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陕西榆林地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地区有消化道症状的学龄前儿童374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所有研究对象个人资料、个人卫生经历和习惯(共用餐具、共用刷牙口杯、饭前便后洗手)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照顾者有...  相似文献   

2.
邓任华  莫文  梁雪飞 《现代医院》2010,10(5):147-150
目的了解封开地区城乡两地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并探讨H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封开地区城乡631名无症状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血清Hp抗体和粪便Hp抗原检测。结果本地区儿童平均Hp感染率为55.9%,其中城区儿童Hp感染率为45.8%,农村儿童Hp感染率为66.5%。经单因素2分析后显示城区和农村Hp感染率呈现明显差异。并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与大人共用刷牙口杯、人均居住面积、照顾者有胃病史及共同进餐者有胃病史是城乡两地儿童共同的高危因素。结论本地区儿童Hp感染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且城乡差距较大,并随着年龄有递增的趋势,且呈现家庭内聚集现象,这与个人卫生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沈阳市学龄前儿童Hp感染状况, 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所幼儿园的1 150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做血清学Hp-IgG抗体检测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沈阳市学龄前儿童Hp感染率为13.13%, 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有胃肠道症状儿童Hp感染率(24.90%)明显高于无症状儿童(10.01%)。专用餐具和高经济收入是学龄前儿童Hp感染的保护性因素, 而年龄、低经济收入、啃手指/玩具、不常洗手和家族胃病史为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仍属易感人群。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降低儿童Hp感染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嘉兴地区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危险因素和耐药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1 982名学龄儿童为调查对象,分析调查对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耐药性。结果共有230例调查对象感染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为11.60%。幽门螺杆菌在农村地区、公用刷牙口杯、爱啃手指、家庭年收入<10万、父母文化程度低于本科或家庭成员胃病史的学龄儿童中感染率更高(P<0.05)。爱啃手指、农村地区、公用刷牙口杯、家庭成员胃病史、父母文化程度低于本科是嘉兴地区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81%、51.85%、11.11%和5.56%。对上述两种药物同时产生耐药的有23例(21.30%)。结论嘉兴地区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爱啃手指、农村地区、公用刷牙口杯、家庭成员胃病史、父母文化程度低于本科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和探讨福建省浦城县无症状学龄前儿童人群中H.pylori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福建省浦城县480例无症状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斑点ELISA法血清H.pylori 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率为35.8%(172/480),随着年龄增加,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平时照顾儿童的家庭成员有胃病史,与有胃病者的家庭成员共同进餐及进餐时间长,低人均居住面积,儿童有啃手指或/和玩具的习惯及与家庭成员共同刷牙口杯为影响本地区儿童H.pylori感染率的重要因素。结论:本地区儿童H.pylori感染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并呈现家庭内聚集现象;并与个人卫生习惯、家庭居住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口腔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9年9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4例疑似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每组152例,试验组应用口腔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口腔清洁措施。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信息,对可能影响儿童发生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对幽门螺杆菌及口腔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干预前共检出212例唾液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感染率为69.74%;干预后试验组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监护人饭前经常不洗手、儿童饭前便后经常不洗手、儿童爱啃手指是导致学龄前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该增加儿童饮食健康教育宣传,提倡使用公筷及家庭分餐制,儿童就餐时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定期使用生物溶菌酶牙膏进行口腔清洁,确诊为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及时就医,降低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复性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反复慢性腹痛患儿196例,利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及HP粪便抗原检测确定反复腹痛儿童Hp感染情况,此两种检测均阳性者作为病例组,阴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收集被调查者的相关资料。结果:196例反复腹痛患儿中感染HP 85例(病例组),感染阳性率为43.4%。单因素分析两组在年龄、病程、居住地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女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与家人同睡、母亲文化程度、其他照顾者是否有胃病史均与HP感染有关(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结果仍显示性别、是否与家人同睡、其他照顾者胃病史有无3个因素与感染有关,即性别为女性、独睡、被除父母外无胃病史的其他照顾者照看的儿童HP感染的危险性降低。结论:此次调查显示反复腹痛儿童HP感染与性别、是否与家人同睡和其他照顾者胃病史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林希  陈晓冰  吴斌  许能锋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1319-1321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re pylori,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1年5~6月在浦城县实验幼儿园所检查中确诊的H.pylori感染儿童64例为病例组,以同期检查的未感染H.pylori儿童为对照组。