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对恒前牙反颌应用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由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恒前牙反颌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分析和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前后面部生长方向、下颌长度、上颌长度、反应面部高度或下颌体陡度、下颌突缩程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且未见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后下颌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关系、上颌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上下颌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以及下颌中切牙角、上颌中切牙角观察指标对比有明显变化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恒前牙反颌应用直丝弓矫治加颌垫矫治可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颌形态与口腔功能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更有效地选择矫治反(牙合)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6例恒前牙反(牙合)反覆(牙合)深而反覆盖浅,下牙列基本整齐、磨牙关系基本中性的病例,采用上颌直丝弓加下颌后牙(牙合)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矫治。结果:经过平均6个月的治疗,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对具有深反覆(牙合)的恒前牙反(牙合),采用上颌直丝弓加下颌后牙(牙合)垫相结合的方法矫治,简化了治疗,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矫治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儿童早期前牙反牙合治疗中2×4固定矫治与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儿童早期前牙反牙合患儿100例,依据方法分为2×4固定矫治组(研究组,n=50)和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组(对照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头影测量结果、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的上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上颌中切牙和NA连线角升高幅度、下齿槽座角、下颌中切牙和NB连线角、下颌平面角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为96.0%(48/50),对照组为76.0%(38/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儿童早期前牙反牙合治疗中2×4固定矫治的效果较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节段弓加颌垫技术矫治成年人个别前牙反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4例成年人个别前牙反颌者采用本方法 予以矫治.结果 24例患者临床效果均为满意.结论 节段弓加颌垫技术矫治成年人个别前牙反颌是一种方便、经济、行之有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牙弓狭窄的安氏Ⅱ类Ⅰ分类(伴有口呼吸习惯)错颌采取非拔牙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的牙弓狭窄的安氏Ⅱ类Ⅰ分类(伴有口呼吸习惯)错颌患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为10.8~12.3岁,平均年龄为11.5岁。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并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及早去除口呼吸不良习惯,采用Hyrax矫治器扩大上牙弓,并应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结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比较显示,治疗后上颌中切牙的突度与轴倾度明显改善,上下颌骨关系相对协调,侧貌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和尖牙呈I类关系。结论采用Hyrax矫治器扩大上牙弓,改善上牙弓的宽度并解除上牙列拥挤,有效地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在Ⅱ类牵引的作用下促使下颌前移和下颌磨牙向前移,使上下颌骨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更有效矫治前反牙合的方法。方法 本文选择了 38例恒前牙反牙合、反覆牙合深而反覆盖浅、下牙列基本整齐、磨牙关系基本中性的病例 ,采用上颌方丝弓加下颌后牙牙合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矫治。结果 平均 7个月完成矫治 ,并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具有较深反覆牙合的恒前牙反牙合 ,采用上颌方丝弓与下颌后牙牙合垫相结合的方法矫治 ,明显的提高了矫治效率  相似文献   

7.
2×4技术配合多loops曲唇展矫治替牙前牙反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临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83-3483
前牙反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颌畸形,严重影响牙、颌、面的生长发育,且随着生长发育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因此,必须早期进行矫治,阻断错颌畸形的继续发展,近年来我们在上颌设计了“2×4”技术加多loops曲唇展前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方法1.1临床资料替牙期前牙反颌病例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8岁~11岁,平均年龄9岁。1.2诊断标准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下颌能后退至切刃相对的咬合,X线头影测量显示ANB角和Y轴基本正常。1.3矫治器的装配在上颌第一磨牙上装配带环,上切牙粘贴4个方丝弓托槽,用0.014Ni-Ti圆丝进行启动,1个月后换用0.45mm~0.5mm不锈钢丝在22、21、11、12之间弯制3个loop21、11之间因有唇系带较低,在磨牙带环颊面管近中弯制停止曲,要求弓丝离开前牙托槽2mm~3mm,以后每月加力一次,2个月~3个月可解除前牙反颌。如果前牙反覆颌较深无法粘贴托槽时可制作下颌全牙列平面式塑料颌板,开沟并作出事物排溢沟,有利于患者的咀嚼。颌垫的高度以能解除前牙反颌即可。2结果10例替牙期反颌病例均在2个月~3个月解除。第一磨牙呈Ⅰ类关系,上下切牙达到正常覆颌覆盖关系,X线头影测...  相似文献   

8.
