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的激素指标[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水平、胰岛素敏感性(ISI)、妊娠率、排卵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FSH、LH、FBS、FIN、IS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FSH、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S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S和F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及成熟卵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排卵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可以明显提高肥胖型PCOS患者的ISI,增进其排卵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二甲双胍具有不同排卵反应的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形态学变化。方法年轻、体重指数正常的PCOS患者接受6个月二甲双胍治疗中,选取20例治疗后仍无排卵者为无排卵组,20例有排卵但是未能成功妊娠者为排卵组。另选取20例年龄和体重指数与无排卵组、排卵组匹配的PCOS患者(未做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催乳素(PRL)、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动态平衡模型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G IR),B超观察卵巢形态、体积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无排卵组有3例(15%)、排卵组有17例(85%)出现卵巢形态学改变,对照组无一例出现卵巢形态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排卵组治疗6个月后卵巢体积无明显变化[(12.2±1.2)cm3],而排卵组则明显下降[(11.5±1.6)cm3]。结论 PCOS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可出现与排卵反应密切相关的卵巢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为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医院收治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形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脂、肌酐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8,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3,P<0.05)。治疗后,两组NO浓度和内皮素浓度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及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影响6.8%的育龄女性.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并且是与2型糖尿病和代谢异常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根据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其能够提高成年PCOS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高胰岛素血症,还能控制或调节PCOS的其他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作用有减轻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月经紊乱和治疗不孕.针对青春期PCOS女性,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减少腹部及内脏脂肪.对于PCOS妊娠患者来说,使用二甲双胍能够减少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的风险,改善新生儿的结局,并且尚无证据表明其对新生儿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总之,现有的数据支持PCOS妇女使用二甲双胍可改善代谢风险及生殖结局.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与代谢紊乱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多系统疾病,常引起月经失调、不孕、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胰岛素抵抗(IR)是PCOS发病的重要因素《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指南》)将二甲双胍用于PCOS伴IR患者及P...  相似文献   

6.
翟军  阮祥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283-128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肥胖型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殖激素和胰岛素水平、糖脂代谢改变情况和药物的副反应。结果:30例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恢复规律月经13例,妊娠3例;治疗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有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空腹血糖(FS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使部分患者恢复月经和妊娠,降低T、LH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可作为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改善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和生殖功能的效果.方法 84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1 500 mg/d,治疗3个月经周期;肥胖组48例,非肥胖组36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变化和内分泌变化.记录排卵率和妊娠率,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的35例PCOS患者(18例肥胖患者和17例非肥胖患者)比较.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经周期肥胖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总睾酮、空腹胰岛素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非肥胖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虽有改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经周期后,不论是肥胖组还是非肥胖组患者,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累积排卵率高于用克罗米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用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治疗后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4.17% (26/48)和27.78%(5/18);非肥胖组用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治疗后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8.33%(21/36)和29.41%(5/17),二甲双胍累积妊娠率高于克罗米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状态,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柳芳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3):11-1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PCOS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于月经周期第4-8天口服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100 mg/d,连用5 d,之后开始隔日一次,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大于20 mm时,给予HCG500-1 000 U肌内注射,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500 mg,3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来临时间、BMI、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hormone,FSH)和妊娠结局。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月经来临时间、BMI、血清T含量和LH/FSH均明显减少(P<0.05);但观察组[(44.68±10.14)d、(21.28±2.27)kg/m2、(2.07±1.08)mmol/L、1.42±0.51]明显低于对照组[(62.38±13.26)d、(25.17±2.96)kg/m2、(3.78±1.63)mmol/L、1.58±0.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8、9.33、7.82、2.17,均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92.50%)、妊娠率(65.00%)与对照组(57.50%、3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3、12.11,均P<0.05)。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8.96±0.68)mm]显著优于对照组[(6.74±0.61)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排卵情况,提高妊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功能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诊治的120例肥胖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胰岛功能、脂肪因子及肥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31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8,P=0.003)。观察组患者FSH、LH及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FINS、HOMA-IR指数及瘦素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及腰臀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及胰岛功能,降低脂肪因子水平,改善肥胖指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的影响并评估二甲双胍在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50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服用二甲双胍治疗12w,治疗后20例未孕者加用高纯度促卵泡激素(FSH-HP)治疗1个周期(A组),另25例单用FSH-HP治疗1个周期(B组);另选取同期体重和月经周期均正常的23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及A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前后血清FSH、LH、睾酮、瘦素、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A、B两组促排卵治疗的结果.结果PCOS组的空腹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LH、空腹胰岛素、睾酮及瘦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PCOS组患者中有5例服二甲双胍治疗时妊娠,另外45例行FSH-HP促排卵治疗后有11例妊娠(A组6例,B组5例),总妊娠率为24%(11/45);A组的排卵率(90%,18/20)和妊娠率(30%,6/20)高于B组(72%,18/25;20%,5/2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纠正PCOS患者的性激素异常和代谢异常,并增强PCOS患者对促性腺素的敏感性,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采取饮食和生活方式指导及二甲双胍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应用小剂量强的松对于降低雄激素的效果,以及对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通过一个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5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服用5mg/d强的松或安慰剂各26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接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及二甲双胍500mg/次,每日3次的治疗。