进行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学龄前儿童H.pylori感染的5个危险因素:即平时照顾小孩的人有胃病史(OR=4.95);平时有啃手指、玩具、具的习惯(OR=4.74);低人均居住面积(OR=3.73);襁褓中接受口嚼食物喂养(OR=3.36)和与成人共用一个刷牙口杯(OR=2.40)。结论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呈现家庭内聚集。且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居住条件呈密切相关。积极防治成人的H.pylori感染、改善生活居住状况、教育小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对降低儿童H.pylori感染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苏州城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危险因素,为婴幼儿Hp感染的预防提供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Hp的感染率。方法 随机抽取441名在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试剂(HPS)方法检测口腔Hp感染。通过单因素配对资料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 441名婴幼儿HPS检测阳性者212例(48.1%),其中0月~、6月~、1岁~、2~3岁HPS的阳性率分别为27.6%、56.1%、56.7%、63.5%,感染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辅食添加、年龄、家庭人口数多、儿童的个人卫生如爱啃手指等、照养人的带养方式如喂食前咀嚼或咬断食物等,照养人的个人习惯如饭前不洗手,父母及家庭成员胃病史等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婴幼儿的Hp感染主要通过口-口和粪-口途径传播。实行家庭分餐制或应用公筷,注意手卫生(母乳喂养前和准备食物前应洗手),教育小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改善家庭生活水平,对预防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临床理论依据。方法 对204名学龄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体检了解受检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指标、口腔龋齿情况;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试剂(HPS)方法检测胃和口腔Hp感染。结果 204例儿童13C-UBT阳性37例(18.13%),男19例(18.45%),女18例(17.82%);HPS阳性158例(77.45%),男84例(81.55%),女74例 (73.27%);13C-UBT与HPS均阳性28例(13.72%),男14例(13.59%),女14例 (13.59%)。各组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Hp感染显著高于胃内Hp感染(P<0.01),13C-UBT与 HPS的符合率为31.86%。口腔Hp感染的家庭中父母有胃病史者,显著多于无胃病史者(P<0.01)。口腔Hp感染与龋齿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Hp感染和未感染组间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州地区学龄前儿童口腔感染显著高于胃內感染。父母有胃病史的儿童,口腔Hp感染率更高。应尽早、准确地发现Hp 感染,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因Hp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幼儿园儿童蛲虫的感染因素 ,以便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 ] 2 0 0 2年采用 1 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朝阳市市区幼儿园 86例感染蛲虫的儿童及其对照进行蛲虫感染因素分析。 [结果 ]洗澡次数少 ,饭前便后不洗手 ,经常吸吮手指是蛲虫的行为感染因素 ,居住平房、经济收入低是蛲虫的客观感染因素。 [结论 ]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预防和控制蛲虫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圳市小学生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影响因素并采用logistic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方法随机选取HFMD患儿68例为HFMD组,另选取56例同期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法分析深圳市小学生HFMD的影响因素。结果 HFMD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家族HFMD病史、皮疹病史、饭前便后不洗手、有吸吮手指或咬玩具习惯、1周内去过人口密集场所、1周内接触过HFMD患者、家庭儿童数大于1和流动人口等的患儿比例均较高。进一步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小儿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家族HFMD病史、皮疹病史、洗手和用手习惯、去人口密集场所、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家庭儿童数和流动人口等。结论家族HFMD病史及皮疹病史、不良的洗手和用手习惯、经常去人口密集场所、有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家庭儿童数大于1和流动人口是HFMD的危险因素,了解其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和治疗护理方案,对防治和护理HFM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幼儿园儿童蛲虫的感染因素,以便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朝阳市市区幼儿园86例感染蛲虫的儿童及其对照进行蛲虫感染因素分析。[结果]洗澡次数少,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吸吮手指是蛲虫的行为感染因素,居住平房、经济收入低是蛲虫的客观感染因素。[结论]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预防和控制蛲虫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本地区有消化道症状的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8-2013年8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消化道症状的498例学龄儿童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学龄儿童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本地区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32%;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居住面积小、父母有胃病史、家庭经济收入低、与大人共用刷牙口杯、养宠物、爱啃手指、喜吃零食等是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 应加强学龄儿童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对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并分析肥胖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合并HP感染的肥胖学龄前儿童50例, 未合并HP感染的肥胖学龄前儿童50例。