前牙反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颌畸形,严重影响牙、颌、面的生长发育,且随着生长发育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因此,必须早期进行矫治,阻断错颌畸形的继续发展,近年来我们在上颌设计了“2&#215;4”技术加多loops曲唇展前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方法1.1临床资料替牙期前牙反颌病例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8岁~11岁,平均年龄9岁。1.2诊断标准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下颌能后退至切刃相对的咬合,X线头影测量显示ANB角和Y轴基本正常。1.3矫治器的装配在上颌第一磨牙上装配带环,上切牙粘贴4个方丝弓托槽,用0.014Ni-Ti圆丝进行启动,1个月后换用0.45mm~0.5mm不锈钢丝在22、21、11、12之间弯制3个loop21、11之间因有唇系带较低,在磨牙带环颊面管近中弯制停止曲,要求弓丝离开前牙托槽2mm~3mm,以后每月加力一次,2个月~3个月可解除前牙反颌。如果前牙反覆颌较深无法粘贴托槽时可制作下颌全牙列平面式塑料颌板,开沟并作出事物排溢沟,有利于患者的咀嚼。颌垫的高度以能解除前牙反颌即可。2结果10例替牙期反颌病例均在2个月~3个月解除。第一磨牙呈Ⅰ类关系,上下切牙达到正常覆颌覆盖关系,X线头影测...  相似文献   

9.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颌畸形,可引起患者上颌骨发育受限,下颌骨发育过度,面形异常,影响美观.应用上颌"2×4"技术结合下颌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前牙反(牙合),优于以往上颌方丝弓矫治器联合下颌(牙合)垫矫治器,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万里莉  刘芳 《大家健康》2016,(4):148-149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牙列错颌畸形的矫治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38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38例患者均行 HX 直丝弓矫治器常规治疗,观察分析矫治要点及临床效果。结果:38例患者的平均矫治时间为(19.5±2.4)个月;38例患者矫治后上、下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HX 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牙列错颌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矫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董煜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11-3912
目的:探讨导弓式矫治器在乳替牙期前牙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上颌导弓式矫治器治疗乳替牙期前牙反病例7例。结果:7例患者分别在3周~6个月内解除了前牙反。结论:导弓式矫治器在乳替牙期前牙反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并且有利于患儿保持口腔卫生。导弓式矫治器同时具备机械及肌能矫治的双重作用,既能利用舌簧推上前牙唇向移动解除前牙反,又可通过导弓促进下颌后退或限制下颌前伸,改善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由于制作简便,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评价隐形MA矫治器与双板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畸形儿童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儿童患者30例,平均年龄10.5岁,分为隐形MA矫治器组(A组)、双板矫治器组(B组)各15例,测量分析治疗前(T0)后(T1)颌骨及牙变化差异。  结果  骨性指标:两组矫治后SNB角增加,ANB角减小,Wits值减小,下颌骨位置Pg/OLP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矫治后前面高比S-Go/N-Me减小,下颌平面角SN/MP、前下面高与前面高比ANS-Me/N-Me增大(P < 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牙性指标:两组矫治后上切牙角U1-SN减小、下切牙角L1-MP增加,覆盖减小,磨牙关系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仅在L1-MP角间有显著差异(P < 0.05)。Pancherz分析法结果A组骨性效应大于B组。  结论  两种矫治器均有效促进下颌骨的发育,改善颌骨间矢状不调;矫治后下颌骨出现顺时针旋转,隐形MA矫治器相较于双板矫治器旋转较小;隐形MA矫治器对前牙轴倾度的控制较好,前牙支抗的丢失较少,隐形MA矫治器矫治可获得更多骨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后,牙合颌面的改变以及影响治疗后上颌恒切牙牙胚位置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乳牙反牙合患者2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采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合颌面的改变,采用相关性分析矫治后上颌恒牙胚位置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相比,除SNA角(蝶鞍点-鼻根点-上...  相似文献   

14.