主要测量指标包括:雄激素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口服75g糖后2h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使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37%睾酮、25%雄烯二酮、69%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和37%游离睾酮指数(FTI)降低,BMI、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则未受影响。随后结合氯米芬(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成熟卵泡发育率(94.7%比68.2%)、排卵率(78.9%比54.5%)、妊娠率(63.2%比45.5%)均比对照组升高。结论: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PCOS患者使用小剂量的强的松能更有效地降低雄激素水平并增加了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较常见的疾病,以不孕为主症.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极有优势,该系统的总结分析了近年来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排卵发育停滞机制的认识和研究,以及中医、中西结合治疗多囊卵综合征性不孕症的现状及优势并作出分析比较,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岛素存在拮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以及提高妊娠率的效果。方法:选择存在胰岛素拮抗的耐克罗米酚的PCOS患者78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未恢复正常月经者联合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前或治疗后每隔3个月分别测量身高、体重、卵巢体积、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 h胰岛素、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前后相比,血糖水平无改变,体重指数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卵巢体积由(16.3±1.5)mm2下降至(8.3±2.1)mm2,差异有显著性(P<0.01);空腹胰岛素及服糖后胰岛素有明显下降(P<0.01),LH和LH/FSH有明显下降(P<0.05),SHBG显著上升(P<0.01),FSH、E2无改变。经3个月治疗效果不显著者13例,延长二甲双胍的用药时间和增加剂量后,胰岛素显著下降(P<0.01)。成熟卵泡发育74例(94.8%),排卵65例(85.5%),妊娠31例(39.8%)。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拮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成功率,部分病人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剂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水平的甘油三脂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辉  黄醒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23-292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水平的甘油三脂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在2005年5~10月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营养治疗的4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均为单胎)进行血糖、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的检测,将甘油三脂测得值转化为中位数的倍数,甘油三值大于1.0 MOM作为研究组,甘油三值小于或等于1.0 MOM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孕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胎、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大于胎龄儿、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孕前高体重指数增加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高脂血症的危险;脂代谢紊乱增加了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胡波  张纪源  杨小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87-248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促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在治疗后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雌二醇(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FINS、LH、LH/FSH、T、FSH、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INS、LH、LH/FSH、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SH、E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可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降低其LH、T等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排卵率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翟军  姜秋慧  刘春喜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619-462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影响,为PCOS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47例肥胖PCOS患者、37例非肥胖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连续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分泌、代谢指标的改变。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前,肥胖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非肥胖组患者(P<0.01),而非肥胖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肥胖组患者(P<0.05、P<0.01)。二甲双胍治疗后,肥胖组中24例患者恢复了月经,非肥胖组中19例患者恢复了月经,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肥胖组患者BMI、腰臀比(WHR)、LH、雄激素(T)、FINS、IAUC明显降低(P<0.05、P<0.01),ISI明显提高(P<0.05);非肥胖组患者WHR、LH、T、FINS、IAUC明显降低(P<0.05、P<0.01),ISI明显提高(P<0.05)。肥胖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均明显下降(P<0.05、P<0.01);非肥胖组中,只有ApoB下降(P<0.01),余无明显改变。结论:肥胖与非肥胖PCOS患者内分泌特征不同,二甲双胍可改善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LH、T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均有效,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水平对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效果及妊娠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65例TSH正常的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中心收治的4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TPOAb水平;研究组常规促排卵治疗,根据阴道超声检查是否出现排卵征象将其分别纳入排卵组和未排卵组,对比两组TPOAb水平;根据是否临床妊娠,将其分别纳入成功组和失败组,对比两组TPOAb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subject working curve,ROC),分析TPOAb水平对促排卵及妊娠成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TPOAb水平[(110.25±20.37)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42.51±8.17)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TSH正常的PCOS不孕患者排卵率为78.46%(51/65),未排卵组TPOAb水平[(177.75±21.83)IU/mL]明显高于排卵组[(91.72±10.64)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排卵患者中临床妊娠成功率为29.41%(15/51),失败组TPOAb水平[(103.87±12.95)IU/mL]明显高于成功组[(62.56±7.70)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预测TSH正常的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及妊娠成功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92.70 IU/mL、65.26 IU/mL,TPOAb预测TSH正常的PCOS不孕患者排卵的灵敏度、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高于预测妊娠成功组,特异度低于预测妊娠成功组。结论 TPOAb水平对TSH正常的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及妊娠成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对促排卵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胡立君  高凤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94-2996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和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及症状Kupperman评分。结果:68例患者血清E2由治疗前的(57.94±22.90)pmol/L升高至治疗后的(185.42±46.98)pmol/L,FSH和LH显著下降(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改良Kupperman评分显著好于治疗前(P<0.01)。结论:综合疗法可显著升高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促孕汤与阿司匹林联合对克罗米芬(CC)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发育、黄体功能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排卵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克罗米芬组(Ⅰ组),克罗米芬+阿司匹林组(Ⅱ组),克罗米芬+阿司匹林+促孕汤(Ⅲ组),每组20例,观察3组患者HCG日和排卵后7天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排卵后7天孕酮水平和临床妊娠率。结果:Ⅱ组和Ⅲ组HCG日和排卵后7天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Ⅰ组,但PI和RI低于Ⅰ组。Ⅲ组排卵后7天孕酮水平、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结论:促孕汤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引起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提高孕酮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包珊  王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08-5810
目的:研究优思明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P-COS患者65例,采用优思明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6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LH、LH/FSH、T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FSH、E2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FI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P<0.01);TC、TG下降明显(P<0.05),HDL-C升高明显(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优思明联合二甲双胍应用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纠正体内异常脂质代谢,降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