收集并统计两组儿童的基础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用餐习惯及家庭相关资料等。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肥胖学龄前儿童HP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 并对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不同年龄、BMI及共用餐具、家庭人均月收入、使用公筷、餐前洗手、偏食、习惯咬手指、家庭人口数、暴饮暴食、家人HP感染史等情况的肥胖学龄前儿童, 其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 BMI(OR=1.576, 95%CI:1.119~2.221)、共用餐具(OR=1.317, 95%CI:1.018~1.702)、家庭人均月收入(OR=1.330, 95%CI:1.021~1.733)、未使用公筷(OR=1.408, 95%CI:1.019~1.945)、未餐前洗手(OR=1.206, 95%CI:1.041~1.397)、习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公务员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并探讨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湖北省新华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武汉地区公务员2975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14C呼吸试验检测该人群Hp感染率,其检查值>100为阳性,<100为阴性,并调查分析Hp感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武汉地区公务员Hp感染率平均为42.38%,46~59岁组女性最高,为46.05%;>75岁老年组男性最低,为38.38%;31~45岁组偏高,>75岁组偏低;46~59岁组、60~74岁组接近平均水平,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及个人生活习惯与Hp感染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生食蔬菜、水果未洗等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Hp感染与胃病史及治疗的关系发现,有胃病无治疗组的Hp感染率高于无胃病组,而有胃病已治疗组的Hp感染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地区公务员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我国平均的Hp感染率,H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生活和饮食习惯及胃病史为影响其感染的主要因素;健康体检人群中Hp感染较为常见,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体检人群进行Hp感染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手足口病哨点监测医院手足口病临床病例396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195例,分别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OR=1.999,95%C/:1.433~2.789)、家庭收入(OR=0.806,95%C/=0.692~0.938)、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719,95%C/=0.590-0.877)、最近1周外出就餐情况(OR=1.914,95%C/=1.019~3.596)、最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771,95%C/=2.137-6.654)为手足口病临床病例的影响因素;城乡(OR=2.417,95%C/=1.522-3.839)、饭前便后洗手情况(OR:0.693,95%C/=0.517-0.929)、近1周接触患者史(OR=3.942,95%C/=1.808~8.594)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最近1周患者接触史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降低感染机会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HFMD的预防措施。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0例HFMD患儿和160例非HFMD患儿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学龄前儿童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外来散居儿童(OR=2.889)、手足口病接触史(OR=7.852)、1周内门诊/医院暴露史(OR=2.689)、饭前便后少洗手(OR=3.378)、室内无消毒或少消毒(OR=3.198)、家长缺乏手足口病知识(OR=3.755)。 结论 影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外来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和管理,降低学龄前儿童HFMD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地区有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53例1岁6个月到14岁有消化道症状儿童进行血清HpIgG抗体检测。结果:有消化道症状儿童血清Hp抗体总阳性率为38.8%,随年龄增长,血清Hp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本地区儿童Hp感染率在6岁-组达到峰值,儿童血清HpIgG抗体阳性与其父母有胃病史存在等级效应关系。结论:提示本地区仍是儿童Hp感染的高发地区,预防Hp感染应从婴幼儿开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746例,根据病情分为一般病例组694例,重症病例组52例。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儿的人口学特征,采集患儿咽拭子、粪便、肛拭子标本,RT-PCR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重症病例组居住地在郊区的比例明显高于市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男性手足口病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女性,5岁患儿比例明显高于5~13岁,居住地在郊区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市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94例一般病例中咽拭子标本186件、疱疹液46件,52例重症病例中咽拭子标本66件、粪便44例、肛拭子18件,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重症病例组EV71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病例组,CoxA16、其余肠道病毒感染率明显低于一般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屋内经常通风、幼托儿童、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例是手足病一般病例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居住地外来人数、自觉洗手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重视对男性、幼托儿童、居住地外来人数多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培养儿童的自觉洗手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