徐先绿 《中外医疗》2012,31(11):2-3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微螺钉种植支抗对安氏Ⅱ类患者,前牙深覆盖及深覆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可以远中移动磨牙,并且有效而稳定,维持牙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王晓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40-142
目的 探讨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第三磨牙缺失、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牙位分布和性别差异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第三磨牙的缺失率为25.7%,且上颌的缺失率显著多于下颌;缺失的牙位分布依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侧切牙.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发生率在上颌与下颌、左侧与右侧、男性与女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180例患者出现左、右两侧恒牙同时缺失的现象,占总数的69.2%.结论 除了第三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是最易缺失的牙齿,对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患者应采取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方丝弓技术矫治深覆合患者中,利用压低下颌切牙的方法达到理想的矫治外观的临床体会。方法:对40例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正技术结合下颌连续摇椅弓、片段压低唇弓、上颌平面导板、测量矫正前后X线头侧位片及正面像。结果:治疗后上颌切牙伸长、下颌切牙压低,患者正侧面外观美观。结论:该技术为矫治深覆合达到牙、面美观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矫治器发展至今已数 10年 ,虽然其机制仍有争议 ,但临床效果显著 ,所以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可通过头影测量观察疗效。本文介绍的是以合平面OL及通过蝶鞍点s的垂直平面OLp为参考平面的点、线距的测量方法。测量点主要是颌骨及牙齿 ,包括上下颌基骨、切牙、第 1恒磨牙及髁状突的位置。计算各测量点到OLp垂直距离的变化即位置的变化。进一步通过一些百分比的计算可以得出在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 ,上、下颌骨及牙齿的变化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白东辉 《中原医刊》2009,(13):38-39
目的通过对伴有各种原因导致恒前牙个别缺失的儿童病例进行针对性的临床研究和治疗,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畸科门诊收治的伴有恒前牙缺失的儿童患者32例,对缺牙患者的年龄、性别、缺失牙位和数目、缺失原因、错颌类型及矫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缺牙部位最常见的是上中切牙;多为缺失1~2个牙齿,15例采用结合减数方法进行矫治,9例采用扩大缺牙间隙,解除前牙反颌后再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8例采用单纯集中间隙后再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结论对有恒前牙个别缺失的儿童患者,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及早对缺牙导致的发育畸形进行诊断和预测,尽量防止颌骨和面型的畸形。对这类儿童患者采用结合减数矫治或采用扩大间隙以及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系统治疗前牙反合的机理、疗效。方法:20例前牙牙性和轻度骨性反合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7~12岁,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矫治疗程6~15个月,矫治完成以后所有患者均解除反覆合,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达到正常前牙的覆合、覆盖,建立了中性偏远中的磨牙关系。结论:直丝弓矫治系统治疗反颌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咬痕分析提供正常人前牙及前牙弓参数的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健康青壮年100例,采用扫描牙颌模型overlay技术-计算机辅助测量对咬痕相关的前牙区各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统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析上下颌模型数据.结果 获得正常人前牙(牙切嵴厚度、牙切嵴宽度、牙切嵴面积及牙角度)和前牙弓(牙弓宽度、牙弓高度、牙弓角度、牙间角度)参数数据;PLS法分析模型中距离类参数预测误差值低于0.1.结论 在咬痕比对分析中只有尽可能多的找到特征点,才能提供较准确的判定结果.利用PLS法不仅可分析牙颌模型,还可对咬痕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