流速、舒张期二尖瓣E峰流速、主动脉瓣上/瓣下压力及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的一致性均良好(ICC均>0.75),所测舒张期二尖瓣A峰流速的一致性中等(ICC为0.718);心脏超声与全心4D flow CMRI所测收缩期主动脉瓣上/瓣下峰值流速、舒张期二尖瓣A峰流速及主动脉瓣上/瓣下压力的一致性均良好(ICC均>0.75),所测舒张期二尖瓣E峰流速及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的一致性均为中等(ICC分别为0.600及0.628);三腔心4D flow CMRI与全心4D flow CMRI测量上述指标结果的一致性均良好(ICC均>0.75)。结论 基于CMRI以局部区域性4D flow与全心4D flow技术测量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可靠,与心脏超声测量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了解二尖瓣狭窄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接受MVR前、后左房内径、三尖瓣反流速率、肺动脉收缩压(PAPS)及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并进行PAPS与二尖瓣跨瓣压差(MV△P)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健康存活,平均随访15.8个月。随访结果:MVR后左房内径、三尖瓣反流速度及PAPS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而左室射血分数则较术前显著上升。PAPS与MV△P间呈显著正相关,且随PAPS升高,PAPS与MV△P差值亦显著升高。结论MVR能有效地改善二尖瓣狭窄血流动力学,PAPS与MV△P呈正相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内存在二级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